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本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一、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1.

A B C D
D
[解析] 数列可变形为

,分子1,3,9,27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则未知项分子为81;分母8,18,22,40可变形为3
2-1.4
2+2.5
2-3.6
2+4,则分母未知项为7
2-5=44,即原数列未知项为

,故选D。
二、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7. 若mn>0,a>0,且不等式组

中x的最大解区为

,则(m-n)
2010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A
[解析] 由mn>0可分类讨论.当m>0,n>0时,由不等式方程组可解得

,结合x的最大解区间可得,

,故可得(n-n)
2的最小值为0,可得(m-n)
2010的最小值为0。当m<0.n<0,同理可得(m-n)
2010的最小值为0。故选A。
一、图形推理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10. 定义:
①创造酝酿:指创造过程的开始阶段,主要内容是确定具体课题、调查既有材料,制订研究方案和进行可行性分析。
②创造顿悟:指创造过程的实施阶段,在定向积累到足以完成创造活动的前提下,突然悟到了成功的诀窍。
③创造验证:指创造过程的总结阶段,创造成果与原定假设以及小规模实验成果与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比较印证,从而检验创造成果的实际价值。
典型例证:
(1)汉字自起源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汉字丰富的特点使人通过汉字本身就能直接了解书籍本身的象征意义,保留传统文化的意义并非只是守成不变。
(2)老张想解开古代木马车之谜,但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他突然悟出了木马车设计要领,终于仿制出了一辆木马车,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3)中国的生殖健康产品——防病毒生化安全套,利用纳米技术,弥补了天然乳胶的漏洞,提升了致密度,既能阻隔艾滋病病毒,也能对比之更小的病毒等进行物理隔离。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例证(1)与定义①相符
- B.例证(2)与定义②相符
- C.例证(3)与定义③不相符
- D.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③①不相符
A B C D
C
[解析] 例证(1)是创造酝酿;例证(2)属于创造顿悟;例证(3)属于创造验证。故选C。
三、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四、逻辑判断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定为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答案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7. 甲、乙、丙、丁四人涉嫌某案被传讯。
甲说:作案者是乙。
乙说:作案者是甲。
丙说:作案者不是我。
丁说:作案者在我们四人中。
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个说真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 A.作案者是甲
- B.作案者是乙
- C.作案者是丙
- D.题干中的条件不足以断定谁是作案者
A B C D
D
[解析] 题干中没有矛盾关系,只能应用假设法。假设丁说真话.那么作案者是丙;假如丙说真话.那么作案者不在这四个人中.则具体谁作案不清楚。所以题干中的条件是不足以断定谁作案的。
第四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