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题1. 固定资产变卖,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2.为什么要提折旧?折旧计提的方法有哪些?
3.预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应考虑哪些因素?
4.如何确定固定资产出售、报废及意外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5.什么是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会有哪些影响?
6.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与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有何不同?
7.企业采用赊购方式取得固定资产如何确定其入账价值?
8.在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时,为什么应当考虑弃置费用?应当如何计算弃置费用?请给出你的理解。
四、计算分析与账务处理题1. 某企业于2002年初自行建造仓库一座,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20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34 000元,实际领用工程物资(含增值税)222 300元,剩余物资转作企业生产用原材料;另外还领用了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20 000元,应转出的增值税为3 400元;分配工程人员工资40 000元,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5 000元,工程于2002年4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该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
要求:
(1)计算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编制2002年与工程物资和固定资产购建有关的会计分录。
(3)计算2003年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1)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22 300+20 000+3 400+40 000+5 000=290 700(元)
(2)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①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借:工程物资 234 000
贷:银行存款 234 000
②工程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仓库 222 300
贷:工程物资 222 300
③剩余工程物资转作企业生产用原材料:
借: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工程物资 11 700
④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仓库 23 400
贷:原材料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 400
⑤分配工程人员工资:
借:在建工程——仓库 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0 000
⑥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劳务支出:
借:在建工程——仓库 5 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5 000
⑦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290 700
贷:在建工程——仓库 290 700
(3)该项固定资产2003年的折旧额
=290 700×40%×4/12+(290 700-290 700×40%)×40%×8/12=85 272(元)
2. 某企业于2007年发生下列有关固定资产业务:
(1)用银行存款购入旧设备一台,该设备售出单位账面原价80 000元,已提折旧20 000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价款50 000元,运杂费4 000元,安装调试费12 000元,设备已交付使用。
(2)收到投资者作为资本投资投入的全新设备一套,评估确认的价值为200 000元,按评估确认的价值作为投资额。
(3)收到一台捐赠的新设备,市价为10 000元。
(4)盘亏设备一台,该设备账面原值72 000元,累计折旧28 000元。盘亏设备已按规定程序批准后转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5)出售一台不需用的旧设备,该设备账面原价50 000元,累计折旧18 000元,出售时用现金支付拆卸搬运费400元,出售设备的价款收入30 000元存入银行。清理净损益已结转。
要求:为上述业务编制必要的会计分录。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1)借:固定资产 66 000
贷:银行存款 66 000
(2)借:固定资产 200 000
贷:实收资本 200 000
(3)借:固定资产 1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 000
(4)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44 000
累计折旧 28 000
贷:固定资产 72 000
借:营业外支出 44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44 000
(5)借:固定资产清理 32 000
累计折旧 18 000
贷:固定资产 50 000
借:固定资产清 400
贷:银行存款 400
借:银行存款 3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 000
借:营业外支出 2 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 400
3. 某工业企业2003年6月发生的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
月初“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为5 600 000元,“累计折旧”科目的贷方余额为1 200 000元。
(1)从甲企业购入旧卡车一辆,其账面原价为45 000元,已提折旧10 000元,双方协商价为30 000元。
(2)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按租赁协议规定,该设备的价款为200 000元,运输费10 000元,途中保险费4 000元,发生安装调试费为25 000元,租赁公司安装调试完毕并交付使用,租赁资产占全部资产总额的6%。
(3)将一台设备对外投资,该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 000元,累计折旧18 000元,双方确定的价值为45 000元。
(4)一台设备使用期满,不能继续使用,转入报废清理,该设备原价为50 000元,已提折旧48 000元。取得的残料变价收入1 000元,支付清理费用2 000元。
(5)生产车间本月发生固定资产日常维修费10 000元。
要求:
(1)编制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应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假设采用综合折旧率,其折旧率为1%,并按5:3:2的比例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1)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①购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②租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239 000
贷:长期应付款 239 000
③对外投资固定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42 000
累计折旧 18 000
贷:固定资产 60 000
④固定资产报废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000
累计折旧 48 000
贷:固定资产 50 000
借:银行存款 1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借:营业外支 3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 000
⑤发生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
借:制造费用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2)计提本月折旧:
5 600 000×1%-56 000(元)
借:生产成本 28 000
制造费用 16 800
管理费用 11 200
贷:累计折旧 56 000
4. 某股份公司2007年至2012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7年10月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增值税发票注明的价款500万元,税额85万元,运输费2万元。安装过程中领用外购材料10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8万元。该设备12月投入生产车间使用,预计寿命期10年,预计净残值6.7万元。
(2)2008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设备进行减值测试,预计可收回金额为42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后,折旧方法、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不变。
(3)2010年10月对该设备进行改良。共发生改良支出40万元,其中工程物资25万元,人工费15万元。1010年.12月改良完成交付使用。改良后的设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预计净残值5.81,依旧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年末未发生减值。
(4)2012年5月,因公司转产需要将设备出售,取得价款330万元,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编制从固定资产取得至固定资产出售期间所有相关的会计分录,需要计算的要写出计算过程(金额单位为万元)。
(1)借:在建工程 587
贷:银行存款 587
借:在建工程 19.7
贷:原材料 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应付职工薪酬 8
借:固定资产 606.7
贷:在建工程 606.7
(2)2008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606.7-6.7)/10=60
借:制造费用 60
贷:累计折旧 60
减值测试后应提取的减值准备=606.7-60-420=127.7
借:资产减值损失 127.7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7.7
(3)2009年计提折旧=(420-6.7)/9=45.92
借:制造费用 45.92
贷:累计折旧 45.92
(4)改良
借:在建工程 334.81
累计折旧 144.19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7.7
贷:固定资产 606.7
借:在建工程 40
贷:工程物资 25
应付职工薪酬 15
借:固定资产 374.81
贷:在建工程 374.8
(5)2011年应计折旧额=(374.81-5.81)/9=41
2012年5月出售设备的账面价值=374.81-41-41/12×5=316.73
借:固定资产清理. 316.73
累计折旧 58.08
贷:固定资产 374.81
借:银行存款 33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30
借:固定资产清 13.27
贷: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