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性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性特点。
从实际调查中发现,目前中小学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与学生的素质等条件差别较大,因此没有使用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仅是根据本地区甚至是本学校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及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等因素确定。不管使用何种教材,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
2. 为了传输文件方便,小光用直连的方式将做好的双绞线直接插在安装了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的网卡上,结果发现两台计算机没有连通,不能传输文件。请帮助小光从硬件连接和软件配置两方面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各列举2个原因)。
硬件连接方面:
(1)制作的双绞线线序错误。双绞线分为直通线和交叉线,直通线用于连接不同的设备,交叉线用于连接相同的设备。双机直连应使用交叉线,交叉线一端采用568A线序标准,另一端采用568B线序标准。
(2)网线两端水晶头存在问题。在制作双绞线时未固定好水晶头或水晶头与网卡接口连接处松动。
(3)网卡硬件故障。网卡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双机直连失败。
软件配置方面:
(1)未设置IP地址,或IP地址设置冲突。
(2)未将两台计算机设置为同一网段。双机直连时,两台计算机必须位于同一网段才能互连成功。若是共享上网,需要将作为客户机的网关地址设置为主机的IP地址。
(3)未设置计算机名与工作组。双机直连时,要在每台计算机设置计算机名后,将两台计算机设在同一工作组内。
3. 请简要回答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1)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优化教师教学行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要求。在此指引下,不断优化教学行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流程与方式、积极开展课例研究,能够更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教学设计要坚持时代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激发情感共鸣。教学设计关系着整堂课能否真正让学生喜欢,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在情境的精心创设下会呈现出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和学生的达成状态,对教学情境的优化有利于课程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3)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要吸引学生听下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为此,教师不仅要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使语言基本能做到抑扬顿挫,才能使自己也投入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中去,从而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去感悟和体验。课程讲得丰富多彩,对于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