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1��}ĔS��Gyͮ4~�导则�)�u$�2l ��拟160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和鱼虾类产卵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______。
A.Ⅴ类和Ⅱ类
B.Ⅳ类和Ⅱ类
C.Ⅴ类和Ⅲ类
D.Ⅳ和Ⅲ类
A
B
C
D
B
2. 开发区主要从______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A.中观
B.宏观
C.微观
D.中、微观
A
B
C
D
B
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某中型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3~5dB(A),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______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A
B
C
D
A
[解析] 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以上[含5dB(A)],应按二级评价,但是由于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4. 某住宅区项目向一个河流排污,河流排污口上游无污染源汇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在水质调查时应选择的参数是______。
A.苯类
B.氟化物
C.磷酸盐
D.挥发性酚
A
B
C
D
C
[解析] 生活污水的主要水质参数为:BOD
5
、COD、pH、悬浮物、氨氮、磷酸盐、表面活性剂、水温、溶解氧。
5. 某拟建项目每天向附近湖泊连续排放污水,枯水期水库平均水深8m、水面面积2km
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预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长期平均浓度应采用的模式为______。
A.湖泊移流模式
B.湖泊环流混合衰减模式
C.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D.湖泊完全混合平衡模式
A
B
C
D
C
[解析] 化学需氧量为非持久性污染物;水库平均水深8m、水面面积2km
2
,可判断为小湖。
6.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规定,下列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是______。
A.设施底部低于地下水最高水位线
B.位于居民中心区冬季最大风频的上风向
C.场界距居民区100m
D.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防护区域以外
A
B
C
D
D
[解析] 注意:2013年6月8日环保部颁布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等3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的修改单。这3项目修改单的核心内容是: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场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也就是说,原标准中规定的距离不能再用了。
7. 某中型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7~11dB(A),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______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A
B
C
D
A
[解析] 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达5dB(A)以上[不含5dB(A)]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新导则对于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判断(满足其中之一就可):一是项目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二是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的大小,注意“敏感目标”;三是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具体影响人口数量多少导则没有界定)。
8. 下列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正确的标准限制值是______。
A.二氧化硫年平均0.05mg/m
3
B.TSP年均值0.3mg/m
3
C.PM
10
日均值0.15 mg/m
3
D.二氧化氮年均值0.05mg/m
3
A
B
C
D
C
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______
A.可低于一级
B.为三级
C.不低于二级
D.不高于二级
A
B
C
D
A
[解析] 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一级。
10.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中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______km、侧向各1~2km的范围为评价范围。
A.6~10
B.6~12
C.8~10
D.8~12
A
B
C
D
B
[解析]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中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范围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为评价范围。
1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跟踪监测计划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A.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现状监测
B.项目污染源监测
C.项目生态影响监测
D.项目社会环境影响监测
A
B
C
D
A
[解析] 跟踪监测计划应结合建设项目影响特征,制订相应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跟踪监测计划。注意跟踪监测还包括社会环境影响方法,复习时需留心。
12. 下列建设项目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______。
A.核建设项目
B.铁矿矿山新建项目
C.电子芯片新建项目
D.钢铁厂高炉扩建项目
A
B
C
D
A
13. 某拟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环境影响报告书设置的防护距离为场界外300m,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该处置场场界与周围常住居民区的防护距离不应小于______m。
A.300
B.500
C.800
D.1000
A
B
C
D
A
[解析]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修改单(2013年),要按照环评的结论设置处置场厂界与周围敏感目标等的防护距离。
14.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之一是对拟议的开发区______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A.各个规划方案
B.替代方案
C.推荐方案
D.零方案
A
B
C
D
A
[解析] 通过做本题掌握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15. 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SO
2
的二级标准的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是______μg/m
3
。
A.500
B.300
C.150
D.200
A
B
C
D
A
[解析] 新老标准中的SO
2
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没变,只是单位有变化。另外,对于SO
2
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二级标准的150μg/m
3
也该记住。
16.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预测,是指对能代表评价区的各种______变化的预测。
A.特征质量参数
B.环境因子
C.常规质量参数
D.重要质量参数
A
B
C
D
B
17. 当河流断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大、中河河宽小于50m者,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______水面宽处,设一条取样垂线,共设两条取样垂线。
A.1/4
B.1/3
C.1/5
D.1/2
A
B
C
D
B
18.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______。
A.水面下0.5m,距河底不应小于0.5m
B.水面下0.3m,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C.水面下0.5m,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D.水面下0.2m,距河底不应小于0.2m
A
B
C
D
C
19. 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为了绘制噪声现状WECPNL等值图,可采用网格法布置测点,跑道方向网格可取______,侧向取______。
A.2~4km 1km
B.0.5~1km 0.5km
C.1~2km 0.5km
D.1~2km 1km
A
B
C
D
C
20.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湖泊,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其水质调查采样点设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要求的是______。
A.每0.5~1.5km
2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B.每1~2.5km
2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C.每1.5~3.5km
2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D.每2~4km
2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
B
C
D
B
21.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下列水质参数中,不属于常规水质参数的是______。
A.溶解氧
B.镉
C.挥发酚
D.总磷
A
B
C
D
B
2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非感潮河流水域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可不布设在______。
A.水文特征和水质突然变化的上、下游处
B.建设项目排污口的上游
C.相关水文站附近
D.可能受影响的重要用水地点
A
B
C
D
B
[解析] 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取样断面的数目与位置,应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下游同河流。对于非感潮河流水域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可不布设在建设项目排污口的上游。
23.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应根据评价等级选用的预测方法,不包括结合下列______来进行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A.含水介质结构特征
B.地表水水文特征
C.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D.边界条件及参数类型
A
B
C
D
B
24.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燃煤锅炉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是______。
A.氟化物
B.二氧化硫
C.烟气高度
D.汞及其化合物
A
B
C
D
A
[解析] 复习时注意“汞及其化合物”是有此指标的。
25.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预测方法不包括______。
A.数学模式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分析法
D.非专业判断法
A
B
C
D
D
[解析]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预测方法包括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和专业判断法。
26. 某拟建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中,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R
max
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
L
相比,R
max
>R
L
。下列关于该项目环境风险可接受性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可以接受
B.采取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措施后可以接受
C.即使采取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措施,也不可以接受
D.采取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措施后,重新评价其环境风险后再进行判断
A
B
C
D
D
[解析] R
max
≤R
L
则认为本项目的风险水平可以接受。R
max
>R
L
则项目应进一步采取减少事故的安全措施,以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建设项目不可接受。
27. 某新建的城市快速道路项目,线路总长30km,设有一个服务区。经估算模式计算服务区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最大为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B.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C.评价等级应为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A
B
C
D
B
[解析] 城市快速道路符合评价等级确定的定性规定,不能用定量(占标率)的方法确定评价等级。
2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一级评价项目,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应采用______进行影响预测和评价。
A.数值法
B.数值法或解析法
C.时序分析
D.趋势外推
A
B
C
D
A
29.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涉及氰化钠生产、使用、贮运的建设项目,其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一级的条件是______。
A.所有氰化钠生产项目
B.环境敏感地区
C.安全评价认为存在问题
D.非重大危险源
A
B
C
D
B
[解析] 环境敏感地区工作级别全部为一级。
30. 大气环境影响二级评价项目监测时,______。
A.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
B.可取一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二期监测
C.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
D.可不作监测
A
B
C
D
B
二、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
1. 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______。
A.常规污染物
B.特征污染物
C.持久性污染物
D.非持久性污染物
A
B
C
D
CD
2.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水质污染物分类类型有______。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放射性污染物
D.酸碱污染物
E.热污染
A
B
C
D
E
ABDE
[解析] 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四类:①持久性污染物(其中还包括在水环境中难降解、毒性大、易长期积累的有毒物质);②非持久性污染物;③酸和碱(以pH表征);④热污染(以温度表征)。
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基本项目适用的地表水域有______。
A.江河
B.湖泊、水库
C.近海水域
D.运河、渠道
A
B
C
D
ABD
[解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基本项目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如《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2)等。
4.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下列措施中,纳入社会影响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内容的有______。
A.农田保护和占地恢复措施
B.移民安置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C.文物保护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D.风景名胜区保护所采取的措施
A
B
C
D
BC
[解析] 社会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移民安置、文物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5.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时,厂区总平面布置要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______。
A.应急救援设施
B.应急救援通道
C.防火、防爆、防中毒处理系统
D.防腐方案
A
B
C
D
AB
[解析] 厂区总平面布置符合防范事故要求,有应急救援设施及救援通道、应急疏散及避难所。
6.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
B.生产周期大于8h,每4h采样一次
C.其他污水采样,24h不少于3次
D.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
A
B
C
D
ABD
7.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应根据______进行。
A.水文气候条件
B.水文地质条件
C.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结果
D.环境水污染物种类调查结果
A
B
C
D
BC
[解析]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结果进行。
8. 已知甲醇、乙醚属易燃化学品,苯、甲苯属有毒化学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化学品仓库中,属于重大危险源的有______。
A.贮存物品为甲醇,设计贮存量为600t(临界量为500t)
B.贮存物品为甲苯,设计贮存量为450t(临界量为500t)
C.贮存物品为苯、甲苯,苯设计贮存量为25t(临界量为50t),甲苯设计贮存量为200t(临界量为500t)
D.贮存物品为甲醇、乙醚,甲醇设计贮存量为300t(临界量为500t),乙醚设计贮存量为300t(临界量为500t)
A
B
C
D
AD
[解析] 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A项600/500>1;D项300/500+300/500>1。
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采用卡拉乌舍夫模式预测地面水水体水质时,应满足的条件有______。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小湖(库)
D.无风时的大湖(库)
A
B
C
D
AD
卡拉乌舍夫模式即湖泊推流衰减模式,其适用条件是:①大湖、无风条件。②非持久性污染物。③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10.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与______相结合的原则。
A.类比考察
B.现状监测
C.长期动态资料分析
D.环境评价范围
A
B
C
D
ABC
[解析]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应遵循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项目所在场地调查与类比考察相结合、现状监测与长期动态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