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1. 什么是员工福利?
员工福利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进行定义。
广义的员工福利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指企业员工作为国家的合法公民,享受政府的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第二,企业员工作为企业成员,享受企业的集体福利;第三,除工资外,企业为员工及其家庭提供各种实物和服务形式的福利。
狭义的员工福利,是指企业为满足劳动者的生活需要,在工资收入以外,向企业员工及其家庭成员所提供的待遇,包括物质福利、带薪休假、专项服务等。狭义的员工福利又被称为劳动福利或者职业福利。
2. 简述员工福利的特点。
员工福利作为企业报酬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集体性
绝大部分的员工福利是由企业员工集体消费的,除去少部分福利形式针对于某个特定的群体以外,员工福利的主要形式是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如员工食堂、俱乐部等),员工主要是通过集体消费或共同利用公共设施的方式分享员工福利。
(2)均等性
员工福利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外在性间接报酬,员Z-在履行了劳动义务之后,都有享有企业各种福利的平等权利。换句话说,员工福利的享受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不直接挂钩或根本无关,员工是以作为企业的某种组织成员的身份而享受有关福利待遇的,具有一定的机会均等和利益均沾的特点。
(3)补充性
员工福利是对按劳分配的补充。在按劳分配制度下,由于员工个人劳动能力、个人贡献以及家庭负担的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员工生活困难,个人消费品的需要难以满足的现象。员工福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员工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作为工资的补充解决员工的生活困难。
(4)有限性
员工福利仅仅是对员工生活有限的、特定的需求的满足,不能像工资一样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
(5)补偿性
员工福利是对员工所提供的劳动的一种物质补偿,是对员工工资收入的一种补充形式。当然,享受这一权利的前提是履行了劳动义务。
(6)差别性
在不同的企业之间,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各个企业向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会有些差别;即便是在同一企业之中,在某些福利项目上,也因员工个人的劳动贡献不同而有所不同。
3. 简述我国企业年金的特点。
我国的企业年金具有以下特点:
(1)双方缴纳、完全积累:由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缴费,实行完全积累:
(2)个人账户:为受益人建立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账户积累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及投资运营的收益构成;
(3)成本列支:企业缴费占工资总额4%的部分,可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4. 简述员工福利计划的基本内容。
(1)企业向员工提供福利的目的。
(2)福利的具体内容。
(3)确定提供福利的水平。
(4)提供差异化的福利。
(5)福利成本的承担。
5. 企业向员工提供的福利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企业向员工提供哪些福利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企业在提供福利时要清楚自己的经济实力及雇佣需要,既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又能够体现福利的导向性。
其次,企业要对社会现实,尤其是竞争对手的福利状况有清楚的了解。在了解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对本企业的福利计划的竞争力做出判断,进而提出改善的措施。
最后,还要对将来有良好预期。由于员工福利的刚性,企业在设立新的福利项目时要尤为谨慎。要充分考虑这些福利项目是否具有长期存在的必要和企业的承受能力,一方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企业福利的竞争性和持续性。
6. 如何决定员工享受福利的数量?
(1)以工龄为标准。员工福利待遇与工龄挂钩,随工龄增加,一些福利只有在员工为企业服务年限达到时才能享受。
(2)以员工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企业的贡献为标准。对企业贡献大的员工,享受较高的福利待遇。
(3)以是否在职为标准。在职员工享受的福利,退休职工和因经济不景气而临时解雇的员工则不能享受。
(4)以每周工作时间为标准。全日工享有的福利,半日工、临时工则不必全部享受。
7. 员工福利计划的实施要做好哪些工作?
员工福利计划的实施,主要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做好福利政策和计划方案的宣传沟通工作。其次,应按照既定的福利政策和计划,审查员工资格,向不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做出解释;对审查合格的申请者,应为其或协助其办理相关手续,帮助员工获得自己应享有的福利待遇。最后,注意节约开支,降低福利成本。
8. 在实施员工福利计划时,如何做到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1)由员工自己承担一个规定数额的费用,只有员工的支出超过这个规定数额时才开始享受福利。
(2)由员工承担部分购买福利的费用。
(3)规定员工个人享用福利的上限。
(4)对不同的员工区别对待。
(5)认真审查员工申请享受福利的条件,严格控制福利享用的条件。
(6)实行员工福利成本控制政策,即将企业福利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根据这一成本预算提供福利项目。
(7)与福利的提供者进行认真的谈判和协调,降低购买福利的成本,审查医院或其他服务单位收费的合理性,或将计划实施方案进行竞争性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