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公卫执业医师模拟题492
A2型题
1. 由于结构或性质与机体所需营养素或内源性化合物相似,铅进入血液可利用的转运系统是
A.嘧啶转运系统
B.嘌呤转运系统
C.铁转运系统
D.钙转运系统
E.锌转运系统
A
B
C
D
E
D
2. 表示单位时间内化学毒物从体内消除的量占体存总量比例的毒物动力学参数为
A.消除率
B.消除速率常数
C.曲线下面积
D.表观分布容积
E.生物利用度
A
B
C
D
E
B
[解析] 本题为基本概念题,考核毒物动力学参数的概念。本题题干中提到化学毒物的清除,最可能的答案为A或B。消除率、消除速率常数两者概念不同,消除速率常数是单位时间内化学毒物从体内消除的量占体存总量的比例。
3. 将实验动物的毒理学试验资料外推到人群接触的安全性,但是这种推测具有不确定性,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人和动物反应敏感性不同
B.选择幼年动物会增加反应敏感性
C.毒性试验的剂量选择往往远高于人类实际接触剂量
D.毒理学试验所用实验动物数量有限
E.接触人群存在个体差异
A
B
C
D
E
B
4. 有关遗传毒理学成套项目检测的遗传学终点,应不包括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畸变
C.染色体组畸变
D.DNA加合物形成
E.DNA原始损伤
A
B
C
D
E
D
5. 显性致死试验中,乙基甲磺酸酯可使早期死亡胚胎平均数显著增加并有剂量-反应关系,其致突变机制为
A.体细胞基因突变
B.体细胞染色体畸变
C.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
D.生殖细胞基因突变
E.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考核显性致死试验的靶细胞类型和遗传学终点。
[解析] 题干已说明显性致死试验观察胚胎的早期死亡,其靶细胞为生殖细胞。此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染色体畸变。
6. 在致突变试验与致癌试验关系中,我们并不认可的观点包括
A.致突变试验在鉴定潜在致癌物和揭示致癌机制中具有意义
B.传统的长期致癌试验不能适应化学物质快速增长的需要
C.致癌试验一般难以检测出弱的致癌物
D.致突变试验必须与其他试验结合方可获得是否为致癌物的可靠结论
E.致突变试验检测致癌物时出现假阳性的原因为可检出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A
B
C
D
E
E
[解析] 化学物质按遗传毒性和致癌性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非遗传毒性致癌物、遗传毒性非致癌物及非遗传毒性非致癌物。当致突变试验阳性时,说明受试物具有遗传毒性,可能是遗传毒性致癌物和遗传毒性非致癌物。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E。
7. 传统的皮肤超敏反应试验包括诱导阶段和激发阶段,其中诱导阶段一般需要的时间是
A.10~14天
B.5~9天
C.3~5天
D.2~3天
E.1~2天
A
B
C
D
E
A
8. 烷化剂是一种典型的细胞毒性致畸物,下列关于烷化剂致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正常胚胎与结构畸形不能同时存在
B.正常胚胎与生长迟缓不能同时存在
C.正常胚胎、生长迟缓与胚胎死亡不能同时存在
D.正常胚胎、生长迟缓与结构畸形不能同时存在
E.正常胚胎、生长迟缓、结构畸形与胚胎死亡可以同时存在
A
B
C
D
E
E
9. 人类的各种活动都会伴随有一定的危险度存在,对于致癌性,一般认为可接受危险度是
A.某一阶段接触某化学物所致的危险度在万分之一
B.某一阶段接触某化学物所致的危险度在十万分之一
C.终生接触某化学物所致的危险度在万分之一
D.终生接触某化学物所致的危险度在十万分之一
E.终生接触某化学物所致的危险度在百万分之一或以下
A
B
C
D
E
E
10. 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市农药厂发生爆炸,毒气泄漏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数万人中毒,数千人失明乃至死亡,并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导致博帕尔事件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过氧酰基硝酸酯
D.异氰酸甲酯
E.二
英
A
B
C
D
E
D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大气污染可以导致COPD或加重COPD患者的病情,这属于大气污染所致的
A.突发事件
B.急性危害
C.间接危害
D.超敏反应
E.慢性危害
A
B
C
D
E
E
12.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下列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这些功能流是
A.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
B.物质流、能量流和食物流
C.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食物流
D.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A
B
C
D
E
A
13. 光化学烟雾在世界许多大城市都曾经发生过,特别是1955年发生于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最为著名,1周多的时间内日均气温37.8℃,哮喘和支气管炎流行,平均日均死亡70~317人。下列均为光化学烟雾的发生条件,除外
A.多发生于夏秋季
B.紫外线强烈
C.气温较高
D.风速很低
E.易发生于南北纬度60°以上地区
A
B
C
D
E
E
[解析] 光化学烟雾发生的有利条件包括:气温高,气压高,下沉逆温,紫外线辐射强烈,天气晴朗,南北纬60°以下的低纬度地区。
14.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规定,理发刀具、胡须刷、毛巾不得检出
A.军团菌
B.寄生虫虫卵
C.甲型肝炎病毒
D.痢疾杆菌
E.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A
B
C
D
E
E
[解析] 理发刀具、毛巾等接触皮肤的公共用具,应防止受粪便污染易引起皮肤感染的病原体污染。粪便中主要含有的是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15. 交互作用的各种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为同系物,或其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其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个化合物成分单独效应的总和,例如两种有机磷农药同时进入机体时,其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被称为
A.相加作用
B.独立作用
C.拮抗作用
D.增强作用
E.协同作用
A
B
C
D
E
A
16.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是饮水卫生工作、监督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确定制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原则非常重要。下列不是制定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原则的是
A.保证流行病学安全
B.保证地面水感官性状良好
C.保证标准限量值在经济技术上的可行
D.保证地面水不引起慢性中毒
E.保证地面水自净过程正常进行
A
B
C
D
E
E
17. 1968年发生在日本的“米糠油中毒事件”和1979年发生在我国台湾彰化县“油症事件”的受害者,表现为皮疹、色素沉着、眼睑水肿、眼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发生肝损害。导致这两起事件的污染物是
A.苯并芘
B.酚
C.多氯联苯
D.二
英
E.邻苯二甲酸酯
A
B
C
D
E
C
18. 氯化消毒副产物是指在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所产生的卤代烃类化合物,下列化合物均为氯化消毒副产物,除外
A.三氯甲烷
B.卤代乙酸
C.卤代羟基呋喃酮
D.四氯化碳
E.溴仿
A
B
C
D
E
D
19. 空气污染造成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此时空气污染指数级别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E.五级
A
B
C
D
E
C
20. 水俣病的典型症状是
A.视野向心性缩小,感觉障碍
B.手掌和脚跖皮肤高度角化
C.氟斑牙
D.黑脚病
E.脱发(斑秃或全秃)
A
B
C
D
E
A
21. 某患者,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聋哑、生长发育落后,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经询问,患者来自碘缺乏病区。该患者所患疾病为
A.地方性甲状腺肿
B.地方性克汀病
C.痛痛病
D.高碘性甲状腺肿
E.甲状腺癌
A
B
C
D
E
B
[解析] 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来自碘缺乏病区,二是有一定程度的智力低下的表现,符合这两点即可诊断为地方性克汀病。
22. 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工业上将其用作制冷剂、气溶胶喷雾剂、发泡剂以及氟树脂生产的原料,其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生态破坏
B.形成酸雨,破坏生态系统
C.臭氧层破坏
D.生物多样性锐减
E.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
A
B
C
D
E
C
23. 涂抹化妆品后引起的皮损,特点为起病急,有红斑、丘疹和少量渗出,边界清楚。最可能是
A.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B.光毒性皮炎
C.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D.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E.化妆品痤疮
A
B
C
D
E
D
24. 20世纪50年代初期,日本水俣湾附近出现一些表现为步态不稳、言语不清、肢端麻木和躁狂不安等类似脑炎的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造成这种疾病的污染物质是
A.无机砷
B.甲基汞
C.苯酚
D.苯并芘
E.氢氰酸
A
B
C
D
E
B
A3/A4型题
男,40岁。因3周来发热、咳嗽、气短入院。已用青霉素、环丙沙星等治疗2周,症状无缓解并出现发绀。既往有血友病史,多次输血制品。查体:T 38.9℃,颈部、腋下可及直径1cm左右的淋巴结,光滑无压痛,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显示间质性肺炎,血WBC 4.0×10
9
/L,多次血、痰培养无细菌生长。
1.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耐药链球菌性肺炎
B.衣原体肺炎
C.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D.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E.支气管结核
A
B
C
D
E
D
2. 为明确诊断,应做的检查是
A.查血清抗HIV
B.查血清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
C.痰涂片找结核菌
D.荧光抗体法测衣原体抗体
E.插管吸痰做细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
A
B
C
D
E
A
女,35岁。劳累后心悸、气短10年,近1周间断咯血,无发热。查体:双颊皮肤紫红,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底少许湿啰音,心浊音界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向左扩大,心尖部局限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肝脾不大,下肢无水肿。
3.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B.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C.室间隔缺损
D.扩张型心肌病
E.肺结核
A
B
C
D
E
B
4. 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A.心功能不全
B.肺栓塞
C.心律失常
D.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E.肺部感染
A
B
C
D
E
B
男,55岁。腹胀、少尿1年,曾诊断为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未系统治疗。近1日呕血2次,呕吐物为暗红色,量约500ml,排黑粪1次,约100g,感头晕、心悸,于县医院急症就诊。既往有冠心病史2年,间断口服药治疗。查体:BP 80/50mmHg,神志清,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心率108次/min,律齐。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脾肋下2cm,腹水征(+),肠鸣音活跃。
5. 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急诊手术治疗
B.注射垂体后叶素
C.急诊胃镜检查
D.口服普萘洛尔
E.补液、扩容、输血
A
B
C
D
E
E
6. 按常规积极治疗6小时后,患者血红蛋白继续下降,血压波动在80/50~70/40mmHg。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是
A.立即转院
B.维持原治疗方案
C.三腔管压迫止血
D.加大升压药剂量
E.开腹探查
A
B
C
D
E
C
男,35岁。间断水肿5年余,近1周来加重。尿蛋白(++++),血浆白蛋白25g/L。
7.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肾炎
B.急进性肾炎
C.肾病综合征
D.隐匿性肾炎
E.慢性肾盂肾炎
A
B
C
D
E
C
8.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实验室检查是
A.24小时尿蛋白定量
B.血尿素氮
C.血胆固醇
D.血常规
E.腹部B超
A
B
C
D
E
A
经产妇,62岁。绝经11年,阴道反复流血4个月就诊。查体:肥胖,一般情况好,血压150/105mmHg。妇科检查:阴道少许血液,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双附件正常。
9.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宫颈癌
B.萎缩性子宫内膜炎
C.子宫内膜息肉
D.萎缩性阴道炎
E.子宫内膜癌
A
B
C
D
E
E
10. 下列首选的辅助检查是
A.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
B.阴道镜检查
C.阴道涂片细胞学检查
D.腹腔镜检查
E.后穹窿穿刺检查
A
B
C
D
E
B
男,67岁。有“慢性胃病”病史,近半年来食欲差,伴头晕、乏力。查体:贫血貌,牛肉舌,淋巴结及肝、脾均不大。检查:Hb 70g/L,RBC1.8×10
12
/L,WBC 8×10
9
/L,血清铁1000μg/ml。
1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贫血
E.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A
B
C
D
E
D
12. 对于该患者的检查结果,下列最不可能的是
A.血片可见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和巨大血小板
B.骨髓涂片可见粒系和红系巨幼样变
C.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D.胃液分析可示胃液酸度减低
E.血清叶酸、维生素B
12
减低
A
B
C
D
E
C
简单扩散是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方式之一。而化学毒物的解离状态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化学毒物处于解离型或非解离型的比例,取决于其本身的解离常数pKa和体液的pH,可以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来计算。
有机酸:pKa-pH=lg(非解离型HA/解离型A
-
)
有机碱:pKa-pH=lg(解离型BH
+
/非解离型B)
13. 苯甲酸pKa=4,如胃内pH=2,请问苯甲酸在胃内的非解离型比例是
A.1%
B.100%
C.90%
D.99%
E.10%
A
B
C
D
E
D
[解析] 有很多化学毒物为弱有机酸或弱有机碱,在体液中可部分解离。解离型的极性强,脂溶性差,难以经生物膜扩散:而处于非解离型的极性弱,脂溶性好,容易跨膜扩散。如苯甲酸pKa=4,如胃内pH=2,则4-2=lg([非解离型HA]/[解离型A
-
])=2,查反对数:[HA]/[A
-
]=100/1,即99%为非解离型。
14. 苯胺pKa=5,如胃内pH=2,请问苯胺在胃内的解离型比例是
A.100%
B.90%
C.99.9%
D.10%
E.0.1%
A
B
C
D
E
C
[解析] 苯胺pKa=5,如胃内pH=2,则5-2=lg([解离型BH
+
]/[非解离型B])=3,查反对数:[BH
+
]/[B]=1000/1,即99.9%为解离型。
15. 某特定化学毒物经由简单扩散通过生物膜的速率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生物膜面积
B.膜两侧的浓度梯度
C.生物膜厚度
D.化学物的解离状态
E.化学物的扩散常数
A
B
C
D
E
E
调查发现吸烟者患肺癌率约为10%,有人即使终生吸烟也尚未罹患肿瘤。说明个体遗传因素在化学致突变致癌作用中不容忽视。一般认为,遗传多态性是决定化学毒物毒作用性质和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16. 通常认为遗传多态性的标准是指当一个基因座位上最常见的等位基因频率不超过
A.60%
B.80%
C.90%
D.95%
E.100%
A
B
C
D
E
D
17.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是体内重要的解毒酶系。GST存在多态性,下列与个体罹患肺癌的高危险性相关的类型是
A.CSTα
B.GSTπ
C.GSTμ
D.GSTβ
E.GSTκ
A
B
C
D
E
C
18. O
6
-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是体内一种特异性修复酶,其缺乏与肿瘤发生有一定关系,MGMT多态性可以解释个体对于下列哪种物质的敏感性不同
A.多环芳烃
B.2-乙酰胺基芴(2-AAF)
C.黄曲霉毒素
D.烷化剂
E.亚硝胺类
A
B
C
D
E
D
某市某日空气质量报道当日的API值为51~10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性粉尘。
19. 该市当日空气质量的表征颜色为
A.天蓝
B.墨绿
C.浅黄
D.橘红
E.紫红
A
B
C
D
E
B
20. 对健康的影响表现为
A.对健康有不良影响
B.对健康的影响严重
C.可正常活动
D.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E.无法正常活动
A
B
C
D
E
C
21. 该日的空气质量状况为
A.优
B.良
C.中
D.差
E.极差
A
B
C
D
E
B
[解析] API指数为0~50时代表空气质量为“优”,51~100时代表空气质量为“良”,101~200时代表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201~300时代表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大于300时为“重度污染”。
今年夏天王女士带着女儿来到某室内游泳馆游泳。1天后,女儿的眼睛出现了剧烈的异物感、眼痛、怕光、流泪及结膜下充血,充血多为斑点或片状,色鲜红。1周左右充血自行吸收。
22. 考虑王女士的女儿所患疾病为
A.日光性皮炎
B.流行性出血性眼结膜炎
C.游泳池咽炎
D.中耳炎
E.脚癣
A
B
C
D
E
B
23. 下列不属于《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8—1996)中严禁进入人工游泳池的人群是
A.酗酒者
B.肠道传染病患者
C.中耳炎患者
D.呼吸道疾病患者
E.心脏病患者
A
B
C
D
E
D
24.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 9668—1996)中规定人工游泳池内水的pH应为
A.6.5~8.5
B.7.5~8.5
C.6.0~7.5
D.5.5~7.5
E.8.5~9.5
A
B
C
D
E
A
我国常见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包括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以及与环境硒水平过低相关的克山病及大骨节病。
25. 碘缺乏病地区分布总的规律是
A.沿海高于内陆
B.平原高于丘陵
C.山区高于丘陵
D.沿海高于平原
E.内陆河的下游高于上游
A
B
C
D
E
C
[解析] 由于碘缺乏病的发生与食物及饮水中的碘含量密切相关,而海产品中又富含大量的碘,所以越靠近沿海的地区碘缺乏病的发生率就越低,反之远离沿海的地区容易发生碘缺乏病,所以碘缺乏病地区分布总的规律是:山区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平原,平原高于沿海。内陆高于沿海,内陆河的上游高于下游。
26. 下列不属于地方性氟中毒特点的是
A.与年龄有密切关系
B.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
C.在病区居住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D.氟斑牙好发于乳牙
E.经济发达、营养状况好的地区氟中毒患病率低
A
B
C
D
E
D
A2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3/A4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