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模拟181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线路电压小于1kV的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为______。
A.1.0m
B.1.5m
C.2.0m
D.4.0m
A
B
C
D
A
[解析]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见下表。
线路电压(kV)
<1
1~10
35
110
220
500
安全距离(m)
1.0
1.5
3.0
4.0
5.0
8.5
2. 要预防或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应强调将建设项目的______影响评价同步进行。
A.技术—财政—环境
B.技术—财政—污染
C.技术—环境—财政
D.财政—技术—环境
A
B
C
D
A
[解析] 一般决策者往往在环境影响评估之前先进行技术和财政能力方面的研究,而不把环境影响评估作为整个计划设计的一部分来加以考虑,只是在计划定案以后,再作环境影响评估分析。由此造成了环境影响评估在决策时的滞后性,极大地影响着最佳方案的选择。因此,要预防或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应强调将建设项目的技术—财政—环境影响评价同步进行。
3. 在外国城市建设史上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的是______。
A.伊斯特
B.希波丹姆
C.阿克亨纳顿
D.伯鲁涅列斯基
A
B
C
D
B
[解析] 希腊规划建筑师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在历史上被誉为“城市规划之父”。
4. ______技术是罗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它对欧洲建筑有较大的贡献,影响之大,无与伦比。
A.混凝土
B.摆脱承重墙
C.拱顶体系
D.拱券结构
A
B
C
D
D
[解析] 拱券结构是罗马最大成就之一,种类有简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半球)。创造出一套复杂的拱顶体系。罗马建筑的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都与拱券结构技术、复杂的拱顶体系密不可分。
5. 消火栓沿道路设置时,消火栓距路缘不大于2m,距建(构)筑物外墙不小于______m。
A.3
B.4
C.5
D.6
A
B
C
D
C
[解析] 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间距不大于120m,服务半径不大于150m。当道路宽度大于60m时,消火栓宜双侧布置。消火栓距路缘不大于2m,距建(构)筑物外墙不小于5m。在寒冷地区,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在寒冷地区对消火栓采取防冻措施有困难的,应设置消防水鹤。消防水鹤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配置有消火栓或消防水鹤的供水管网,管径不应小于150mm,管网水压不应低于0.15MPa。
6. ______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在地域空间上逐步扩大的过程。
A.景观型
B.职能型
C.扩散型
D.集中型
A
B
C
D
A
[解析] 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在地域空间上逐步扩大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7. 螺旋坡道式停车库的不足之处为______。
A.用地比直行坡道多
B.交通线路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
C.造价较高
D.交通线路较长
A
B
C
D
C
[解析] 停车楼面采用水平布置,基本停车部分布置方式与直坡道式相同,每层楼面之间用圆形螺旋式坡道相连,坡道可为单向行驶(上下分设)或双向行驶(上下合一,上行在外,下行在里)。螺旋坡道式停车库布局简单整齐,交通线路明确,上下行坡道干扰少,速度较快,但螺旋式坡道造价较高,用地稍比直行坡道节省,单位停车面积较多,是常用的一种停车库类型。
8. 保温性好,无噪声、不起灰、弹性良好、防火、耐磨,宜用于纺织车间及民用建筑等,但不适用于经常受潮、遇水和遭受酸类侵蚀的地方的建筑材料是______。
A.水泥
B.菱苦土
C.建筑石膏
D.水玻璃
A
B
C
D
B
[解析] 菱苦土地面保温性好,无噪声、不起灰、弹性良好、防火、耐磨,宜用于纺织车间及民用建筑等,但不适用于经常受潮、遇水和遭受酸类侵蚀的地方。
9. 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与组合主要取决于道路的性质、等级和功能要求,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环境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其基本原则不包括______。
A.要与沿路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布置要求相协调
B.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
C.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布置
D.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道路的限行要求
A
B
C
D
D
[解析] 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与组合的基本原则如下:(1)符合城市道路系统对道路的规划要求;(2)满足交通畅通和安全的要求;(3)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布置;(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5)要与沿路建筑和公用设施的布置要求相协调;(6)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用工程措施与交通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7)注意节省建设投资,集约和节约城市用地。
10. 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可以采用安全存放方法,主要是______。
A.活性污泥法
B.掩埋法
C.化学固定法
D.焚化法
A
B
C
D
B
[解析] 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可以采用安全存放方法,主要是掩埋法。掩埋有害废物,必须做到安全填埋。预先要进行地质和水文调查,选定合适的场地,保证不发生滤沥、渗漏等现象,并对被处理的有害废物的数量、种类、存放位置等做出详细记录,避免引起各种成分间的化学反应。
11. 有关古代罗马建筑艺术的表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适应高大建筑体量构图,创造了巨柱式的垂直式构图形式
B.创造了拱券与柱列的结合,将券脚立在柱式檐部上的连续券
C.解决了柱式线脚与巨大建筑体积的矛盾,用简单的线脚代替复合线脚
D.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了水平立面划分构图形式
A
B
C
D
C
[解析] 古代罗马建筑的特点包括:(1)继承古希腊柱式并发展为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2)解决了拱券结构的笨重墙墩同柱式艺术风格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为建筑艺造型创造了新的构图手法。(3)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发展了叠柱式,创造了水平立面划分构图形式。(4)适应高大建筑体量构图,创造了巨柱式的垂直式构图形式。(5)创造了拱券与柱列的结合,将券脚立在柱式檐部上的连续券。(6)解决了柱式线脚与巨大建筑体积的矛盾,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
12. 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两大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只占有机污染物的______。
A.5%~10%
B.10%~20%
C.15%~25%
D.20%~30%
A
B
C
D
B
[解析] 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为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两大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只占有机污染物的10%~20%,其余大量为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13. 位于袋形过道内的房间距安全出入口的最大距离为______m。
A.16
B.18
C.20
D.22
A
B
C
D
C
[解析] 位于两个安全出入口之间的房间距最近的安全出入口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40m,袋形过道内最大距离则必须限制在20m以内。
14. 能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适宜于一般民用建筑的建筑结构是______。
A.砖混结构
B.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C.水泥结构
D.砖土结构
A
B
C
D
A
[解析] 砖混结构是使用得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这种结构能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适宜于一般民用建筑,如住宅、宿舍、办公楼、学校、商店、食堂、仓库等,以及各种中小型工业建筑。
15. 常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的组织方式是______。
A.无交通管制
B.实施交通指挥
C.采用渠化交通
D.设置立体交叉
A
B
C
D
B
[解析] 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有如下四种:(1)无交通管制,适用于交通量很小的次要道路交叉口。(2)采用渠化交通,即在道路上施画各种交通管理标线及设置交通岛,用以组织不同类型、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互不干扰地通过交叉口。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交通组织复杂的异形交叉口和城市边缘地区的道路交叉口。(3)实施交通指挥,常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4)设置立体交叉,适用于快速、有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叉口。
16. 解决固体废物的最终宗旨是______。
A.废物填埋
B.集中废物处置
C.废物燃烧
D.废物再利用
A
B
C
D
B
[解析] 集中废物处置是解决固体废物的最终宗旨,固体废物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物质和能源,以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这是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固体废物处理的总原则应优先考虑减量化、资源化,尽量回收利用无法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或其他处理方式产生的残留物进行最终无害化处理。
17. 关于城市道路人行道的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不包括的是______。
A.绿化种植空间
B.城市管道敷设空间
C.路边停车带
D.拓宽车行道的备用地
A
B
C
D
C
[解析] 人行道的主要功能是为满足步行交通的需要,同时也用来布置绿化和道路附属设施,有时还作为拓宽车行道的备用地。人行道不能作为路边的停车带。
18. 下列选型中,不属于GIS典型的网络分析功能的是______。
A.选择运输的路径
B.日照强度分析
C.寻找最近的服务设施
D.估计交通的时间、成本
A
B
C
D
B
[解析] 估计交通的时间、成本,选择运输的路径,计算网络状公共设施的供需负荷,寻找最近的服务设施,产生在一定交通条件下的服务范围,沿着交通线路、市政管线分配点状供应设施的资源等,是GIS典型的网络分析功能。
19. 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______。
A.50%~70%
B.60%~80%
C.70%~80%
D.75%~95%
A
B
C
D
C
[解析] 生活污水是指居民生活污水与公共设施污水两部分之和,其大小直接取决于生活用水量,通常生活污水量约占生活用水量的70%~80%。
20. 下列有关车辆停发方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前进停车、后退发车
B.后退停车、前迸发车
C.后退发车、后退停车
D.前进停车、前迸发车
A
B
C
D
C
[解析] 车辆停发方式包括:(1)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停车迅速,发车费时,不易迅速疏散,常用于斜向停车和要求尽快停车就位的停车场。(2)后退停车、前迸发车。停车较慢,发车迅速,是最常见的停车方式,平均占地面积较少,常用于垂直停车和要求尽快发车的停车场。(3)前进停车、前迸发车。车辆停发均能方便迅速,但占地面积较大,常用于公共汽车和大型货车停车场。
21. 商业大街内的废物箱之间的间隔应设置为______m。
A.20~45
B.50~100
C.40~65
D.50~75
A
B
C
D
B
[解析] 废物箱主要用于行人放置生活垃圾,布置在道路两侧以及各类交通客运设施、公共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声等出入口附近。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废物箱,其间距按道路功能划分:商业、金融业街道,50~100m;主干路、交干路、有辅路的快速路,100~200m。
22. 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自行车净空中的净宽要求为______。
A.0.8m
B.1.0m
C.2m
D.1.4m
A
B
C
D
B
[解析] 人和车辆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有一定的通行断面,称为净空。自行车净空:净高要求2.2m,净宽要求1.0m。
23. 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纪元,被喻为第一座现代建筑的是______。
A.巴黎歌剧院
B.伦敦“水晶官”
C.英国国会大厦
D.德国魏玛艺术学校
A
B
C
D
B
[解析] 1851年伦敦“水晶宫”,开辟了建筑形式新纪元,被喻为第一座现代建筑。
24. 城市规划信息化最为基础性的工作是______。
A.办公自动化
B.辅助设计
C.物流管理系统
D.决策支持系统
A
B
C
D
B
[解析] 辅助设计是城市规划信息化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在CAD软件以及GIS分析功能的支撑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进行远程协同设计。
25.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是用______作为度量单位。
A.间
B.斗口
C.院
D.步架
A
B
C
D
A
[解析] 古代单体建筑是用“间”作为度量单位,对于建筑群以“院”来表示。
26. 车辆翻越坡顶时,与对面驶来的车辆之间应保证必要的安全视距,通常用设置______的方法来保证。
A.平曲线
B.竖曲线
C.标志
D.超高
A
B
C
D
B
[解析] 在道路纵坡转折点设置竖曲线将相邻的直线坡段平滑地连接起来,避免车辆颠簸,并满足驾驶人员的视线要求。
27. 当城市为单水源供水系统时,输水管线应设两条,每条输水管线的输水能力应达到整个输水工程设计流量的______。
A.50%
B.60%
C.70%
D.80%
A
B
C
D
C
[解析] 当城市为单水源供水系统时,输水管线应设两条,每条输水管线的输水能力应达到整个输水工程设计流量的70%。
28.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和______。
A.发展规模
B.发展方向
C.功能定位
D.规划布局
A
B
C
D
C
[解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布局;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要求。
29. 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下列选项是包括在城市道路平面设计中的是______。
A.行车安全视距验算
B.街头绿地绿化设计
C.雨水管干管平面布置
D.人行道铺地图案设计
A
B
C
D
A
[解析] 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1)依据城市道路系统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用地现状(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和现状地物以及临街建筑布局等),确定道路中心线的具体位置,选定合理的平曲线,论证设置必要的超高、加宽和缓和路段;(2)进行必要的行车安全视距验算;(3)按照道路标准横断面和道路两旁的地形、用地、建筑、管线要求,详细布置道路红线范围内道路各组成部分,包括道路排水设施(雨水进水口等)、公共交通停靠站等其他设施和交通标志标线的布置;(4)确定与两侧用地联系的各路口、相交道路交叉口、桥涵等的具体位置和设计标准、造型、控制尺寸等。
30. 下列关于老龄化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老龄人口比重,即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本地总人口数量的比重
B.按国际标准,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6%以上,就进入老年社会
C.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出生率迅速下降密切相关
D.在正常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在总人口构成中的绝对数和相对比重都会继续增大
A
B
C
D
B
[解析] 按照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就意味着进入老年社会(若按60岁以上人口比重来衡量,则要超过10%)。
31. 剧场与其他建筑毗邻修建时,剧场前面若不能保证观众疏散总宽及足够的集散广场,应在剧场后面或侧面另辟疏散口,连接的疏散小巷宽度应______。
A.不小于3.5m
B.不小于3m
C.不小于5.5m
D.不小于5m
A
B
C
D
A
[解析] 剧场与其他建筑毗邻修建时,剧场前面若不能保证观众疏散总宽及足够的集散广场,应在剧场后面或侧面另辟疏散口,连接的疏散小巷宽度应不小于3.5m。
32. 常用的停车库类型是______。
A.直坡道式
B.斜坡楼板式
C.错层式(半坡道式)
D.螺旋坡道式
A
B
C
D
B
[解析] 停车楼板呈缓坡板倾斜状布置,利用通道的倾斜作为楼层转换的坡道,因而无需再设置专用的坡道,所以用地最为节省,单位停车面积最少。但由于坡道和通道合一,交通线路较长,对停车位的进出普遍存在干扰。斜坡楼板式停车库是常用的停车库类型,建筑外立面呈倾斜状,具有停车库的建筑个性。
33. 城市无线通信设施设在居民集中区的发信机的最大发射功率不得超过______W。
A.100
B.120
C.140
D.150
A
B
C
D
D
[解析] 新建的各类长、中、短波无线电台,卫星地面站以及其他大、中型固定台站,都应建在无线电收发信区内。只有功率小和对通信环境要求不高的小型电台,经批准后方可设在缓冲区和居民集中区。设在居民集中区的发信机最大发射功率不得超过150W。
34.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要从建筑群的______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加以合理区分。
A.工艺性
B.公开性
C.使用性
D.方便性
A
B
C
D
C
[解析]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的要点:(1)要从建筑群的使用性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加以合理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联系加以组织,使总体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2)在群体建筑造型处理上,需要结合周围环境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统一的室外空间组合;(3)运用绿化及各种建筑的手段丰富群体空间,取得多样化的室外空间效果。
35.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不包括______。
A.企业组织、人员培训的估算
B.设计、施工项目进程安排
C.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分析与初估
D.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初步设想论证
A
B
C
D
A
[解析]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有:(1)建设项目提出依据和缘由,背景材料,拟建地点的长远规划,行业及地区规划资料;(2)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初步设想论证;(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可行性及协作可靠性;(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5)设计、施工项目进程安排;(6)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分析与初估。
36. 主张建筑应满足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应实现建筑工业化生产,提出“少就是多”“流动空间”等主张的是______。
A.勒·柯布西耶
B.凡·德·费尔德
C.密斯·凡·德·罗
D.格罗皮乌斯
A
B
C
D
C
[解析] 密斯·凡·德·罗主张建筑应满足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应实现建筑工业化生产。他一生中对现代建筑的最卓著贡献在于,探索钢框架结构和玻璃这两种手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提出“少就是多”“流动空间”等主张。
37. 下列各项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对这些过程的精确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
B.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地理位置和联系
C.不同安全水平上的安全格局为景区建设决策者的景观改变提供了辩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D.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途径把景观过程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
A
B
C
D
D
[解析] 基于区域的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对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途径把景观过程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关键性元素、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他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或其他水平过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景观过程之动态和趋势,判别和设计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不同安全水平上的安全格局为城乡建设决策者的景观改变提供了辩护策略。这些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成区域和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或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
38. 根据城市环境容量,______主要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和在农业上进行污水灌溉的依据。
A.人口容量
B.土壤环境容量
C.水环境容量
D.大气环境容量
A
B
C
D
B
[解析] 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质低于土壤容量时,土壤的净化过程成为主导方面,土壤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当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质超过土壤容量时,污染过程将成为主导方面,土壤受到污染。土壤环境容量取决于污染物的性质和土壤净化能力的大小,一般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两个方面。土壤环境容量主要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和在农业上进行污水灌溉的依据。
39. 适用于变电所出线端及重要市区街道电缆条数多或多种电压等级电缆平行的地段的电缆敷设方式为______。
A.隧道敷设
B.排管敷设
C.直埋敷设
D.沟槽敷设
A
B
C
D
A
[解析] 电缆敷设方式包括:(1)直埋敷设;(2)沟槽敷设;(3)排管敷设;(4)隧道敷设;(5)同沟敷设;(6)水下敷设安装方式。其中,隧道敷设适用于变电所出线端及重要市区街道电缆条数多或多种电压等级电缆平行的地段。
40. 白天和夜间都可成像,对地物温度的分辨率可达0.1~0.5℃,常用于城市热岛分析的遥感图像为______。
A.MSS图像
B.HRV图像
C.热红外扫描图像
D.彩红外航空像片
A
B
C
D
C
[解析] 常用遥感图像中,热红外图像记录地表物体的热辐射,白天和夜间都可成像,对地物温度的分辨率可达0.1~0.5℃,常用于城市热岛分析。获得遥感图像后可以进一步辨认地物的空间分布、有关属性,这就是判读、解译。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4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提高墙体保温性能措施的是______。
A.增加墙体厚度
B.增大墙体长度
C.在墙体中部设封闭的空气间层
D.将保温材料放在靠高温一侧
E.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制作复合墙
A
B
C
D
E
ACE
[解析] 为了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常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墙体厚度;(2)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墙体材料制作复合墙,常将保温材料放在靠低温一侧,或在墙体中部设封闭的空气间层或带有铝箱的空气间层。
2. 有关电信局所的规模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大城市较多采用20万~30万门
B.特大城市较多采用20万~30万门
C.中等城市一般采用1~2个枢纽局
D.中等城市20万门以上
E.小城市至少有1个枢纽局
A
B
C
D
E
ABCE
[解析] 电信局所的规模:(1)特大城市、大城市较多采用20万~30万门,可有多个枢纽局;(2)中等城市采用20万门以下,一般1~2个枢纽局;(3)小城市一般采用10万门以下,1个枢纽局。
3. 城市发展用地选址时,尽量避开______等地质不良的地带。
A.地势较高的地
B.风口处
C.断裂带
D.液化土区
E.溶洞区
A
B
C
D
E
CDE
[解析] 城市布局的避震减灾措施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抗震对策。在城市布局避震减灾措施有以下三种:(1)城市发展用地选址时,尽量避开断裂带、溶洞区、液化土区等地质不良地带,以及会扩大地震影响的山丘地形;(2)城市进行建筑群规划时,应考虑保留必要的空间与间距,使建筑物一旦震时倒塌,不致影响别的建筑或阻塞人员疏散通道;(3)在城市布局中,保证一些道路有足够的宽度,使之在灾时仍能保持通畅,满足救灾与疏散的需要。同时,应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广场,作为震时临时疏散场所。
4.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必须服从并依据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城市交通管理的要求,结合相交道路的路段设计,具体确定______。
A.交叉口的形式
B.平面布置
C.交通组织方式
D.竖向高程
E.横向宽度
A
B
C
D
E
ABCD
[解析]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上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也是管理、组织道路各类交通的控制点。交叉口设计必须服从并依据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城市交通管理的要求,结合相交道路的路段设计,具体确定交叉口形式、平面布置、交通组织方式和竖向高程。
5.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组成部分包括______。
A.节地与室外环境
B.节电与电能利用
C.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D.节能与能源利用
E.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A
B
C
D
E
ACDE
[解析]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6. 自行车的停放方式有______等种类,其平面布置可根据场地条件,采用单排或双排两种布置方式。
A.垂直式
B.错层式
C.螺旋式
D.平行式
E.斜放式
A
B
C
D
E
AE
[解析] 自行车的停放有垂直式和斜放式两种,其平面布置可根据场地条件,采用单排或双排两种布置方式。
7. 不同交通量情况下的交叉口交通控制类型包括以下______类型。
A.多路停车
B.不让路
C.单路停车
D.不设管制
E.二路停车
A
B
C
D
E
ADE
[解析]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1)交通信号灯法,红黄绿灯;(2)多路停车法,在交叉口所有引导入口的右侧设立停车标志;(3)二路停车法,在次要道路进入交叉口的引导上设立停车标志;(4)让路停车法,在进入交叉口的引导上设立停车标志,车辆进入交叉口前必须放慢车速,伺机通过;(5)不设管制,交通量很小的交叉口。
8. 生活垃圾的运输路线设计应考虑使收集车辆在收集区域内行程距离最小,主要应做到的内容包括______。
A.收集路线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地
B.垃圾产量大和交通拥挤地区的收集点要在开始工作时清运,而离处置场或中转站近的收集点应先收集
C.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
D.在陡峭地区,应空车上坡,下坡收集,以利于节省燃料,减少车辆损耗
E.线路应使每日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可能相同
A
B
C
D
E
ACDE
[解析] 规划除按要求布置收集点外,还应使清运路线合理,以有效地发挥人力、物力作用。路线设计应考虑使收集车辆在收集区域内行程距离最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收集路线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垃圾产量大和交通拥挤地区的收集点要在开始工作时清运,而离处置场或中转站近的收集点应最后收集;(2)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3)在陡峭地区,应空车上坡,下坡收集,以利于节省燃料,减少车辆损耗;(4)线路应使每日清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可能相同。
9. 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和类型,可将遥感分为______。
A.航天遥感
B.航空遥感
C.热气球遥感
D.地面遥感
E.摄影测量遥感
A
B
C
D
E
ABD
[解析] 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和类型,可将遥感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
10. 任何实用性的GIS均有数据质量问题,数据的质量问题或数据的误差主要有______。
A.自然因素
B.位置精度
C.完整性
D.属性精度
E.逻辑上的一致性
A
B
C
D
E
BCDE
[解析] 任何实用性的GIS均有数据质量问题,数据的质量问题或数据的误差主要有如下五种: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上的一致性、完整性、人为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