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注册电气工程师发输变电专业考试分类模拟题69
单选题
1.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______运行的措施。
A.串联
B.并列
C.相互影响
D.共同
A
B
C
D
B
[解析] 依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第4.0.2条。
2. 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中,采用数字式远方传送命令信息设备来传送允许式(有就地启动判据)命令,其传输时间要求为不大于______。
A.5ms
B.8ms
C.10ms
D.12ms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DL/T 723—2000)第8.3.1条表1。
3. 大容量并联电容器组的短路电流计算中,下列情况中______需考虑并联电容器对短路电流的助增效应。
A.不对称短路
B.短路点在变压器低压侧
C.短路点在出线电抗器后
D.对于采用12%串联电抗器的电容器装置,
时
A
B
C
D
B
[解析] 依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附录F第F.7条。
4.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安装地点和装设容量应根据分散补偿、就地平衡原则设置,应保证______。
A.不向电网倒送无功
B.仅向电网倒送少量无功
C.向电网倒送无功不超过限值
D.与电网没有无功交换
A
B
C
D
A
[解析] 依据《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2008)第3.0.6条。
5. 某主控制室面积为320m
2
,其照明功率密度值为:14W/m
2
(目标值)和16W/m
2
(现行值),采用2×28W的细管径直管铝合金栅格荧光灯具,该控制室安装灯具的数量范围是______。
A.80≤Ⅳ≤90
B.200≤Ⅳ
C.N≥100
D.100≤N≤200
A
B
C
D
A
[解析] 依据《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2014)第10.0.8条。
注:控制室面积×照明功率密度值/每套细管径直管荧光灯具功率=灯具数量。
6. 发电厂的屋外配电装置,为防止外人任意进入,其围栏高度宜至少______。
A.1.5m
B.1.8m
C.2.3m
D.2.5m
A
B
C
D
A
[解析] 依据《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第8.4.8条。
7. 发电厂、变电站中,屋外高压配电装置的最小安全净距A值是基本带电距离,其他安全净距是以A值为基础得出的,下列安全净距的计算中______是错误的。
A.B
1
=A
1
+750mm
B.B
2
=A
1
+30mm+70mm
C.C=A
1
+2300mm+200mm
D.D=A
1
+1600+200mm
A
B
C
D
D
[解析] 依据《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第8.1.1条及条文说明。
注:也可参考《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 电气一次部分》第699页相关内容。
8. 发电厂、变电站应向有关调度传送的遥测量不包含______。
A.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各段母线电压
B.水电厂上、下游(池)水位
C.母联和分段断路器电流
D.发电厂、变电站的变压器各侧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A
B
C
D
A
[解析] 依据《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 5003—2005)第5.1.2条。
9. 接触电位差是指______。
A.接地故障(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在人接触设备外壳或构架时,在人体手和脚间的电位差
B.接地故障(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1.0m处与设备外壳或架构间的电位差
C.接地故障(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1.0m处与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2.0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D.接地故障(短路)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大地表面形成分布点位,在地面上到设备水平距离1.0m处与设备外壳、架构或墙壁离地面的垂直距离2.0m处两点间的电位差
A
B
C
D
D
[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第2.0.16条。
10. 电力系统承受扰动能力的三级安全稳定标准不包括______。
A.保持稳定运行,但允许损失部分负荷或部分电源
B.保持稳定运行和电网的正常供电
C.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维持系统结构的完整,不允许系统解列
D.当系统不能保持稳定运行时,须防止系统崩溃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755—2001)第3.2条。
11. 开敞式高强气体放电灯灯具效率不应低于______。
A.60%
B.70%
C.75%
D.80%
A
B
C
D
C
[解析] 依据《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2014)第5.1.2条第4款。
12. 蓄电池室每组蓄电池宜布置在单独的室内,如确有困难,应在每组蓄电池之间设耐火时间大于______的防火隔断。
A.1.0h
B.1.5h
C.2.0h
D.3.0h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2015)第10.6.1条第3款。
13. ______及以下供检修用的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可就地操作。
A.500kV
B.330kV
C.220kV
D.110kV
A
B
C
D
D
[解析] 依据《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012)第5.1.8。
14. 下列金具______属于防振金具。
A.预绞丝护线条
B.并沟线夹
C.导线间隔棒
D.重锤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第291页表5-2-1及第316页间隔棒相关内容。
15. 架空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应为______。
A.2.75
B.3
C.3.25
D.不小于导线
A
B
C
D
D
[解析] 依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第5.0.7条。
16. 发电厂单台装机容量为200MW时,采用______,可不设发电机出口断路器。
A.扩大单元接线
B.发电机一三绕组变压器单元接线
C.发电机一自耦变压器单元接线
D.发电机一双绕组变压器单元接线
A
B
C
D
D
[解析] 依据《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第16.2.5条,单行本第134页。
“125MW级~300MW级的发电机与双绕组变压器为单元连接时,在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不宜装设发电机断路器或负荷开关”。
17. 某火电厂中,10kV户内配电装置的主母线工作电流是2000A,主母线选用矩形铝母线。按正常工作电流双片铝排最小应选为______。(海拔高度900m,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5℃)
A.2×(100×6.3mm
2
)
B.2×(100×10mm
2
)
C.2×(80×8.0mm
2
)
D.2×(125×8.0mm
2
)
A
B
C
D
C
[解析] 依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6.0.2条、附录D表D.9和表D.11。
第6.0.2条:对于室内裸导体,环境温度应取该处的通风设计温度。当无资料时,可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加5℃。则本题环境温度应取25+5=30(℃)。
海拔不需要修正。
查表D.11,综合校正系数K=0.94,导体实际计算载流量:I=2000/0.94=2127.66(A)。
根据表D.9,应选取导体规格为2×(80×8.0mm
2
)。
18. 风力发电场的变压器组及箱式变压器组存在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以及操作过电压,应装设______进行保护。
A.避雷器
B.集中接地装置
C.直击雷过电压保护装置
D.雷击侵入波过电压保护装置
A
B
C
D
A
[解析] 依据《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DL/T 5383—2007)第6.5.1条。
19. 已知某工程采用高度为28m,线间距离为10m的两根平行避雷线作为防雷保护,根据有关公式计算,两避雷线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h
0
是______。
A.15m
B.19.8m
C.23.6m
D.25.5m
A
B
C
D
D
[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第5.2.5条,
20. 水电厂厂用电最大负荷计算应优先采用______。
A.换算系数法
B.负荷统计法
C.综合系数法
D.轴功率法
A
B
C
D
C
[解析] 依据《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NB/T 35044—2014)第5.1.4条。
21. 变电站内装设2台(组)及以上变压器时,若一组故障切除后,剩下的变压器容量应保证该所全部负荷的______。在计及设备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
A.30%
B.50%
C.70%
D.90%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电力系统设计手册》第111页,可判断答案为C。
22. 500kV输电线路邻近民房时,房屋所在位置离地1.5m处最大未畸变电场强度不得超过______kV/m。
A.3.5
B.4
C.4.5
D.5
A
B
C
D
B
[解析] 依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第13.0.5条。
23. 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敷设的电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电缆线路中严禁设置接头
B.易燃气体较空气重时,不应采用埋地敷设方式
C.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
D.电缆及其管、沟穿过不同区域之间的墙、板孔洞处,应采用难燃性材料严密封堵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第5.1.10条。
24. 火力发电厂厂用配电装置室,搬运设备门的宽度应按最大设备外形宽度再附加一定尺寸,但最小宽度不小于900mm。下述各项为附加尺寸,有错误的是______。
A.100mm
B.200mm
C.300mm
D.400mm
A
B
C
D
A
[解析] 依据《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3—2014)第7.3.6条。
25. 五防闭锁功能包括______。
A.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电挂地线,防止带地线合闸,防止带电调整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
B.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误入有电间隔,防止带电挂地线,防止带地线合闸,防止带电调整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
C.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电挂地线,防止带地线合闸,防止误入有电间隔
D.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电挂地线,防止误入有电间隔,防止带电调整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
A
B
C
D
C
[解析] 依据《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6—2013)第2.0.9条。
26. 通过110kV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发电站,其升压站的主变压器应采用______。
A.油浸式变压器
B.无励磁调压变压器
C.有载调压变压器
D.自然油循环风冷变压器
A
B
C
D
C
[解析] 依据《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12)第7.3条。
27. 使用电感镇流器的气体放电灯应在灯具内设置电容补偿,荧光灯功率因数不应低于______,高强气体放电灯功率因数不应低于______。
A.0.9/0.85
B.0.85/0.9
C.0.95/0.9
D.1.0/0.95
A
B
C
D
A
[解析] 依据《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2014)第10.0.3条。
28. 水电厂厂用变压器容量选择,当装设三台厂用电电源变压器互为备用或其中一台为明备用时,每台的额定容量宜为最大厂用电负荷的______。
A.60%~65%
B.60%~70%
C.50%~60%
D.50%~70%
A
B
C
D
C
[解析] 依据《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NB/T 35044—2014)第5.2.2条第2款。
29. 变电站站用电负荷计算采用换算系数法时,下列设备中______应不予计算。
A.空调机、电热锅炉
B.生活水泵
C.浮充电装置
D.雨水泵
A
B
C
D
D
[解析] 依据《220kV~1000kV变电站站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 5155—2016)第4.1条。
30. 总配线架的容量可按各类通信设备总容量的______考虑。
A.1~1.8倍
B.1.5~2倍
C.2~3倍
D.2.5~4倍
A
B
C
D
B
[解析] 依据《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 5041—2012)第2.0.5条。
31. 110kV有效接地系统的配电装置,当地表面的土壤电阻率为200Ω·m,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持续时间为0.8s,表层衰减系数C
S
取0.8,则配电装置允许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不应超过______。
A.230、324V
B.75、150V
C.225、320V
D.100、360V
A
B
C
D
C
[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2011)第4.2.2—1条。
接触电压:
跨步电压:
32. 控制电缆宜采用多芯电缆,应尽可能减少电缆根数,当芯线截面为1.5mm
2
或2.5mm
2
时,电缆芯数不宜超过______。
A.10
B.19
C.24
D.37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6—2012)第7.5.9条。
33. 关于中性点接地的要求,下面说法______是错误的。
A.设备绝缘水平要求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其中性点必须接地
B.当系统没有限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要求时,中低压侧有电源的变电站或枢纽变电站每条母线有一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C.发电厂有多台220kV及以下升压变压器时,应有1~2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D.为限制单相短路电流,330kV及以上变压器中性点按一半接地考虑
A
B
C
D
D
[解析] 依据《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429—2009)第6.5.3条。
34. 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因数应在______范围内连续可调。需安装辅助无功补偿装置时,宜采用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必要时应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A.超前0.95~滞后0.95
B.超前0.98~滞后0.98
C.超前0.95~滞后0.9
D.超前0.9~滞后0.9
A
B
C
D
A
[解析] 依据《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GB/T 50865—2013)第5.7.3条。
35. 通过10~35kV电压等级并网的光伏发电站功率因数应能在______范围内连续可调,有特殊要求时,可做适当调整以稳定电压水平。
A.超前0.95~滞后0.95
B.超前0.98~滞后0.98
C.超前0.95~滞后0.9
D.超前0.9~滞后0.9
A
B
C
D
B
[解析] 依据《光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规定》(GB/T 19964—2012)第6.2.2条。
36. 屋内配电装置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小于______时,应装设固定遮拦。
A.2.5m
B.2.4m
C.2.3m
D.2.2m
A
B
C
D
C
[解析] 依据《3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2008)第5.1.4条。
37. 330~500kV线路主保护的整组动作时间,对远端故障(不包括远方信号传输时间)要求不大于______。
A.20ms
B.25ms
C.30ms
D.35ms
A
B
C
D
C
[解析] 依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第4.7.2条g)。
38. 有一35kV变电站的主变压器中性点的消弧线圈接地,拟对该变电站的接地装置进行热稳定校验,所内的继电保护配有速动主保护、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自动重合闸,在校验接地线热稳定时,短路的等效持续时间为______。
A.主保护动作时间+断路器开断时间
B.第一级后备保护动作时间+断路器开断时间
C.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时间+断路器开断时间
D.2s
A
B
C
D
B
[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附录E第E.0.3条式(E.0.3—2)。
39. 水电厂不经常启动的电动机正常启动时,所连接母线电压降不宜大于______。
A.25%
B.20%
C.15%
D.10%
A
B
C
D
C
[解析] 依据《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程》(NB/T 35044—2014)第6.3.1条第1款。
40. 在10kV不接地系统中,当A相接地时,B相及C相电压升高
倍,此种电压升高属于______。
A.最高运行工频电压
B.工频过电压
C.谐振过电压
D.暂态过电压
A
B
C
D
B
[解析] 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第4.1.2条。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