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79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的各项______所作的规定。
A.技术
B.技术规范
C.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
D.技术标准
A
B
C
D
C
[解析]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2. 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______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A.5~8
B.3~8
C.4~9
D.15~20
A
B
C
D
D
[解析] 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m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3. 背景噪声值比噪声测量值低于______时,噪声测量值不作修正。
A.10dB(A)
B.20dB(A)
C.15dB(A)
D.30dB(A)
A
B
C
D
A
4. 对于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在水面下0.5m及______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A.逆温层
B.0℃等温层
C.斜温层
D.5℃等温层
A
B
C
D
C
[解析] 当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首先应找到斜温层,在水面下0.5m及斜温层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5. 开发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与分析主要是分析评价开发区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______的影响。
A.生态系统结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
B.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及生物生境环境功能
C.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完整性及生态系统功能
D.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及生态景观
A
B
C
D
B
6.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的大气以______为控制项目。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颗粒物
A
B
C
D
D
7. 规划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______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
A.该规划方案
B.不同规划方案(不包括替代方案)
C.主要规划方案
D.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
A
B
C
D
D
[解析]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预测和评价不同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影响。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8. 《海水水质标准》按照海域______对海水水质进行分类。
A.地理位置
B.水环境质量现状
C.海岸形态与海水平均深度
D.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
A
B
C
D
D
[解析] 《海水水质标准》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9.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调查的现场勘察时,对于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______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
A.随机性和典型性
B.代表性和典型性
C.随机性和敏感性
D.网状方格
A
B
C
D
A
[解析] 对于建设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大、无法全部覆盖的,可根据随机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与对象进行重点现场勘察。勘察区域与勘察对象的选择应遵循验收调查重点确定原则进行。
10. 对开发区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基于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______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
A.最大
B.中间
C.其中之一
D.最小
A
B
C
D
D
11. 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2,地面水评价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10,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______。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A
B
C
D
A
[解析] 首先排除选项D,水质的复杂程度分为简单、中等、复杂三类,没有一般这类;其次污水污染物类型为2,可以排除选项C,简单水质其污染物类型只能是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10,这里一定要熟悉复杂水质和中等水质的划分界限为≥10为复杂水质,因此正确答案为选项A。
1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不包括______。
A.山岭区挖填情况
B.公路建设等级
C.穿越风景名胜区情况
D.取弃土场分布情况
A
B
C
D
B
[解析] 工程分析重点内容包括:①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②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③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④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A选项属于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C选项属于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D选项属于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
1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______、盐卤水。
A.地下河水、地下湖水
B.地下热水、地下矿水
C.地下河水、地下矿水
D.地下热水、地下湖水
A
B
C
D
B
14. 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应掌握的基础资料包括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和______、室外声波传播条件、气象参数及有关资料等。
A.建设布局
B.建筑布局
C.声环境传播
D.声源种类
A
B
C
D
B
[解析] 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应掌握的基础资料包括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和建筑布局、室外声波传播条件、气象参数及有关资料等。
15.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是______。
A.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B.选择标准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C.选择数学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D.选择评价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A
B
C
D
A
[解析] 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
16.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在河流完全混合数学模式中常用的水质数学模式为:C=(C
p
Q
p
+C
h
Q
h
)/(Q
p
+Q
h
)。下列条件不适用于上述模式的是______。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河流为恒定流动
D.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A
B
C
D
B
[解析]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1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建设项目生态评价工作范围确定依据不包括______。
A.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行政隶属的关系
B.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生物过程的关系
C.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气候过程的关系
D.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水文过程的关系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导则,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涵盖评价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域和间接影响区域。评价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确定。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考边界。
18. 生态影响评价图件根据评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评价分别由______图件构成。
A.15份、10份、8份
B.9份、7份、4份
C.10份、8份、6份
D.12份、10份、7份
A
B
C
D
B
[解析] 根据评价等级的依次降低,基本图件的构成也趋于简化,一级评价由9份图件构成,二级评价由7份图件构成,三级评价由4份图件构成。
19. 某建设项目向附近的一大河(非感潮)排放污水,污水排放量为7500m
3
/d。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至少为______km。
A.2~5
B.5~10
C.10~20
D.15~30
A
B
C
D
A
20. 规划现状调查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______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
A.减弱
B.加大
C.接近或超过
D.达到、接近或超过
A
B
C
D
D
[解析] 与项目环评相比,规划环评的现状分析与评价更重视社会、经济方面。规划现状调查时,要求分析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
21.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______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A.补充项目
B.特定项目
C.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
D.常规项目
A
B
C
D
C
[解析]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22. 下列不属于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控制主要内容的是______。
A.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因子:COD氨氮、TN、TP等因子以及受纳水体最为敏感的特征因子
B.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
C.分析固体废物类型和发生量、分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及方案,可采用固体废物流程表的方式进行分析
D.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排放,水体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A
B
C
D
C
23. 复杂污水水质中的污染物类型数是大于等于______,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大于等于______。
A.2,8
B.2,10
C.3,8
D.3,10
A
B
C
D
D
[解析] 污染物类型数大于等于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大于等于10。
24. 分析典型日气象条件下,分析日平均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______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A.平均气温最大值
B.平均风速最大值
C.平均浓度最大值持续时间
D.平均浓度最大值时
A
B
C
D
D
[解析] 分析典型日气象条件下,分析日平均浓度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并绘制评价范围内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25. 某厂排气筒高20m,生产周期在8h以内,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关于采样频率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每2h采集一次,取其平均值
B.每2h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C.每4h采集一次,取其平均值
D.每4h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A
B
C
D
B
[解析] 如生产周期大于8小时,则每4小时采集一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26.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______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A
B
C
D
C
[解析]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27. 一般情况,水域布设取样断面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______取样断面。
A.控制断面
B.消减断面
C.参考断面
D.混合断面
A
B
C
D
C
2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评价因子筛选时,应重点关注______。
A.环境保护目标
B.建设项目特点
C.特征污染物
D.环境制约因素
A
B
C
D
D
[解析] 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并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或所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筛选确定评价因子,应重点关注环境制约因素。
29. 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的分级,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分为三级
B.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按现有排污单位和新改扩建排污单位分为二级
C.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新建排污单位执行一级标准
D.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禁止恶臭污染物排放,二、三类功能区对应执行二级、三级标准
A
B
C
D
A
[解析]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同时段执行的标准不同,其他3个选项说得都不完整。
30.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可采用______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
A.矩阵的方式
B.列表的方式
C.数学分析法
D.系统分析法
A
B
C
D
B
[解析] 开发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可采用列表的方式说明开发区规划发展目标及环境目标与所在区域规划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
1. 环境影响评价原则包括______。
A.依法评价原则
B.早期介入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广泛参与原则
A
B
C
D
ABCD
[解析] 按照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法评价原则、早期介入原则、完整性原则、广泛参与原则。
2.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说法错误的有______。
A.新建燃煤锅炉烟囱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m
B.若新建燃油锅炉烟囱必须低于8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C.每个新建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
D.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
A
B
C
D
ABCD
[解析] 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每个新建燃煤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装机总容量,按相关规定执行,燃油、燃气锅炉烟囱不低于8m,锅炉烟囱的具体高度按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3.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确定评价工作等级的同时应说明估算模式计算参数和选项
B.一级、二级、三级评价都应选择大气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C.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D.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计算其评价等级
A
B
C
D
AC
[解析] 一、二级评价应选择大气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三级评价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B项错误。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D项错误。
4. 下列关于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的内容和要求,说明正确的是______。
A.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的内容应附图、列表说明
B.注明实际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
C.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的内容可以全部用文字描述
D.环境敏感目标调查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规模、与工程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处环境功能区及保护内容等
A
B
C
D
ABD
5.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C.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D.Ⅱ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E.Ⅰ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A
B
C
D
E
ABC
[解析] Ⅰ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6. 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______等决定。
A.评价等级
B.污水排放浓度
C.受纳水域特点
D.工程规模
A
B
C
D
AC
7.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______的环境影响。
A.运行初期
B.建设阶段
C.生产运行阶段
D.服务期满后
A
B
C
D
BCD
8.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构成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由总纲、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技术规范构成
B.总纲应根据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确定
C.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应根据总纲,并参照各环境要素导则制(修)定
D.由总纲、综合性规划和专题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技术规范构成
A
B
C
D
AC
9. 按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的控制,以下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不得超过“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可以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C.不得超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D.可以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A
B
C
D
AB
[解析]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是针对排气筒排放应该执行的标准。
10.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因子中,属于开发区总量控制指标的有______。
A.粉尘
B.二氧化氮
C.总磷
D.受纳水体最为敏感的特征因子
A
B
C
D
ACD
[解析] 开发区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①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烟尘、粉尘、SO
2
;②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因子:COD、NH
3
、TN、TP(总磷)等因子以及受纳水体最为敏感的特征因子。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