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1.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请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
(1)明确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目标。
(2)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
(3)采用多样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
(4)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
(5)合理运用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结果。
2. 简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归为以下四个方面:
(1)选拔。用于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选拔学生。这种评价目的是选优性的,并不面对全体学生,有时也不是指向教学目标,因此这种评价不是主要的评价。
(2)发展。用于发现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帮助进步。这种评价目的是教学性的,面对全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指向学习的困难和前进方向。
(3)甄别。用于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评定成绩。这种评价目的是甄别和评比性的,面对全体学生,评价指向体育学习的效果和学习态度,也部分地指向学生的体育基础。
(4)激励。用于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激励学生。这种评价目的是面对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信心的,评价指向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努力方向。
3. 简述体育团体凝聚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团体凝聚力又称为内聚力,是指为了实现目标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体黏合在一起、保持一致性倾向的动态过程。
(2)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团体规模:普遍来讲队伍的规模越大,凝聚力越低。合约责任:当运动员明确了自己在运动队中所要担负的责任以及扮演的角色,并且非常认同合约责任时,他们往往更加努力,充分发挥自己在团体中的作用。
②个人因素。满意感:个人对团体活动任务和团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的满意感有助于运动队凝聚力的发展。团体成员特征的相似性:当团体成员的共同特性越多,一致性和相似性越高时,越容易彼此了解、亲近和沟通,人际关系更加融洽,团体凝聚力也越强。团体成员角色:团体成员是否明确自己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共同目标的实现。
③领导因素。领导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行为与领导者的决策风格。领导者对团体成员的表现进行积极的评价将有助于促进团体凝聚力。
④团体因素。运动项目:运动项目所要求的队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是决定凝聚力与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的关键因素。团体目标:良好的团体目标有助于每一个团体成员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促进目标达成的活动当中,并使其从中获得更多的满意感,从而促进团体的整体性和凝聚力。团体状况:团体的稳定性影响着团体凝聚力的发展。
四、教学设计题1. 阅读下列材料,设计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运动负荷。
某校初二年级学生,学生30人,教学内容为肩肘倒立。
教学条件:体操馆,体操垫32个,标志物30个。
[参考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肩肘倒立动作名称和保护与帮助方法,70%的学生能正确运用保护与帮助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游戏等方法,60%的学生能在保护与帮助下完成动作,发展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协调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勇敢、顽强、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在学练中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伸髋立腰,两手撑腰背,脚背绷直。
2.教学难点:伸髋立腰与两手撑腰背的结合。
三、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保护与帮助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要求:集合站队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
1.徒手操
2.专项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要求:注意力集中,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三)基本部分
1.肩肘倒立的讲解示范
(1)教师讲解肩肘倒立动作要点:向后滚动挺腹举腿,两臂体侧用力压垫,向上伸腿、伸髋,两手撑于腰背两侧。
(2)教师示范肩肘倒立完整动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使学生形成动作表象。
(3)口诀:上体后倒腿上举,两臂夹肘紧压垫;屈肘内收手撑腰,伸髋挺腹腿蹬直。
组织教学:双列式队形。
要求: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2.课堂练习
(1)自主模仿练习:先将完整的动作分解,让学生通过徒手模仿练习,初步掌握动作过程。
(2)辅助练习:在同伴的保护与帮助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①可先进行仰卧屈体,伸髋伸腿成肩肘倒立,再还原成仰卧屈体的练习,体验伸髋伸腿的方向。
②坐撑开始,后倒举腿,两臂用力撑垫同时伸髋,两手撑于腰背两侧,用脚尖触高悬标志物,体会身体充分伸展。
③帮助者托练习者的脚做45°的肩肘倒立进行挺髋练习,体验倒立时充分伸髋的感觉。
(3)完整动作练习,注意伸髋立腰。
组织教学: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加强思想教育,注意安全。
3.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站在练习者的侧面,两手握其小腿或脚踝上提。如倒立姿势不正确,身体不能充分伸展,可用膝盖顶其背部,使其充分伸直。
4.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观察和修正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练成果。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提出建议。
组织教学:分组进行动作展示。
要求:认真观察,积极主动。
6.游戏巩固(肩肘倒立耐力比赛)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2)组织学生比赛。
组织教学:双列式队形。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团结协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教师小结
3.送还器材
五、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30%~40%。
平均心率:120~135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