一、判断题2. 在震区常先觉察到左右摇晃而后是上下颠簸。
对 错
B
[解析] 地震发生后产生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晃动,传播速度较慢。因此在震区常先觉察到上下颠簸,而后是左右摇晃。
3. 地球的公转速度是不均匀的,在7月初公转速度最快。
对 错
B
[解析] 地球的公转速度在7月初(远日点处)最慢,在1月初(近日点处)最快。
4. 晴天天空呈蔚蓝色是大气圈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造成的。
对 错
B
[解析] 晴天空气分子对蓝光的散射作用较强使得天空呈蔚蓝色。
5.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对 错
A
[解析]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处于支配地位,与其他产业之间有较为广泛和密切的联系。
6. 暖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雨过天晴。
对 错
B
[解析] 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7. 纬度地带性规律主要在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明显。
对 错
A
[解析] 纬度地带性规律在面积广大且地形平坦的理想条件下表现得最为充分。从实际的地理空间分布来看,纬度地带性规律在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
9.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对 错
A
[解析]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其中其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
10. 城市功能区之间,各司其职,边界明确。
对 错
B
[解析] 城市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1. 某地某时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应为(90°-H)/2。
对 错
B
[解析] 若某地某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集热板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则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应为(90°-H)。
13. 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大气层,易产生“磁暴”现象。
对 错
B
[解析] 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太阳活动增强,其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磁场,易产生“磁暴”现象。
15. 地形雨的降水时间长,雨区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形式。
对 错
B
[解析] 锋面雨的降水时间长,雨区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主要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同一水平面上的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2小题。
三、论述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城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有哪些?当代世界的城市化呈现哪些特征?
(1)城市化的动力机制:①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②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农业提供的剩余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前提。③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工业一般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并能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④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三次产业的绝大多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经济繁荣的城市离不开发达的服务业。
(2)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特征: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尤其引人注目;②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大城市在地域空间上不断扩展,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形成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大都市带;③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现象;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⑤受信息化、知识经济影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呈现后现代特点。
2. 青藏高原对亚洲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区形成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具有强大的机械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阻挡印度洋水汽北上,使高原北部地区降水减少,并导致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更加干旱。冬季寒潮南下遇到高原阻挡,折向东,直驱华北甚至华南,使得我国东部气温低于其他同纬度地区。
青藏高原阻挡西风,使得西风分支绕流。西风遇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分成南北两支。北支西风与我国冬季风的路径基本一致,可加强冬季风的势力和影响范围。南支西风会转变为暖湿的西南气流,冬季受地形阻挡与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夏季会加强西南季风,影响我国南方地区。
青藏高原具有巨大的热力作用,冬季形成低温高压中心,夏季是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影响东亚和南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加强了季风环流,加大了季风的影响范围。
总之,青藏高原的隆起,其机械阻挡作用和热力作用,使亚洲季风气候更加显著,大陆性增强。这也是造成我国气温降水时空差异大的重要原因。
3. 河流水量补给是河流的重要特征之一。了解补给特征,有助于了解河流的水情特征和变化规律。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①雨水补给。特点:补给时间集中(雨季),不连续,水量变化大。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特点:补给时间一般在春季,具有连续性,水量稳定。
③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特点:补给时间一般在夏季,有明显季节变化、日变化,水量较稳定。
④湖泊水补给。特点:补给较稳定,对河流有调节作用。
⑤地下水补给。特点:补给稳定而均匀,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