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一+科目二模拟题93
一、判断题
1. 送站按照与散客约定的时间,导游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散客下榻的饭店,接运游客。
对
错
A
2. 地陪下团后,应认真、妥善地处理好旅游团的遗留问题,按有关规定办理游客托办的事宜,必要时请示领导后再办理。
对
错
A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对
错
A
4. “十四五”时期旅游目的地质量提升打造了渤海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对
错
B
[解析] “十四五”时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5. 在导游服务中,态势语言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导游做好导游服务工作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对
错
B
[解析] 在导游服务中,口头语言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语言形式。
6. 旅行、游览中遇有可能危及游客人身安全的情况时,需征得多数游客的同意,方可调整或变更接待计划,游览完毕后报告旅行社。
对
错
B
[解析] 后面表述有问题,应立即报告旅行社。
7. 在人际知觉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
对
错
A
8. 未成年人购买乘意险为1元,最高保障20万元意外身故、伤残保险金和1万元意外医疗费用。
对
错
B
[解析] 2万元意外医疗费用。
9. 《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
对
错
B
[解析] 《民法典》第2条规定,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0. 1.2米以下儿童免费乘船旅行,一个成人只能带一名免费儿童。
对
错
A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禁止范围以外的建设活动的,未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对单位处______的罚款。
A.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D.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A
B
C
D
D
[解析] 在风景名胜区内从事禁止范围以外的建设活动,未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对个人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服务队伍的是______。
A.律师
B.法官
C.公证员
D.法律服务志愿者
A
B
C
D
B
[解析] 法律服务队伍包括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
3.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民生福祉将达到新水平,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______岁。
A.1
B.2
C.3
D.5
A
B
C
D
A
[解析] 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4. 乘坐中国境内始发的航空飞机可以随身携带______毫升液体。
A.100
B.200
C.50
D.150
A
B
C
D
A
[解析] 乘坐从中国境内机场始发的国际、地区航班的游客,其携带的液体物品仍执行中国民航总局2007年3月17日发布的有关规定,即每件容器不超过100毫升,盛放液体的容器应置于最大容积不超过1升的、可重新封口的透明塑料袋中。
5. 导游服务的主体是______。
A.旅游企业
B.导游
C.游客
D.旅游协会
A
B
C
D
B
[解析] 导游服务的主体是具有导游资格的导游。
6. 按规定航线经过经停站至终点站或直达终点站的飞行称为______。
A.不定期航班
B.直航航班
C.经停航班
D.定期航班
A
B
C
D
D
[解析] 定期航班是指飞机定期自始发站起飞,按规定航线经经停站至终点站或直达终点站的飞行。
7. 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具有______学历,身体健康,具有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
A.高级中学、大专或者以上
B.高级中学或者以上
C.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
D.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
A
B
C
D
D
[解析] 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通过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导游资格证书并进行岗前培训,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在相关旅游行业组织注册后,自动成为初级导游。
8. 根据我国海关对入境游客所携带烟酒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是______。
A.外国游客可免税携带雪茄200支
B.港澳游客可免税携带香烟400支
C.不满16周岁的旅客,禁止携带烟酒
D.当天往返港、澳地区的旅客可携带12度以上免税酒1瓶
A
B
C
D
C
[解析] 年龄是很好的判定因素。
9. 截至2023年,下列国家中对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单方面免签的是______。
A.多米尼克
B.白俄罗斯
C.斯里兰卡
D.毛里求斯
A
B
C
D
A
[解析] 对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单方面免签的国家有19个,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韩国(济州岛等地)、乌兹别克斯坦、摩洛哥、法属留尼汪、突尼斯、安提瓜和巴布达、海地、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英国海外领地)、圣基茨和尼维斯、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国海外领地)、牙买加、多米尼克、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塞班岛等)、萨摩亚、法属波利尼西亚、阿尔巴尼亚、伊朗、英属维尔京群岛。
10. “鄂南龙潭是九宫山森林公园的一处三级瀑布,其形态特征各异,一叠仿佛白练悬空;二叠恰似银缎铺地;三叠如同玉龙走潭……”这种比喻是______。
A.使语言简洁明快的比喻
B.使自然景物形象化的比喻
C.使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比喻
D.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的比喻
A
B
C
D
A
[解析] 这里将瀑布比喻为白练、银缎和玉龙,言辞十分简洁明快。
11. 旅游团在参观游览中,突遇歹徒抢劫,导游首先应______。
A.立即向警察求助
B.迅速联系医院
C.全力保护游客
D.马上报告旅行社
A
B
C
D
C
[解析] 遇到歹徒向游客行凶、抢劫,导游应做到临危不惧,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奋力与坏人拼搏,勇敢地保护游客。同时,立即将游客转移到安全地点,力争在群众和公安人员的帮助下缉拿罪犯,追回钱物,但也要防备犯罪分子携带凶器狗急跳墙,所以,切不可鲁莽行事,要以游客的安全为重。
12. 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______的罚款。
A.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B.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D.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A
B
C
D
D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40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①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的;②在风景名胜区内修建储存爆炸物、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设施的;③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的。
13. 火灾发生后,下列导游对事故的处理不妥的是______。
A.立即抢救伤者,送往医院治疗
B.安定游客情绪
C.立即终止旅游活动,赔偿游客损失
D.写出翔实的书面报告
A
B
C
D
C
[解析] 游客得救后,导游应立即组织抢救受伤者;若有重伤者应迅速送往医院,有人死亡,按有关规定处理;采取各种措施安定游客的情绪,解决因火灾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困难,设法使旅游活动继续进行;协助领导处理好善后事宜:写出翔实的书面报告。
14. 外国旅游团来华旅游,一名游客突发疾病需要立即手术,如果亲属不在,需由______同意签字。
A.全程导游
B.地陪导游
C.海外领队
D.旅行社领导
A
B
C
D
C
[解析] 如果需要做手术,必须征得患者亲属的同意,如果亲属不在,需由领队同意并签字。
15. 讲解杭州西湖孤山时,导游说“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这是运用了形式逻辑中的______。
A.同一律
B.排中律
C.矛盾律
D.排他律
A
B
C
D
B
[解析] 在这里,导游运用了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从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孤山这个岛屿同陆地的内在联系及其转化。
16. 导游漏接事故的处理措施不包括______。
A.不用与旅行社联系
B.诚恳地赔礼道歉,求得游客谅解
C.尽量采取弥补措施,使游客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D.提供更加热情周到的服务消除游客的不快
A
B
C
D
A
[解析] 漏接的处理:①实事求是地向游客说明情况,诚恳地赔礼道歉,求得游客谅解。②尽量采取弥补措施,使游客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③提供更加热情周到的服务。④必要时请接待社领导出面赔礼道歉,或酌情给游客一定的物质补偿。
17. 对于游客的意见和建议,下列导游做法错误的是______。
A.要设身处地地从游客的角度着想
B.表现出充分的同情和理解
C.采取适当的言语来缓和游客的情绪
D.对于无异议的要求,当下给予赔偿
A
B
C
D
D
[解析] 对于游客在意见和建议中提出的要求,特别是有关赔偿的问题,导游不要轻易做出任何承诺。
18. 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所受损失______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A
B
C
D
B
[解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49、第51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2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19. 导游按计划到机场迎候散客,航班到港却没有接到客人。此时,导游首先应该______。
A.向旅行社汇报
B.打电话联系客人
C.通知司机分头寻找
D.返回预订的饭店寻找
A
B
C
D
B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即可分析出,没接到客人时肯定先打电话给客人。
20. 根据《旅游安全管理办法》规定,旅游经营者对可能发生的旅游突发事件及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______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所在地人民政府
A
B
C
D
D
[解析] 第7条规定,旅游经营者应当定期检查本单位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可能发生的旅游突发事件及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三、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 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包括______。
A.行为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C.意思表示真实
D.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E.不违背公序良俗
A
B
C
D
E
BCDE
[解析] 依据《民法典》第14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包括: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示真实;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因此,行为人不需要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故选BCDE。
2. 根据《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在线旅游经营者应当依法建立旅游者安全保护制度,制定应急预案,结合有关政府部门发布的安全风险提示等信息进行风险监测和安全评估,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做好旅游______等工作。
A.应急救助与处置
B.保险赔付与追偿
C.安全宣传与引导
D.风险提示与防范
E.风险转化与救援
A
B
C
D
E
ACD
[解析] 《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第7条,在线旅游经营者应当依法建立旅游者安全保护制度,制定应急预案,结合有关政府部门发布的安全风险提示等信息进行风险监测和安全评估,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做好旅游安全宣传与引导、风险提示与防范、应急救助与处置等工作。
3. 合同形式,指民事主体之间达成______民事法律关系合意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合同内容的载体。
A.设立
B.变更
C.终止
D.开始
E.调解
A
B
C
D
E
ABC
[解析] 合同形式,指民事主体之间达成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合意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合同内容的载体。
4. 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实行的原则有______。
A.科学规划
B.统一管理
C.严格保护
D.永续利用
E.分级管理
A
B
C
D
E
ABCD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3条规定,国家对风景名胜区实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5. 对于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导游正确的做法有______。
A.对于不可理喻的要求,导游可以一口回绝
B.对于无理取闹者,沉着冷静,不卑不亢
C.不能一口回绝,不能随便说“不行”两字
D.不合理的,不可能的,要耐心解释
E.游客提出的要求,无论怎样,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A
B
C
D
E
BCDE
[解析] 不合理,不可能,耐心解释,实事求是。不能一口回绝,不能随便说“不行”两字。
6. 地方导游服务程序中的接站服务包括______。
A.旅游团抵达前的业务安排
B.旅游团抵达后的服务
C.旅游团赴饭店途中服务
D.在饭店与领队核商日程
E.行李运抵饭店服务
A
B
C
D
E
ABC
[解析] 接站服务:旅游团抵达前的服务业务安排、旅游团抵达后的服务、赴饭店途中服务。
7.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______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A.危困状态
B.危急状态
C.危险状态
D.缺乏判断能力
E.丧失辨识能力
A
B
C
D
E
AD
[解析] 《民法典》第151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故选AD。
8. 旅游者提出晚间单独行动时,导游的正确做法是______。
A.提醒不要去秩序较乱的街区
B.提醒不要去热闹的购物中心
C.提醒不要去距离酒店较远的地方
D.提醒不要携带贵重物品
E.提醒不要太晚回饭店
A
B
C
D
E
ACDE
[解析] 导游应建议不要走得太远,不要携带贵重物品(可寄存在前台),不要去秩序乱的场所,不要太晚回饭店等。
9. 东方人较含蓄、内向,往往委婉地表达意愿,其思维方式一般______。
A.由小到大
B.由近及远
C.由大到小
D.由远到近
E.从抽象到具体
A
B
C
D
E
CDE
[解析] 东方人较含蓄、内向,往往委婉地表达意愿,其思维方式一般从大到小、从远到近、从抽象到具体。
10. 根据侵权责任编规定,下列关于用人责任构成要件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被用工者实施了侵权行为
B.存在用工关系
C.用工者与被用工者之间只能是劳动关系
D.在单位用工关系中,用人责任必须是单位的工作人员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
E.在个人劳务关系中,用人责任必须是被用工者因提供劳务造成他人损害
A
B
C
D
E
ABDE
[解析] C错误,用工关系指用工者和被用工者之间因用工而形成的关系,用工关系的存在并不一定以劳动合同的存在为前提,即使在临时用工中,当事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可以形成用工关系。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