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求解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2. 已知直线y=-2x+3与抛物线y=x
2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那么△OAB的面积等于______。
A B C D E
A
[解析] 过A作AA
1⊥x轴,过B作BB
1⊥x轴,垂足分别是A
1和B
1。
由

,解得

,或

所以A点的坐标为(1,1),B点坐标为(-3,9)。
从而

故选A。
3. 已知x,y均为正整数,若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为2,几何平均值也为2,则x
2+y
2=______
A B C D E
D
[考点] 算术
[解析] 由

,可分别得到x+y=4 xy=4,则x
2+y
2=(x+y)
2-2xy=4
2-2×4=8.
4. 从应届高中生中选择飞行员,已知这批学生体型合格的概率为

,视力合格的概率为

,其他几项指标合格的概率为

,假设三项指标互不影响,从中任选一学生,则该生三项均合格的概率为______
A.

B.

C.

D.

E.

A B C D E
B
[考点] 数据分析
[解析] 该生三项均合格的概率为:

.
7. 设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S
5=3(a
2+a
8),则

的值为______.
A.

B.

C.

D.

E.1
A B C D E
D
[解析] 因为{a
n}是等差数列,所以

故选D.
13. 设

,则

的值等于______。
A B C D E
C
[解析] 由题设可得方程组
3个方程相加得:a+b+c=k(a+b+c)。
若a+b+c≠0,则k=1,即a+b=2c,从而

;
若a+b+c=0,则a+b=-c,从而

。
故选C。
三、逻辑推理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下列问题基于以下题干
某国家领导人要在连续6天视察6座工厂,其分别为服装厂、家具厂、电子厂、鞋厂、五金厂和模具厂,每天只视察一个厂,每座工厂只被视察一次。视察时间的安排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视察服装厂在第一天或第六天。
(2)视察鞋厂的日子比视察五金厂的日子早。
(3)视察五金厂恰在视察模具厂的前一天。
(4)如果视察家具厂在第三天,则视察五金厂第五天。 动物探索栏目准备开设3期不同栖息地的动物日常节目,每期只从以下3类栖息地的每类中各选1种动物,组合作为每期节目的素材,恰好3期。每种动物只能出现1期。
海洋类:海狮、大白鲨、海豚;
草地类:羚羊、斑马、袋鼠;
荒漠类:沙狐、沙兔、沙蜥;
关于每期节目动物的选择,还知道以下信息:
(1)如果某期节目选择海狮或者沙狐,就不会选择羚羊;
(2)如果某期节目选择袋鼠,就不会选择海狮;
(3)大白鲨和沙狐会出现在同一期节目中。 1.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下面是奥林匹克食品公司(加工冷冻食品)呈送给公司股东的年度报告的一部分:
在此期间,加工的成本下降了,因为企业已经学会了更加有效的工作。例如,在彩色胶卷的加工上,3寸~5寸的彩色照片从1970年的50美分(5天取货)下降到1984年的20美分(1天取货)。同样的道理适用于食品的加工上。因为奥林匹克食品公司不久将要庆祝它成立25周年,由此我们认为我们的长期的经验将使我们能做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范文]
通过引用彩色胶卷加工业在14年间胶卷加工成本下降趋势的事例,作者认为奥林匹克食品公司将来也能使成本最小化和使利润最大化。为了支持这个结论,作者引用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因为企业懂得了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所以它们的效率将更高”。这个原理与奥林匹克食品公司在业内25年的食品加工经验一道,使作者产生了“粉红色的预期”。题干的论证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作者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作者的“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预期是基于毫无理由的假设:奥林匹克食品公司的“长期的经验”已经使奥林匹克食品公司懂得了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但是并不能保证事实真的就是如此。很有可能奥林匹克食品公司在25年里并未学到食品加工的任何经验,缺乏这种假设,提高效率的预期就完全不能成立。
第二,彩色胶卷加工业的事例能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是很值得怀疑的。这两个行业的区别远远大于其相似的地方,所以将两者进行类比是无效的。例如,食品损坏问题、污染问题以及及时的运送等问题都将可能影响食品业的发展,但是这些影响因素在胶卷加工行业却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些问题将有可能造成不可克服的困难,阻止食品行业在未来降低食品加工的成本。
正如题干的论述,作者的论证并未说明其结果的必然性。要想加强奥林匹克食品公司能在未来“做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这样的结论,作者必须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表明奥林匹克食品公司通过25年的行业经验已经学会了如何将事情办得更好。与食品加工行业更加相似的支持性实例将进一步证实作者的观点。
1. 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你们脑袋要对着客户,屁股要对着领导”,这是任正非反复不断对华为员工说的话。他认为,大部分公司会腐败,就是因为员工把力气花在讨好主管,而非思考客户需求上。因此,他明文禁止上司接受下属的招待。
2011年,在日本福岛核灾的恐怖威胁下,华为员工仍然展现了服务到底的精神,不仅没有因为危机而撤离,反而加派人手自愿前往日本协助当地员工,自愿者多到甚至需要经过身体与心理素质筛选,够强壮的人才能被派到现场。
在华为,接了一通电话就飞到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等世界各个角落是常有的事,往往一去就是3个月或半年,而且是在最落后的环境中做最艰苦的事。员工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去,但“去,就是给你一个舞台,让你有机会学习、成长;年底绩效好,还可以多认股,多分红,为什么不去呢?”2002年从日本最大电信商NTT-DoCoMo跳槽加入华为、LTETDD产品线的副总裁邱恒说,“事实上,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外派到基层”。
能让这群高知识水平的工作者甘心、甚至乐意为公司、客户卖命,除了配股分红的激励机制外,也与华为的企业文化有关。判断一家公司成功与否,要看他的潜规则与显规则是否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口号人人会喊,但华为是真的会落实。
再完善的制度也有漏洞。要想监督组织成员的一举一动不仅不现实,而且成本巨大。因此,激励组织成员自发自觉的道德行为,是比绩效考核和监督更为有效的提高效率的做法。
略
[解析]
在管理实践中,外部监督与内在激励都是要统筹兼顾的,激发出员工的内在动力也许更为重要、更为有效。
绩效评估和监督的目的是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使之更好地贯彻组织意图,提高工作水平。但在专业层面上,监督考评从来都是一件十分复杂困难的事情。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贪污腐败历来都是组织治理中要面对的问题。
现代组织管理日趋复杂化,由此必然带来组织成员绩效评估和监督考评体系的复杂化。复杂化的考评体系又难以尽善尽美,常常是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调动管理对象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其内在动力和进取心来解决外在监督、约束和考评的缺陷、漏洞与不足。也就是说,内在动力是外部监督制约不完善的重要救济。如果一个组织的成员有进取心、事业心,外部的监督制约考核也许会变得不那么重要。反之,如果没有内在动力、消极懈怠,再多的外部压力恐怕也难以真正奏效。
如何调动起组织成员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要充分信任,给予所有积极作为、努力探索、敢于担当的组织成员以精神、物质的奖励;其次,还应注意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对他们工作中的失误、缺点予以适当的谅解和宽容,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最后,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在刚性的契约之上,人之为人应该还有一些柔性的东西,超越机械的、物理的,或者等价交换法则的,类似尊严、品格、风度、格调等。如果没有这些,人等同于社会机器中的零件,没有温度、没有高度,也是很可悲的。刚性的契约是普遍的基础,柔性的“敬”“爱”是自我约束和个体的道德追求。
道德激励在管理实践中有重要作用。在一个小人横行的空间里,其实未必是坏人有多大力量,往往是好人的善举得不到鼓励和肯定。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不让投机者得利,不让老实人吃亏。其实这只是社会的底线要求,从确立高线导向上讲,还应该努力让“老实人得利”。如果老实人得到肯定,良币的价值得到张扬,好人的力量强大了,坏人的力量自然就减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