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模拟474
一、A型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指气的哪项功能减退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A
B
C
D
C
[解析]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指邪气入侵身体,人体正气必虚,此为气的防御作用减退的表现。故本题选C。
2. 医患之间的契约关系取决于
A.双方是陌生人
B.双方是熟人
C.双方地位有差别
D.双方都有独立人格
A
B
C
D
D
3. 金元时期,朱震亨“相火论”的基本观点是
A.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B.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C.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D.六气郁久,皆能化火
A
B
C
D
A
[解析] 朱震亨“相火论”的基本观点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本题选A。
4. 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识痴呆,举止失常,舌苔白腻,最宜诊断为
A.风痰上扰证
B.肝气郁结证
C.痰火扰神证
D.痰迷心窍证
A
B
C
D
D
5. 某患者肺痨迁延年余,咳嗽痰白质稀,声低气怯,午后潮红,面颧红赤,神疲,纳少,大便溏薄,自汗,盗汗,偶有痰中带血,面色少华,舌光,边有齿印,脉细弱。治疗宜选
A.百合固金汤
B.参苓白术散
C.月华丸
D.补天大造丸
A
B
C
D
B
[解析] 根据患者症状可诊断为肺痨之气阴耗伤证,治法为益气养阴,方用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故本题选B。
6. 患者身目发黄,黄色较淡,心悸气短,肢体倦怠,乏力食少,舌淡苔薄,脉细,其治法为
A.温中化湿,健脾和胃
B.除湿化浊,泄热退黄
C.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D.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A
B
C
D
D
[解析] 患者身目发黄,可辨病为黄疸。黄色较淡,心悸气短,肢体倦怠,乏力食少,舌淡苔薄,脉细可辨证为阴黄之脾虚湿滞证,治当健脾养血,利湿退黄,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故本题选D。
7. 下列关于湿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湿性类水,故为阴邪
B.阴胜则阳病,尤以损伤脾阳为著
C.湿为阴邪,具有寒冷、凝结、收弓I的特性
D.气机升降失常,则导致胸闷、脘痞、二便不爽
A
B
C
D
C
[解析] 湿邪的特性为黏滞、重浊、趋下;寒冷、凝结、收引为寒邪的特性。故本题选C。
8. 小便赤涩,灼痛,兼见面赤口渴,心烦不寐,便干,舌红脉数,最宜诊断为
A.心火亢盛证
B.膀胱湿热证
C.心火下移证
D.阴虚火旺证
A
B
C
D
C
[解析] 心火亢盛,则见面赤口渴,心烦不寐,便干,舌红脉数;心火下移小肠,故见小便赤涩,灼热疼痛。故本题选C。
9. 下列何项不属阴虚火旺型遗精的症状
A.梦中遗精
B.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自出者
C.头昏,心悸,精神不振
D.小便短黄而有热感
A
B
C
D
B
[解析] 梦中遗精,头昏,心悸,精神不振,小便短黄而有热感,皆为阴虚火旺的症状;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时精液自出者为肾气不固型遗精的症状。故本题选B。
10. 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的腧穴是
A.心俞
B.肾俞
C.膀胱俞
D.大肠俞
A
B
C
D
D
[解析] 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膀胱俞位于骶部,骶正中嵴旁开1.5寸,平第2骶后孔;大肠俞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故本题选D。
11. 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A.肾虚水泛证,脾虚湿阻证
B.寒湿困脾证,寒滞肝脉证
C.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
D.气血两虚证,阳气暴脱证
A
B
C
D
C
[解析] 黄色主脾虚,湿证。肝郁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故见面色黄;脾虚湿阻则面黄而虚浮。故本题选C。
12. 适用于选取头项、后头、项背部腧穴的最佳体位为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仰靠坐位
D.俯伏坐位
A
B
C
D
D
[解析] 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故本题选D。
13. 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相距为3寸的两穴是
A.风府与大椎
B.神庭与头维
C.大陵与间使
D.太溪与复溜
A
B
C
D
C
[解析] 间使穴的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大陵穴的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两穴相距3寸。故本题选C。
14. 柴胡、葛根、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
A.透发麻疹
B.升举阳气
C.生津止渴
D.疏肝解郁
A
B
C
D
B
15. 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益气扶正的主要用意是
A.益气生津
B.实卫固表
C.资助汗源
D.驱邪外出
A
B
C
D
D
[解析] 本方人参属于佐药,用之益气以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气复入之意;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故本题选D。
16. 患者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黄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龙胆泻肝汤
B.小蓟饮子
C.二妙散
D.八正散
A
B
C
D
D
[解析] 根据患者症状可辨证为热淋,治法为清热利湿通淋,代表方为八正散加减,故本题选D。
17. “大实有赢状”是指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由虚转实
D.真实假虚
A
B
C
D
D
[解析] 真实假虚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为“虚”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故真实假虚又称为“大实有赢状”。故本题选D。
患者,男性,67岁。平素恣饮冷水,暴饮暴食。1个月来见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入易吐,口渴不欲饮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溏薄,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18. 辨证应属
A.痰饮脾阳虚弱证
B.痰饮饮留胃肠证
C.悬饮邪犯胸肺证
D.悬饮饮停胸胁证
A
B
C
D
A
[解析] 根据题干,患者可辨证为痰饮脾阳虚弱证,故本题选A。
19. 其治法为
A.攻下逐饮
B.温脾化饮
C.和解宣利
D.泻肺祛饮
A
B
C
D
B
[解析] 痰饮脾阳虚弱证治法宜温脾化饮,故本题选B。
20. 治疗应选的方剂为
A.己椒苈黄丸加减
B.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C.柴枳半夏汤
D.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
A
B
C
D
B
[解析] 痰饮脾阳虚弱证代表方为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故本题选B。
21. 在高干病房,一些医护人员称呼病人总是用“赵书记”“钱局长”等,语调适中,而到了一般病房,称呼就换成了“3床”“做肠透视的”等,话语十分生硬。从深层次上说,此类现象的本质和解决措施是
A.敬业精神差,应加强管理
B.语言不文明,应加强培训
C.尊重意识差,应加强教育
D.公正意识差,应加强教育
A
B
C
D
D
22. 下列不属于肝与肾之间关系的是
A.藏泄互用
B.阴阳互滋互制
C.调节水液代谢
D.精血同源
A
B
C
D
C
[解析]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肾水涵木和精血藏泄方面。故本题选C。
二、B型题
A、B、C、D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香橼
B.玫瑰花
C.香附
D.梅花
1. 具有疏肝解郁,燥湿化痰散结作用的药物是
A
B
C
D
D
[解析] 梅花性平,味微酸,归肝、胃、肺经,功效疏肝和中,化痰散结。故第1小题选D。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脾经,功效为疏肝解郁,和血止痛。故第2小题选B。
2. 具有疏肝解郁,和血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
B
C
D
B
A.既能补肾壮阳,又能养肝明目
B.既能补肾壮阳,又能纳气平喘
C.既能补肾壮阳,又能润肠通便
D.既能补肾壮阳,又能祛风除湿
3. 补骨脂的功效为
A
B
C
D
B
[解析] 补骨脂: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故第1小题选B。淫羊藿: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故第2小题选D。
4. 淫羊藿的功效为
A
B
C
D
D
A.黄芩、干姜
B.黄连、生姜
C.厚朴、陈皮
D.人参、茯苓
5. 半夏泻心汤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B
C
D
A
[解析] 半夏泻心汤的组成包括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故第1小题选A。枳实消痞丸的组成包括干生姜、甘草、麦芽、白茯苓、白术、半夏曲、人参、厚朴、枳实、黄连。故第2小题选D。
6. 枳实消痞丸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A
B
C
D
D
A.呕吐清水痰涎
B.呕吐黏痰黄水
C.呕吐物酸臭
D.呕吐脓汁
7. 实热证则表现为
A
B
C
D
C
[解析] 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多属寒呕,因脾胃阳虚,腐熟无力,或寒邪犯胃,损伤胃阳,水饮内停,致胃失和降所致。呕吐物秽浊有酸臭味,多属热呕,多因热邪犯胃,胃失和降,邪热蒸腐胃中饮食,则吐物酸臭。故第1小题选C,第2小题选A。
8. 虚寒证则表现为
A
B
C
D
A
A.气海、三阴交、归来、血海
B.关元、三阴交、肝俞、交信
C.中极、三阴交、归来、合谷
D.关元、公孙、三阴交、隐白
9. 治疗月经失调经迟证,所选取的穴位是
A
B
C
D
A
[解析] 治疗经迟主穴为气海、三阴交、归来,血海。故第1小题选A。治疗经乱主穴为关元、三阴交、肝俞、交信。其中交信为调经之经验穴。故第2小题选B。
10. 治疗月经失调经乱证,所选取的穴位是
A
B
C
D
B
三、X型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 下列哪些是心阴虚和心血虚的共同见症
A.心悸
B.心烦
C.多梦
D.失眠
A
B
C
D
ACD
[解析] 心血虚临床有心病表现,心悸、失眠、多梦;有血虚表现,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心阴虚临床有心病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有阴虚表现,口燥舌干,形体消瘦,或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故心血虚与心阴虚均有心悸脉细,失眠多梦表现。
2. 内伤头痛的特征可有
A.胀痛
B.重痛
C.隐痛
D.空痛
A
B
C
D
ABCD
[解析] 内伤头痛起病缓慢,疼痛多较轻,表现为隐痛、空痛、昏痛,痛势悠悠,遇劳加重,时作时止,多属虚证;如因肝阳、痰浊、瘀血所致者属实,表现为头昏胀痛,或昏蒙重痛,或痛处固定的刺痛,常伴有肝阳、痰浊、瘀血的相应证候。故本题选ABCD。
3. 肺与肾的关系体现在
A.呼吸运动
B.血液运行
C.水液代谢
D.气的生成
A
B
C
D
AC
[解析] 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津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故本题选AC。
4. 形成阳虚证的常见原因有
A.病久而耗伤阳气
B.气虚进一步发展
C.过服苦寒清凉药
D.气血瘀滞而不畅
A
B
C
D
ABC
5. 桂枝汤的辨证要点包括
A.烦躁干呕
B.恶风
C.汗出
D.发热
A
B
C
D
BCD
[解析] 桂枝汤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之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法之代表方。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故本题选BCD。
6. 下列各项中,符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有
A.对症治疗
B.同病异治
C.异病同治
D.因病选方
A
B
C
D
BC
[解析] 证具有时空性、动态性的特征,因而既存在一种病证可出现多种证的“同病异证”,也存在不同的病出现相同性质的证的“异病同治”。在诊治疾病中,要掌握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故本题选BC。
7. 独活可用治
A.小儿惊风
B.风寒表证挟湿
C.头痛
D.风寒湿痹
A
B
C
D
BCD
[解析] 独活可治疗:①风寒湿痹,腰膝疼痛;②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头重,一身尽痛;③少阴伏风头痛。故本题选BCD。
8. 胃的生理特性表现为
A.喜燥恶湿
B.喜润恶燥
C.主通
D.主降
A
B
C
D
BD
[解析] 胃的生理特性主要有胃气下降与喜润恶燥。故本题选BD。
9. 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双重作用的药物是
A.罂粟壳
B.乌梅
C.诃子
D.莲子
A
B
C
D
ABC
[解析] 罂粟壳敛肺,涩肠,止痛。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诃子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莲子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故本题选ABC。
10. 麦门冬汤与竹叶石膏汤中所共有的药物是
A.人参
B.麦冬
C.粳米
D.甘草
A
B
C
D
ABCD
[解析] 麦门冬汤的组成为麦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竹叶石膏汤的组成为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故本题选ABCD。
一、A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二、B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X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