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参考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1. 根据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要求,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同一天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对 错
B
[解析] 平行登记中的“期间相同”,是指对每项经济业务在记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过程中,可以有先有后,但必须在同一会计期间全部登记入账。
2. 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簿记录后,如果左右平衡就可以肯定记账没有错误。
对 错
B
[解析] 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簿记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些记账错误通过试算衡难以检查出来,所以,即使左右平衡也不能肯定记账没有错误。
4. 企业购入的材料,如果期末结算凭证仍未到达,可暂不入账,直到结算凭证到达才可入账。
对 错
B
[解析] 企业购入的材料,如果结算凭证未到,平时可以暂时不进行总分类核算,待结算凭证到达,再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但遇到月末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时,应先按暂估价入账,下月初用相反的分录予以冲回。
5. 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对 错
A
[解析] 定期清查是指根据事前计划或管理制度规定的时间安排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这种清查对象的范围,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6.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单位的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对 错
A
[解析] 根据现金的保管制度,单位的库存现金不准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
7. “银行存余额调节表”不但起对账的作用,而且是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的凭证。
对 错
B
[解析]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的凭证,应在有关结算凭证到达后,再据记账凭证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8. 如果长期借款是用于正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的,应将其发生的利息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对 错
A
[解析] 长期借款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财务费用。
9. 如果企业已经确认收入,又发生销售退回的,均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
对 错
A
[解析] 如果企业已经确认收入,又发生销售退回的,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均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
10.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保管年限为15年。
对 错
B
[解析]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保管年限为5年。
四、简答题1. 坏账损失的估计方法主要有哪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其是如何规定的?
坏账损失的估计方法主要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三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坏账准备的提取方法及提取比例等均由企业自行确定。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2. 简述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区别。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间存在以下区别:(1)填制人员不同。原始凭证大多是由本单位或外单位的业务经办人员填制的,而记账凭证则一律是由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填制的;(2)填制依据不同。原始凭证是根据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填制的,而记账凭证则是根据经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的;(3)填制方式不同。原始凭证只是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原始证明,而记账凭证则要依据会计科目对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初步归类、整理;(4)发挥作用不同。原始凭证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而记账凭证则是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五、综合题1. 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设备买价80000元,增值税额13600元,支付运杂费 2000元,支付包装费400元,安装费115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编制支付设备款、税金、运杂费、安装费和交付使用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96000
贷:银行存款 96000
借:在建工程 1150
贷:银行存款 1150
借:固定资产 97150
贷:在建工程 97150
2. 某企业2008年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如下:
(1)该企业3月份各部门的折旧额分别为:生产部门600元,行政管理部门150元,销售部门50元。
(2)3月10日生产部门报废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24600元,原预计使用10年,净残值为 6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已使用8年。
(3)3月15日为生产部门购入不用安装的新设备一台并已投入使用,价值49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残值为1000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4)3月20日为行政管理部门购入计算机一台并投入使用,价值6000元,预计使用5年,残值为2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5)3月25日,销售部门购入一部包装设备并投入使用,价值10200元,,残值为200元,预计总工作量为10000小时,3月份共使用了50小时。
要求:编制该企业4月份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生产部门:(24600-600)÷(10×12)=200元
上月新增加的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生产部门:第一年折旧率:4÷(4+3+2+1)=0.4
第一个月的折旧额:(49000-1000)×0.4÷12=1600元
管理部门:第一个月的折旧额:6000×2÷(5×12)=200元
销售部门:(10200-200)÷10000×50=50元
则4月份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如下: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2008年4月
使用部门 |
上月折旧额 |
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应计提折旧额 |
上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应计提折旧额 |
|
生产部门 |
600 |
200 |
1600 |
2000 |
管理部门 |
150 |
|
200 |
350 |
销售部门 |
50 |
|
50 |
100 |
合 计 |
800 |
200 |
1850 |
2450 |
|
3. 根据所给资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登记甲材料明细账。
要求:
(1)根据“材料明细账”中的资料计算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和发出的材料的
实际成本。必须写出计算过程,未写出计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登记材料明细账。
材料明细账 材料名称:甲材料 计算单位:公斤 2008年 | 作证号 | 摘要 | 收入 | 发出 | 结存 | 月 | 日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1 | 1 | 略 | 结存 | | | | | | | 900 | 75 | 67500 | | 12 | | 入存 | 600 | 78 | 46800 | | | | | | | | 19 | | 领用 | | | | 800 | | | | | | | 25 | | 购入 | 400 | 80 | 32000 | | | | | | | | 28 | | 领用 | | | 3 | 300 | | | | | | | 31 | | 合计 | | | | | | | | | | |
发出材料的月末一次加权平均单价
=(67500+46800+32000)÷(900+600+400)
=146300÷1900
=77(元/公斤)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800+300)×77
=84700(元)
材料明细账
材料名称:甲材料 计算单位:公斤
2008年 |
作证号 |
摘要 |
收入 |
发出 |
结存 |
月 |
日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数量 |
单价 |
金额 |
1 |
1 |
略 |
结存 |
|
|
|
|
|
|
900 |
75 |
67500 |
|
12 |
|
入存 |
600 |
78 |
46800 |
|
|
|
|
|
|
|
19 |
|
领用 |
|
|
|
800 |
|
|
|
|
|
|
25 |
|
购入 |
400 |
80 |
32000 |
|
|
|
|
|
|
|
28 |
|
领用 |
|
|
3 |
300 |
|
|
|
|
|
|
31 |
|
合计 |
1000 |
|
78800 |
1100 |
77 |
84700 |
800 |
77 |
616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