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作品赏析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得分计入总分)
1. 绘画赏析:《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人物达·芬奇最负盛名之作。该画是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餐厅所作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故事取材于圣经:法利赛人用一袋子金币收买了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犹大。犹大将基督出卖了,这个罪行由神灵暗示给了基督,基督在与众门徒共进晚餐时,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之中有一人要出卖我了。”众门徒听罢举座四惊。达·芬奇抓住这个故事中最戏剧化,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即基督说完之后,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神态反应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与情绪的流露。画面中群情激动的十二门徒与镇静自若的基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有的惊恐,有的愤怒,有的怀疑,有的剖白等神情,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人微,惟妙惟肖。
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运用了科学的透视技法,使整个画面只有一个焦点基督,画面上所有人物都向中心集中、消失,形成了一个非常科学的三维深度空间。画面十二门徒三人一组的形式自然分为四个小组,互相之间呼应着贯穿了一连串的姿势与动作。既统一、协调,又极富变化。整个画面的构图既均衡又和谐,不露雕琢的痕迹,使画面形成了崇高、向上、神秘和威严的气氛。
2. 雕塑赏析:《思想者》
法国雕塑作品,青铜雕塑,高198厘米,法国雕塑家奥古斯迪·罗丹创作于1880至1900年,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罗丹是雕塑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和教育家,是旧时期古典主义和新时期现代主义艺术源流的传承者。
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原为《地狱之门》组塑的一部分,后翻铸成铜像。作品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情绪。他默默凝视着人们正在深受的苦难,实际上此中包含了艺术家自己极大的同情和悲痛之情。
罗丹在他的《艺术论》中谈到,“艺术向人们揭示人类所以存在的问题,它指出人生的意义,使他们明白自己的命运和应走的方向”。而《思想者》是对其艺术理念最好的注解。作品中雕塑艺术已经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语言,人们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内容要远远超过视觉感受。
3. 绘画赏析:《自由女神领导着人民》
《自由女神领导着人民》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大师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品。
1830年7月,爆发了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革命运动。人民群众高昂的革命热情,巴黎街头巷战的壮烈景象,深深地激励和鼓舞着热爱自由和正义的德拉克洛瓦。他以充沛的激情,迅速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反映出来,诞生了德拉克洛瓦最优秀的作品《自由女神领导着人民》。作品真实地再现了硝烟迷漫、尸横街头的巴黎巷战的激烈景象。同时,画家又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在画面中心描绘了一个象征性的形象:一位一手持枪,一手高擎三色旗的自由女神。在她的带领下,工队、知识分子、学生和广大群众奋勇前进。作品像一首旋律激越、感情炽烈的战斗进行曲,动人心魄,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在这幅作品中,革命的内容和浪漫主义手法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融为一体。画家处处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强烈的感情,加强战斗的气氛。整幅画面正如左拉所说:“德拉克洛瓦的调色板是沸腾着的。”他不仅用色彩塑造形象,而且他的笔触到处都跳动着激情和力量。德拉克洛瓦以《自由女神领导着人民》把浪漫主义运动推向了顶峰。而他也就成为这一运动的主将和杰出的代表。
四、论述题1. 审美想像是艺术创作诸心理要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请阐述审美想像的涵义、特性及其与联想的关系。
(1)审美想像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过程。审美想像是艺术家获得丰厚审美经验以及从事创造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像分为再造性想像(知觉想像)和创造性想像,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像。
(2)审美想像离不开表象记忆;审美想像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审美想像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想像和联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像。想像与联想可以相互交叉与融合。
2. 试论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与意境。
(1)型是指艺术作品中高度概括的,具有一定社会本质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2)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