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汉语水平考试(MHK)三级听力理解分类模拟6
听力理解
第一部分
说明:这部分试题,都是两个人的简短对话,第三个人根据对话提出一个问题,请你在四个书面答案中选出唯一恰当的答案。
语音下载
1.
A.女的猜是周林
B.他们以前相信周林
C.周林做了好事
D.他们羡慕周林
A
B
C
D
B
[听力原文]
女:你说是周林?
男:唉,以前从来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
问:从对话中可以知道什么?
[解析] 男的叹气不知道周林是这样的人可知以前很相信周林。故本题答案选B。
2.
A.出去买水晶
B.继续找水晶
C.送妈妈水晶
D.去向妈妈道歉
A
B
C
D
B
[听力原文]
男:各个地方都找遍了,还是没有,咱们买一条新的吧。
女:那怎么行呢?这水晶可是我十岁时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问:女的要做什么?
[解析] 男的说不找了去买一条,女的否定说很珍贵,可知女的想继续寻找水晶。故本题答案选B。
3.
A.十分自信
B.没有把握
C.刚参加工作
D.没得到那份工作
A
B
C
D
A
[听力原文]
男:小易,机会很难得,你可要好好抓住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女: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谢谢您!我会做好的。
问:关于小易,可以知道什么?
[解析] 由“我会做好的”可知女的很自信。故本题答案选A。
4.
A.看报纸了
B.看电视了
C.女的告诉他的
D.听电台广播了
A
B
C
D
B
[听力原文]
女:昨天晚上你看世界杯决赛了吗?哪支队赢了?
男:昨晚我要加班没看成。早上我打开电视看新闻了,说是德国队夺得了冠军。
问:男的是怎么知道比赛结果的?
[解析] 男的早上打开电视观看新闻得知结果。故本题答案选B。
5.
A.卧室的方向
B.地毯的颜色
C.厨房的位置
D.装修的风格
A
B
C
D
C
[听力原文]
女:看过这个设计图了?你觉得怎么样?
男:阳台、卧室的整体感觉都不错。但是厨房放在这个位置,明显不合理。
问:男的觉得哪方面需要改进?
[解析] 男的觉得厨房放在这个位置,明显不合理。故本题答案选C。
语音下载
6.
A.师生
B.夫妻
C.同学
D.同事
A
B
C
D
D
[听力原文]
女:我儿子发高烧,我想请一天假带他去医院,可以吗?
男:行,不过周六你就得加班了。
问:说话人最可能是什么关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领会理解对话的基本大意并进行推理判断。女的说她儿子发烧,向男的请假一天,男的同意了,但是让女的周六加班。通过“请假”“加班”这些关键词可判断说话人是同事关系。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
7.
A.还没有开始写
B.写完但还没交
C.很快就能写完
D.上周就写完了
A
B
C
D
C
[听力原文]
男:小张,你上个星期准备的工作总结写完了吗?
女:还没有,再有一天时间就够了。
问:女的是什么意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判断。男的问女的工作总结有没有写完,女的明确表示“还没有”,但又说“再有一天时间就够了”,这是本题的关键信息,说明女的很快就能写完,选项C符合题意。从男的话中可知,女的上周就开始写了,但上周并没有写完,因此选项A、B、D均与对话内容矛盾。
8.
A.男的认错人了
B.刘老师请假了
C.刘老师就在学校
D.女的在学校读书
A
B
C
D
B
[听力原文]
男:我刚才好像看见刘老师了。
女:不会吧?他今天请了病假,按理说不应该来学校啊。
问:根据对话,我们知道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判断。男的说他刚才好像看见刘老师了,女的说“不会吧”表示怀疑,理由是“他今天请了病假,按理说不应该来学校啊”。由此可以推断,今天刘老师请假了,但刘老师是否在请假后又来了学校,并不能从对话中推断出,因此男的看到的有可能是刘老师。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不能从对话中推断出。根据对话,女的现在在学校,但她是在工作还是读书无从判断,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
9.
A.女的完全说错了
B.他不爱玩儿网络游戏
C.网络游戏肯定浪费时间
D.玩儿网络游戏也有好处
A
B
C
D
B
[听力原文]
女:说实话,我觉得你们男生都爱玩儿网络游戏,太浪费时间了!
男:这话说得太绝对了,我就不是那样的人。
问:男的是什么意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领会理解对话的基本大意并进行推理判断。男的说“我就不是那样的人”,意思是自己不是爱玩儿网络游戏的人,女的说“男生都爱玩儿”太绝对。至于网络游戏是浪费时间还是有些好处,男的并没有做出评价。由此推断,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均与男的的意思不符。
10.
A.宿舍
B.剧院
C.自行车棚
D.公交车站
A
B
C
D
D
[听力原文]
女:光顾着在宿舍里聊天儿,忘了跟李芳约好看话剧的事了。我都等半天了,公交车还不来,这可怎么好?
男:幸好你遇到我了。剧院离这儿不远,你快骑我的自行车去吧!
问:对话最可能发生在哪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判断。从对话中可知,女的要去剧院看话剧,但她“都等半天了,公交车还不来”,她很着急。由此可知女的在等公交车,对话最可能发生在公交车站,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对话,女的应该已经离开宿舍、还没到剧院,因此选项A、B均与对话内容不符。男的此时刚好有自行车,但不能推断出对话发生在自行车棚,选项C与对话内容不符。
语音下载
11.
A.同事
B.夫妻
C.邻居
D.母子
A
B
C
D
A
[听力原文]
女:本来跟儿子说好了我接他放学,结果经理通知我下午参加公司的活动,又接不成了。
男:那赶紧让你爱人去接吧。不过这是我们部门组织的活动,怎么也让你参加呢?
问:说话人最可能是什么关系?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跨越一般性语言障碍,迅速做出正确判断。
[解析] 女的说接不成儿子了,男的给她出主意,同时提出疑问:“不过这是我们部门组织的活动,怎么也让你参加呢?”这说明两人是同事关系,选项A正确。对话中提到了“儿子”“爱人”,但与说话人的关系无关,选项B、D错误。选项C于文无据。
12.
A.题目较难
B.只考基础
C.特别重要
D.需要专心
A
B
C
D
A
[听力原文]
男:明天就要考试了,你复习得怎么样?
女:只看了看基础知识。我有些担心,老师说这次考试很有难度。
问:女的认为明天的考试怎么样?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领会理解对话的内容要点。
[解析] 女的说“老师说这次考试很有难度”,加上她复习了基础知识后还是担心,说明她认为题目较难,考试不只考基础,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选项C、D均不能从对话中推断出来。
13.
A.居民楼下
B.菜市场里
C.男的家里
D.女的家里
A
B
C
D
C
[听力原文]
女:你在家,真是太好了!我刚听楼下张大爷说你买菜去了。
男:是你来得巧,早一步我还没回来呢。
问:对话最可能发生在哪里?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正确的推理判断。
[解析] 女的说“你在家,真是太好了!”,是惊喜的语气,同时也是对事实的肯定,由此可推断对话发生在男的的家里。男的说“早一步我还没回来呢”,意思是他刚到家,进一步证实对话发生在男的的家里。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B、D均与对话内容不符。
14.
A.让人放心
B.她不了解
C.不够出名
D.质量一般
A
B
C
D
A
[听力原文]
男:这个牌子我以前都没听说过,衣服的质量能好吗?
女:这你就不懂了,我经常买这个牌子的衣服,没有一次让我失望。
问:女的认为这个牌子的衣服怎么样?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领会理解对话的基本大意。
[解析] 女的评价这个牌子的衣服“没有一次让我失望”,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思是每次购物都很满意,是正面、积极的评价,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与女的的说法不符;选项C、D都是较负面的评价,与对话内容不符。
15.
A.失望
B.烦恼
C.关怀
D.安慰
A
B
C
D
D
[听力原文]
女:别人全都有知识有经验,我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适应这种工作环境真是太难了!
男:万事开头难,不要太灰心嘛!
问:男的是什么语气?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领会和把握说话人的态度和语气。
[解析] 女的表达了职场新人的苦恼,男的说“万事开头难”,意为一切事情在开始阶段都是困难的,这是表示对她的安慰和理解,“不要太灰心”也是劝慰的话。故选项D最恰当,其他3项均不恰当。
第二部分
说明:这部分试题中,你将听到几段简要的对话或讲话。每段话之后,你将听到几个问题,请你在四个书面答案中选出唯一恰当的答案。
语音下载
1.
A.炒瓜子
B.选瓜子
C.买瓜子
D.吃瓜子
A
B
C
D
C
[听力原文]
女:你好,这瓜子多少钱一斤啊?
男:8块钱一斤,你尝尝,现炒的,可香了!
女:给我来半斤。你这一天能卖多少斤?
男:不一定,好的时候100多斤,差的时候五六十斤。
女:生瓜子你收不?能给多少钱?
男:你有生瓜子啊?准备卖多少钱?
女:有,家里还有200多斤呢。想卖4块钱一斤。
男:那根本不可能,今年瓜子便宜,我们进生货,好货才3块钱。
女:这样啊。要不你给我留个电话吧,我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明天跟你联系。
问:女的正在做什么?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理解对话的基本大意。
[解析] 对话是从谈论瓜子的价格开始的,女的说“给我来半斤”,表明女的是在买瓜子,男的说“你尝尝,现炒的”是推销的方法,女的并非在吃瓜子或炒瓜子。后面说话人谈论买卖生瓜子的事,并不影响女的现在在买瓜子这一事实。故选项C正确,其他3项错误。
2.
A.3块
B.4块
C.5块
D.8块
A
B
C
D
A
[听力原文]
问:男的购买的优质生瓜子多少钱一斤?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对话中的重要细节。
[解析] 男的说“我们进生货,好货才3块钱”,由此可知优质生瓜子3块钱一斤,选项A正确。4块钱是女的想卖的价格,8块钱是炒后的瓜子的价格,5块钱在对话中没有提到,因此选项B、C、D均不正确。
3.
A.先跟男的讲价
B.明天卖给男的
C.联系其他商人卖掉
D.跟家人商量后决定
A
B
C
D
D
[听力原文]
问:女的打算怎么处理家里的生瓜子?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对话中的重要细节。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对话的最后一句,女的希望男的给她留个电话,她要先跟家里人商量商量,明天再跟男的联系,这说明女的想跟家里人商量后再决定怎么处理生瓜子,选项D正确。选项A、B、C都是对最后一句的错误理解。
语音下载
4.
A.不会用电脑
B.过年东西贵
C.买不到车票
D.过年不放假
A
B
C
D
C
[听力原文]
女:怎么样?买到票了吗?
男:还没有。早晨8点网上开始售票,我今天早上7点50分就打开电脑上网等着,结果还是没抢到。过年回家的人可真多啊!
女:那怎么办?要不你去火车站排队试试?
男:现在网上和车站是同步的,到了火车站也一样没票。
女:年后的票好买吧?你过了年回来也是一样的。
男:公司初六就上班了,我怕过了年没时间。要不今年您和我爸来上海过年吧?
女: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不想这么麻烦。
男:一点儿都不麻烦,我帮你们买票。
问:男的遇到了什么困难?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
[解析] 女的一开始就问“买到票了吗”,而男的回答“……还是没抢到”,说明他遇到的困难是买不到车票,选项C正确。男的说“7点50分就打开电脑上网等着”,说明他会用电脑,选项A错误;选项B在对话中没有提到;男的说“公司初六就上班了”,说明公司过年是放假的,选项D错误。
5.
A.让女的来上海
B.明天去火车站
C.早点儿去公司
D.过了年再回家
A
B
C
D
A
[听力原文]
问:男的提出了什么建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
[解析] 男的说“要不今年您和我爸来上海过年吧”,“要不”是提建议的一种表达,说明男的想让女的来上海,选项A正确。“去火车站”是女的提出来的,而男的用“到了火车站也一样没票”表示否定,故选项B错误;同样,女的提出“你过了年回来也是一样的”,男的用“怕过了年没时间”予以否定,选项D错误;选项C在对话中没有提到。
6.
A.女的想去外地
B.马上要过年了
C.公司初六放假
D.男的很怕麻烦
A
B
C
D
B
[听力原文]
问:根据对话,我们知道什么?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跨越一般性语言障碍,获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判断。
[解析] 对话的后半段一直在讨论在哪里过年的问题,说明快过年了,选项B正确。女的说“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不想这么麻烦”,是说她不想去上海,故选项A错误;根据“公司初六就上班了”可知选项C错误;根据最后男的说“一点儿都不麻烦”可知选项D错误。
语音下载
7.
A.在餐馆吃饭
B.在打电话
C.在看电视
D.在学习
A
B
C
D
B
[听力原文]
男:你好!请问是戴小姐吗?
女:是的。
男:我是陈先生,前几天我们见过面的,还记得吗?
女:哦,记得记得,你是瑛达公司的总经理。
男:请问你这周二晚上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吃个饭。
女:不好意思,这周二我已经有安排了。
男:那周三呢?
女:周三我要去学汉语,所以也没时间,周四应该没什么安排。
男:好的,那就周四,请问戴小姐觉得什么时候见面方便,我好去接你。
女:我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你安排吧!
男:那就周四下午六点我去你公司门口接你,怎么样?
女:好的,没问题。
男:那你喜欢吃什么菜呢?
女:我对中国菜不太了解,你推荐一下吧!
男:湘菜跟川菜都很有名,你选一个吧!
女:湘菜,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了,据说很好吃。
男:好的,那我们就去吃湘菜吧,不过有点辣。
女:没关系,我还挺喜欢吃辣的,那到时候见啦!
男:好的,再见。
他们在干什么?
8.
A.吃饭
B.约会
C.学做饭
D.学汉语
A
B
C
D
D
[听力原文]
女的周三要去干什么?
[解析] 从“周三我要去学汉语”可知本题答案是D。
9.
A.周二下午6点
B.周三下午6点
C.周四下午6点
D.周四下午6点半
A
B
C
D
C
[听力原文]
他们约好什么时候见面?
[解析] 从男士说“那就周四下午六点我去你公司门口接你”可知本题答案是C。
10.
A.川菜
B.湘菜
C.浙菜
D.闽菜
A
B
C
D
B
[听力原文]
他们准备去吃什么?
11.
A.他们是情侣关系
B.女的是外国人
C.女的不喜欢吃辣
D.男的是女的的下属
A
B
C
D
B
[听力原文]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 女士周三去学汉语,还说对中国菜不太熟悉,所以她应该是个外国人,故本题答案是B。
语音下载
1.
A.闪闪发光的
B.没有显示器
C.是简单的盒子
D.不能输出结果
A
B
C
D
B
[听力原文]
我第一次见到计算机是10或11岁,很难回忆当年的情景,我可不是故作老成……
大约30年前,见过计算机的人不多,即使见到,也多是在电影里。电影里的计算机都是简单的大柜子,闪闪发光,真正了解计算机功能和原理的人不多,有机会接触计算机的人更是寥寥无几。我有幸在研究中心见到一台,那不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设备非常简陋,连显示器都没有,只是一台带键盘的电传打印机:你在键盘上输入指令,耐心等待,然后它会“嗒嗒嗒”地输出结果。即便如此,这东西也太奇妙了,尤其是对10岁左右的男孩儿而言。
从那以后,我总想着计算机。后来我参加了惠普组织的兴趣小组,12岁时我打电话给惠普创始人比尔·休利特,他当时住在惠普。我们聊了大概20分钟,我永远记得他不但给了我零件,还邀请我夏天去惠普打工。当时我才12岁,这件事对我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影响。直到后来我自己学习了计算机语言,再后来我与合伙人创办了苹果公司……到现在,苹果公司已经超越了微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技术企业。
问:30年前,说话人见到的计算机是什么样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关于说话人在30年前见到的那台计算机,材料中是这样描写的:“那不是一台完整的计算机,设备非常简陋,连显示器都没有……然后它会‘嗒嗒嗒’地输出结果。”由此可知,选项B符合材料内容,选项D与材料内容不符。根据材料,“闪闪发光”和“是简单的大柜子”是电影中的计算机的特点,因此选项A、C不符合题意。
2.
A.好奇
B.失望
C.讨厌
D.喜欢
A
B
C
D
A
[听力原文]
问:30年前,说话人对计算机是什么态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领会和把握说话人的倾向、态度。材料中提到“即便如此,这东西也太奇妙了”“从那以后,我总想着计算机”,这说明说话人对计算机非常好奇,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均与说话人的态度不符,选项D“喜欢”不够全面。
3.
A.10岁
B.11岁
C.12岁
D.30岁
A
B
C
D
C
[听力原文]
问:说话人几岁时,得到了比尔·休利特的打工邀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关于比尔·休利特邀请说话人夏天去惠普打工,材料中提到“当时我才12岁”,这是本题的关键信息,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是说话人第一次见到计算机时的年龄,选项D在材料中没有提到,因此这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4.
A.惠普
B.微软
C.联想
D.苹果
A
B
C
D
D
[听力原文]
问:说话人创办了哪一家信息技术企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材料中提到“再后来我与合伙人创办了苹果公司”,这是本题的关键信息,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说话人在12岁时曾“打电话给惠普创始人比尔·休利特”,现在说话人创办的苹果公司“已经超越了微软”,由此可判断选项A、B都不是说话人创办的。选项C在材料中没有提到。
语音下载
5.
A.飞机驾驶员
B.轮船驾驶员
C.宇宙航天员
D.飞机乘务员
A
B
C
D
A
[听力原文]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心思远非言语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儿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小孩长大后想做什么?
[解析] 孩子天真地回答自己想当飞机的驾驶员。故本题答案选A。
6.
A.逃生
B.拿燃料
C.与地面接应
D.探索情况
A
B
C
D
B
[听力原文]
小孩挂上降落伞跳下去最有可能是因为什么?
[解析] 最后一句话指出小孩挂上降落伞是为了回去拿燃料。故本题答案选B。
7.
A.大笑
B.悲伤
C.感动
D.茫然
A
B
C
D
C
[听力原文]
听完小孩最后一句话观众的反应最有可能是什么?
[解析] 根据语境可以推测出观众是被孩子的话感动了。故本题答案选C。
语音下载
8.
A.换一个工作环境
B.与上级充分沟通
C.鼓励自己珍惜工作机会
D.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A
B
C
D
D
[听力原文]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不长,特别是科技行业,发光发热的时间更短,一定要珍惜每一次机会。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灰心的时候,比如:上级喜欢并重用其他人,合作伙伴看不惯你,或者你的工作方式不适合现在的工作环境。这些灰心失望都不是你换工作的充分理由。有时候,有失望情绪反而是好事,因为它能最准确地反映你现在的弱点。精准地定位问题,仔细思考,然后再解决问题,查看效果,这个过程正是锻炼你的最好机会。
最不划算的换工作方式,就是从现有的好平台去了一个类似的平台甚至更小的平台,从事一样的工作,只是为了一个小幅度的收入增长。奉劝大家在辞职前一定要考虑好,你损失在现在的平台的机会是什么,你增加的那部分收入是否抵得上现有的发展机会。请你把机会成本仔细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问:说话人认为,在工作中灰心时应该怎么做?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跨越一般性语言障碍,获取所听语料的关键信息。
[解析] 材料先否定了在灰心时换工作这一做法,然后给出了“精准地定位问题,仔细思考,然后再解决问题,查看效果”等做法,这说明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才是正确做法,选项D正确。选项A与材料内容相反,选项B、C在材料中没有提到。
9.
A.收入增长
B.工作内容
C.发展机会
D.工作方式
A
B
C
D
C
[听力原文]
问:说话人认为,换工作时最应该考虑的是什么?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领会理解所听语料的内容要点。
[解析] 说话人认为,只为了小幅度的收入增长而换工作是“最不划算的换工作方式”,故排除选项A。说话人提醒大家:“你损失在现在的平台的机会是什么,你增加的那部分收入是否抵得上现有的发展机会。”可知说话人认为发展机会最重要,选项C正确。选项B、D在材料中都没有特别指出。
10.
A.专家讲座
B.辞职报告
C.科技文章
D.工作计划书
A
B
C
D
A
[听力原文]
问:这段话最可能出自哪里?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领会理解所听语料的基本大意并进行推理判断。
[解析] 材料主要讲工作中怎么调整情绪、换工作应注意什么等具体问题,与科技无关,也不是在讨论工作计划或请求辞职,故选项B、C、D均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中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并有“奉劝大家”这样类似谈话的表述,有可能是专家在做讲座,选项A最适合。
语音下载
11.
A.年轻人没有按时交款
B.年轻人在办公室看报
C.年轻人的工资太高了
D.年轻人没完成年任务
A
B
C
D
B
[听力原文]
公司老板巡视办公大厅,见一个年轻人正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老板一向不允许这类事情发生在办公大厅里,于是走近年轻人,生气地问他的月工资是多少。年轻人感到很奇怪,就告诉老板他的月工资是2500元。老板听了以后更生气了,打电话让会计立刻送来2500元。年轻人一脸疑惑地从老板手里接过钱,匆匆离开了办公大厅。
老板想:我们公司怎么会雇佣这样的人呢?现在公司的生产任务这么重,他却能安安静静地坐在这里看报纸,甚至连我来了都不工作。于是,老板问旁边的会计:“刚才的那个年轻人叫什么?”会计说:“刚才的那个年轻人是来办公大厅交钱的,正等着拿收据。”
老板听了以后张了张嘴巴,“啊”了一声。
问:老板看见年轻人后为什么生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听力材料中的主要事实。材料中提到“老板……见一个年轻人正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老板一向不允许这类事情发生在办公大厅里”,紧接着,老板生气地问年轻人的工资。由老板的行为可以推断,他是看到年轻人看报纸才生气的,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均与材料中描述的事实不符。
12.
A.开心
B.无奈
C.生气
D.疑惑
A
B
C
D
D
[听力原文]
问:年轻人接过钱时,觉得怎么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材料中提到“年轻人一脸疑惑地从老板手里接过钱,匆匆离开了办公大厅”,这是本题的关键信息。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均与材料内容不符。
13.
A.面试
B.交款
C.做销售
D.看报纸
A
B
C
D
B
[听力原文]
问:年轻人来公司,本来是为了做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获取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会计说“刚才的那个年轻人是来办公大厅交钱的,正等着拿收据”,这是本题的关键信息。所以选项B“交款”符合题意,选项A、C均未在材料中谈到,选项D是事实但不是年轻人来公司的目的。
14.
A.要先搞清楚状况再行动
B.不应该在工作时间偷懒
C.生气会给自己造成损失
D.员工要及时向老板汇报
A
B
C
D
A
[听力原文]
问: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考生能否领会理解听力材料的基本大意并进行推理判断。在这个故事中,老板一生气,就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判断是对的,没有与其他员工商量就做决定,最后发现自己错了,但已经晚了。这告诉我们,不要轻率地做决定,要先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A与这个意思接近,是正确答案;选项B与故事内容不符;选项C、D都是表面现象,不是材料主要想告诉我们的。
语音下载
15.
A.金人
B.金块
C.金钥匙
D.金稻草
A
B
C
D
A
[听力原文]
曾经有个小国派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小国进贡了什么?
[解析] 由“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可知本题答案是A。
16.
A.金人要拿回去
B.要皇帝付钱买
C.出了一道难题
D.金人是假的
A
B
C
D
C
[听力原文]
为什么说小国不厚道呢?
[解析] 由“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了一道题目”可知本题答案是C。
17.
A.皇帝
B.珠宝匠
C.大臣
D.使者
A
B
C
D
C
[听力原文]
谁解决了这个难题?
[解析] 由“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可知本题答案是C。
18.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A
B
C
D
C
[听力原文]
哪个金人最有价值?
[解析] 由“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可知本题答案是C。
19.
A.最有价值的人,是最能说的人
B.上天不喜欢我们说
C.多说少听,更能走向成熟
D.多听少说,是成熟的人的基本素质
A
B
C
D
D
[听力原文]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解析] 由“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可知本题答案是D。
听力理解
第一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二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