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填空题1. 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称为______。
2. 土壤是由______、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
3. 根据______现象,通过人为缩短日照时间可使菊花提前开花。
4. 依靠风力传播花粉的植物称为______植物。
5. 马尾松在长江流域和福建地区只能分布在海拔1000~1200m以下,这主要是因为受环境中______因子的限制。
6. 动物种群内部各个体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__。
7. 某昆虫种群数量在冬季最少,春季增加,夏秋季最多。种群数量的这种变动属于______。
8. 种群数量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9.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演替分为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和______演替。
10. 我国植物群落分类体系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包括三级,分别是植被型(高级单位)、______(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位)。
11. 植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包括垂直地带性和______地带性两大类型。
12. 多样性指数是反映群落中物种______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
1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______。
15. 食物链“马→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______食物链。
16. 地球上全部生物及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总称为______圈。
18.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热力学中的______定律和能量衰变定律。
19.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生产包括______和次级生产。
20. 自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者。
四、简答题1. 简述风对植物的作用。
(1)风具有输送作用;
(2)风影响植物生理活动;
(3)风影响植物形态;
(4)强风对植物具有破坏作用。
2. 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分为哪五个时期?简述各时期的种群数量变化特征。
(1)开始期:种群数量增长缓慢;
(2)加速期:种群数量增长加快;
(3)转折期:种群增长率最大;
(4)减速期:增长率下降;
(5)饱和期:接近环境容量。
3. 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
(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
(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
(4)有动态特征;
(5)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五、论述题1.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影响分解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论述分解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1)分解作用: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者的作用下,逐渐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2)主要影响因素:
①分解者种类和数量;
②待分解物质性质(或资源质量);
③理化环境。
(3)生态学意义:
①分解作用使得物质得以再循环;
②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③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净化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