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湖北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分类模拟38
常识判断
1. 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三支部队由内线打到外线,三支部队都攻入的一个省是______。
A.安徽
B.江苏
C.湖北
D.河南
A
B
C
D
D
[解析] 1947年中共中央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区作为战略进攻的主要突击方向。为了实现这个战略计划,在中共中央的部署下,人民军队逐步形成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作战格局。
2. 赵某在公共汽车上因不慎踩到售票员而与之发生口角,售票员在赵某下车之后指着他大喊:“打小偷!”赵某因此被数名行人扑倒在地致伤。对此应由谁承担责任?______
A.售票员
B.公交公司
C.售票员和动手的行人
D.公交公司和动手的行人
A
B
C
D
C
[解析] 售票员的行为不属于职务行为,公交公司不承担责任。售票员与动手的行人共同造成了对赵某的损害,但只是一种偶然结合的相互作用,双方不是出于共同的故意,也非共同的过失,因此不构成共同侵权,不是承担连带责任,而是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3.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表明农业______。
A.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
B.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C.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D.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A
B
C
D
D
[解析]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对国家经济起着主导作用。但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邓小平强调的就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否则就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______。
A.城市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大资产阶级
A
B
C
D
C
[解析] 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
5. 依据我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列哪个选项的表述是正确的?______
A.特别行政区的立法不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B.不服特别行政区法院的判决,可以上诉至我国最高人民法院
C.特别行政区可以自主决定外交、经济、财政等事项
D.全国人大常委会可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
A
B
C
D
A
[解析] 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因此A正确。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故B错误。它不享有国家主权;没有外交和国防方面的权力,故C错误。D中央人民政府可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故D项错误。
6. 根据我国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______。
A.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
B
C
D
B
[解析] 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19条规定,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第二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据此,选项B应选。
7. 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是______。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以德执政
A
B
C
D
A
[解析] 这是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7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胡锦涛同志强调,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 中共“八大”确定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______。
A.逐步改造
B.多快好省
C.稳步前进
D.高速发展
A
B
C
D
C
[解析] 在经济建设方面,“八大”强调要从国家的财力物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9. 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预备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中止行为
A
B
C
D
A
[解析]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是: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就是既遂。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置该财物的目的,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本题中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枚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此时戒指已经在其控制之下,即其秘密窃取财物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符合盗窃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成立盗窃既遂,故选项B说法错误。陈某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的行为是发生在盗窃犯罪既遂之后,因此不存在盗窃中止的情形,其将戒指扔回柜台只是属于被迫返还财物,而并不影响对其犯罪性质的认定。
10. 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______。
A.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正确处理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C.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D.提出了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
A
B
C
D
B
[解析] “八大”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1. 斑马、猕猴、驯鹿生活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
A.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寒带苔原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
C.热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极地冰原
D.热带雨林、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A
B
C
D
A
[解析] 斑马分布于热带草原,猕猴分布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驯鹿分布于寒带苔原。
12.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指导性路线。党中央制定这个路线的主旨是______。
A.变革经济体制
B.变革所有制
C.变革政治制度
D.变革生产力
A
B
C
D
B
[解析] 党在制定“一化三改”总路线时,已经明确了这个总路线的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即要变革原有的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13. 关于人类探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登月工程
B.阿姆斯特朗是登陆月球第一人
C.“阿波罗计划”是美国的登月工程
D.美国发射的“月球陨坑观测与遥感卫星”在月球上发现了水
A
B
C
D
A
[解析] “嫦娥一号”属于我国三期嫦娥计划的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因此A项错误。
1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发现和成就?______
A.血液循环学说
B.电磁感应现象
C.科学原子论
D.细胞学说
A
B
C
D
A
[解析] 17世纪时的英国学者哈维创立了血液循环学说,从而推翻了在欧洲医学界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盖伦血液运动“潮汐说”,使生理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血液循环学说不属于第一工业革命时期的成就。
15.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机关中______有权制定行政法规。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省级人大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16.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______。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A
B
C
D
A
[解析]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的斗争,在如何认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17. 公平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______实现。
A.政府干预
B.市场自动调节
C.价格政策
D.货币贬值
A
B
C
D
A
18. A县环保局在环境执法中,发现B企业存在私自排放污染物的行为,经过其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C市环保局的批准,决定对B企业罚款10万元,罚款单盖上A县环保局的公章。B企业对此行政处罚不服,为此,B企业提起行政诉讼。被告是______。
A.A县环保局
B.C市环保局
C.A县环保局或者C市环保局
D.A县环保局和C市环保局
A
B
C
D
A
[解析] 《行政诉讼法》规定经过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在具体行政行为决定书上盖章的行政机关为行政诉讼的被告。本题虽然经过C市环保局批准,但是对外生效的法律文书是A县环保局作出的,所以被告为A县环保局。
19. 行政行为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和在时间上的跨度,包括行政行为方式、步骤、次序、时限等不可分割的内容的是______。
A.行政程序
B.行政诉讼
C.行政复议
D.行政处罚
A
B
C
D
A
[解析]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作出行政行为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期间的总和。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判决的诉讼制度。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罚是指有处分权的行政机关组织,对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政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以上定义,可知题干中的概念指的是行政程序,所以选A项。
20. 我们把海螺壳扣在耳朵上,可以听到像海潮一样的声音,其实这是______。
A.风吹进海螺壳的声音
B.颅内血液流动的声音
C.海螺运动发出的声音
D.外界的杂音
A
B
C
D
B
[解析] 声波共振会产生比普通振动更大的声音,即便是很微弱的声音。海螺壳其实跟小提琴、吉他的共振箱一样,我们听到的是颅内血液流动的声音与壳内空气共振后的声音。
21. 在西方,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言,在强势政府时期,从政府的行政职能上来看,这一时期属于______。
A.“守夜人”时期
B.“积极干预”时期
C.“有限政府”时期
D.“有效政府”时期
A
B
C
D
B
[解析] 守夜人时期是弱势政府时期。强势政府时期是政府积极干预时期。
22. 下列有关需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消费者的偏好
B.奢侈品的需求较富有弹性,而低档商品的需求较缺乏弹性
C.替代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对本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
D.互补商品的价格越高,数量越少,消费者购买本商品的数量就越少
A
B
C
D
A
[解析] 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最大的是价格因素。
23. 总供给问题可以归结为______。
A.生产问题
B.投资问题
C.就业问题
D.消费问题
A
B
C
D
C
[解析] 供给能力取决于一定的制度、技术水平、劳动力的投入量、资本的投入量。在短期。经济制度、技术水平和资本的投入量基本上是稳定的,可以看作是给定的,这样总供给能力就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即就业量,于是总供给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就业问题。
24. 政府采取______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公平的考虑,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防止一些垄断行业索取高额利润。
A.最低限价
B.市场价格
C.最高限价
D.中间价格
A
B
C
D
C
[解析] 最高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政府制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限制价格,政府不允许市场价格涨至该限价。政府采取最高价格的目的主要是出于公平的考虑,限制某些行业的发展,防止一些垄断行业索取高额利润。如在战争或饥荒时,政府会为生活必需品制定最高限价,使大部分人能够负担得起,以利于社会稳定。
25. 民谚有“础润而雨”的说法,作为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宝贵劳作经验的总结,它的主要科学依据体现在______的变化通过“础润”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预示着天气的变化。
A.温度
B.湿度
C.气压
D.风向
A
B
C
D
B
26.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红心鸭蛋”、“多宝鱼”、“福寿螺”等黑心食品,我国政府采用技术和法律手段严加监管,让消费者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对此,下列说法有误的是______。
A.市场调节有一定的局限性
B.政府在履行经济监管职能
C.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D.市场调节的缺陷是不可克服的
A
B
C
D
D
[解析] 市场调节的缺陷可以通过政府宏观调控来克服,
27. 我国投入巨额资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这说明______。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C.农业的发展主要靠国家财政支持
D.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A
B
C
D
B
[解析]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和调节。财政就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是市场,A项错误。题中未体现出农业的发展主要靠的是国家财政的支持,C项错误。D项也无法从题干中得出。
28. 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人们把______视为一种理想的财政平衡的标志。
A.结余
B.略有赤字
C.略有结余
D.财政收支平衡
A
B
C
D
C
29.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区分不同经济体制的根本标志是______。
A.降低交易费用
B.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之间达到平衡
C.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D.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A
B
C
D
C
30. 通常情况下,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货币资产的______。
A.收益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可得性
A
B
C
D
C
[解析] 通常情况下,各个国家按货币的流动性程度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货币层次,作为其对货币的度量和管理的依据,因为不同层次的货币对各国经济产生影响的程度不同。
31. 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这说明行政行为具有______。
A.确定力
B.公定力
C.约束力
D.执行力
A
B
C
D
B
[解析] 公定力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对任何人都有被推定为合法有效而予以尊重的效力,故答案选B。
32. 下面关于正式沟通特点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正式沟通比较严肃,权威性强
B.正式沟通容易控制,易于保密
C.正式沟通对组织机构依赖性较强而造成速度迟缓,沟通形式刻板
D.不存在信息失真或扭曲的可能性
A
B
C
D
D
[解析] 正式沟通有优点,比如比较严肃、权威性强、容易控制、易于保密;也有缺点,比如速度迟缓、形式刻板,尤其是正式组织出于种种原因,会进行信息过滤,比如“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所以选择D。
3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七言古诗
B.明清两代出现的《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等是中国戏剧的典型代表
C.《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话剧作品
D.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
A
B
C
D
D
[解析]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因此,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本题选D。
34. 杜牧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______
A.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B.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C.赤壁之战周瑜、诸葛亮
D.官渡之战周瑜、刘备
A
B
C
D
B
[解析] 这句诗出自杜牧的《赤壁》,其中的“周郎”指周瑜,“铜雀台”是曹操所建,整首诗是杜牧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具体描写的是赤壁之战。
35. 在我国现阶段,关于股份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股份制是一种集体所有制
B.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C.股份制是一种混合所有制
D.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A
B
C
D
A
[解析] 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36. 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订了______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发展、充实、提高
C.调整、发展、巩固、提高
D.巩固、发展、调整、提高
A
B
C
D
A
[解析] 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7. “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______。
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
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
A
B
C
D
D
[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同。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
38. 有研究指出,私人保险支出越多的国家往往越富有,在这些国家,购买保险是一种大众化的投资手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贫穷国家开展保险事业的效果不大
B.经济实力是保险业的坚实后盾,现代保险日益发达
C.保险费用在总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增长导致了基础投资不足
D.保险只是富人或富国的事
A
B
C
D
B
[解析] 本题要求解释原因,A、D并不是解释原因的,所以可以排除。选项C不能作为解释购买保险成为有些国家的一种大众化的投资手段的原因。题干中提到“私人保险支出越多的国家往往越富有,在这些国家,购买保险是一种大众化的投资手段”,也就是说,在富有的国家里,购买保险是一种大众化的投资手段。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经济实力的强大,二是保险业的发展。故本题答案为B。
39. “西气东输”输送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A.一氧化碳
B.氢气
C.甲烷
D.二氧化碳
A
B
C
D
C
[解析] 西气东输输送的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0.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无针注射器,这种注射器的注射原理最可能是______。
A.以极高的速度进行肌肉注射
B.以极细的管道进行血管注射
C.高速表皮注射
D.药液固化穿入肌肉
A
B
C
D
C
[解析] 以极高的速度进行肌肉注射,肯定会引起疼痛,所以,这就失去了无针注射减少疼痛和感染的目的,所以A错误;以极细的管道进行血管注射,也可能会引起疼痛和感染,所以B错误;药液固化穿入肌肉,不能循环,会带来疼痛,不可能是无针注射器原理,所以D错;利用皮肤瞬间扩张的特性,将药物高速注入表皮,是正确的选择,所以选C。
常识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