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10. ①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盲目的滥垦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吏治的腐败一直存在,影响着水工功效的发挥,到清后期灾害又频繁起来
②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既取决于自然系统的变异程度,又取决于人类社会对自然变异的综合承受能力
③清初由于灾害频繁发生,政府组织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加上清中期政治相对清明,水旱灾害程度得以减轻
④清代淮河流域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当时社会承灾力低下、社会各级管理效率不高以及政府的漕运政策密切相关
⑤自然灾害是相对于人事环境而言的
⑥自然界的异常若无人类承受其影响,便不能成为灾害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⑤②⑥④①③
- B.⑤⑥②④③①
- C.⑥④③①⑤②
- D.⑥②③⑤①④
A B C D
B
[解析] 分析可知,②、⑤、⑥是从理论上来说自然灾害的影响与人类的承受能力有关,①、③、④是从清代旱涝灾害的具体实例来说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故6个句子应分为②、⑤、⑥和①、③、④两组,由此排除C、D由①中的“清后期”和③中的“清初”、“清中期”,可知①应排在③之后,由此排除A故可得答案为B。
13. ①据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理论
②这不符合常理
③早在18世纪末,德国科学家洪堡就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
④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他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⑤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提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了
⑥由于赤道地区热量较高,高山雪线通常应该从赤道向两极递降,到极地附近降至海平面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⑥①⑤④
- B.③①⑤④②⑥
- C.⑥②③①⑤④
- D.⑥②③⑤④①
A B C D
A
[解析] 分析四个选项,可先判断首句,C、D项均以⑥②开头,而⑥句中的“高山雪线通常应该”和②句“这不符合常理”相矛盾,故②句不能紧接在⑥句之后,由此排除C、D。⑤④句解释青藏高原雪线高的原因,②接其后不合逻辑,排除B,本题答案为A。
39. ①英国科学家彼得·巴罗搜集了大量以豆类植物为主的叶子运动数据,随后,他将这些数据与其记录地点,以及当时的月球引力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
②不过,科学家发现,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也拥有相似的周期变化规律,这或许是植物体内的“生物钟”在起作用
③合欢等植物的叶子会在白天张开,在夜晚闭合,这主要是源于植物对光线变化所做出的响应
④目前,科学家还不清楚月球引力对植物运动的影响机制
⑤巴罗介绍说:“数据并未完全匹配,但总体而言,当月潮发生时,叶子的运动也会出现变化。”
⑥不过,巴罗认为,这或许与植物中水分的运动有关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⑤④⑥
- B.①⑤④②③⑥
- C.③①⑤⑥④②
- D.①⑥③②⑤④
A B C D
A
[解析] 由②句的“在黑暗中生长的植物也拥有相似的周期变化规律”可知,其前句应谈到植物的周期变化规律,与此相符的为③句,故③②应相连,排除B、C。⑥句以“不过”开头,接在介绍巴罗研究的①句后衔接不当,排除D。故本题选A。
44. ①观测表明大质量星系的中心普遍存在一颗超大质量黑洞
②但当吸积周围物质的时候,会在周围形成一个吸积盘,并释放出电磁辐射
③它们大部分时候处在比较宁静的状态
④这就是类星体这个说法的来由
⑤当星系离我们比较远,黑洞活动又很剧烈的时候,星系里恒星的光完全被活动星系核的光淹没了,从地面上看起来这类天体如同一颗恒星
⑥此时星系的中心犹如一个明亮的核,被称为活动星系核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①④③②⑤⑥
- B.⑤⑥③②①④
- C.①③②⑥⑤④
- D.①⑥⑤③②④
A B C D
C
[解析] 通读句子可知,⑥提出活动星系核的概念,应在具体说明“活动星系核”活动的⑤之前,故⑤不能作为首句,⑥不能作为尾句,排除A、B。⑥中的“此时”表明前文应是一个时刻,②中的“当……的时候”与此对应,①说的是一个观测现象,不涉及时间,因此②⑥应相连,排除D。验证C项,符合逻辑事理。故本题选C。
50. ①汉武帝一锤定音,选择“相濡以沫”的儒术,使其成为治理天下的主流文化
②从此以后的两千多年,孔孟思想作为官方话语,规范、制约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③这场关乎文化核心价值的争论,一直延伸到西汉中期
④“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的争论,成为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核心话题
⑤这与当时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是一致的
⑥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物质与精神如此步调一致,显然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④③①②⑤⑥
- B.④③①⑤②⑥
- C.①③②⑤⑥④
- D.①③⑤②④⑥
A B C D
A
[解析] ④句指出先秦时期的争论,①句说明汉武帝的一锤定音终结了这场争论,故④应在①之前,排除C、D。②句的“从此以后”的“此”指的是①句的“汉武帝一锤定音”,故②应紧跟①后,排除B。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