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知识下午试卷模拟题19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随着国家清洁供暖工作的推进,煤改电技术中利用峰谷电价电锅炉蓄热系统在北方地区得到大量应用,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
A.当蓄热系统热源采用电热锅炉时,应采用部分负荷蓄热方式,电热锅炉热效率不应低于97%
B.常压水蓄热系统蓄热温度不应高于95℃
C.当采用电锅炉水蓄热方式时,蓄热装置数量不宜小于2台,系统形式宜采用电热锅炉位于上游的串联方式
D.蓄热装置有效蓄热量应计入冷热水混合、斜温层导热或存在死区等因素的影响,其有效蓄热量比例不应低于95%
A
B
C
D
B
[解析] A选项:根据《蓄能空调工程技术标准》(JGJ 158—2018)第3.4.2条;B选项:根据第3.4.3条:C选项:根据第3.4.4条;D选项:根据第3.4.5条。
2. 以下关于空调区夏季冷负荷计算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______
A.透过透明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应按非稳态方法计算
B.室温允许波动范围≥±1℃的空调区,通过外墙传入的传热量可按稳态方法计算其形成的夏季冷负荷
C.高大空间采用分层空调时,空调区的逐时冷负荷可按全室性空调计算的逐时冷负荷乘以小于1的系数确定
D.人员密集空调区的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稳态方法计算
A
B
C
D
B
[解析] A选项:根据《民规》第7.2.4.2条;B选项:根据第7.2.5.1条,正确描述为“通过非轻型外墙”;C选项:根据第7.2.6.3条;D选项:根据第7.2.5.3条。
3. 下列有关空调系统不同应用场合风口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
A.设置在办公区域下部的回风口,其风口风速不宜大于1.5m/s
B.大型商业入口通高门厅,设置的送风喷口宜采用自动温控调节型
C.大型数据机房采用封闭冷通道结合地板送风时,送风口宜设置在冷通道内,且开孔率应根据风速计算所得并宜大于30%
D.洁净室采用孔板送风时,为保证稳压层内压力分布均匀,宜设置送风支管
A
B
C
D
D
[解析] A选项:根据《民规》第7.4.13条;B选项:根据第7.4.5.3条;C选项:根据《工业暖规》第8.4.7条;D选项:根据第8.4.5.3条。
4. 北京市某办公建筑,供暖面积为7800m
2
,设计供热量为600kW,热源为110℃/70℃一次热水经过板式换热器换热后提供低温热水,下面有关换热器选型设计,最经济合理的配置是哪一项?______
A.两台300kW换热器
B.两台330kW换热器
C.两台390kW换热器
D.两台429kW换热器
A
B
C
D
C
[解析] 首先根据《公建节能2015》表3.1.2,北京属于寒冷地区;再根据《民规》第8.11.3条及其条文说明,“对于供暖来说,按照本条第3款选择计算出的换热器单台能力如果大于按照第2款计算值的要求,表明换热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余额,因此不用再另乘附加系数”,由于600kW×0.65=390kW>300kW×1.15=345kW,因此选择两台换热量为390kW的板式换热器即可,无需在390kW的基础上另乘附加系数。
5. 下列有关制冷循环运行工况变化对于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
A.节流阀开度过小,会导致蒸发温度下降,进而使系统制冷量减小
B.系统中不凝性气体增加,会导致冷凝温度下降,进而导致机组耗功率增大
C.系统制冷剂充注过量,会导致蒸发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系统容积效率下降
D.蒸发温度变化对于制冷量的影响比冷凝温度更明显
A
B
C
D
B
[解析] B选项:系统中不凝性气体增加,会导致冷凝温度升高。
6. 下列自然通风的相关内容,哪一项是错误的?______
A.筒形风帽适用于自然通风系统
B.放散热量厂房自然通风量的计算,应同时考虑热压及风压的作用
C.某生产含苯胶粘剂的厂房,严禁采用自然通风
D.某办公室房间面积为25m
2
,自然通风开口的有效面积为1.5m
2
A
B
C
D
B
[解析] B选项:根据《工业暖规》第6.2.3条及其条文说明,仅考虑热压;C选项:根据第6.2.2条;D选项:根据《民规》第6.2.4条。
注:根据《民规》第6.2.6条,自然通风量的计算要求同时考虑热压及风压的作用,此处与《工业暖规》要求不符,应注意区分建筑类型。
7. 下列关于供暖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
A.集中供暖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个房间进行负荷计算
B.甲类公共建筑房间仅安装空气调节器,也需要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C.除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可使用热、冷负荷指标进行必要的估算外,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空调区的冬季热负荷和夏季逐时冷负荷进行计算
D.严寒地区居住建筑空调设计仅为预留设备电气容量时,空调的热、冷负荷计算可采用热、冷负荷指标进行估算
A
B
C
D
B
[解析] A选项:根据《民规》第5.2.1条;B选项:根据《公建节能2015》第4.1.1条条文说明;C选项:根据《民规》第7.2.1条;D选项:根据《严寒规》(JGJ 26—2018)第5.1.1条条文说明。
8. 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和辅助设备及其管道和管网系统安装完毕后,冷热源和辅助设备必须同建筑物室内空调或供暖系统进行联合试运转及调试。下列描述正确的为哪一项?______
A.当联合试运转及调试不在制冷期或供暖期时,应对供暖系统室内管网的水力平衡度、供暖系统的补水率偏差、空调机组的水流量的偏差、空调系统冷热水及冷却水总流量的偏差进行检测,并在第一个制冷期或供暖期对室内温度的偏差、室外管网的热输送效率的偏差进行检测
B.供暖系统补水率允许偏差应≤0.3%
C.检查项的检查数量不应小于检查项总数的95%
D.室内温度冬季不得低于设计计算温度2℃,且不应高于设计计算温度1℃
A
B
C
D
D
[解析] 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第11.2.11条,A选项:应该是室外管网的水力平衡度;B选项:应为0.5%;C选项:应该为全数检查;D选项:正确。
9. 某地埋管水源热泵机组,采用水侧切换冷热工况,其系统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不同季节供冷供热工况切换时,阀门开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
A.夏季:开1、2、3、4;关5、6、7、8
B.夏季:开1、3、5、7;关2、4、6、8
C.冬季:开2、3、5、8;关1、4、6、7
D.冬季:开1、2、5、6;关3、4、7、8
A
B
C
D
C
[解析] 水源热泵机组,采用水侧切换冷热工况,即机组蒸发器与冷凝器保持不变,通过切换水路阀门来实现供冷供热工况的转换。夏季供冷时,用户侧管网应连接机组蒸发器,因此阀门1、4打开,2、3关闭,而地埋管侧应连接机组冷凝器,因此阀门6、7打开,5、8关闭;冬季供热时则反之,故C选项正确。
1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某带底商的住宅楼,下列关于通风系统设置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
A.商业公共区域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5次/h
B.住宅厨房、无外窗卫生间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或复合通风系统
C.商业中餐厨房设置全面通风系统+局部排油烟系统,其中,全面通风系统换气次数为6次/h,局部排油烟系统换气次数为60次/h,室外新风经风机直接送入厨房
D.商业中餐厨房在屋顶设置油烟净化设备,经过净化后的油烟浓度为2.5mg/m
2
A
B
C
D
A
[解析] A选项:根据《民规》第6.3.6条条文说明,公共卫生间换气次数一般取5~10次/h;B选项:根据第6.3.4.2条,应采用机械排风系统或预留机械排风系统开口;C选项:根据第6.3.5.2条,严寒地区宜对机械补风进行加热措施;D选项:根据第6.3.5.3条条文说明,油烟排放浓度不得超过2mg/m
3
。
11. 减小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供暖和空调系统能耗,则下列做法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
A.采用低热导率的高效保温材料
B.采用带有封闭空气层的复合外墙构造
C.在外墙外侧设置蓄热系数较高的建筑材料
D.屋面保温材料采用憎水岩棉板
A
B
C
D
C
[解析] 提高热阻即减小传热系数,C选项:应在外墙内侧设置蓄热性能较强的材质,而外侧一般设置轻质保温材料。
12.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通风系统需要设置过滤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
A.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除在室内排风口处设第一道中效过滤器外,还必须在其后串联第二道高效过滤器,两道高效过滤器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B.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除在室内排风口处设第一道中效过滤器外,还必须在其后串联第二道高效过滤器,两道高效过滤器的距离不宜小于600mm
C.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除在室内排风口处设第一道高效过滤器外,还必须在其后串联第二道高效过滤器,两道高效过滤器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D.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除在室内排风口处设第一道高效过滤器外,还必须在其后串联第二道超高效过滤器,两道高效过滤器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A
B
C
D
C
13. 某车间长30m、宽20m、高5.5m,设计采用燃气红外线全面辐射供暖,加热器的总输入功率为80kW,系统燃烧尾气排放在室内,则应设置的机械排风装置的最小排风量为下列何项?______
A.1600m
3
/h
B.1650m
3
/h
C.2000m
3
/h
D.2400m
3
/h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工业暖规》第5.5.10条,最小排风量为:
L
min
=max(20×80,30×20×5.5×0.5)=1650(m
3
/h)
14. 下列关于公共建筑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
A.当空气源热泵的平衡点温度高于建筑物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时,必须设置辅助热源
B.为了控制进、排风气流组织短路,通常机组的进风气流速度应控制在1.5~2.0m/s,排风口的排气速度不应小于7m/s
C.具有先进可靠的融霜控制,融霜时间总和不宜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20%
D.冬季设计工况下,冷热风机组性能系数(COP)不应小于2.0,冷热水机组性能系数(COP)不应小于1.8
A
B
C
D
A
[解析] A选项:根据《公建节能2015》第4.2.15.3条条文说明;B选项:根据第4.2.16.1条条文说明;CD选项:根据第4.2.15条。
15. 锅炉房、换热机房和制冷机房应进行能量计量,下列关于能量计量的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
A.应包括燃料的消耗量
B.应计量集中空调系统冷源的供冷量
C.冷热源站的补水量
D.应统一计量电制冷机与循环水泵用电量
A
B
C
D
D
[解析] ABC选项:根据《民规》第9.1.5条及《公建节能2015》第4.5.2条条文说明;D选项:电制冷机的总用电量应单独计量,循环水泵耗电量宜单独计量。
16. 下面关于绿色建筑中室内热湿环境控制与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
A.采用自然通风或复合通风的建筑,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热环境参数在适应性热舒适区域的面积比例达到30%,可得分
B.采用人工冷热源的建筑,主要功能房间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 50785)规定的整体评价Ⅰ级的面积比例达到60%,可得分
C.采用集中供暖系统的住宅建筑,按楼层设置温度调节、控制装置,可得分
D.未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在热湿环境独立调节控制方面不能得分
A
B
C
D
B
[解析] A选项: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第5.2.9条,采用自然通风或复合通风的建筑,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室内热环境参数在适应性热舒适区域的时间比例达到30%,可得分,需区分时间比例和面积比例;B选项:根据第5.2.9条,采用人工冷热源的建筑,主要功能房间达到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 50785)规定的整体评价Ⅱ级及以上的面积比例达到60%,根据第5.2.9条条文说明,人工热湿环境评价等级Ⅰ级优于Ⅱ级,故可得分;C选项:根据第5.1.8条,按楼层设置调节控制装置不能满足要求,需设置住户分室(户)温度调节、控制装置;D选项:根据第5.1.8条,未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合理设计建筑热湿环境营造方案,采取多联机、分体空调、吊扇、台扇等个性化舒适装置,也可得分。
17. 可以采用废热的溴化锂吸收式的机组为下列何项?______
A.蒸汽单效机组
B.蒸汽双效机组
C.热水单效机组
D.热水双效机组
A
B
C
D
C
18. 有关保证冷库制冷系统的安全运行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______
A.氨制冷系统的紧急泄氨器,经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后,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可将溶氨水排放至市政排水管网
B.氨制冷系统的安全总泄压管出口应高于周围50m内最高建筑物(冷库除外)檐口5m
C.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排气口处应设止逆阀
D.在小型氟利昂制冷装置上,可采用易熔塞代替安全阀
A
B
C
D
D
[解析] A选项:根据《冷库规》(GB 50072—2010)第6.4.15条,溶氨水只允许排放至消纳水缸或水池中;B选项:根据第6.4.8条,注意檐口和屋脊的区别;C选项:根据第6.4.1.1条,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吸气管处应设止逆阀;D选项:正确。
19. 以下关于集中供暖系统热计量的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
A.集中供暖的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必须设置热量计量装置,并具备分室温控功能
B.为了达到分户温控的目的,应在每组散热器的连接支管上安装恒温控制阀,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恒温控制阀型号
C.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具有室温控制功能,室温控制器宜设在被控温的房间或区域内
D.通断时间面积法是以每户的供暖系统通水时间为依据,分摊建筑的总供热量,该方法可实现分室控温
A
B
C
D
C
[解析] A选项:根据《民规》第5.10.1条,正确表述为“并具备室温调控功能”,并不要求一定分室温控,如通断时间面积法;B选项:正确表述为“为达到分室温控的目的”;C选项:根据《民规》第5.10.5条;D选项:通断时间面积法可分户控温,但是不能实现分室的温控。
20. 下列有关低温送风空调技术,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
A.低温送风空调送风温度一般不高于10℃
B.大型数据中心发热量较大,且冷负荷稳定,因此推荐采用冰蓄冷结合低温送风的方式
C.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室内要求干球温度可提高1~2℃
D.采用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宜采用网形或椭圆形风管,且送风口宜采用射流散流器
A
B
C
D
B
[解析] A选项:根据《民规》第7.3.13.1条;B选项:由于数据中心冷负荷基本为显热负荷,无湿负荷(一般还需要加湿),且要求空调系统换气次数较大,因此一般采用高温冷冻水方案,送风温度较高,且蓄冷方式一般采用水蓄冷;CD选项:其中射流散流器诱导比较高,可以充分与周围空气进行掺混,防止风口结露。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 某住宅厨房占地面积5m
2
,净高2.8m,设有一台家用燃气灶(无其他用气设备),未设置有效的排气装置,关于燃气灶热功率(kW)的选型,下列哪几项是错误的?______
A.2.5
B.3
C.3.5
D.4
A
B
C
D
BCD
[解析]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第10.7.1条,设有直排式燃具的室内容积热负荷指标超过207W/m
3
时,必须设置有效的排气装置将烟气排至室外,因此当未设置有效排气装置时,该燃气灶允许最大功率:
P=5m
2
×2.8m×207W/m
3
=2898W=2.9kW
故BCD选项错误。
2. 某严寒地区设置集中供暖的住宅建筑进行节能设计,下列错误的做法是哪几项?______
A.楼梯无需设置供暖
B.设置集中供暖的建筑物,每栋楼的热力入口必须设置热量表,作为该建筑物供暖耗热量的结算点
C.质一量调节的供暖系统,热力入口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D.质调节的供暖系统,热力入口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或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A
B
C
D
ABC
[解析] A选项:根据《严寒规》(JGJ 26—2018)第4.1.7条,严寒AB区的楼梯宜供暖;C选项:根据第5.1.9条及条文说明可知,可以多栋建筑统一安装一块热量表;CD选项:根据第5.2.9条,质一量调节的供暖系统为变流量运行,不应设置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质调节的供暖系统为定流量运行,热力入口可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或自力式流量控制阀。
3. 关于活性炭吸附装置的设计参数,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要求的是哪几项?______
A.活性炭纤维毡的空塔速度宜取0.1~0.5m/s
B.蜂窝轮回转速度为1~4r/min
C.卧式固定床的炭层高度约为4倍层高
D.吸附层的压力损失应控制在1kPa以内
A
B
C
D
ABC
[解析] A选项:应为0.1~0.15m/s;B选项:回转速度为1~4r/h;C选项:卧式固定床长度约为层高4倍,而非炭层高度。
4. 关于气流组织中送风口出口风速的说法中,下列哪几项是正确的?______
A.送风口侧送及散流器平送的出风口一般可取2~5m/s
B.送风口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风口风速主要受回流区风速的限值及风口处允许的噪声等因素的影响
C.条缝形风口气流轴心速度衰减得较快,对舒适性空调,其出口风速宜为2~4m/s
D.喷口送风的出口风速是根据射流末端到达人员活动区的轴心风速与平均风速经计算确定,喷口侧向送风的风速宜取4~12m/s
A
B
C
D
ABC
[解析] D选项,为4~10m/s;B选项:根据《民规》第7.4.11条条文说明。
5. 北京市某星级酒店设置2台额定蒸发量为3t/h的燃气热水锅炉满足冬季供热要求,下列设计方法正确的是哪几项?______
A.锅炉房采用非一级电力负荷,为了避免停电后锅炉事故,设置气动给水泵为事故备用泵,备用泵设计流量为1.8m
3
B.锅炉房设置2个相同大小的给水箱,单个给水箱有效容量为2.8m
3
C.热水系统恒压点设在循环水泵出口端,补水点位置设在循环水泵进口侧
D.补水泵设置1用1备,事故时备用泵可自动运行,初期补水时2台可同时运行
A
B
C
D
ABD
[解析] A选项:根据《锅规》(GB 50041—2020)第9.1.4条,备用泵流量为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的20%~40%,即1.2~2.4m
3
/h;B选项:根据第9.1.6条,给水箱的总有效容量宜为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工况条件下所需20~60min的给水量,即2~6m
3
,单个水箱容积为1~3m
3
;C选项:根据第10.1.10条,进口端;D选项:根据第10.1.7.3条。
6. 严寒地区某公共建筑拟采用空气一空气能量回收装置,但室内排风中污染物浓度较大,下列关于空气一空气能量回收装置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______
A.未采取污染物泄漏到新风的措施时,宜采用转轮式空气热回收装置
B.未采取污染物泄漏到新风的措施时,宜采用板式、板翅式空气热回收装置
C.采取污染物泄漏到新风的措施时,可采用板式、板翅式空气热回收装置
D.未采取污染物泄漏到新风的措施时,可采用液体循环式空气热回收装置
A
B
C
D
CD
[解析] 根据《公建节能2015》第4.3.25条条文说明。
7. 下列有关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设计的相关要求及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______
A.数据中心UPS电池室的设计温度应在15~25℃之间
B.A级数据机房冷冻机组应采用2N配置
C.数据机设置应急水蓄冷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电力供应中断、柴油发电机开机前空调系统的不间断供冷
D.数据机房设置正压新风,在冬季宜加热至室内设计温度送入机房内
A
B
C
D
AC
[解析] B选项A级机房冗余系统设置的要求为N+X,X=1~N,因此并非必须设置2N系统;C选项:数据中心一般要求设置不小于15min的应急冷源,主要是为了满足断电后柴油发电机开启前的供冷需求,并非长时间应急使用;D选项:由于数据机房冬季仍需持续供冷,因此应尽量利用新风的冷却能力,一般仅需将新风预热至室内状态点的露点温度(或高1℃),保证不产生结露现象即可。
8. 有一车间冬季供暖采用集中送风的系统形式,且车间空气再循环,室内散热量为22W/m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几项?______
A.为了防止空气出现停滞的“死区”,工作区的平均风速取0.35m/s
B.回风口静压损失大于全压损失
C.送风口静压损失大于全压损失
D.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与水接触会爆炸,因此回风经净化处理且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A
B
C
D
ACD
[解析] A选项:根据《工业暖规》第5.6.6条及条文说明及第4.1.2条,室内散热量小于23W/m
3
时工作区平均风速不宜大于0.3m/s,且不宜小于0.15m/s,规定最小风速的原因是防止空气出现停滞的“死区”;BC选项:根据伯努利方程式可得,对于回风口来说静压损失与全压损失的差值为风口处动压,对送风口来说全压损失与静压损失的差值为送风口处的动压,因此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D选项:根据《建规2014》第9.2.3条,粉尘受水的作用能引起爆炸时,不能采用空气再循环的热风供暖系统。
9. 北京市某地铁通风工程,通风与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为了保证风管系统良好的调试和运维,风管系统的主管支管应设置下列哪几项装置?______
A.风管测定孔
B.风管检查孔
C.清洗孔
D.观察孔
A
B
C
D
ABC
[解析] 根据《民规》第6.6.12条。
10. 采用喷水室处理空气时,设t
w
为水的温度,t
A
为空气干球温度,t
s
为空气湿球温度,t
L
为空气露点温度。以下过程中水蒸发所需热量的来源,说法正确的为哪几项?______
A.t
w
=t
s
,水蒸发所需热量来自空气
B.t
w
=t
A
,水蒸发所需热量来自水
C.t
s
<t
w
<t
A
,水蒸发所需热量部分来自空气,部分来自水
D.t
w
>t
A
,水蒸发所需热量来自水
A
B
C
D
ABCD
[解析] 参考《空气调节》空气与水直接接触的七种变化过程,A选项:过程为等焓加湿,空气干球温度高于水温,空气向水传递热量,使部分水蒸发成为水蒸气;B选项:过程为等温加湿,空气干球温度等于水温,空气和水之间没有显热交换,但由于水表面的水蒸气分压力大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故仍会有水蒸发,但热量的来源是水本身;C选项:过程处于AB选项之间,水蒸发所需热量同时来自水和空气;D选项:过程为升温加湿,水向空气传递热量,并且提供水蒸发所需的热量。
11. 以下关于住宅集中供暖及相关措施的做法,正确的为哪几项?______
A.住宅集中供暖的设计,宜进行每一个房间的热负荷计算
B.为减少户间传热量,新建建筑户间楼板和隔墙宜做保温处理
C.室内供暖系统的制式采用单管系统时,应在每组散热器的进出水支管之间设置跨越管,散热器应采用低阻力两通或三通调节阀
D.当采用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时,供水温度宜采用35~45℃,不应大于6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
A
B
C
D
CD
[解析] A选项: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第8.3.4条,条文表述为“应”;B选项:根据《供热计量》(JGJ 173—2009)第7.1.6条,不应为减少户间传热而做保温处理;C选项:根据《严寒规》(JGJ 26—2018)第5.3.2条;D选项:根据《民规》第5.4.1条。
12. 在进行密闭罩设计风量计算时,下列哪几项影响因素应同时考虑?______
A.物料进入诱导的空气量
B.压实物料排挤出的空气量
C.物料和机械散热空气膨胀量
D.控制污染物外溢从缝隙处排出的空气量
A
B
C
D
ABC
[解析] 根据《工业暖规》第6.6.2条。
13. 下列原因中不是限制地面辐射供暖供水温度的主要原因的是哪几项?______
A.有利于延长化学管材的使用寿命
B.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感
C.有利于保证地面温度的均匀
D.有利于保持较大的热媒流速,方便排除管内空气
A
B
C
D
CD
[解析] 根据《辐射冷暖规》(JGJ 142—2012)第3.1.1条条文说明。
14. 针对不同类型的空调冷却塔设备,下列特点描述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______
A.闭式塔进塔水压要求较高,但可以用于冷却塔安装位置低于冷机的情况
B.鼓风式逆流塔较引风式逆流塔电气安装容量更高,但可适用于自然通风不良的场所
C.横流塔换热效率低于逆流塔,易造成气流短路,但风机容量小于逆流塔
D.直燃机用冷却塔一般采用中温型,其填料高度小于常温型冷却塔
A
B
C
D
AB
[解析] ABC选项:根据表3.7-3;D选项:根据表3.7-5,中温型冷却塔由于进出口温差较大,因此需要增加换热流程,即增加冷却塔填料高度。
15. 下列关于供暖热负荷的说法,哪几项是错误的?______
A.采用集中热源分户热计量的热水辐射间歇供暖系统,供暖修正系数取1.2或1.3
B.采用集中热源分户热计量的热水散热器间歇供暖系统,供暖修正系数取1.2或1.3
C.采用集中热源分户热计量的热水供暖系统,户间传热量计算值不大于房间供暖负荷的50%
D.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中高度附加系数应附加在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和其他附加耗热量上
A
B
C
D
AD
[解析] A选项:根据《辐射冷暖规》(JGJ 142—2012)第3.3.7条及条文说明,采用集中热源分户热计量的热水辐射供暖系统,间歇供暖修正系数与供暖地面类型有关;B选项:根据《民规》第5.2.8条,散热器供暖系统间歇供暖修正系数仅白天使用取1.2,不经常使用取1.3;C选项:根据《民规》第5.2.10条。
16. 下列哪些选项的压缩机无余隙容积?______
A.活塞式
B.螺杆式
C.涡旋式
D.滚动转子式
A
B
C
D
BC
[解析] 只有活塞式和滚动转子式有余隙容积。
17. 下列关于热水热力网采用不同调节方式时,热水锅炉循环水泵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哪几项?______
A.当系统采用集中质调节时,循环水泵流量应根据用户耗热量和进出水温差确定
B.当系统采用集中质调节时,为保证检修时最大循环水量的要求,需要设置至少一台备用水泵
C.当系统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调节时,其并联水泵参数及特性曲线宜相同或相近
D.当系统采用改变流量的中央质一量调节时,水泵台数不宜少于2台
A
B
C
D
ABC
[解析] A选项:根据《锅规》(GB 50041—2020)第10.1.4.1条,还应考虑管网损失,且在锅炉出口母管与循环水泵进口母管之间装设旁通管时,尚应计入流经旁通管的循环水量;B选项:根据第10.1.4.3条条文说明,对备用泵不做明确要求;C选项:根据第10.1.5条,水泵流量、扬程不宜相同;D选项:根据第10.1.6条。
18. 下列关于集中空调冷热水系统中,采用二级泵系统原因错误的是下列哪几项?______
A.空调系统负荷变化大,系统各环路阻力相差20kPa时
B.空调系统负荷变化小,系统各环路阻力相差50kPa时
C.空调系统负荷变化大,系统各环路阻力相差50kPa时
D.空调系统负荷变化小,系统各环路阻力相差20kPa时
A
B
C
D
AD
[解析] 根据《公建节能2015》第4.3.5.3条条文说明,二级泵系统的选择设计,“负荷变化大”不列入采用二级泵或多级泵的条件,阻力相差较大的推荐值可采用0.05MPa。
19. 下列哪些场所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______
A.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空气的丙类厂房内,净化后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时
B.除尘系统净化后,排风含尘浓度仍大于或等于工作区容许浓度的30%时
C.空气中含有的易燃易爆气体,且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值的10%的戊类厂房或仓库
D.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且设置了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的房间
A
B
C
D
BCD
[解析] A选项:根据《建规2014》第9.1.2条,低于25%时可以循环使用;B选项:根据《工业暖规》第6.3.2.3条;C选项:根据《工业暖规》第6.9.2.3条;D选项:根据《建规2014》第9.1.4条。
20. 下列关于洁净室室压控制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哪几项?______
A.某洁净室要求为相对负压,则送风量应小于回风量与排风量之和
B.负压洁净室是指与相邻洁净室或室外均保持相对负压的洁净室
C.某无外窗厂房,围护结构采用装配式彩钢岩棉板,其换气次数可取0.5次/h
D.当室外迎面风速为6m/s时,洁净室压差值应不小于25Pa
A
B
C
D
BC
[解析] B选项:洁净室正压、负压是相对的;C选项:混凝土外墙的无窗房间,换气次数可取0.5次/h;D选项:根据3.6-16,迎风面压力为20Pa,因此洁净室压差值应不小于25Pa。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