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为加速公文处理,提高办事效率,可以将需要请求上级指示或批准的若干事项写在同一件公文中。
对 错
B
[解析]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题干中选用的文种应该是请示,但请示写作要遵循一文一事的原则,不能把若干事项写在同一文件里。故本题判断错误。
2. 某市政府制定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应以议案形式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对 错
A
[解析] 议案是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正好符合某市政府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的要求。故本题说法正确。
3. 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先行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对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对 错
A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45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故本题说法正确。
4.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 错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本题判断正确。
5. 上级机关答复同级机关的询问时,可用批复。
对 错
B
[解析] 批复是指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答复同级机关,应用函。故本题说法错误。
6. 法律公布是不可或缺的立法程序。在我国,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
对 错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8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故本题说法错误。
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对 错
A
[解析] 《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故本题说法正确。
8. 具有权利能力的自然人并不一定能以自己的行为实际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对 错
A
[解析]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而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能以自己的行为去行使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的能力。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与该自然人的年龄和精神状况相关。当其未达到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时,该自然人虽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能以自己的行为实际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故本题正确。
9. 培养法治思维,就必须抛弃人治思维。
对 错
A
[解析] 法治与人治是相对的。法治是良法善治,是法律的统治。英文为“ruleoflaw”。而人治则是人的统治。这是完全不同的思维,弘扬法治,培养法治思维,一定要摒弃人治思维。故本题说法正确。
10. 《XX县农牧业局关于下达XX县2018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通知》属于发布性通知。
对 错
B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下达”,该通知为指示性通知。故本题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