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为了加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如何促进静脉血回心?
为了加速消除运动性疲劳,促进静脉血回心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发挥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肌肉收缩可把静脉血朝心脏方向挤压,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有利于加速机体功能的恢复。
②调整呼吸。吸气时胸廓扩大,胸膜腔内压进一步降低,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扩张,压力下降,有利于外周静脉血回流心脏。因此,可采取深呼吸的方式加速静脉血回流心脏。
③改变体位。人体直立时,身体的大多数静脉均处于心脏水平以下,在重力作用下,静脉充盈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当人从直立转为平躺时,全身各静脉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血液回流受重力影响小,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可加速消除运动性疲劳。
2. 体育教师应如何有效实施单元教学计划?
有效实施体育单元教学计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单元教学计划要有整体性。②单元教学计划要有相关性。③单元教学计划要有阶梯性。④单元教学计划要有综合性。
3. 简述体育体制的构成及类型。
(1)体育体制的构成:体育体制可划分为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体育组织的职能与权力划分两个部分。
(2)体育体制的类型:体育体制是一个国家实现其体育总体发展目标的组织保证。当前,世界各国较为典型的体育体制类型大致可以划分为政府主导型体育体制、社会主导型体育体制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政府社会结合型体育体制。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20分)1. 根据下面提供的学生情况和场地、器材,采用“立棒式”和“下压式”交接棒方式,各设计出1个接力跑的游戏及其组织形式(可图示)。
学生情况:某高一(2)班36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6人)。
教材内容:接力跑。
场地器材:接力棒2个、立柱4根、篮球场1块。
[参考设计]
一、“立棒式”
(1)游戏名称:迎面接力游戏。
(2)游戏方法: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立棒式”的迎面接力比赛,每组18人,每组在AB和CD两条端线后方各站立9人。由AB方每组的第一名学生采用蹲踞式起跑,快速跑进与对面同组内的队友进行“立棒式”接力,直至组内最后一名队员跑完冲过端线,则结束比赛,用时最短者获得冠军。
(3)游戏规则:①所有人不允许越过端线进入球场进行接力。②跑动过程中发生掉棒,直接由传棒人捡起,进行传接。
(4)组织形式:每组分配8名女生,10名男生,学生自行排布同一组别男女生的站位及传接棒顺序。
二、“下压式”
(1)游戏名称:十字循环接力。
(2)游戏方法:学生分成A、B、C、D四组进行“下压式”接力比赛,每组9人,四组分别站在篮球场端线和边线的中点,排成一队,每组成员都站在篮球场地内。在四条线的中心分别放上一根立柱,四个组分别以每组前面的端线或边线作为起跑线,然后每组的第一名成员持棒采用蹲踞式起跑。听到教师的口令后,按逆时针方向四组同时进行快速跑进,绕一圈之后传给下一个同伴,但是每一次交接棒必须采用“下压式”交接棒方式。用时最短者获胜,以此类推排出第二、三、四名。
(3)游戏规则:①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完成交接棒,否则不计成绩。②跑动过程中发生掉棒,直接由传棒人捡起,进行传接。③跑动过程中不得故意干扰其他组别的正常跑动,否则视为犯规。
(4)组织形式:每组分配4名女生,5名男生,学生自行排布同一组别男女生的站位及传接棒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