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 流动性风险通常都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造成的。
对 错
B
[解析] 流动性风险属于“次生风险”,流动性风险可以由流动性冲击直接导致,但严重的流动性风险通常都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造成的。
2. 现金流缺口包括正常情景下和压力情景下的现金流缺口。
对 错
A
[解析] 现金流缺口包括正常情景下和压力情景下的现金流缺口。
3. 互联网金融、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信息技术革命使得资金转移更加迅速,加速流动性风险的变化。
对 错
A
[解析] 互联网金融、电子银行、网上银行等信息技术革命使得资金转移更加迅速,加速流动性风险的变化。
4. 由于流动性覆盖率对银行管理水平和信息系统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对规模较小和复杂程度较低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可简化监管报告和程序,不允许其采用简单、有效的风险计量方法。
对 错
B
[解析] 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规模较小和复杂程度较低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确保审慎、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可简化监管报告和程序,允许其采用简单、有效的风险计量方法,降低合规成本。
5. 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已经发布了修订后的净稳定资金比例标准及净稳定资金比例披露标准,银监会将结合我国实际,适时引入相关要求。
对 错
A
[解析] 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已经发布了修订后的净稳定资金比例标准及净稳定资金比例披露标准,银监会将结合我国实际,适时引入相关要求。
6. 商业银行每年度进行一次常规压力测试,还在并表基础上分币种实施压力测试。
对 错
B
[解析] 商业银行每季度进行一次常规压力测试,还在并表基础上分币种实施压力测试。
7. 《稳健原则》中,原则13提出了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要求,其信息披露应包括定性和定量信息。
对 错
A
[解析] 原则13提出了银行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要求,通过使市场参与者获得必要信息,以便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和流动性风险水平进行恰当评价,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信息披露应包括定性和定量信息。
8.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应至少每半年评估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对 错
B
[解析] 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应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9. 《流动性覆盖率披露标准》规定,流动性覆盖率的披露的频率是一年两次,且披露口径为本币并表口径。
对 错
B
[解析] 《流动性覆盖率披露标准》规定,流动性覆盖率的披露频率应和财务报告的频率一致,且披露口径为本外币并表口径。
10. 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由评价目标、对象、指标、标准和报告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对 错
B
[解析] 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客体、目标、指标、标准、方法、反馈及奖惩等多种要素;而绩效评价系统,主要是由评价目标、对象、指标、标准和报告五个基本要素构成。
11. 目前,银行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绩效考评上找到源头。
对 错
A
[解析] 因为绩效考评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落实监管要求和实现自身发展战略,通过建立考评指标、设定考评标准,对考评对象在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风险状况及内控管理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考评结果改进经营管理的过程。所以,银行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绩效考评中找到源头。
12. 银行绩效考评即银行经营业绩的考核与评价。
对 错
A
[解析] 银行绩效考评即银行经营业绩的考核与评价,它是商业银行进行自我管理和改进经营绩效的依据,也是银行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更是银行价值管理的重要战术。
13. 商业银行不可以设立保底奖金。
对 错
B
[解析] 《薪酬指引》明确,不鼓励商业银行设立保底奖金,如果确有实际需要,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保底奖金,且保底奖金只适用于新雇佣员工入职第一年的薪酬发放。
14. 《薪酬指引》强调了在支付方式上,要制定延付、止付及扣回等制度,强调必须经过考核才能发放。
对 错
A
[解析] 《薪酬指引》强调了在支付方式上,要制定延付、止付及扣回等制度,强调必须经过考核才能发放。
15. 所有的激励机制都将不会对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对 错
B
[解析] 不是所有的激励机制都不会对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扭曲的激励机制会对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可能会造成金融机构稳定性下降和行业不稳定。
16. 商业银行薪酬管理一般采取总行统一领导、分行具体实施的管理模式。
对 错
A
[解析] 在分支行层面,各商业银行薪酬管理一般采取总行统一领导、分行具体实施的管理模式,总行按期划拨工资总额,年终汇算,分行负责员工薪酬的具体核算和支付。
17. 目前,各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以董事会作为责任主体的薪酬管理组织架构,董事会负责全行薪酬制度和政策的审议。
对 错
B
[解析] 目前,各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以董事会作为责任主体的薪酬管理组织架构。董事会下设薪酬管理委员会,负责全行薪酬制度和政策的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