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输血技术专业知识真题汇编1
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某人基因型为BO,其父母的表型可以是______。
A.A型、AB型
B.A型、O型
C.AB型、AB型
D.A型、A型
E.O型、O型
A
B
C
D
E
A
[解析] 在ABO血型系统中,有A型、B型、AB型、O型4种血型,其中A和B是显性基因,O对A、B是隐性基因,当子女基因型为BO,父母基因型可能是BO、BO即B型,BO、OO即B型、O型,AO、AB即A型、AB型。
2. 国家对于采集后的血液实施筛查的原则是______。
A.自愿性
B.强制性
C.选择性
D.阶段性
E.随机性
A
B
C
D
E
B
[解析] 根据对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的要求,必须严格筛选献血者,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血液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采集后的血液实施强制性血液筛查。
3. 我国汉族人群中RhD抗原阴性的比例约为______。
A.4%
B.1%
C.0.4%
D.0.1%
E.0.04%
A
B
C
D
E
C
[解析] 我国汉族人群中RhQ(D)抗原阴性者约占0.2%~0.4%,通常称为稀 有血型者。
4. 捐献全血的献血者体重的要求为______。
A.男性女性均≥55公斤
B.男性≥55公斤,女性≥50公斤
C.男性女性均≥50公斤
D.男性≥50公斤,女性≥45公斤
E.男性≥60公斤,女性≥50公斤
A
B
C
D
E
D
[解析] 法定献血年龄为18岁~55岁,体重规定男性≥50公斤,女性≥45公斤。
5. 全血保存一般是指______。
A.全部血液成分的保存
B.红细胞的保存
C.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保存
D.全部血细胞的保存
E.红细胞和血浆的保存
A
B
C
D
E
B
[解析] 全血保存的目的是尽可能延长离体血液的有效保存期,全血保存的条件只适合红细胞,不适合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主要强调对红细胞的保存。
6. 克雅病的主要侵袭部位是______。
A.脑组织
B.肌肉
C.血液
D.骨骼
E.心脏
A
B
C
D
E
A
[解析] 克雅病又称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或亚急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种朊蛋白相关的慢性、进展性脑病。
7. 下列血型系统中染色体定位不是在第19号染色体的是______。
A.Lutheran
B.Lewis
C.Landsteiner-Wiener
D.Hh
E.Kell
A
B
C
D
E
E
[解析] Kell系统的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7q2位置。
8. 如果患者血液HBsAg和抗-HBc检测均阴性而且无临床症状,但HBV-DNA为阳性则可能是______。
A.血清学检测窗口期
B.肝硬化期
C.感染恢复期
D.慢性乙型肝炎
E.慢性HBV携带者
A
B
C
D
E
A
[解析] HBV-DNA是HBV感染最直接、特异性强和灵敏性高的指标,HBV-DNA阳性,提示HBV复制和有传染性。若患者HBV-DNA为阳性,而血液HBsAg和抗-HBc检测等为阴性,提示患者处于血清学检测的窗口期。
9. 献血者的血压检查标准为______。
A.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B.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15mmHg
C.90mmHg~140mmHg/60mmHg~100mmHg,脉压差≥30mmHg
D.90mmHg~140mmHg/50mmHg~90mmHg,脉压差≥25mmHg
E.90mmHg~140mmHg/60mmHg~100mmHg,脉压差≥40mmHg
A
B
C
D
E
A
[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献血者的血压满足: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脉压差≥30mmHg。
10. 为避免血液细菌污染,工作人员在采血时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不包括______。
A.检查采血袋是否破损
B.采血室室内空气消毒
C.献血者血液中细菌感染指标的化验检测
D.献血者表面皮肤的清洗、消毒
E.采血者双手清洗
A
B
C
D
E
C
[解析] 献血者血液中细菌感染指标的化验检测为采血后的工作。
11. 亲属间不宜输血的主要原因是可能会引起______。
A.急性肺损伤
B.免疫性溶血反应
C.移植物抗宿主病
D.输血后紫癜
E.发热性非溶血反应
A
B
C
D
E
C
[解析] 当献血者白细胞里的免疫活性细胞(一群具有免疫潜能的淋巴细胞)进入受血者体内以后,因为直系亲属之间的基因组合相似,组织相容性高,且患者免疫力低下,这群细胞易在受血者体内存活。随后这些献血者的免疫活性细胞将受血者的细胞、组织、器官识别为异物并进行免疫攻击,导致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是严重的输血并发症之一。
12. 当献血者符合献血者标准时,外周血小板计数为多少时,才能进行单采血小板的采集______。
A.≥150×10
9
/L
B.≥200×10
9
/L
C.≥250×10
9
/L
D.≥300×10
9
/L
E.≥400×10
9
/L
A
B
C
D
E
A
[解析] 当献血者符合献血者标准时,还需要出血、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功能正常,血小板计数≥150×10
9
/L,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才能进行血小板单采。
13. 以下对采血者的要求中,正确的是______。
A.采血者应穿隔离衣实施采血
B.采血者每采血三人后,需用由消毒液浸泡过的毛巾擦手
C.采血过程中不能回答献血者的任何提问
D.应由采血部门对采血者定期进行手部消毒效果的监测
E.无论发生何种献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采血,拔出针头
A
B
C
D
E
E
[解析] 采血者穿干净工作服,每采血一人后,需用由消毒液浸泡过的毛巾擦手,采血者对献血者态度和蔼,询问和解答问题要细心,应由当地防疫站对采血者定期进行手部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患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采血,拔出针头,立即送急救室或邻近处,并与其他献血者隔离开,以免在献血者中引起连锁反应。
14. 根据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______。
A.精神性、损伤性和感染性
B.局部性和系统性
C.原发性和继发性
D.技术性和非技术性
E.心理性、生理性和损伤性
A
B
C
D
E
A
[解析] 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精神性因素;身体状况;环境因素;采血技术(由于工作人员采血技术的原因,造成的献血者的血管局部损伤);无菌因素(由于釆血器材污染、无菌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献血者感染)。
15. 对于法定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项目,可以通过何种方式消除由于病毒感染窗口期和检测方法局限性等因素给血液安全带来的风险______。
A.延长血液储存时间
B.缩短血液储存时间
C.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
D.增加血液检测次数
E.对血液进行核酸检测
A
B
C
D
E
E
[解析] 核酸检测技术是通过直接检测病毒核酸来确定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的的血液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更为灵敏,显著减少了感染病窗口期影响。
16. 出现局部原发性损伤(硬下疳),梅毒血清抗体阴性,这一时期属于______。
A.一期梅毒
B.二期梅毒
C.三期梅毒
D.晚期梅毒
E.潜伏梅毒
A
B
C
D
E
A
[解析] 一期梅毒的特点是:梅毒螺旋体在入侵部位繁殖,梅毒血清抗体阴性,约经2到3周的潜伏期,感染局部发生原发损害,即硬下疳。
17. 关于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严格筛选献血者
B.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
C.加强患者的病毒检测
D.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E.加强消毒制度和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A
B
C
D
E
C
[解析] 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预防:严格筛选献血者,大力提倡成分输血,对血液制品进行病毒灭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加强患者的病毒检测不能预防输血相关传染病。
18. 我国目前规定必须对献血者检测的项目不包括______。
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B.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C.艾滋病病毒抗体
D.梅毒
E.巨细胞病毒
A
B
C
D
E
E
[解析] 献血者血液检验标准:①血型:ABO血型(正反定型法),Rh(D)血型,在有条件的地区以及Rh阴性率高的地区作测定。②血比重筛选:硫酸酮法,男≥1.052,女≥1.050,或者比色法。③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酮体粉法:阴性,或者赖式法:小于等于25。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酶标法:阴性(快速诊断法仅限于非固定采血点的初检使用)。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抗体)酶标法:阴性。⑥艾滋病病毒抗体(HIV抗体)酶标法:阴性。⑦梅毒试验RPR法或TRUST法:阴性。⑧复检上述1、3、4、5、6、7项。⑨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间隔一个月化验正常可参加献血(以临床报告为准)。⑩疟疾高发地区检测疟原虫。
19. 免疫抗体多是下列哪种抗体______。
A.IgA
B.IgE
C.IgM
D.IgG
E.IgD
A
B
C
D
E
D
[解析] IgG约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的75%~80%,是血清和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也是抗感染的主要免疫球蛋白。
20. 可辨别血清中所含的冷反应凝集素的试剂是______。
A.抗-A
B.抗-B
C.A型红细胞
D.B型红细胞
E.O型红细胞
A
B
C
D
E
E
[解析] 冷凝集素是冷反应型抗红细胞的IgM抗体,在0~4℃时最易和红细胞膜抗原结合,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用O型红细胞于0~4℃与待测血清混合,若血清中含有冷反应凝集素,则产生凝集现象。
21. 多联塑料采血袋在设计上做到了多个塑料单袋相连成______。
A.密封连续系统
B.密闭无缝系统
C.连续无菌系统
D.独立无菌系统
E.密封无菌系统
A
B
C
D
E
E
[解析] 多联塑料采血袋在设计上是多个塑料单袋相连成密闭无菌系统。
22. 根据血液制备的要求,可使用不同规格型号的离心机,但最高离心力不能超过______。
A.5000m/s
B.500m/s
C.50000g
D.5000g
E.5000kg
A
B
C
D
E
D
[解析] 根据制备各种血液成分的要求,按不同规格型号的离心机,经实验摸索,设定不同转速、时间、温度进行离心,最高离心速度不能超过5000g。
23. 一个人的Rh表型为CcDEe,其基因型不可能是______。
A.CDE/cDe
B.CDe/cDE
C.cDE/Cde
D.CDE/CDE
E.CDE/cde
A
B
C
D
E
D
[解析] 若基因型为CDE/CDE,其表型只能为CCDEE。
24. 孟买型的人缺乏的基因是______。
A.ABO基因
B.Rh基因
C.CisAB基因
D.H基因
E.Jk基因
A
B
C
D
E
D
[解析] 除罕见的孟买型外,几乎所有人的红细胞表面都有H抗原,因为孟买型缺乏H抗原对应的H基因。
25. 不表达HLA-I类分子的细胞是______。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成熟红细胞
D.上皮细胞
E.中性粒细胞
A
B
C
D
E
C
[解析] HLA-I类分子几乎表达在所有有核细胞表面,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等。
26. 根据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若某个医院其急诊床位数为2500张,则其1年所需的血液单位数约为(以450mL/单位计)______。
A.19000单位
B.16750单位
C.15000单位
D.13750单位
E.12500单位
A
B
C
D
E
B
[解析] 197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年每个急诊床位需使用6.7单位血液。6.7乘以医院急诊床位数来计算每年所需血液单位数的近似值。
27. 属于可以献血的人群的是______。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乙肝表面抗原弱阳性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急性肠炎病愈满三周
E.做过肾脏切除术
A
B
C
D
E
D
[解析] 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不可以献血。愈满三周可以献血。
28. 单特异性抗球蛋白试剂实际应用的主要是______。
A.抗IgA和抗C3d
B.抗IgM和抗IgG
C.抗IgG和抗C3d
D.抗IgG和IgA
E.抗IgM和抗C3d
A
B
C
D
E
C
[解析]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判断为阳性者,应继续用单特异性抗球蛋白血清试验,以便明确红细胞是被IgG致敏,还是受补体C3d致敏。
29. 输血前检查的主要程序不包括______。
A.患者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处理
B.受血者、献血者ABO和Rh血型鉴定
C.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D.交叉配血试验
E.如果受者使用肝素治疗,应将红细胞做洗涤
A
B
C
D
E
E
[解析] 输血前检查主要包括:患者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处理;受血者、献血者ABO和Rh血型鉴定;抗体的筛选和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标签和发血。
30. 保存新鲜冰冻血浆的冰箱温度应在______。
A.4℃~6℃
B.0℃~2℃
C.-20℃以下
D.22℃~24℃
E.-5℃~-10℃
A
B
C
D
E
C
[解析] 新鲜冰冻血浆应贮存于低于-20℃温度下保存,直至输注前方可解冻,解冻时将血浆置于血浆融化仪直至血浆完全融化为液体。
31. 大量输血或对低体温敏感的患者在输血前可对血液进行适当加温,加热温度应不超过______。
A.10℃
B.20℃
C.25℃
D.37℃
E.56℃
A
B
C
D
E
D
[解析] 血液输注前将其从冷藏箱中取出,在室温中停留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全血输注时一般不需要加温,大量输血或对低体温敏感的病人在输注前可进行适当加温,但温度不宜超过37℃。
32. 属于高效抗HIV的药物是______。
A.干扰素
B.抗菌素
C.蛋白酶抑制剂
D.免疫球蛋白
E.白蛋白
A
B
C
D
E
C
[解析] 蛋白酶抑制剂是高效的抗HIV药物,如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为我国主要推荐使用的抗病毒药物。
33. 对于有偿或职业供血者,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他们不可能作为替代献血者
B.他们的献血动机是从所献出的血液中获利而并非帮助他人
C.他们只为特定的一个血站供血
D.他们不可能转变为志愿无偿献血者
E.是指为了获得个人荣誉而献血的供血者
A
B
C
D
E
B
[解析] 有偿或职业供血者是指为了获得钱或其他报酬而献血的供血者。他们定期献血,有的甚至同血站达成献血协议,有的可能为几个血站供血,有的会同患者家属联系作为替代献血者提供有偿服务。
34. 规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禁服阿司匹林类药物的原因主要是此类药物影响献血者______。
A.消化系统功能
B.红细胞功能
C.血小板功能
D.淋巴细胞功能
E.中性粒细胞功能
A
B
C
D
E
C
[解析] 阿司匹林类是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在采集血小板前72小时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35. 全血通过离心,可将各种成分分成不同的层面,正确的是______。
A.血浆在最上层,呈浅黄色
B.白细胞在最下层,呈红色
C.血小板介于白细胞之下,呈灰白色
D.白细胞在血浆之上,呈灰白色
E.血小板在血浆之上,呈浅黄色
A
B
C
D
E
A
[解析] 人体血液经过抗凝处理后称为全血,全血离心后主要分为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层、白膜层和红细胞层。血浆层主要包含血浆、水、蛋白质、盐类和各种离子等;白膜层主要包括富含血小板区、富含淋巴细胞区、富含单核细胞区和富含粒细胞区;红细胞层主要为红细胞。
36. 为提高单采血小板采集率,通常会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给献血者服用钙剂
B.控制采集前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C.给献血者输入羟乙基淀粉
D.给献血者输注枸橼酸盐溶液
E.给献血者输注生理盐水
A
B
C
D
E
B
[解析] 当献血者符合献血者标准时,还需要出血、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功能正常,血小板计数≥150×10
9
/L,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才能进行血小板单采。避免因献血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过低导致的血小板采集率过低。
37. 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通常胆红素需大于______。
A.16.8μmol/L
B.17.1μmol/L
C.17.8μmol/L
D.18.2μmol/L
E.19μmol/L
A
B
C
D
E
B
[解析] 黄疸型肝炎患者胆色素代谢特点:总胆红素大于17.1μmol/L,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有增高。
38. 引起输血过敏反应的常见原因是______。
A.白细胞抗体
B.抗核抗体
C.血小板抗体
D.红细胞抗体
E.血浆蛋白抗体
A
B
C
D
E
E
[解析] 在输血过敏反应的患者中,50%患者是由血浆蛋白过敏所致,包括多次输血刺激患者产生抗血浆蛋白IgA抗体,当再次输血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39. 除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外,还产生大量非传染性包膜蛋白的是______。
A.HAV感染者
B.HBV感染者
C.HCV感染者
D.HDV感染暂
E.HEV感染者
A
B
C
D
E
B
[解析]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在显微镜下可见3种颗粒:小球形颗粒,管状颗粒,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及管状颗粒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含表面抗原,无传染性。大球形颗粒即病毒颗粒,有实心与空心两种,空心颗粒缺乏核酸。
40. 我国献血法规定,献血者每次献全血的间隔时间是______。
A.两周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E.六个月
A
B
C
D
E
E
[解析] 根据国家规定,献全血的间隔为不少于六个月。
41. 引起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抗原主要是______。
A.A抗原
B.B抗原
C.P抗原
D.HPA
E.HLA
A
B
C
D
E
D
[解析] 胎儿血小板上有来自父亲的特异性抗原,如HPA,而母亲没有这种抗原,则妊娠的母体对胎儿血小板抗原产生抗体,再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内破坏血小板。
42. 保养液的酸碱度决定了保存全血的酸碱度,以CPDA-1为保养液的全血其pH的量值范围为______。
A.6.9~7.5
B.6.8~7.4
C.6.7~7.2
D.6.6~7.0
E.6.5~7.5
A
B
C
D
E
C
[解析] 根据《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规定,保存全血的酸碱度应保持在6.7~7.2。
43. 献血前咨询工作不包括______。
A.评估献血者对危险因素的理解程度
B.向献血者解释献血的每一个步骤
C.初步评价献血者的健康状况
D.判定献血者的献血类型
E.给献血者提供一个自检不合格主动退出献血或延期献血的机会
A
B
C
D
E
D
[解析] 献血前,工作人员应评估献血者对危险因素的理解程度,向献血者解释献血步骤,仔细询问献血者病史,进行体检并对献血者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准确评定,并给献血者提供自检不合格主动退出献血或延期献血的机会。
44. 无症状HIV感染期的诊断标准不包括______。
A.有流行病学史
B.CD4/CD8比例倒置
C.HIV抗体确证阳性
D.HIV-RNA阳性
E.HIV抗体筛查阳性
A
B
C
D
E
B
[解析] 对于无症状HIV感染期患者,其外周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不适症状出现后5周左右,血清HIV抗体(+),CD4细胞功能正常,持续1~3年。CD4/CD8比例倒置是HIV相关综合症期的表现。
45.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检测的抗体是______。
A.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G
B.游离的IgG
C.结合在红细胞表面的IgM
D.游离的IgM
E.游离的IgA
A
B
C
D
E
B
[解析]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是检测红细胞体外致敏的方法,主要检测血清中是否有IgG等免疫球蛋白。
46. 检查库存血液发现血袋标签污损,字迹不清,必须______。
A.立即报废
B.重新粘贴标签
C.继续保存
D.退回成分制备科
E.修复标签后发放
A
B
C
D
E
A
[解析] 血液报废的标准:全项血液检测后,其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全血及其成分;过保存期的全血及其成分;细菌污染;严重溶血,血浆血红蛋白含量超过标准;有大量凝块或血量不足;血袋破裂、渗漏或管口密封不严;标签丢失或破损难辨,模糊不清;保密性弃血;其他对受血者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
47. 肝素抗凝的作用机制是______。
A.阻止凝血酶的生成
B.使钙非离子化
C.激活脂蛋白酶
D.抑制凝血瀑布形成
E.抑制纤维蛋白原生成
A
B
C
D
E
A
[解析] 小剂量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后使抗凝血酶-Ⅲ反应部位(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活性中心结合,形成稳定的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从而灭活凝血酶,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48. 悬浮在血浆中的血小板,其最适宜保存的pH值为______。
A.5.4~5.6
B.5.8~6.0
C.6.2~6.4
D.6.6~6.8
E.7.0~7.2
A
B
C
D
E
D
[解析] 血小板保存的最适pH为6.6~6.8。pH小于6.0或大于7.4时,血小板不能存活,发生从盘形到球形的变化。
49. 所谓不规则抗体是指______。
A.仅仅和O型红细胞反应的抗体
B.抗A和抗B以外的抗体
C.在反应特性上和正常抗体不同的特殊抗体
D.抗A和抗B抗体
E.抗A和抗B以及Rh抗体以外的抗体
A
B
C
D
E
B
[解析] 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系Landsteiner法则的血型抗体,也就是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ABO系中的亚型,变异型抗-A或某种抗-B等抗体,也称为不规则抗体,多为IgG抗体。主要是经输血或妊娠等免疫刺激产生,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必须通过特殊介质(酶、抗人球蛋白、polybrene等),才能使致敏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
50. 对确定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依据是______。
A.血红蛋白尿
B.尿红细胞多数
C.含铁血黄素尿
D.尿胆原强阳性
E.网织红细胞增高
A
B
C
D
E
A
[解析] 当患者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时,大量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至血浆,形成血红蛋白尿。
A1/A2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