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59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自然资源开发1级项目的评价期限要求要做生态环境后评价的是______。
A.森林开采
B.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C.旅游资源开发建设
D.交通运输建设项目
A
B
C
D
B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包括以下方面:①2、3级项目以库区为主,兼顾上游集水区域和下游水文变化区域的水体和陆地。②1级项目要对库区、集水区域、水文变化区域(甚至含河口和河口附近海域)进行评价。此外,要对施工期的辅助场地进行评价。评价期限要求:要分别对施工期、运行期进行评价,1级项目要做后评价。
2. 对于稳态噪声,一般以______为评价量。
A.等效A声级
B.A声级
C.声功率级
D.A计权声功率级
A
B
C
D
B
[解析] 对于稳态噪声,一般以A声级为评价量;对于声级起伏较大或间歇性噪声以等效A声级为评价量;对于机场飞机噪声以计权连续感觉噪声级为评价量。
3. 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中,______最为简便,但所得工程分析数据准确性较差。
A.实测法
B.物料平衡计算法
C.类比分析法
D.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A
B
C
D
D
4.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标准值分为______。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Ⅴ类
A
B
C
D
D
[解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值:①功能区分类: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同一水域兼有多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②标准值:五类。
5.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作温廓线分析,但不需要分析______。
A.逆温层出现的频率
B.逆温层出现的平均高度范围
C.逆温层出现的高度
D.逆温层出现的强度
A
B
C
D
C
[解析]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需酌情对污染较严重时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作温廓线的分析,分析逆温层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范围和强度。
6. 改、扩建项目还应针对现有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提出______的对策和措施。
A.“以新带老”
B.“源头控制”
C.“分区防治”
D.“污染监控”
A
B
C
D
A
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项目,不属于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内容的是______。
A.年平均温度日变化
B.年平均风速月变化
C.年平均风频月变化
D.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
A
B
C
D
A
[解析] 年平均温度日变化是不需要的,但是月平均温度的变化是需要的。
8.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不适用于______。
A.新、扩、改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运行
B.已经建成投产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监督管理
C.新、扩、改建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选址
D.已经建成投产的有害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的污染控制
A
B
C
D
D
9. 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放的污染物中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______。
A.总铜
B.总锰
C.总铍
D.总氰化合物
A
B
C
D
C
10.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原则中要求对于______,应开展现有工业场地的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
A.一级评价的新建项目
B.一级评价的改、扩建项目
C.一、二级评价的改、扩建项目
D.一、二级评价的新建项目
A
B
C
D
C
[解析] 完成本题时需认真读阅题目,注意“现有工业场地”,判定是对改、扩建项目的要求,由此可排除新建项目选项,其次需熟悉地下水导则。
1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______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A.修复
B.补偿
C.避让
D.重建
A
B
C
D
C
[解析] 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12. 某山区项目于2011年开展环评工作,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距最近的地面气象站(平原站)60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符合要求的气象观测资料是______。
A.2005年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B.2010年12月—2011年1月在评价区补充观测的地面气象资料
C.2000—2010年的平均气温
D.2000—2010年的风向玫瑰图
A
B
C
D
B
[解析] 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对应的气象观测资料年限要求为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1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13. ______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
A.环境标准
B.环境措施
C.环境指标
D.环境质量标准
A
B
C
D
A
[解析] 环境标准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衡量环境质量状况的尺度,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判别污染源是否违法提供了依据。
14. 下列不属于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控制主要内容的是______。
A.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因子:COD氨氮、TN、TP等因子以及受纳水体最为敏感的特征因子
B.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
C.分析固体废物类型和发生量、分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及方案,可采用固体废物流程表的方式进行分析
D.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排放,水体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A
B
C
D
C
15. 评价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时,应依据地下水资源______的原则,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及可能出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类型、性质及其影响的范围、特征和程度等。
A.补采平衡
B.免受污染
C.避免过度开采
D.循环利用
A
B
C
D
A
16. 对拟预测的河流水质参数,一般按公式ISE=C
p
Q
p
/(C
s
-C
h
)Q
h
将水质参数排序后从中筛选,式中C
h
为______污染物浓度。
A.河流支流汇入处
B.河流污水排入处
C.河流上游
D.河流下游
A
B
C
D
C
[解析] 应掌握ISE中各参数的意义。
17. 以下污水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______。
A.造纸厂污水
B.染整厂污水
C.磷肥厂污水
D.炼油厂污水
A
B
C
D
D
[解析] 造纸厂污水适用《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染整厂污水适用《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磷肥厂污水适用《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对于交通噪声,一般以______为评价量。
A.声功率级
B.A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
D.A计权声功率级
A
B
C
D
C
[解析] 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包括:声压级(包括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包括最大A声级)、A声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以及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交通噪声属于间歇性噪声应以等效连续A声级为评价量。
19.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在建设项目______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
A.评价重点
B.评价范围
C.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D.初步工程分析
A
B
C
D
D
[解析] 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在建设项目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编制阶段完成。
20. 开发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应分析评价区域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______等变化对自然生态与景观方面产生的影响。
A.污染源空间位置
B.污染源空间结构
C.污染物排放位置
D.污染物浓度
A
B
C
D
B
2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地下水现状监测点的布设原则中要求,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监测点数以______为宜。
A.和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相当
B.大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
C.不小于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2倍
D.为相应评价级别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的2倍
A
B
C
D
C
22. 某电厂高压蒸汽管路排放高频噪声,该噪声的下列测量值中(测点位置和测量时间均相同),大小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
A.倍频带声压级≥倍频带A声级
B.最大声压级≥最大A声级
C.总声压级≥各倍频带声压级
D.声压级≥A声级
A
B
C
D
C
[解析] 各倍频带声压级经能量叠加法求得的和为总声压级,故C项正确。A声级只是一种测量仪器得出的表达式,无法比较。
23. 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Ⅰ类场和第Ⅱ类场的场址选址要求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上风侧,厂界距居民集中区800m以外
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A
B
C
D
B
[解析] 选项B有两个地方错误:①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而不是上风侧;②按照环保部公告(公告2013年第36号),《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GB 18599—2001)第5.1.2条修改为: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场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24. 地下水水质样品应采用______或人工活塞闭合式与敞口式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
A.半自动式采样泵
B.自动式采样泵
C.手动式采样泵
D.人工采样
A
B
C
D
B
[解析] 地下水水质样品应采用自动式采样泵或人工活塞闭合式与敞口式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
25. 区域社会经济不概述开发区所在区域社会的______。
A.经济发展现状
B.环境发展现状
C.近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D.远期发展目标
A
B
C
D
B
26. 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______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A.评价范围
B.评价级别
C.评价类型
D.评价方法
A
B
C
D
B
[解析] 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27. ______提供了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质的标准。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地方标准
C.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A
B
C
D
A
[解析]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28. 依据土壤环境质量的分类,Ⅱ类不适用于______。
A.蔬菜地
B.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C.茶园
D.牧场
A
B
C
D
B
2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是在了解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______的基础上进行的。
A.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
B.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
C.国土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
D.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
A
B
C
D
B
[解析]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在了解和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和列出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行为,以及可能受上述行为影响的环境要素及相关参数。
3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下述情况水质预测适用二维解析模式的是______。
A.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点源
B.水深变化较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点源
C.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面源
D.水深变化较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面源
A
B
C
D
A
[解析] 矩形河流、水深变化不大的湖(库)及海湾,对于连续恒定点源排污的水质影响预测,二维以下一般采用解析解模式;三维或非连续恒定点源排污(瞬时排放、有限时段排放)的水质影响预测,一般采用数值解模式。
二、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
1. 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对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已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C.对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未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对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A
B
C
D
AC
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已经制定排放标准的,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国家没有制定排放标准的,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地方排放标准。排放标准体系是由国家排放标准体系和地方排放标准体系构成,这两类排放标准是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管理、环境执法活动中最基本的依据和武器。
2.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不能直接入场填埋的废物有______。
A.液体废物
B.生活垃圾转运站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
C.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D.食品加工产生的与生活垃圾性质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A
B
C
D
A
3.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可直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的地下水水质类别有______。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A
B
C
D
AB
[解析] Ⅱ类适用于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Ⅲ类水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4.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______。
A.农业保护区
B.文物(考古)保护区
C.供水远景规划区
D.国家保密地区
E.自然保护区
A
B
C
D
E
ABCDE
5. 某露天锌矿开采项目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属于土壤生态影响判定依据的有______。
A.项目所在地区的土壤生态背景值
B.当地政府颁布的土壤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C.项目开展的实际土壤生态监测、模拟结果
D.当地有机化工企业污染场地的土壤生态影响类比资料
A
B
C
D
ABC
[解析] 选项D中“有机化工企业污染场地”与“某露天锌矿开采项目”没有可比性。
6.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适用条件包括______。
A.大湖
B.小湖
C.持久性污染物
D.非持久性污染物
A
B
C
D
BD
[解析] 受非持久性污染物影响,小湖(库)一、二、三级评价均可采用湖泊完全混合模式。
7. 规划方案初步筛选的方法主要有______。
A.专家咨询
B.类比分析
C.矩阵法
D.核查表法
A
B
C
D
ABCD
8.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规定的验收调查标准的确定原则有______。
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按其规定作为验收标准
B.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调查类似的项目,用类比结果作为验收标准
C.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用物料衡算、热量平衡等数学计算的结果作为验收标准
D.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按实际调查情况给出结果
A
B
C
D
AD
[解析] 高频考点。验收调查标准的应用,必须掌握。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按实际调查情况给出结果。
9. 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下列关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结果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有______。
A.同一测点每天的测量结果按昼间、夜间进行评价
B.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加权后评价
C.最小声级L
min
直接评价
D.各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应单独评价
A
B
C
D
BC
10. 大气污染源调查中,体源调查内容包括______。
A.体源中心点坐标
B.体源所在位置的海拔高度
C.体源排放速率、排放工况
D.初始横向和垂直扩散参数
A
B
C
D
ABCD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