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21. ①这些钟虽然用途迥异,但形制没有明显差别,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后,一直沿用至近代,学术界将这一新的古钟类型泛称为“梵钟”。
②这种新的古钟类型包括佛寺宫观使用的“佛道用钟”,还包括城市钟楼报时的“更钟”,以及朝堂禁宫安置的“朝钟”等。
③梵钟的名称虽有“梵”字,但并不是随佛教传入中国,而是由古印度的一种敲击的木板与中国的古钟文化结合而成。
④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先秦乐钟的古钟类型。
⑤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与道教的兴起,圆筒形梵钟开始广泛出现。
⑥自此,中国古钟的形制、声韵等都因其应用范围的拓展和使用功能的变化而发生了相应变化。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③⑤⑥④②①
- B.⑤③⑥④②①
- C.⑤④⑥②①③
- D.④①③⑥⑤②
A B C D
C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③介绍梵钟的名字由来不是随佛教传入。④中代词指代不明,不适合做首句,排除D项。⑤介绍梵种出现的背景是佛教的传播和道教的兴起。对比③⑤,③应该在⑤的后面,排除A项。
第二步,对比B项和C项。③和①的前后顺序不同,①说到学术界将新的古钟类型泛称为“梵钟”,③延续了①的话题“梵钟”的名称,①③衔接恰当。排除B选项。
第三步,验证C项。语义通顺,逻辑合理。
因此,选择C选项。
22. ①早期的铜鼎,因铸造技术的局限,形制比较单一,以锥足圆鼎为主,器壁较薄,纹样简单,充满了原始性。
②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大约1500年的历史进程中,鼎从一件日常的生活用器逐渐走向政治舞台,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③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代中期偏晚的时候,以族徽与日名为主题所构成的铭文开始出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后母戊鼎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青铜鼎由此进入了它的繁荣期。
④商中期以后,随着铸造技术的提高和日益重要的祭祀的需要,鼎的形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方鼎和分档鼎,且形体也不断变大。
⑤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
⑥尊贵的社会地位,深厚的精神内涵,完美的艺术形式,汇聚于铜鼎一身,使其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⑤②⑥①④③
- B.②⑤①④⑥③
- C.⑤③①④⑥②
- D.①④③⑥⑤②
A B C D
A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介绍早期铜鼎以锥足圆鼎为主,充满原始性。②介绍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鼎成为国家政权的标志。⑤介绍鼎是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无法确定首句。
第二步,寻找其他突破口。根据③“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代中期偏晚的时候”,④“商中期以后”可知,④在③的前面,排除C项。⑥是对②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因此②⑥相连,答案锁定A选项。
第三步,验证A项。语义通顺,逻辑合理。
因此,选择A选项。
23. ①进入博物馆,一本本古籍文献知识图书、一张张古籍修复流程和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一件件客家姓氏图腾等文创产品展示,为参观者提供了古籍文献保护、抢救、修复的知识图谱
②古籍修复师们则在三层聚精会神地操作。配纸染纸、配制浆糊、分解书籍、填补虫洞……
③走进洛带古镇,浓郁的客家气息袭来:歇山顶、攒尖顶等各色客家民居古老雅致,广东会馆、川北会馆等客家会馆错落在古镇屋宇间
④古籍修复师们或坐或站、或贴或刻、或裁或粘,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将善本古籍、古字画、碑帖、档案、票据等还原本来模样
⑤在二楼核心展陈区,杜伟生、徐建华等九位中国当代古籍修复大师、高浮雕传拓大师的修复业绩及学术成果图高高悬挂,他们用过的修复物件整齐摆放,传递着大师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⑥不多时,一座三层小楼映入眼帘,白墙灰瓦,这便是由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创建的古籍文献修复博物馆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③⑥①⑤②④
- B.①④⑤②③⑥
- C.③①②⑥④⑤
- D.①⑤④②⑥③
A B C D
A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③句为走进洛带古镇后的印象。①句为进入博物馆后的印象。而⑥句介绍了映入眼帘的三层小楼是博物馆,根据逻辑,应先“映入眼帘”再“进入博物馆”,因此,①句不适合做首句,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对比A项和C项,判断是⑥①还是⑥④。⑥①都介绍了博物馆,博物馆先“映入眼帘”再“进入博物馆”,符合逻辑,可将⑥①捆绑。④句介绍了古籍修复师的工作,与⑥句话题不一致,故排除C项。
第三步,验证A项。语义通顺,逻辑合理。
24. ①所以,国务院引发了《2019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
②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拖欠相关方款项的新闻时有发生
③一些地方政府、国企长期拖欠款项可能严重影响经济正常运行
④除了政府,国有大型企业也时有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情况
⑤提出今年的工作目标之一是持续推进清欠专项行动
⑥现代经济运行中,政府部门被认为是信用最高的,有政府背书的单位在信用评级中都享有较高的评级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③④①②⑥⑤
- B.③①⑥②④⑤
- C.⑥②④③①⑤
- D.⑥②①③④⑤
A B C D
C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
③句介绍了地方政府和国企如果拖欠款项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⑥句介绍了政府在现代经济运行中被认为是信誉较高的主体,对现代经济中的政府下了定义。文段应先对政府下定义,再解释政府长期拖欠款项的不良影响。因此,⑥句应在③句前,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对比C项和D项。判断是②④③还是②①③。③句中涉及到地方政府和国企两个主体,②句和④句分别先后提到了地方政府和国企,②④③语义连贯。①句中有表示结果的关联词“所以”,《方案》应是解决问题的措施,应位于问题句③后,故排除D项。
第三步,验证C项。语义通顺,逻辑合理。
因此,选择C选项。
25. ①这是当今全球城市智能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②若对上述关系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城市病”,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③城市里的人类社会活动与组织也越来越复杂,如基建、服务、交通、物流、能源、通信等诸多子系统,彼此构成错综复杂的共生、促进或制约关系
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从这些关系中已形成大量学术成果,但由于学科区分,综合性分析研究较为稀缺
⑤随着城市不断变得更大、更复杂,在城市物理空间中,人造物开始打破与自然物的平衡关系,如建筑、街道、车辆、包装物、垃圾、污水、雾霾,使土壤、江河、大气等面临严峻考验
⑥今年来,互联网、传感器网、大数据、云平台崛起,城市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已通过数字化映射到信息空间,对它们的学习、分析、综合变得可能。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⑤③②④⑥①
- B.⑥①③⑤②④
- C.⑥①④⑤③②
- D.⑤③④②⑥①
A B C D
A
[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⑤句介绍了伴随城市发展而来的一系列挑战。⑥句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的数字化加强对其的学习和分析。⑤句和⑥句不好确定首句,寻找其他突破口。
第二步,观察其他句子。②句中有指示代词“上述关系”,③句提到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和组织构成了共生、促进或制约关系,故可将③②捆绑,排除B项和D项。⑥句中提到的城市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是对③句提到的“错综复杂的共生、促进或制约关系”的进一步论述,因此,⑥句应位于③句后,故排除C项。
第三步,验证A项。语义通顺,逻辑合理。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6. 某阶梯会议室有16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最后一排有40个座位。这个阶梯会议室共有多少个座位?______
A B C D
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数列问题。
第二步,第16排有40个座位且后一排均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根据通项公式:a
n=a
1+(n-1)d,可得第一排有40-(16-1)×2=10(个)座位,根据求和公式:

,那么这个阶梯教室共有座位(10+40)×16÷2=400(个)。
因此,选择C选项。
7. 某美术馆计划展出12幅不同的画,其中有3幅油画、4幅国画、5幅水彩画,排成一行陈列,要求同一种类的画必须连在一起,并且油画不放在两端,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陈列方式?______
- A.不到1万种
- B.1万—2万种之间
- C.2万—3万种之间
- D.超过3万种
A B C D
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用捆绑法解题。
第二步,3幅油画捆绑在一起,4幅国画捆绑在一起,5幅水彩画捆绑在一起,一共3个整体,但是油画不能在两端,则油画必须在中间,那么国画和水彩画在两端有

=2(种)方式,3幅油画内部有

=6(种)方式,4幅国画内部有

=24(种)方式,5幅水彩画内部有

=120(种)方式,那么一共有2×6×24×120=34560>30000(种)。
因此,选择D选项。
8. 某新型建材生产车间计划生产480个建材,当生产任务完成一半时,暂时停止生产,对器械进行维修清理,用时20分钟。恢复生产后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结果完成任务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40分钟,问对器械进行维修清理后每小时生产多少个建材?______
A B C D
A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
第二步,设机器维修清理前每小时生产3x个建材,那么维修清理后每小时生产4x个建材。维修清理花费20分钟,最后又提前40分钟完成,后一半任务的实际用时比原来少1小时。可列方程:

,解得x=20,那么机器维修清理后每小时生产20×4=80(个)建材。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用数字特性解题。
第二步,效率提高三分之一,即机器维修清理前后单位时间内生产建材个数之比为3:4。由倍数特性可知机器维修清理后每小时生产个数是4的倍数,只有A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18. 某高校组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配备了A、B两个会务组成员,因工作需要,先将A组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调到B组去帮忙。后来因为工作程序的改变又把B组工作人员中的12人调到A组,这时A组有26人,B组有14人。问,最初A组的工作人员比B组的工作人员:______
A B C D
A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原来A组有3x人、B组有y人。第一次调动A组人数的1/3即x人去B组,此时A组剩2x人、B组有(y+x)人;第二次调动后A组有(2x+12)人,B组有(x+y-12)人,根据题意可列式:2x+12=26,x+y-12=14,解得x=7,y=19。则最初A组的工作人员比B组的工作人员多3x-y=21-19=2(人)。
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倒推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将B组中的12人调到A组后,A组26人、B组14人,可知此次调动前A组有26-12=14(人),B组有14+12=26(人)。又根据“将A组三分之一的工作人员调到B组去帮忙”,可知最初A组有14÷(1-

)
=21(人),B组有26-(21-14)=19(人),则最初A组的工作人员比B组的工作人员多21-19=2(人)。
因此,选择A选项。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三、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推出。 四、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