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口腔执业医师模拟题625
A1型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关于楔状缺损的预防,首先要
A.改正刷牙方法
B.充填缺损
C.脱敏治疗
D.根管治疗
E.冠保护
A
B
C
D
E
A
[解析] 楔状缺损常由刷牙方法不当导致。预防楔状缺损,首先应改正刷牙方法,避免横刷,并选用较软的牙刷和磨料比较细的牙膏。
2. 下列关于患龋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龋病的发病率即患龋率
B.患龋率指在调查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的患龋情况
C.患龋率观察的“时点”在理论上无长度,要尽可能缩短观察时间,一般不应该超过一个月
D.患龋率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特定时点罹患龋病的比率
E.龋病患病率=观察时点的龋病例数/该时点的人口数×k
A
B
C
D
E
A
[解析] 龋病的患病率是指龋病存在或流行的频率,而龋病的发病率是指某一特定观察期间内,可能发生龋病的一定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两者是不同的。
3. V型窝沟占窝沟的
A.80%
B.50%
C.34%
D.17%
E.20%
A
B
C
D
E
C
4. 再矿化治疗是采用人工方法使脱矿釉质或牙骨质再矿化,恢复其硬度,终止早期龋损。再矿化液是由含有不同比例的钙、磷和氟组成,当钙磷之比为多少时,再矿化效果比较好
A.1.43
B.1.53
C.1.63
D.1.73
E.1.83
A
B
C
D
E
C
5. 主要发生在牙颈部或口唇与牙面接触部位的酸蚀症主要由哪种酸引起
A.盐酸
B.硝酸
C.硫酸
D.胃酸
E.醋酸
A
B
C
D
E
B
[解析] 硝酸导致的酸蚀症,因为二氧化氮难溶于水,故主要发生在牙颈部或口唇与牙面接触易于形成滞留的地方,表现为白垩状、染色黄褐或灰色的脱矿斑块,质地松软,易崩碎而逐渐形成实质性缺损。
6. C因素最高的洞形是
A.Ⅰ类洞
B.Ⅱ类洞
C.Ⅲ类洞
D.Ⅳ类洞
E.Ⅴ类洞
A
B
C
D
E
A
[解析] C因素是指充填窝洞的树脂产生的粘结面积与未粘结的面积之比。其中C因素越高,聚合收缩应力越大。Ⅰ类洞的C因素为5/1,在五类洞型中最大。
7. 关于窝洞的名称,常以其所在的牙面命名。对于左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邻面龋洞破坏,越过边缘嵴至
面窝沟所备成的窝洞,我们可将其记录为
A.MO
B.DO
C.BO
D.LO
E.IO
A
B
C
D
E
B
8. 牙根纵裂最常见的牙是
A.上颌第一磨牙
B.下颌第一磨牙
C.上颌第二磨牙
D.下颌第二磨牙
E.上颌中切牙
A
B
C
D
E
B
[解析] 慢性持续性的创伤
力,对牙根纵裂的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牙根纵裂在全口牙中,以承受
力最大的第一磨牙发生率最高,其中下颌第一磨牙又高于上颌第一磨牙。
9. 最可能引起顽固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经久不愈的细菌是
A.牙龈卟啉单胞菌
B.粪肠球菌
C.普氏菌
D.放线菌
E.梭形杆菌
A
B
C
D
E
D
[解析] 牙龈卟啉单胞菌、普氏菌、消化链球菌、真杆菌等与根尖部出现疼痛、肿胀、叩痛和窦道形成有关,顽固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经久不愈可能与放线菌感染有关,所以临床医生对正在接受根管治疗但根尖周损害还在加重的患者,应考虑到根尖周放线菌感染的可能性。
10. 引起牙髓病的最主要因素是
A.化学因素
B.物理因素
C.细菌感染
D.遗传因素
E.免疫反应
A
B
C
D
E
C
[解析] 引起牙髓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细菌感染、物理和化学刺激以及免疫反应等,其中细菌感染是导致牙髓病的主要因素。
11. 某患者的右上第一前磨牙颊侧颈部可见一小面积白垩色斑,探之较光滑,最佳的处理方式是
A.局部涂抹氟化物
B.局部涂擦硝酸银类药物
C.预防性树脂充填
D.不予处理
E.脱敏治疗
A
B
C
D
E
A
12. 牙体粘接主要依靠
A.物理性粘接
B.机械性粘接
C.化学性粘接
D.静电作用
E.范德华力
A
B
C
D
E
B
13. 复合树脂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A.树脂基质
B.引发体系
C.无机填料
D.硅偶联剂
E.树脂突
A
B
C
D
E
E
[解析] 树脂突是粘结剂进入釉质微孔后所形成的,并不是复合树脂的组成成分。
14. 急性牙髓炎最常用的定位方式是
A.叩诊
B.冷热诊
C.视诊
D.咬诊
E.电活力测试
A
B
C
D
E
B
[解析] 牙髓温度测试法是诊断急性牙髓炎最常用的方法。
15. 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形态特点是
A.多数是2根管,即1个颊根管和1个腭根管
B.多数是3根管,即1个近颊、1个远颊和1个腭根
C.多数是4根管,即2个近颊、1个远颊和1个腭根
D.多数是4根管,即1个近颊、2个远颊和1个腭根
E.多数是4根管,即1个近颊、1个远颊和2个腭根
A
B
C
D
E
C
[解析]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有3~4个根管,即近颊根内1~2个根管,远颊根和舌根内各有1个根管。
16. 随着年龄的增大,后牙咬合面有磨耗,根尖部牙骨质沉积使牙根增长,若做根管治疗,其根管工作长度应
A.变长
B.变短
C.没变化
D.因人而异
E.先变长后变短
A
B
C
D
E
B
17. 欲了解20所小学10000名学生的患龋率,抽样比例定位20%。调查者随机抽取4所学校,对抽到学校的学生全部进行调查,该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多级抽样
A
B
C
D
E
D
[解析] 整群抽样是以整群为抽样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为调查单位,然后对群内所有对象进行调查,常用于群间差异较小的调查单位。
18. 使用次氯酸钠作为根管冲洗剂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杀菌作用
B.可润滑根管器械
C.浓度为2%~5.25%
D.有螯合作用
E.可溶解坏死组织
A
B
C
D
E
D
19. 老年患者左下第一前磨牙根管治疗时,发现根管内钙化物阻挡,根管预备时可选择的药物是
A.2%氯胺-T
B.15%EDTA
C.3%双氧水
D.2%次氯酸钠
E.生理盐水
A
B
C
D
E
B
[解析] 根管狭窄、钙化可用EDTA处理,它可与体内的钙结合形成螫合钙,软化根管牙本质。
20. 根管成形的标准是
A.根管内无严重气味
B.根尖预备到20号标准器械
C.根管内无大量渗出液体
D.根管冲洗无浑浊液体
E.根管比原来直径至少扩大3个器械号
A
B
C
D
E
E
[解析] 根管除极少数者如年轻恒牙的比较宽大外,一般都比较狭窄,需进行适当的扩大成形,才能便于充填。若采用牙胶尖根管糊剂充填,根管比原来直径至少应扩大3个器械号或用标准器械扩至40号。
21. 漱口液的作用不包括
A.防龋作用
B.美白作用
C.去除口臭
D.镇痛作用
E.抑菌作用
A
B
C
D
E
B
22. 以下不属于龋病的一级预防的是
A.口腔健康教育
B.刷牙
C.窝沟封闭
D.涂氟
E.龋洞充填
A
B
C
D
E
E
[解析] 龋病的一级预防包括以下几点。①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健康知识,了解龋病发生的知识,树立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②对口腔内存在的危险因素,应采取可行的防治措施。在口腔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各种氟化物及其他的防龋方法,如窝沟封闭、防龋涂料等。龋洞充填属于龋病二级预防。
23. 以下不属于氟化物的全身应用的是
A.饮水氟化
B.食盐氟化
C.牛奶氟化
D.氟滴剂
E.含氟漱口水
A
B
C
D
E
E
24. 牙膏的主要作用是
A.摩擦清除菌斑
B.消除口腔异味
C.洁白美观牙齿
D.预防龋齿
E.预防牙周病
A
B
C
D
E
A
25. Kappa值可靠度优的范围是
A.0.40~0.50
B.0.51~0.60
C.0.61~0.80
D.0.51~0.70
E.0.71~0.80
A
B
C
D
E
C
[解析] Kappa统计法是评估检查者之间一致性的方法。Kappa值为0.40以下,可靠度不合格;0.41~0.60,可靠度中等;0.61~0.80,可靠度优;0.81~1.0,完全可靠。
26. 调查者欲用某口腔医院龋病就诊病例来说明社会人群的患病情况,该实验设计
A.存在选择性偏倚
B.存在无应答偏倚
C.存在信息偏倚
D.缺乏标准一致性实验
E.可重复性差
A
B
C
D
E
A
[解析] 该调查者对样本人群的选择不是按照抽样设计的方案进行,而是选择口腔医院的龋病就诊病例来代表社会人群的患龋率。由于调查对象无法代表社会人群,造成结果存在明显误差,使调查结果与总体人群患病情况之间产生误差,我们称之为选择性偏倚。防止选择性偏倚的措施就是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流行病学抽样设计进行抽样。
27. 需要与氟牙症进行鉴别诊断的是
A.融合牙
B.釉质发育不全
C.多生牙
D.畸形中央尖
E.畸形舌侧窝
A
B
C
D
E
B
[解析] 氟牙症主要需要与釉质发育不全相鉴别如下。①釉质发育不全时,白垩色斑的边界比较明确,而且其纹线与釉质的生长发育线相平行吻合;氟牙症为长期的损伤,故其斑块呈散在的云雾状,边界不明确,并与生长发育线不吻合。②釉质发育不全可发生在单个牙或一组牙;而氟牙症发生在多数牙,尤以上颌前牙多见。③氟牙症患者有在高氟区的生活史。
28. 标准一致性检验需要的受检者数量是
A.5~10名
B.8~12名
C.10~15名
D.15~20名
E.20~25名
A
B
C
D
E
D
[解析] 标准一致性检验的做法:选15~20名受检者,由检查者及1名参考检查者对受检者各做1次口腔检查,检查者于隔日上午再做1次检查,然后每个检查者的检查结果按相同牙位与参考检查者相比较,观察检查者之间技术误差大小,检查者2次检查结果比较,观察本身诊断误差大小。
29. 嚼槟榔引起的口腔癌好发于
A.唇
B.牙龈
C.颊部
D.口底
E.舌
A
B
C
D
E
C
30. 人体内的氟主要存在于
A.血液
B.骨和牙
C.菌斑
D.唾液
E.软组织
A
B
C
D
E
B
[解析] 成人体内约99%的氟沉积在钙化组织中,氟以氟磷灰石或者羟基氟磷灰石的形式与骨晶体相结合。
31. 根尖周炎症患者能够指出患牙部位所在,其原因是拥有
A.疼痛感受器
B.触觉感受器
C.流体感受器
D.炎症因子感受器
E.以上均不是
A
B
C
D
E
B
[解析] 牙周膜内分布有触觉(压觉)感受器和疼痛感受器,前者可传导压力和轻微接触牙体的外部刺激,发挥本体感受功能,而后者可传导痛觉,参与防御反应。当根尖周组织发生炎症时,由于炎症介质的释放、血管的扩张和局部组织压力的增加,患者既可感受到痛觉,又能指出患牙所在。
32. 临床上Ⅴ类洞指的是
A.所有牙的颊(唇)舌面颈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B.为发生在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C.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D.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E.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A
B
C
D
E
B
[解析] 根据G.V.Black分类,Ⅴ类洞为发生在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的窝洞,包括前牙和后牙颊舌面的颈1/3洞。
33. 临床上最常用的龋病诊断标准是
A.浅龋、中龋、深龋
B.窝沟龋、平滑面龋、根面龋
C.急性龋、慢性龋、继发龋
D.釉质龋、牙本质龋、根面龋
E.急性龋、慢性龋、静止龋
A
B
C
D
E
A
[解析] 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按龋病病程进展分为浅龋、中龋、深龋。浅龋位于釉质内,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当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时,称之为中龋,中龋患者对酸甜饮食敏感,过冷或过热饮食可造成酸痛感觉;深龋为龋病进展到牙本质深层,此时患者遇冷热刺激时,产生的疼痛感较中龋严重。
34. 儿童的第一次口腔检查应在
A.出生后6个月内
B.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
C.全口乳牙萌出后
D.替牙期
E.第一磨牙萌出后6个月内
A
B
C
D
E
B
35. 以下不属于学龄儿童口腔常见疾病的是
A.乳牙龋
B.错颌畸形
C.第一恒磨牙龋坏
D.牙外伤
E.牙周炎
A
B
C
D
E
E
[解析] 学龄儿童所处时期包括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和青少年期(12~18岁)。学龄儿童经历了乳牙列、混合牙列和年轻恒牙列三个牙列阶段。学龄儿童口腔常见疾病如下。①乳牙龋,3~6岁学龄前期和6~8岁学龄期(小学阶段)是儿童乳牙患龋的高峰期;②错颌畸形,3岁以上儿童如果长期有吮指、吐舌、咬下唇、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容易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和开
等;③第一恒磨牙龋坏,由于其萌出较早,尚未发育成熟,牙体硬组织较薄,矿化程度低,溶解度高,渗透性强,加之
面的窝沟较深,食物残渣及菌斑不易清洁,极易发生龋病;④牙外伤,学龄儿童由于运动量增大,牙外伤的发生率增加,7~9岁是发生外伤的高峰期,以前牙为主;⑤牙龈炎,中学时期的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期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加上对口腔卫生的忽略,易发生青春期牙龈炎。
36. 以下关于窝沟封闭的步骤,叙述正确的是
A.清洁牙面、酸蚀、冲洗、干燥、涂布封闭剂、固化、检查
B.清洁牙面、酸蚀、冲洗、干燥、涂布封闭剂、检查、固化
C.酸蚀、冲洗、干燥、清洁牙面、涂布封闭剂、固化、检查
D.酸蚀、冲洗、干燥、清洁牙面、涂布封闭剂、检查、固化
E.清洁牙面、冲洗、酸蚀、干燥、涂布封闭剂、固化、检查
A
B
C
D
E
A
[解析] 窝沟封闭的操作步骤依次为清洁牙面、酸蚀、冲洗、干燥、涂布封闭剂、固化、检查。
37. 在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中,某省的龋均(12岁)为23,根据WHO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其程度为
A.很低
B.低
C.中等
D.高
E.很高
A
B
C
D
E
B
[解析] 龋均是指受检查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反映受检查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WHO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如下。很低,0.0~1.1;低,1.2~2.6;中,2.7~4.4;高,4.5~6.5;很高,6.6以上。
38. 成人急性根尖周炎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牙髓感染坏死后根管内感染物质通过根尖孔
B.楔状缺损
C.机械化学刺激
D.外伤
E.咬合创伤
A
B
C
D
E
A
[解析] 成人发生急性根尖周炎的主要原因是牙髓感染坏死后根管内的感染物质通过根尖孔,导致根尖周围组织产生局限性的炎症反应,也可由来自根管的机械化学刺激引起,少数还可由外伤或咬合创伤所致。
39. 下列哪一项不是牙髓变性类型
A.牙髓网萎缩
B.牙髓坏死
C.牙髓钙化
D.牙髓纤维性变
E.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
A
B
C
D
E
B
40. 临床上最常用的根管封药是
A.CP
B.FC
C.氢氧化钙
D.CMCP
E.氧化锌
A
B
C
D
E
C
41. 可复性牙髓炎对牙髓温度测试的反应是
A.同对照牙,冷刺激入洞时可有一过性敏感
B.一过性敏感
C.敏感
D.激发痛
E.无反应
A
B
C
D
E
B
[解析] 可复性牙髓炎时,当患牙受到冷热刺激或者物理、化学刺激时,立即出现瞬间的疼痛反应。尤其对冷刺激更敏感,刺激一去除,疼痛感随即消失,没有自发性疼痛。
42. 在人本主义治疗技术中,最重要的是
A.表达
B.分析
C.指导
D.同情
E.倾听
A
B
C
D
E
E
43. 以下最能反映医患关系性质的描述是
A.合伙关系
B.法律关系
C.互助关系
D.信托关系
E.金钱关系
A
B
C
D
E
D
A2型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患者因右下后牙龋坏就诊,一次性树脂充填,治疗后咬物疼痛。检查46牙充填体完好,边缘密合,表面有亮点,叩痛(-),牙龈未见明显异常,温度测试同对照牙。该牙的处理为
A.去除充填体,重新树脂充填
B.去除充填体,氧化锌丁香油安抚
C.磨除高点,观察
D.脱敏治疗
E.开髓治疗
A
B
C
D
E
C
2. 患者,女,50岁。左侧第Ⅰ支三叉神经痛,患者触动扳机点时,多发痛性抽搐。以下不属于痛性抽搐的症状为
A.患者咬紧牙关,快速摆动头和身体
B.痛区潮红
C.结膜充血
D.流泪
E.流汗
A
B
C
D
E
A
[解析] 患者三叉神经痛时可出现痛区潮红,结膜充血,流泪,出汗,流涎以及患侧鼻腔黏液增多等症状,此症状称为痛性抽搐。
3. 患者,男,43岁。临床检查发现患者左上中切牙颊侧面釉质呈黄褐色的斑点,用探针检查表面有粗糙感。冷热刺激无明显变化。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窝沟浅龋
B.光滑面浅龋
C.中龋
D.深龋
E.牙髓炎
A
B
C
D
E
B
[解析] 平滑牙面上的早期浅龋一般呈白垩色的点或斑,随着时间延长和龋损的继续发展,可变为黄褐色或褐色斑点,里面的平滑面龋早期不易察觉,用探针和牙线仔细检查,配合X线片可做出早期诊断。
4. 患儿,男,8岁。第一恒磨牙窝沟卡住探针。此时,应该给该儿童采用的预防治疗措施是
A.磨除窝沟
B.窝沟封闭
C.局部用氟
D.口腔健康教育
E.充填治疗
A
B
C
D
E
B
[解析] 对于具有深的窝沟,特别是可以插入或卡住探针的牙,可对其进行窝沟封闭以预防龋齿的发生。
5. 患者,男,13岁,2岁前生活在高氟区,2岁后迁移至非高氟区,可能会出现氟牙症的牙是
A.第一前磨牙
B.第二双尖区
C.第二恒磨牙
D.第一恒磨牙
E.以上都不会
A
B
C
D
E
D
[解析] 患者出生及出生后在高氟地区居住多年,可使全口牙受侵害;如2岁前生活在高氟区,以后迁入非高氟区,恒牙氟牙症可仅累及前牙和第一磨牙;如果6~7岁以后再迁入高氟区,则不会发生氟牙症。
6. 患者,女,50岁。左上后牙突然肿起2天。患者2周前刚结束龈下刮治治疗。临床检查:26处牙龈红肿,触之有脓溢出,未见明显局部刺激因素。诊断为急性牙周脓肿,脓肿形成最可能的原因是
A.牙髓炎症
B.食物嵌塞
C.口腔卫生保持不良
D.牙周袋深处牙石未刮净
E.
创伤
A
B
C
D
E
D
[解析] 深牙周袋刮治术不彻底,消炎后袋口缩紧,袋底炎症仍然存在,炎症得不到引流,易造成牙周脓肿。
7. 患儿,男,8岁。右下第一恒磨牙深龋,去除大块腐质,近髓处留少许软化牙本质,上方用氢氧化钙盖髓后充填。下次复诊进行二次去腐质的时间是
A.1~2周后
B.3~4周后
C.6~8周后
D.10~12周后
E.6个月后
A
B
C
D
E
D
[解析] 年轻恒牙深龋如果在去净腐质会露髓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少量软化牙本质,氢氧化钙护髓,促使修复性牙本质形成。10~12周后再复诊进行二次去腐治疗。
A1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A2型题
1
2
3
4
5
6
7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