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上午试卷模拟题28
一、单项选择题
1. 铁路路线通过水库地段时,下述选线原则中
是错误的。
A.线路应选择在岸坡稳定,浸水后变形较小的一侧通过
B.线路宜在水库预测坍岸线加安全距离以外通过
C.线路宜选择在迎风一侧通过
D.在水库下游路线应选择在由水库泄洪引起的水淹、冲刷等范围以外通过
A
B
C
D
C
[解析] 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1)第5.8.1条,C不正确。
2. 毛石混凝土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宽度b=2.0m,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 b
0
=1.0m,基础台阶宽高比1: 1.00,此时基础高度H
0
应符合
。
A.H
0
≥0.35m
B.H
0
≥0.40m
C.H
0
≥0.45m
D.H
0
≥0.50m
A
B
C
D
D
[解析]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8.1.2条。
3. 按《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镀锌铁皮衬管不能用于采取Ⅰ级土试样
B.取样钻孔的孔径应比使用的取土器外径大5~10mm
C.单动两重管取土器不能用于采取流塑状黏土试样
D.一般情况下,薄壁取土器适用于软土,回转取土器适用于较硬的土
A
B
C
D
B
[解析] 据《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9—92)2.0.1条、2.0.4条、3.1.1条。
4.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1998)进行桩基础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进行深度修正
B.只进行宽度修正
C.同时进行深度、宽度修正义
D.不修正
A
B
C
D
A
[解析]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4.1条
5. 某种碎石土在300kPa压力下,浸水荷载试验的附加湿陷量与承压板宽度之比大于0.023,则该碎石土
。
A.具湿陷性
B.不具湿陷性
C.湿陷性无法判断
D.具膨胀性
A
B
C
D
C
[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碎石土湿陷性的判定标准是以200kPa压力下的附加湿陷量与承压板宽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3,而题中试验是300kPa压力,故无法判断。
6. 采用CFG桩处理建筑地基时,对于加固后桩土承载力特征值f
sk
的取值原则,下述
不正确。
A.按当地经验取值或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B.对于结构性土,应考虑到荷载增长和土体强度恢复的快慢来确定
C.对可挤密的土,一般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1~1.2倍
D.对不可挤密的土,一般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0.75~0.95倍
A
B
C
D
D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9.2.5条及条文说明,当地基土不可挤密时,应根据施工速度快慢,通过现场试验确定,D不正确。
7. 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时,强夯置换墩的深度不宜超过下列哪一选项的数值?
A.3m
B.5m
C.7m
D.10m
A
B
C
D
C
8. 下列方法中,可以直接检测桩身混凝土强度的有
。
A.低应变动测法
B.高应变动测法
C.钻芯法
D.声波透射法
A
B
C
D
C
[解析] 高、低应变动测法和声波透射法能测得混凝土波速,但波速与混凝土强度无直接关系。
9. 存灌浆试验中,存单位压力下每米试验段在单位时间内所吸收的浆液量称为
。
A.单位吸浆量
B.吸浆量
C.单位吸水量
D.吕荣
A
B
C
D
A
[解析] 据《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第3.6.27条A正确。
10. 对存在大面积地面荷载的基础,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大面积地面荷载不宜压在基础上,大面积的填土宜在基础施工前三个月完成
B.对中小型仓库可适当提高柱墙的抗弯能力,增强房屋的刚度
C.当厂房中吊车梁在使用中有垫高或移动可能性时应适当增大吊车顶面与屋架下弦间的净空
D.当车间内设有起重量超过30吨的吊车时,应采用桩基础
A
B
C
D
B
[解析]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7.5.2条、7.5.3条、7.5.5条、7.5.6条。
11. 采用回转式取土器取样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内管管口至少应与外管齐平
B.内管管口可比外管短50~150mm
C.内管管口应比外管超前,对软土超前量可适当增加
D.对软硬交替的土层,内管的超前量应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A
B
C
D
B
[解析] 内管管口至少应与外管齐平,当土质变软,可使内管超前量增加至50~150mm。
12. 用灰土挤密桩法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为检验桩间土的质量,采用的控制措施中正确的是
。
A.用桩间土的平均压实系数控制
B.用桩间土的平均液性指数控制
C.用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控制
D.用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控制
A
B
C
D
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14.4.1条。
13. 下述
不是泥石流发育的必要条件。
A.滥伐山林、开山采矿
B.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
C.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D.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
A
B
C
D
A
[解析] 据《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P559页,B、C、D均为必要条件。
这是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以往常考的考点。
14. 对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采取结构措施时,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宜采用减轻自重、调整各部位的荷载分布等措施
B.当体形复杂、荷载较大时可采用箱基、桩基、筏基等加强基础整体刚度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C.对砌体承重结构宜采用设置圈梁、减小长高比等方法增强整体刚度和强度
D.圈梁应设置在外墙、内纵墙及主要内横墙上,并宜在平面内连成封闭系统
A
B
C
D
A
[解析]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7.4.1条、7.4.2条、7.4.3条、7.4.4条。
15. 某铁路工程场地中为多年冻土场地,场地由粉土组成,测得含水量ω=20%,孔隙比e=0.7,基础底面月平均最高土温为-1.0℃,该地基的基本承载力为
。
A.225kPa
B.300kPa
C.400kPa
D.450kPa
A
B
C
D
D
[解析] 据《铁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第4.1.2条中表4.1.2-10,(D)正确。
16. 铁路工程通过软土地区时,下述选线原则中
是错误的。
A.线路宜选择在地势较高、硬壳较厚、取土条件较好的地带通过
B.软土地区的路基宜以路堤形式通过但路堤高度不得高于基床厚度
C.在冲积平原区、路线宜远离湖塘,人工渠道等
D.在山间谷地,线路宜避免在硬底横坡较陡处通过
A
B
C
D
B
[解析] 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1)第6.3.3条,B不正确。
17. 现有甲、乙两土样的物性指标如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土样
W
L
W
P
W
G
s
S
r
甲
39
22
30
2.74
100
乙
23
15
18
2.70
100
A.甲比乙含有更多的黏土
B.甲比乙具有更大的天然重度
C.甲干重度大于乙
D.甲的孔隙比小于乙
A
B
C
D
A
18. 在铁路工程中,下述关于涵洞基底埋深的原则要求中
不正确。
A.同一涵洞的基底埋深可采用不同值
B.涵洞中间段的基底埋深不得小于两端洞口处埋深
C.洞口向内各2m范围内涵洞基底埋深在冻胀土上时应在冻结线以下0.25m
D.涵洞中间部分的埋深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
A
B
C
D
B
[解析] 据《铁路桥涵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B 10002.5—2005)第1.0.10条,B不正确。
19. 根据《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240—97,当砂土的不均匀系数C
u
和曲率系数C
c
满足下列哪个选项的条件时,可判定为级配良好的砂土?
A.C
u
≥5,C
c
=1~3
B.C
u
>5,C
c
=3~5
C.C
c
≥10,C
c
=3~5
D.C
u
>10,C
c
=5~10
A
B
C
D
A
20. 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时,用排水竖井宜穿透受压软土层,对软土层深厚、竖井很深的情况应考虑井阻影响,井阻影响程度与
无关。
A.竖井纵向通水量
B.竖井深度
C.竖井顶面排水砂垫层厚度
D.受压软土层水平向渗透系数
A
B
C
D
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5.2.8条。
21.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的相关要求,下述
建筑除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外,可不作变形验算。
A.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建筑物
B.设计等级为丙级的五层砌体承重结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土层均匀,产状水平、场地地形平坦
C.设计等级为丙级的五层民用建筑,框架结构,平面形状为“T”形,地基承载力为125kPa
D.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单层排架结构,场地中可能有较大的堆载的工业建筑
A
B
C
D
B
[解析] 据规范第3.0.2条,B可不进行变形验算。
22. 某建筑场地中A为边长1.5m的正方形基础,B为边长4.0m的正方形基础,场地红黏土最小厚度为6m,基础埋深为1.0m,下伏碳酸盐岩系。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2001),下列组合中正确的是
。
Ⅰ.建筑物A为均匀地基;
Ⅱ.建筑物A为非均匀地基;
Ⅲ.建筑物B为均匀地基;
Ⅳ.建筑物B为非均匀地基;
A.Ⅰ、Ⅲ
B.Ⅱ、Ⅳ
C.Ⅰ、Ⅳ
D.Ⅱ、Ⅲ
A
B
C
D
C
[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6.2.2条。
23. 某场地地层主要由粉土构成,在进行现场钻探时需量测地下水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量测稳定水位的间隔时间最少不得少于
。
A.3h
B.6h
C.8h
D.12h
A
B
C
D
C
24. 考虑建筑结构破坏后产生的后果时,一般不包括以下
方面。
A.危及人的生命
B.造成经济损失
C.造成环境污染
D.产生社会影响
A
B
C
D
C
[解析] 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第1.0.8条C不正确。
25. 下述地表形态中
种不能作为判断滑坡已处于滑动阶段的标志特征。
A.滑坡周界已形成,错台清晰
B.坡面上开始出现不连续裂缝
C.坡面上生长歪斜树木
D.坡脚有泉水出露或形成湿地
A
B
C
D
B
[解析] 滑坡体的变形是一个由局部剪切破坏到形成完整滑动面的变形积累过程,坡面出现不连续裂缝不能作为形成完整滑动面的标志,只能作为局部剪切破坏的标志。
26. 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时,下述
不正确。
A.浆液喷射方法可分为旋喷、定喷、摆喷三种形式
B.根据喷出的介质不同可分为单管法、双管法和三管法三种方法
C.双管法喷射高压水泥浆液和高压水流两种介质
D.定喷和摆喷常采用双管法和三管法
A
B
C
D
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12.1.3条及条文说明,C不正确。
27. 建筑物施工沉桩过程中测试孔隙水压力时,下述
说法不正确。
A.对地下管线,孔隙水压力测试点应布置在管线3m以内
B.软土地区沉桩影响范围一般为0.5~1.5ι(ι为桩的入土深度)
C.孔隙水压力测试孔间距一般为20~30m
D.孔隙水压力测试点的垂直间距一般不宜大于1~2m
A
B
C
D
A
[解析] 据《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 (CECS 55—1993)第4.2节D不正确。
28. 下述工程招标的原则中
不正确。
A.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
B.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社会信誉和合理报价等开展竞争
C.对贫困地区和困难企业应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
D.不受地区部门限制,择优选定承包单位
A
B
C
D
C
29. 在岩土工程勘察进行旁压试验时,可通过旁压试验确定土的承载力,下述
说法是错误的。
A.可直接取用临塑压力作为承载力
B.可取临塑压力与初始压力的差作为承载力
C.可根据当地经验取极限压力与初始压力的差除以安全系数作为地基的承载力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不完全的地方,应根据其他原位测试资料对比后综合确定
A
B
C
D
D
[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第10.7.5条条文说明,D不正确。
30.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砂土(粉砂)和粉土的分类界限是
。
A.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为粉砂,不足50%且塑性指数I
p
≤10的为粉土
B.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为粉砂,不足50%且塑性指数I
p
>3的为粉土
C.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质量小于总质量75%的为粉砂,不足75%且塑性指数 I
p
>3的为粉土
D.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质量小于总质量75%的为粉砂,不足75%且塑性指数 I
p
>7的为粉土
A
B
C
D
A
[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3.3.3条和3.3.4条,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为粉砂,不足50%且塑性指数I
p
,小于等于10的为粉土。
31.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一般情况下可不必提供岩土参数的______值。
A.平均值
B.标准差
C.设计值
D.变异系数
A
B
C
D
C
[解析] 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第14.2.5条,C不正确。
32. 当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建筑场地中的软土地基时,下述说法中
不正确。
A.对于承受振动荷载的软土地基应采用砂垫层进行换填处理
B.应按扩散角法计算下卧层顶面的附加应力值
C.软土地基换填垫层中加入土工合成材料时,增大了应力扩散角,降低了下卧天然地基表面的压力
D.使用振动碾对粉质黏土垫层进行压实时,含水量可取最优含水量减去5%
A
B
C
D
A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4.1.2条条文说明A不正确,据第4.2.1条,第4.2.5条,第4.3.3条条文说明,B、C、D正确。
33. 某建筑场地按设计要求需挖方整平,平均挖方深度为2m,场地中为正常固结黏性土,下述说法中
是正确的。
A.挖方后土层变为超固结土
B.挖方后土层的超固结比在不同深度处是一样的
C.挖方后土层的超固结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最终将等于1
D.超固结比与深度之间无规律
A
B
C
D
A
[解析] 据超固结比定义及题义知,在整平后的地面以下深度h处:
当h增加时OCR减少,但始终大于1。
答案A是正确的。
34. 下列选项中哪种取土器最适用于在软塑黏性土中采取Ⅰ级土试样?
A.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
B.自由活塞薄壁取土器
C.单动三重管回转取土器
D.双动三重管回转取土器
A
B
C
D
A
35. 在地下洞室选址区内,岩体中的水平应力值较大,测得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南北方向。问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下列哪一选项时,最不利于厂房侧岩壁的岩体稳定?
A.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东西方向
B.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北东方向
C.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南北方向
D.地下厂房长轴方向为北西方向
A
B
C
D
A
36. 下述
不是土工特种材料。
A.复合土工织物
B.土工格栅
C.土工膜袋
D.土工网垫
A
B
C
D
A
[解析] 据《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98)第3.1.1条。
37. 进行室内击实试验时得到贯入量与单位压力间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指出图中
曲线是合适的,不需要进行修正。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A
B
C
D
A
[解析] 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10.0.5条,图10.0.5,A正确。
38. 在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时,如在饱和软黏土中采取原状土样,钻探方法为套管护壁时,以下说法
不正确。
A.套管的下设深度与取样位置之间应保持2倍管径以上的距离,以避免对土层扰动
B.宜先钻进后跟进套管
C.不得向未钻过的土层中强行击入套管
D.套管内的水头高度应不低于地下水位
A
B
C
D
A
[解析] 据《原状土取样枝术标准》(JGJ 89—92)第3.1.3条,A不正确。
39. 黏土矿物表面可以形成结合水,按土力学理论,其结合水的形成与土颗粒在水中形成双电层有关,一般情况下固定层中形成强结合水,而扩散层中形成弱结合水,而弱结合水膜厚度对土的性质影响很大,当内层热力电位一定时扩散层的厚度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下述对扩散层厚度影响因素的说法中
不正确。
A.阳离子原子价高,扩散层厚度薄
B.阳离子浓度大,扩散层厚度大
C.阳离子直径大,扩散层厚度大
D.高价离子交换能力大于低价离子
A
B
C
D
B
[解析] 阳离子浓度增加时,电位下降快,扩散层厚度减小。
40. 下列各地质年代排列顺序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三叠纪、泥盆纪、白垩纪、奥陶纪
B.泥盆纪、奥陶纪、白垩纪、三叠纪
C.白垩纪、三叠纪、泥盆纪、奥陶纪
D.奥陶纪、白垩纪、三叠纪、泥盆纪
A
B
C
D
C
二、多项选择题
1. 渗透试验可分为常水头试验和变水头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水头试验可适用于砂土
B.常水头试验可适用于低渗透性的黏性土
C.变水头试验可适用于低渗透性的黏性土
D.变水头试验适用于砂土和粉土
A
B
C
D
AC
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地震区的地基和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哪些选项的要求?
A.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
B.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
C.同一结构单元不允许采用不同基础类型或显著不同的基础埋深
D.当地基土为软弱黏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A
B
C
D
ABD
3. 在下列对各类基础设计条件的表述中,错误的观点有
A.采用无筋扩展基础时,在同一场地条件下,基础材料的强度越低,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越小;同一种材料的基础,场地地基土的承载力越高,基础台阶的宽高比允许值越小
B.对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形心宜与基本组合荷载的重心重合
C.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计算弯矩中计入了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土重的影响
D.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进行分配
A
B
C
D
BC
4. 下述关于岩体结构的说法中
正确。
A.岩体是天然的岩石块体,是由岩块组成的
B.岩体是指岩块及结构面共同组成的地质体
C.岩体的强度主要受结构面的强度、发育规律及组合关系控制
D.岩体的强度与岩块的强度也有一定的关系
A
B
C
D
BCD
5. 桩基完工后,
会引起桩周负摩阻力。
A.场地大面积填土
B.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浸水
C.膨胀土地基浸水
D.基坑开挖
A
B
C
D
AB
[解析]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第5.4.2条
6. 下列关于各种基础形式的适用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A.无筋扩展基础可适用于柱下条形基础
B.条形基础可适用于框架结构或砌体承重结构
C.筏形基础可以用于地下车库
D.独立柱基础不适用于地下室
A
B
C
D
AD
7. 小煤窑一般都是人工开采、沿煤层挖成网格状的煤巷,下列
现象是小煤窑产生地面塌陷的主要特征。
A.地表产生小规模的移动盆地
B.采空区顶板厚度薄的常产生突然塌陷
C.采空区顶板厚度厚的常产生地面开裂
D.采空区顶板全为岩层、埋深超过60m的,地表很少变形
A
B
C
D
BCD
8. 土体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具有以下
特性。
A.具有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且不唯一
B.卸荷后,土的变形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C.土体的强度是土体的力学特征指标,与受力条件无关
D.土体对扰动特别敏感
A
B
C
D
AD
9. 为预防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断桩事故,应采取的措施为
。
A.在配制混凝土时,按规范要求控制坍落度及粗骨料
B.控制泥浆比重,保持孔壁稳定
C.控制好导管埋深
D.控制好泥浆中的含砂量
A
B
C
D
ACD
[解析]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6.3.19条、6.3.22条,A、C、D均正确,而B选项中为保持孔壁稳定时应使泥浆比重较大,而为防止断桩时应使泥浆比重较小,这是矛盾的。
10. 下述
方法中采用水泥浆作为固化剂。
A.深层搅拌法
B.粉体喷搅法
C.旋喷桩法
D.振冲法
A
B
C
D
AC
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中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不符合下列哪几个假定?
A.平面应变假定
B.刚塑体假定
C.侧压力系数为1.0
D.塑性区开展深度为0
A
B
C
D
BD
12. 关于高、低应变法动力测桩的叙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两者均采用一维应力波理论分析计算桩-土系统响应
B.两者均可检测桩身结构的完整性
C.两者均要求在检测前凿除灌注桩桩顶破碎层
D.两者均只实测速度(或加速度)信号
A
B
C
D
ABC
13. 计算地基变形时,对于不同的结构应由不同的变形特征控制,下列规定中不正确的是
。
A.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
B.框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C.单层排架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
D.多层或高层建筑应由整体倾斜值控制
A
B
C
D
ABD
[解析]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5.3.4条。
14. 对于长短桩复合地基,下题叙述中哪些条是正确的?
A.长桩宜采用刚度较小的桩,短桩宜采用刚度较大的桩
B.长桩宜采用刚度较大的桩,短桩宜采用刚度较小的桩
C.长桩与短桩宜采用同一桩型
D.长桩与短桩宜采用不同桩型
A
B
C
D
BD
15. 对于高压缩性地基土上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常规设计的结果是
。
A.使上部结构设计偏于不经济
B.使上部结构设计偏于不安全
C.使基础设计偏于不经济
D.使基础设计偏于不安全
A
B
C
D
BC
[解析] 常规设计方法由于忽视了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在接触部位的变形协调条件,结果使底层和边跨梁柱的内力计算值小于实际值,而基础的内力计算值大于实际值。
16. 下面关于砂井法和砂桩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直径小于300mm的称为砂井,大于300mm的称为砂桩
B.采用砂井法加固地基需要预压,采用砂桩法加固地基不需要预压
C.砂井法和砂桩法都具有排水作用
D.砂井法和砂桩法加固地基的机理相同,所不同的是施工工艺
A
B
C
D
BC
17. 土的密度包括:饱和密度ρ
sat
、天然密度ρ、干密度ρ
d
、浮密度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ρ
sat
>ρ
B.ρ′<ρ
d
C.ρ
sat
>ρ>ρ
d
D.ρ′>ρ
d
A
B
C
D
ABC
18. 对潜水抽水试验用裘布依公式计算渗透系数,下列哪几条假定是正确的?
A.地下水的流动为稳定流
B.以井为中心所有同心圆柱截面上流速相等
C.以井为中心所有同心圆柱截面上流量相等
D.水力梯度是近似的
A
B
C
D
ACD
[解析] 根据地下水动力学中Dupuit公式的推导过程,A、C、D都是正确的,而同心圆柱截而上的流速则不相等,圆柱半径越小流速越大,无穷远处流速为0°
19. 在抗震设计中进行波速测试,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可用于下列哪些选项?
A.确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B.确定液化土特征深度
C.确定覆盖层厚度
D.确定场地类别
A
B
C
D
CD
20. 关于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m值是桩侧土的平均特征参数,与桩无关
B.m值是桩与土共同作用性状的特征参数,与土的工程性质及桩的刚度有关
C.m值应通过单桩竖向荷载试验确定,也可按规范给出的经验值取用
D.土体越密实坚硬,m值相对越大
A
B
C
D
BD
21. 下列
为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税费。
A.增值税
B.城市维护建设税
C.教育附加税
D.营业税
A
B
C
D
BCD
22. 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固结试验测定的参数中,下列哪些组合正确?
A.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
B.压缩模量、体积压缩系数
C.变形模量、压缩指数、回弹指数
D.前期固结压力、压缩系数
A
B
C
D
ABD
[解析] 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第14章。
23. 确定强夯置换法的地基承载力时,下述正确的说法是
。
A.对淤泥及流塑状软土中采用的强夯置换墩,只计算墩体承载力,不计墩体间土的承载力
B.A中不计墩间土的承载力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单墩承载力已够,不需再考虑墩间土的承载力
C.采用强夯置换法的粉土地基承载力亦不应按复合地基考虑,不需计入墩间土的承载力
D.单墩承载力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A
B
C
D
AB
24. 工程项目的总投资由下列
构成。
A.建安工程投资
B.设备投资
C.其他投资
D.流动资金投资
A
B
C
D
ABCD
25. 当进行地下洞室工程勘察时,对下列哪些选项的洞段要给予高度重视?
A.隧洞进出口段
B.缓倾角围岩段
C.隧洞上覆岩体最厚的洞段
D.围岩中存在节理裂隙的洞段
A
B
C
D
AB
26. 砂石桩法包括
。
A.砂石桩
B.砂桩
C.碎石桩
D.水泥土桩
A
B
C
D
ABC
27.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桩承台,下列关于液化土层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时,不考虑液化土层对桩周土层侧阻力的影响
B.当承台下有1m以上厚度的非液化土层时,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时,可将液化土层侧阻力标准值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
L
C.当承台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1m时,Ψ
L
应取0
D.ψ
L
取值和饱和土标准贯入实测击数N
63.5
与饱和土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N
cr
的比值λ
N
有关,λ
N
值大的Ψ
L
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A
B
C
D
BD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5.2.12条。
28. 某土坡的挡土墙高4.5m,墙背填土为中密粗砂,排水条件符合规范要求,地表无超载,墙背填土表面倾角为18°,墙背与水平面夹角为78°,墙背表面与土体的摩擦角为土体的内摩擦角的一半,其主动土压力系数按查表法为
。
A.0.5
B.0.54
C.0.6
D.0.64
A
B
C
D
B
[解析] 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1.0.2条。
29. 岩层产状要素包括
。
A.方位
B.走向
C.倾向
D.倾角
A
B
C
D
BCD
30.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时,土的渗透变形判别包括哪些内容?
A.土的渗透变形类型
B.流土和管涌的临界水力比降
C.确定土的渗透系数
D.确定土的允许水力比降
A
B
C
D
ABD
[解析] 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第M.0.1条。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