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注册消防工程师一级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模拟题147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某仓库巡视员在夜晚例行检查时,发现气体灭火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处于延时阶段,经检测此信号为误报信号,那么该巡视员需采取______使系统停止灭火。
A.自动控制方式
B.手动控制方式
C.应急机械启动工作方式
D.紧急启动/停止工作方式
A
B
C
D
D
[解析] 紧急启动/停止工作方式用于以下紧急状态:情况一,当职守人员发现火情而气体灭火控制器未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时,应立即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撤离,在确定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后,方可按下紧急启动/停止按钮,系统立即实施灭火操作;情况二,当气体灭火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处于延时阶段,如发现为误报火警时可立即按下紧急启动/停止按钮,系统将停止实施灭火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 下列关于厂房的防火间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
B.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5m
C.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厂房,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
D.发电厂内的主变压器,其油量可按单台确定
A
B
C
D
B
[解析] 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
3. 当中庭相连通的建筑面积之和大于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与中庭相连通的门应采用______防火门。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D.丁级
A
B
C
D
A
[解析] 当中庭相连通的建筑面积之和大于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中庭应与周围相连通空间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非隔热防火性玻璃墙时,防火玻璃与其固定部件整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但采用C类防火玻璃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并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A。
4. 某企业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导致3人死亡,10人轻伤,则该起火灾为______火灾。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特别重大
A
B
C
D
B
[解析] 由于火灾事故的分级由死亡、重伤和直接经济损失决定,对于死亡3人的火灾事故,按死亡人数大于等于3且小于10属于较大火灾事故,评定该起火灾为较大火灾,即正确答案为B。
5. 建筑内配置公称直径为65mm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不宜超过______m。
A.25
B.28
C.30
D.35
A
B
C
D
A
[解析]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第7.4.2条,室内消火栓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采用DN65室内消火栓,并可与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水龙设置在同一箱体内。(2)应配置公称直径65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不宜超过25.0m;消防软管卷盘应配置内径不小于
的消防软管,其长度宜为30.0m;轻便水龙应配置公称直径25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宜为30.0m。(3)宜配置当量喷嘴直径16mm或19mm的消防水枪,但当消火栓设计流量为2.5L/s时宜配置当量喷嘴直径11mm或13mm的消防水枪。(4)消防软管卷盘和轻便水龙应配置当量喷嘴直径6mm的消防水枪。
6. 下列燃烧现象中,不属于固体燃烧形式的是______。
A.预混燃烧
B.表面燃烧
C.分解燃烧
D.动力燃烧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和动力燃烧(爆炸)。预混燃烧是指可燃气体、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7. 当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做消防备用电源时,其线路压降应不大于供电电压的______%。
A.5
B.6
C.8
D.10
A
B
C
D
A
[解析] “当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做消防备用电源时,其线路压降应不大于供电电压的5%。
8. 火力发电厂用于人员疏散的应急照明,在主要通道地面上的最低照度值不应低于______lx。
A.0.8
B.1.0
C.1.2
D.1.5
A
B
C
D
B
[解析] 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第9.2.4条,火力发电厂人员疏散的应急照明,在主要通道地面上的最低照度值,不应低于1.0lx。
9. 消防安全评估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是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火灾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中,错误的是______。
A.火灾危险:引发潜在火灾的可能性,针对的是作为客体的火灾危险源引发火灾的状况
B.火灾风险:对潜在火灾的发生概率及火灾事件所产生后果的综合度量
C.火灾危险源:物质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及火灾在不受外力影响下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D.火灾风险源:能够对目标发生火灾的机率及其后果产生影响的所有来源
A
B
C
D
C
[解析] 火灾风险评估以及评估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主要有:①火灾危险:引发潜在火灾的可能性,针对的是作为客体的火灾危险源引发火灾的状况。②火灾风险:对潜在火灾的发生概率及火灾事件所产生后果的综合度量。常可用“火灾风险=概率X后果”表达。其中“X”为数学算子,不同的方法中“X”的表达会有所不同。③火灾危险源:可能引起目标遭受火灾影响的所有来源。④火灾风险源:能够对目标发生火灾的机率及其后果产生影响的所有来源。其中,物质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及火灾在不受外力影响下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是指火灾危险性。
10.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宜选用的泡沫灭火系统是______。
A.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B.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C.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D.全淹没泡沫灭火系统
A
B
C
D
A
[解析]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第8.7.1条,可能发生可燃液体火灾的场所宜采用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11. 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材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属于______。
A.不燃性构件
B.难燃性构件
C.可燃性构件
D.易燃性构件
A
B
C
D
B
12. 某金属制品抛光车间由于可燃粉尘浓度过高,发生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以下不属于化学爆炸的是______。
A.炸药爆炸
B.可燃气体爆炸
C.可燃粉尘爆炸
D.锅炉爆炸
A
B
C
D
D
[解析] 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分类,通常将爆炸分为:①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包括炸药爆炸、可燃气体爆炸和可燃粉尘爆炸。②物理爆炸,是指物质因状态变化导致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③核爆炸,是指由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如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爆炸都属于核爆炸。ABC三项属于化学爆炸;D项属于物理爆炸。
13. 下列关于办公室、休息室平面布置的做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某办公室贴邻煤油灌桶间建造,其耐火等级为二级,并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防火隔墙与煤油灌桶间分隔,安全出口独立设置
B.某休息室设置在收音机装配厂房内,隔墙上与其他区域相互连通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
C.某办公室与液氯储瓶间贴邻建造,并采用防爆墙进行分隔
D.某办公室设置在樟脑油仓库内,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A
B
C
D
B
[解析] 煤油灌桶间和收音机装配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别为乙类和丙类。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选项A错误。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选项B正确。液氯、樟脑油的储存火灾危险性都为乙类。办公室、休息室等严禁设置在甲、乙类仓库内,也不应贴邻,选项C、D错误。
1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设备贵重,所包含的数据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巨大损失,为此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防火设计。下列有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防雷和接地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
A.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
B.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
C.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
D.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Ω
A
B
C
D
C
[解析]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雷和接地的电阻取值情况包括:①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②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③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Ω;④防雷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⑤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Ω;⑥接地体引出线截面面积应不小于16mm
2
;⑦UPS输出零地电压应小于1V;⑧机房活动地板下须设置静电泄漏洞;⑨机房活动地板须选用静电地板,且与静电泄漏网可靠连接。
15. 一类教学楼、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图书馆等,其墙面应采用______装修材料。
A.A级
B.B
1
级
C.B
2
级
D.B
3
级
A
B
C
D
B
16.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车位数为8个,总建筑面积为1000m
2
的修车库属于______。
A.Ⅰ类修车库
B.Ⅱ类修车库
C.Ⅲ类修车库
D.Ⅳ类修车库
A
B
C
D
B
[解析] 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车位数大于5辆且小于等于15辆的修车库为Ⅱ类修车库。
17.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但是,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______m
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置1个疏散门。
A.50
B.60
C.75
D.80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5.15条,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m
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可设置1个疏散门。
18. 某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地下服装加工厂房的一个防火分区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面积为300m
2
,该防火分区未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区域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______m
2
。
A.350
B.400
C.700
D.850
A
B
C
D
A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3.3条,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规定增加1.0倍。当丁、戊类的地上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丙类(服装)地下厂房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是500m
2
,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增加面积可按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假设未设自动灭火系统的区域面积为S,则S+300/2=500,则S=350m
2
。
19. 下列几种常见的易燃或可燃液体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是______。
A.甲醇
B.酒精
C.丙酮
D.苯
A
B
C
D
C
[解析]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选项中丙酮的闪点最低,为-18℃。
20. 下列关于电子信息机房灭火系统的设置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A级信息机房的主机房应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B.B级信息机房的主机房,以及A级和B级机房中的变配电、不间断电源系统和电池室,除了可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也可设置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C.C级信息机房及其他区域,可设置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宜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D.凡设置固定灭火系统及火灾探测器的计算机房,其吊顶的上、下级活动地板下,均应设置探测器和喷嘴
A
B
C
D
C
[解析] C级信息机房及其他区域,可设置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宜采用预作用系统。
21. 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______m。
A.3
B.4
C.5
D.6
A
B
C
D
B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6.1.4条,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22. 为了赢得宝贵的时间,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______。
A.30s
B.45s
C.60s
D.90s
A
B
C
D
C
23. 关于建筑的燃烧性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分为A、B1、B2、B3
B.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A、B1、B2
C.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材、塑料、水泥、刨花板、板条抹灰墙等按其燃烧性能属于不燃性构件
D.关于平板状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国家标准与国外(欧盟)的对应关系为A对应A1、A2;B1对应B、C;B2对应D、E;B3对应F
A
B
C
D
C
[解析] 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材、塑料、水泥、刨花板、板条抹灰墙等按其燃烧性能属于难燃性构件。
24. 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轴流风机,保证280℃时能连续工作______min。
A.15
B.30
C.45
D.60
A
B
C
D
B
[解析] 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排烟轴流风机,保证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
25. 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且耐火等级为二级的高层民用建筑,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______。
A.1500m
2
B.2000m
2
C.3000m
2
D.4000m
2
A
B
C
D
C
[解析] 耐火等级为二级的高层民用建筑,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1500m
2
,因为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以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即3000m
2
。
26. 下列不属于电气防爆基本措施的是______。
A.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断电设置
B.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
C.宜将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
D.严格控制电器设备的温度
A
B
C
D
D
[解析] 电气防爆基本措施有:①宜将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②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③按有关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接地的部分,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仍应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④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断电装置;⑤安全使用防爆电气设备;⑥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
27. 下列物质的燃烧属于蒸发燃烧的是______。
A.木材
B.铁
C.沥青
D.煤
A
B
C
D
C
[解析] 木材、煤属于分解燃烧,铁属于表面燃烧。
28. 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与其他部位之间设置的隔墙上的门应采用______级防火门。
A.甲
B.乙
C.丙
D.丁
A
B
C
D
A
29. 下列关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建筑高度为80m的住宅楼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C.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应采用不燃材料
D.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难燃性墙体的房间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h
A
B
C
D
C
[解析] 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应采用不燃材料;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难燃性墙体的房间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75h。
30. 建筑高度超过______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A.50m
B.100m
C.120m
D.150m
A
B
C
D
B
[解析]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31. ______是安装在外浮顶储罐罐壁顶部,能使泡沫沿罐壁向下流动和防止泡沫流失的装置。
A.泡沫导流罩
B.泡沫降落槽
C.泡沫溜槽
D.泡沫液储罐
A
B
C
D
A
[解析] 泡沫导流罩是安装在外浮顶储罐罐壁顶部,能使泡沫沿罐壁向下流动和防止泡沫流失的装置。
32. 按照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的不同,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下列各种爆炸中,属于物理爆炸的是______。
A.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
B.空气和氢气、丙烷、乙醚等混合气的爆炸
C.空气中飞散的铝粉、镁粉、亚麻、玉米淀粉等引起的爆炸
D.乙炔、乙烯、氯乙烯等在分解时引起的爆炸
A
B
C
D
A
[解析] 物理爆炸是指物质因状态变化导致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BCD三项皆属于化学爆炸。
33. 某大型生产厂房要设置附属仓库,经过查找附属仓库设置规定的相关资料和小组讨论后做出了以下判断。其判断错误的是______。
A.厂房内设置不超过一昼夜需要量的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
B.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
C.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
D.厂房内设置不超过一昼夜需要量的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
A
B
C
D
D
[解析] 附属仓库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厂房内设置不超过一昼夜需要量的甲、乙类中间仓库时,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②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
34. 岩棉、矿棉在常温条件下(25℃左右)的导热系数通常在(0.036~0.041)W/(m·K)之间,其本身属于无机质硅酸盐纤维,不可燃。在加工成制品的过程中,要加入有机黏结剂或添加物,这些材料对制品的燃烧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常仍将它们认定为______。
A.不燃材料
B.难燃材料
C.可燃材料
D.易燃材料
A
B
C
D
A
35. 人防工程内设置有病房、旅店、员工宿舍时,不得设置在地下______及以下层。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A
B
C
D
B
[解析] 工程内设置有旅店、病房、员工宿舍时,不得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层,并应划分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其疏散楼梯不得与其他防火分区的疏散楼梯共用。
36. 下列场所中,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疏散指示标志的是______。
A.总建筑面积为6000m
2
的展览厅
B.座位数为1200个的剧场
C.总建筑面积为500
2
的电子游艺厅
D.总建筑面积为500
2
的地下超市
A
B
C
D
C
[解析]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其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1)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
2
的展览建筑。(2)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
2
的地上商店。(3)总建筑面积超过500
2
的地下、半地下商店。(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6)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
2
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
37. 地下车站站台至站厅的疏散楼梯、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过能力,应保证在远期或客流控制期中超高峰小时最大客流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能在______min内全部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
A.5
B.6
C.7
D.10
A
B
C
D
B
[解析] 地下车站站台至站厅的疏散楼梯、扶梯和疏散通道的通过能力,应保证在远期或客流控制期中超高峰小时最大客流量时,一列进站列车所载乘客及站台上的候车乘客能在6min内全部疏散至站厅公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
38. 飞机停放和维修区与办公楼、飞机部件喷漆间、飞机座椅维修间、航材库、配电室和动力站等生产辅助用房应隔开,防火墙上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______的防火卷帘。
A.3.00h
B.2.50h
C.2.00h
D.1.50h
A
B
C
D
A
39. 关于避难层的防火构造要求,其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为保证避难层具有较长时间抵抗火烧的能力,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h
B.避难层四周的墙体及避难层内的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h,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C.管道井、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D.为保证避难层下部楼层起火时不致使避难层地面温度过高,在楼板上宜设隔热层
A
B
C
D
D
[解析] 避难层的防火构造要求:
①保证避难层具有较长时间抵抗火烧的能力,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②保证避难层下部楼层起火时不致使避难层地面温度过高,在楼板上宜设隔热层。
③避难层四周的墙体及避难层内的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④避难层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在设计时应注意,各种设备、管道竖井应集中布置,分隔成间,既方便设备的维护管理,又可使避难层的面积完整。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排烟管道应集中布置,采用防火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
40. 下列关于采用传动管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雨淋报警阀组通过联动控制器开启
B.系统利用闭式喷头探测火灾
C.雨淋报警阀组通过气动开启
D.雨淋报警阀组通过液动开启
A
B
C
D
A
[解析] 传动管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是以传动管作为火灾探测系统,传动管内充满压缩空气或压力水,当传动管上的闭式喷头受火灾高温影响动作后,传动管内的压力迅速下降,打开封闭的雨淋阀。为了尽量缩短管网的充水时间,雨淋阀前的管道内应是充满水的状态,传动管的火灾报警信号通过压力开关传到火灾报警控制器上,报警控制器启动水泵,通过雨淋阀、管网将水送到水雾喷头,水雾喷头开始喷水灭火。传动管启动水喷雾灭火系统一般适用于防爆场所,不适合安装普通火灾探测系统的场所。
二、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1. 有爆炸危险的甲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______。
A.钢筋混凝土结构
B.钢排架结构
C.钢框架结构
D.砖混结构
E.木结构
A
B
C
D
E
ABC
[解析]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钢排架结构。
2. 飞机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______。
A.燃油流散遇火源引发火灾
B.清洗飞机座舱引发火灾
C.电气系统引发火灾
D.飞机入库引发火灾
E.人为过失引发火灾
A
B
C
D
E
ABCE
[解析] 飞机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燃油流散遇火源引发火灾。(2)清洗飞机座舱引发火灾。(3)电气系统引发火灾。(4)静电引发火灾。(5)人为过失引发火灾。
3. 下列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可设置1个的有______。
A.Ⅳ类汽车库
B.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的Ⅲ类地上汽车库
C.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停车数量小于或等于100辆且建筑面积小于4000m
2
的地下或半地下汽车库
D.Ⅱ、Ⅲ、Ⅳ类修车库
E.Ⅱ类汽车库
A
B
C
D
E
ABCD
[解析] 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总数不应少于2个,且应分散布置。以下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可设置1个:(1)Ⅳ类汽车库。(2)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的Ⅲ类地上汽车库。(3)设置双车道汽车疏散出口、停车数量小于或等于100辆且建筑面积小于4000m
2
的地下或半地下汽车库。(4)Ⅱ、Ⅲ、Ⅳ类修车库。
4. 某印刷厂地上2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厂房内设置有储存纸张的中间仓库,则关于该厂房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该厂房内中间仓库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200m
2
B.该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7200m
2
C.中间仓库与厂房隔开时,采用防火墙
D.中间仓库与厂房隔开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
E.中间仓库与厂房隔开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楼板
A
B
C
D
E
AC
[解析] 由于印刷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耐火等级为一级的丙类厂房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6000m
2
,B选项错误。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3.3.6条,厂房内设置中间仓库时,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丁、戊类中间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故D、E选项错误。
5. 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可分为______。
A.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B.具有迸射危险和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C.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D.有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E.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A
B
C
D
E
ACE
[解析] 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为:①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②具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③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④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⑤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⑥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6. 下列属于火灾危险源的有______。
A.大风
B.二氧化碳
C.烟花爆竹
D.吸烟
E.降水
A
B
C
D
E
ACDE
[解析] 火灾危险源包括客观和人为两个因素。客观因素包括:(1)电气引起火灾。(2)易燃易爆物品引起火灾。(3)气象因素引起火灾。影响火灾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大风、降水、高温以及雷电。人为因素包括:(1)用火不慎引起火灾。(2)不安全吸烟引起火灾。(3)人为纵火。
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利用二氧化碳对燃烧具有良好的窒息和冷却作用的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______。
A.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B.液体火灾
C.可熔化的固体火灾
D.电气火灾
E.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A
B
C
D
E
ABCD
[解析]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以扑灭的火灾主要包括:①灭火前可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②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熔化的固体火灾;③固体表面火灾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④电气火灾。该系统不可扑救的火灾包括:①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②钾、钠、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③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8. 关于消防控制室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B.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
C.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D.消防控制室内严禁有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
E.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的消防控制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隔墙和不低于2.00h的楼板
A
B
C
D
E
ABCD
[解析] E项,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9. 关于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60s
B.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
C.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D.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少于1000kg
E.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A
B
C
D
E
ABCE
[解析] 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少于800kg。
10. 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
A.热传导
B.热辐射
C.热对流
D.风速
E.建筑物外墙开口面积
A
B
C
D
E
BCDE
[解析] 防火间距是两栋建(构)筑物之间,保持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时热辐射等的必要间距。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有:①热辐射;②热对流;③建筑物外墙开口面积;④建筑物内可燃物的性质、数量和种类;⑤风速;⑥相邻建筑物的高度;⑦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的水平;⑧灭火时间的影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E。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