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模拟174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标准编制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合同约定的规划编制费______的罚款。
A.1倍
B.1倍以上2倍以下
C.1倍以上3倍以下
D.2倍以上3倍以下
A
B
C
D
B
[解析]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标准编制的,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期限改正,处合同约定的规划编制费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由原发证机关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 根据《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规定,道路绿带设计中的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年期树冠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______m。
A.3
B.5
C.4
D.6
A
B
C
D
C
[解析]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第4.2.2条规定,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4m。
3.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的过程中,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体现了______的原则。
A.便民
B.救济
C.合法
D.信赖保护
A
B
C
D
D
[解析]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的过程中,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这体现了信赖保护原则。
4.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下列关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要求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编制和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符合有关的标准和技术,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B.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但其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之后进行
C.城市抗震规划的编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D.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
A
B
C
D
B
[解析]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2011年修正)第三条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第四条规定,城市抗震规划的编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5. 普通行政责任不包括______。
A.经济责任
B.政治责任
C.社会责任
D.道德责任
A
B
C
D
A
[解析] 普通行政责任不涉及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政治责任、社会责任、道德责任。
6. 国务院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______的资格,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______资格。
①甲级规划设计单位;②乙级规划设计单位;③丙级规划设计单位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A
B
C
D
D
[解析]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规定,甲级规划设计单位的资格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乙级、丙级规划设计单位的资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7. 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时,应按照______的原则,逐步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A.科学管理
B.和谐发展
C.协调规划和管理
D.监管并重
A
B
C
D
D
[解析]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应按照监管并重的原则,逐步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8. 根据《镇规划标准》的规定,建设用地分类中(M)表示______。
A.工业用地
B.仓储用地
C.公共设施用地
D.工程设施用地
A
B
C
D
A
[解析] 城市用地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及水域和其他用地(E)10大类。
9.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应当向______提出报告。
A.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C.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D.国务院改革和发展主管部门
A
B
C
D
C
[解析] 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应当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应当向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10. 种植______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A.灌木
B.乔木
C.地被植物
D.藤本植物
A
B
C
D
B
[解析] 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11. 根据《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建规〔2006〕231号)的内容,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要充分体现______的基本国策。
A.水土保持
B.环境保护
C.耕地保护
D.节约资源
A
B
C
D
D
[解析] 城乡规划编制和实施要充分体现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制定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从节约能源的角度,统筹考虑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城镇规划实施管理应实行“一书两证”制度;其中的“两证”分别是指______。
A.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监管许可证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C.建设单位施工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建设单位施工许可证和建设工程监督许可证
A
B
C
D
B
[解析] 在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选址、使用土地和进行各项工程建设,须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管理,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一书两证”制度。
13. 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中《村镇规划基础资料搜集规程》属于______。
A.一般标准
B.专业标准
C.基础标准
D.通用标准
A
B
C
D
C
[解析] 根据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框架(2011年)可知,《村镇规划基础资料搜集规程》属于基础标准。
14. 我国已公布逾百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下列各组中哪组主要是以古都风貌为特点的城市______。
A.北京、南京、绍兴、曲阜、洛阳、徐州、南阳
B.北京、西安、杭州、成都、承德、荆州、银川
C.北京、开封、安阳、广州、邯郸、咸阳、沈阳
D.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
A
B
C
D
D
[解析] 南京被誉为十朝都会;杭州为五代吴越之都,南宋国都;开封号称七朝古都;洛阳素称九朝古都;西安有12个王朝建都;北京为辽五京之一、金中都、元大都和明、清都城;安阳为商代的殷都,是商代后期的统治中心,是古代一大都市,经八代十二王,历200余年,称为殷墟,经20世纪20年代发掘,发现商代王宫、陵墓等遗迹,并出土大量甲骨文、青铜器。东汉末年的曹魏和十六国时赵、再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先后在此建都。
15. 以下有关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三个以上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合作编制城市规划时,有关规划编制单位应当共同向任务所在地相应的主管部门备案
B.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合并或者分立,应当在批准之日起15日内重新申请办理《资质证书》
C.申请乙级、丙级资质的,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核发《资质证书》,并报国务院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D.乙、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分支机构中,非独立法人的机构,不得以分支机构名义承揽业务
A
B
C
D
C
[解析] 申请甲级资质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初审,国务院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核发《资质证书》。申请乙级、丙级资质的,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核发《资质证书》,并报国务院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16. 城乡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不包括______。
A.以已经批准的上一层次规划为编制依据
B.以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编制依据
C.以城市综合规划为编制依据
D.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为编制依据
A
B
C
D
C
[解析] 城乡规划编制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已经批准的上一层次规划为编制依据;(2)以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编制依据;(3)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为编制依据;(4)以城乡地区的现状条件和环境、资源以及自然地理、历史特点作为规划编制的依据。
17. 公共行政是以______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活动。
A.国家元首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执法机关
D.国家司法机关
A
B
C
D
B
[解析]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管理活动。公共行政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公共管理组织的活动。
18.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下列关于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监督管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提交的城市规划编制成果,应当在文件扉页注明单位资质等级和证书编号
B.禁止无城市规划编制的机构对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实行资质年检制度
C.发证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对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实行资质年检制度
D.甲、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规划编制任务时,未向其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由该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补办备案手续,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甲、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规划编制任务时,取得城市总体规划任务的,向任务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其他城市规划编制任务的,向任务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违反此规定的,任务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补办备案手续,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19.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存在的基础是______。
A.行政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内容
C.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D.行政法律要素
A
B
C
D
C
[解析] 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或标的。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存在的基础。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迁移或者拆除______的,批准前须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A.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C.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D.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A
B
C
D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正)第二十条规定,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迁移或者拆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准前须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______的方针。
A.预防为主、救助为辅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预防为主、防御为辅
D.防御为主、预防为辅
A
B
C
D
B
[解析] 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22. 根据《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的规定,下列关于加强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资金管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不符合所在城市实际、建设资金不落实的城市广场、道路等建设项目,不得批准进行建设
B.城市广场、道路等建设项目,凡违反土地利用近期建设规划和城市区域规划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申请,不得实施供地
C.要加强城市建设土地供应和土地出让的管理
D.城市广场、道路等由公共财政投资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A
B
C
D
B
[解析] 城市广场、道路等建设项目,凡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规模超过规定标准的,项目未经批准的,未取得用地计划指标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申请,不得实施供地。
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对城乡建设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______。
A.罚款、处分
B.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
C.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
D.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和拆除
A
B
C
D
D
[解析] 对乡村建设的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第六十五条规定,……包括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和拆除。
2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的是______。
A.行政法律关系内容设定的单方面性
B.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法定性
C.行政主体权利处分的有限性
D.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有限性
A
B
C
D
D
[解析] 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如下的特征:(1)行政法律关系内容设定单方面性;(2)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法定性;(3)行政主体权利处分的有限性。
25. 在审批过程中,审批机关提出的对规划的修改意见,组织编制单位应责成承担该规划项目的______进行相应的修改。
A.规划设计单位
B.规划组织单位
C.规划审核单位
D.规划验收单位
A
B
C
D
A
[解析] 规划组织单位只负责行政、人事等一类工作,不进行技术性工作;审核单位是在规划实施之前对规划进行审核,并不直接参与设计与施工;验收单位就是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只负责规划任务、目的。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国家对城市应实行______。
A.分级保护
B.重点保护
C.分类保护
D.定向保护
A
B
C
D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2009年修正)第十一条规定,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国家对城市实行分类保护。
27.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______年进行一次。
A.1
B.2
C.3
D.4
A
B
C
D
B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28. 某市在机构改革中将市和区县两级城乡规划管理局撤销,另组建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并在区县设立规划建设管理处,除继续行使原规划局职权外,还扩大了职责范围。有一公民对原区规划局的行政行为不服,应该向哪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______。
A.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
B.区规划建设管理处
C.市人民政府
D.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主管部门
A
B
C
D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年修订)第十二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9. 没有划入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军事设施,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军队团级以上管理单位可以委托______予以保护。
A.当地执法机关
B.公安机关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人民群众
A
B
C
D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2014年修正)第二十三条规定,没有划人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军事设施,军事设施管理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军队团级以上管理单位并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政府予以保护。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时,应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内容是______。
A.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同时也不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B.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C.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D.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专项评价
A
B
C
D
B
[解析] 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31. 行政行为生效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行为的______。
A.成立
B.执行
C.确认
D.授予
A
B
C
D
A
[解析] 行政行为生效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行为的成立。一个行政行为只有具备法定要件,才能有效成立,才是合法的。
32. 以下关于国家赔偿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
B.能够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予以支付赔偿金
C.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D.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A
B
C
D
B
[解析] 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3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______日内进行审查。
A.7
B.5
C.8
D.4
A
B
C
D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年修正)第十七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34.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______批准。
A.最高人民法院
B.初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D.高级人民法院
A
B
C
D
D
[解析] 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号)的规定,下列关于改进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方法与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要改变只注重建设规划的观念,使规划内容能体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B.规划的修编过程中要广泛吸收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各方意见,要采用咨询、交流、公示等方式,促进公众对规划修编的参与
C.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转变单一由部门编制的方式,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方式
D.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要统筹考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重视乡镇区域的近期体系规划,促进其协调发展
A
B
C
D
D
[解析] 改进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方法与内容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转变单一由部门编制的方式,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方式。规划修编的有关专题研究,要在政府组织下,由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领衔担任专题负责人。规划的修编过程中要广泛吸收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各方意见,要采用咨询、交流、公示等方式,促进公众对规划修编的参与。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要改变只注重建设规划的观念,使规划内容能体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要突出规划的控制性,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明确规划禁止、限制与适宜建设地区;要统筹考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重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重视对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要明确近期建设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36. 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是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B.《城乡规划编制办法》
C.《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D.《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
A
B
C
D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是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对各级城乡规划法规与规章的制定具有不容违背的规范性和约束力。
37.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可以在全国承担下列任务中的______。
A.中、小型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选址的可行性研究
B.研究拟定大型工程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C.1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各种专项规划的编制
D.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和修订
A
B
C
D
B
[解析] 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可以在全国承担的任务包括:(1)20万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的编制(含修订或者调整);(2)详细规划的编制;(3)研究拟定大型工程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3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包括______。
A.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
B.防灾减灾
C.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D.区域内建设用地用途
A
B
C
D
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第十七条规定,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39.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______合理划定。
A.类别、规模、内容
B.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情况
C.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现实情况
D.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
A
B
C
D
D
[解析]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是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划定,并在文物保护单位本体之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______核定公布。
A.国务院
B.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保护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
A
B
C
D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正)第十三条规定,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设区的市、自治州和县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4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属于行政处罚的有______。
A.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
B.责令停产停业
C.刑事拘留
D.警告
E.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A
B
C
D
E
ABDE
[解析] 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产;(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 城乡规划的实施,直接关系着城乡规划能否依法实施,责任重大;因此,进行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
A.公开化原则
B.协调的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法制化原则
E.科学合理性原则
A
B
C
D
E
ABDE
[解析] 进行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工作,必须坚持法制化原则、程序化原则、协调的原则、公开化原则、科学合理性原则、服务性原则。
3.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宜采用综合管廊______。
A.交通流量大或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主干道
B.城市核心区、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高强度成片集中开发区、重要广场、主要道路的交叉口、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过江隧道等
C.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
D.公共空间
E.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A
B
C
D
E
ABDE
[解析]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16)第4.2.1条规定,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廊敷设:(1)交通流量大或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道路以及配合地铁、地下道路、城市地下综合体等工程建设地段;(2)高强度集中开发区域、重要的公共空间;(3)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或架空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4)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或管线复杂的道路交叉口;(5)不宜开挖路面的地段。
4.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规定,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包括______。
A.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
B.城市取水口及其保护区范围
C.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
D.城市各类园林和绿地的具体布局
E.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群的具体位置和界线
A
B
C
D
E
BDE
[解析] 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有:(1)规划地段各个地段的土地主要用途;(2)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3)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4)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5)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6)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
5. 文物工作贯彻的方针有______。
A.保护为主
B.防治结合
C.抢救第一
D.合理利用
E.加强管理
A
B
C
D
E
ACDE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修正)第四条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6.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保护规划的内容包括______。
A.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B.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C.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D.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E.保护规划措施安排
A
B
C
D
E
ABCD
[解析]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修正)规定保护规划的内容为五项,依次是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明确规定,有______情形的,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A.当地乡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
B.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风景点的建筑控制带
C.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
D.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使用
E.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A
B
C
D
E
BCDE
[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设置户外广告:(1)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2)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使用的;(3)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4)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和名胜风景点的建筑控制地带;(5)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本法。”这是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适用范围。指出下列各项适用范围哪些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______。
A.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适用的地域范围
B.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适用的管理对象范围
C.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适用的行为范围
D.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适用的管理目标范围
E.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适用的授权范围
A
B
C
D
E
A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修正)第二条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适用的地域范围是“规划区内”,行为范围是“制定和实施”以及“进行建设”。
9. 下列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的说法,______是正确的。
A.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
B.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C.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D.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控规编制的强制性内容
E.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A
B
C
D
E
ABCD
[解析]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人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第四十二条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10.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设计条件包括______。
A.建筑界限、开发期限
B.容积率、建筑密度
C.地块区位和现状
D.建筑高度、停车泊位
E.需配置的公共设施、工程设施
A
B
C
D
E
ABDE
[解析]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设计条件应当包括:地块面积,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停车泊位,主要出入口,绿地比例,需配置的公共设施、工程设施,建筑界线,开发期限以及其他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