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2020年真题-(4)
A1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肾虚头痛的特点是
A.头痛连及项背
B.头痛暴作,痛势甚剧,或左或右,经年不愈,痛止如常人,反复发作
C.经久不愈,固定不移,痛如锥刺
D.起病急骤,剧烈头痛,持续不解,甚则呕吐如喷,肢体抽搐
E.头痛且空,眩晕耳鸣
A
B
C
D
E
E
[解析] 肾虚头痛——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或带下;舌质红,少苔,脉细无力。风寒头痛——头痛连及项背。偏头痛——头痛暴作,痛势甚剧,或左或右,经年不愈,痛止如常人,反复发作。瘀血头痛——经久不愈,固定不移,痛如锥刺。外伤头痛(脑出血)——起病急骤,剧烈头痛,持续不解,甚则呕吐如喷,肢体抽搐。
2. 积证气滞血阻证的治法是
A.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B.导滞通便,理气化痰
C.软坚破瘀,行气活血
D.祛瘀软坚,兼调脾胃
E.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A
B
C
D
E
E
[解析] 积证:气滞血阻证——理气消积,活血散瘀——大七气汤。
3. 水肿之风水相搏证的治法是
A.健脾化湿
B.渗湿利水
C.清热利湿
D.泻肺逐水
E.疏风利水
A
B
C
D
E
E
[解析] 水肿: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4. 痰浊头痛的特征是
A.头痛如裹,肢体困重
B.头痛而胀,甚则如裂
C.头痛且空,眩晕耳鸣
D.头痛且晕,头面烘热
E.头痛昏蒙,胸脘满闷
A
B
C
D
E
E
[解析] 头痛如裹,肢体困重——风湿头痛;头痛而胀,甚则如裂——风热头痛;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肾虚头痛;头痛且晕,头面烘热——肾阴虚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痰浊头痛。
5. 消渴的病机是
A.阴津亏损,湿热偏胜
B.阴津亏损,燥热偏胜
C.气阴两亏
D.气滞血瘀
E.肝肾阴亏
A
B
C
D
E
B
[解析] 消渴的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6. 哮病的“夙根”是
A.寒
B.热
C.痰
D.气
E.火
A
B
C
D
E
C
[解析] 人体津液不归正化,凝聚成痰,伏藏于肺,则成为哮病的“夙根”,若遇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各种诱因则诱发哮病。
7. 肺胀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是
A.气滞、血瘀、水饮
B.气滞、水饮、痰浊
C.痰浊、水饮、血瘀
D.痰浊、寒邪、血瘀
E.风邪、痰浊、水饮
A
B
C
D
E
C
[解析] 肺胀的病理因素主要是痰浊、水饮与血瘀,且相互影响,兼见同病。
8. 腰痛的基本病机是
A.外感湿邪,经脉不畅
B.筋脉痹阻,腰府失养
C.肾虚精亏,瘀血阻滞
D.邪痹经脉,气血不畅
E.肝风内动,筋脉失养
A
B
C
D
E
B
[解析] 腰为肾之府,腰痛病位在肾,其基本病机是筋脉痹阻,腰府失养。
9. 治疗肠痈湿热证可用的方剂是
A.仙方活命饮加减
B.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C.大黄牡丹汤加减
D.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E.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A
B
C
D
E
D
[解析] 肠痈:湿热证——通腑泻热,解毒利湿透脓——复方大柴胡汤加减;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泻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热毒证——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10. 下列属于原发性皮损的是
A.鳞屑
B.糜烂
C.溃疡
D.痂皮
E.风团
A
B
C
D
E
E
[解析] 原发性皮损(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脓疱等):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继发性皮损(抓痕、鳞屑、糜烂、溃疡、痂、皲裂、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萎缩等):由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损害修复过程演变而成。
11. 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称为
A.悬饮
B.气胸
C.瘿瘤
D.鸡胸
E.瘰疬
A
B
C
D
E
E
[解析] 瘰疬指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者。多由肺肾阴虚,虚火炼液为痰,或者外感风火时毒夹痰所致。
12. 适宜切开疗法治疗的肛周疾病是
A.低位复杂性肛漏
B.高位肛痈
C.高位单纯性肛漏
D.高位复杂性肛漏
E.早期肛裂
A
B
C
D
E
A
[解析] 肛周疾病切开疗法的适应证:低位肛漏(单纯性和复杂性)、陈旧性肛裂(伴有结缔组织外痔、乳头肥大)。
13. 发于皮里膜外,由脂肪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的是
A.气瘤
B.筋瘤
C.脂瘤
D.血瘤
E.肉瘤
A
B
C
D
E
E
[解析] 气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皮肤间发生单个或多个柔软肿核;筋瘤(静脉曲张)——体表静脉曲张交错而形成;脂瘤(皮脂腺囊肿)——即粉瘤,皮脂腺中皮脂潴留郁积而形成;血瘤(血管瘤)——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丛集而形成;肉瘤(脂肪瘤)——发于皮里膜外,由脂肪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
14. 下列表现中属于阴证的是
A.肿胀范围局限
B.皮肤红活焮赤
C.皮色紫暗
D.肿势高突
E.以上均非
A
B
C
D
E
C
[解析] 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病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者病邪性质为阴邪敛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阴证范畴。皮色紫暗属于阴证,肿胀范围局限、皮肤红活焮赤、肿势高突属于阳证。
A2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患者,女,37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知柏地黄丸
B.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
C.杞菊地黄丸
D.安神定志丸
E.天王补心丹
A
B
C
D
E
E
[解析] 天王补心丹——滋阴清热,养血安神——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表现为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2. 患者,女,65岁。恶风、发热3天,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疼痛呈游走性,舌苔薄白,脉浮缓。其治法是
A.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B.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C.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D.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E.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A
B
C
D
E
A
[解析] 痹证: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3. 患者,男,32岁。突发排尿涩痛,尿中夹砂石、带血,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伴一侧腰腹绞痛难忍,且牵及外阴。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其治法是
A.清热利湿通淋
B.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C.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D.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E.补脾益肾
A
B
C
D
E
B
[解析] 淋证: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韦散。
4. 患者,女,27岁。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形寒怕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脉弦紧。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厚朴麻黄汤
B.定喘汤
C.小青龙汤
D.平喘固本汤
E.三子养亲汤
A
B
C
D
E
C
[解析] 哮病: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5. 患者,女,33岁。齿龈红肿、疼痛、出血,血色鲜红,伴有头痛、口臭。舌质红,苔黄,脉洪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B.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C.龙胆泻肝汤
D.玉女煎
E.泻白散合黛蛤散
A
B
C
D
E
A
[解析] 齿衄:胃火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6. 患者,女,55岁。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应属
A.肝阳上亢证
B.气血亏虚证
C.痰湿中阻证
D.肾精不足证
E.瘀血阻窍证
A
B
C
D
E
B
[解析] 患者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兼见神疲乏力,倦怠懒言,提示气虚;唇甲不华,心悸少寐,提示血虚。结合舌象、脉象,考虑患者气血两虚,不能上养清窍,故辨证为气血亏虚证。
7. 患者,男,63岁。消渴病,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辨证应属
A.上消肺热津伤证
B.中消胃热炽盛证
C.中消气阴亏虚证
D.下消肾阴亏虚证
E.下消阴阳两虚证
A
B
C
D
E
A
[解析] 消渴病上消以肺燥津伤为主,主要症状为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该患者临床症状符合消渴上消肺热津伤证。
8. 患者,男,65岁。肺痨迁延9年余,咳嗽痰白质稀,声低气怯,午后潮红,面颧红赤,神疲,纳少,大便溏薄,自汗,盗汗,偶有痰中带血,面色少华,舌光,边有齿印,脉细弱。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百合固金汤加减
B.补天大造丸加减
C.月华丸加减
D.参苓白术散加减
E.秦艽鳖甲散加减
A
B
C
D
E
D
[解析] 肺痨迁延日久,阴伤气耗,故咳嗽痰白质稀,兼见声低气怯,偶见痰中带血,午后潮红,面颧红赤,自汗,盗汗;肺脾两虚,肺气不清,脾虚不健,故见神疲纳少,大便溏薄。故辨证为肺痨之气阴耗伤证,治宜益气养阴,代表方为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9. 患者,女,47岁。既往有焦虑、抑郁病史,昨日与丈夫发生争执后,症状加重。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质红,少津,脉细数。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归脾汤
B.甘麦大枣汤
C.半夏厚朴汤
D.镇肝息风汤
E.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A
B
C
D
E
E
[解析] 该患者有焦虑、抑郁病史,与丈夫发生争执后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诊为郁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质红,少津,脉细数,为心肾阴虚证。治宜滋养心肾,代表方为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10. 患者,男,65岁。有肺胀史10年,6天前,劳累后出现面部和下肢水肿,胸部膨满,呼吸喘促难续,心悸,胸脘痞闷,纳呆,尿少,怕冷,舌胖质暗,舌苔白滑,脉沉细。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济生肾气丸
B.真武汤合五苓散
C.实脾饮
D.参附汤
E.补肺丸
A
B
C
D
E
B
[解析] 肺胀日久,肺、脾、肾阳气衰微,气不化水,可出现面部和下胶水肿。水凌心肺,可出现胸部膨满,呼吸喘促难续,心悸。尿少、怕冷为阳虚的表现,故该患者诊为肺胀阳虚水泛证。治宜温肾健脾,化饮利水,代表方为真武汤合五苓散。
11. 患者,女,66岁。头晕、耳鸣15天,伴头目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伴有肢体麻木,舌质红,苔黄,脉弦。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芎芷石膏汤
B.天麻钩藤饮
C.银翘散
D.龙胆泻肝汤
E.镇肝息风汤
A
B
C
D
E
B
[解析] 患者头晕、耳鸣15天,诊为眩晕。头目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为肝阳上亢的典型表现。治宜平肝潜阳,清火息风,代表方为天麻钩藤饮。
A3型选择题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试题。请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试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患者,男,32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 其证型是
A.寒湿内盛证
B.湿热伤中证
C.脾胃虚弱证
D.肾阳虚衰证
E.食滞肠胃证
A
B
C
D
E
B
[解析] 患者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且舌脉为典型的湿热证表现,故辨证为湿热伤中证。
2. 其治法是
A.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B.清热利湿,分利止泻
C.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D.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E.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A
B
C
D
E
B
[解析] 泄泻:寒湿内盛证——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湿热伤中证——清热利湿,分利止泻——葛根芩连汤;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3.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白头翁汤
B.人参败毒散
C.芍药汤
D.葛根芩连汤
E.藿香正气散
A
B
C
D
E
D
[解析] 泄泻:寒湿内盛证——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湿热伤中证——清热利湿,分利止泻——葛根芩连汤;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患者,男,55岁。反复左胸上部绞痛,入夜加重,伴有胸闷,舌质紫暗,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迂曲,脉弦涩。中医诊断为胸痹心血瘀阻证。
4. 本病辨证,应首辨的要点是
A.脏腑阴阳
B.寒热虚实
C.标本虚实
D.气血虚实
E.病情轻重
A
B
C
D
E
C
[解析] 胸痹辨证首先辨标本虚实,其次辨病情轻重。
5. 其治法是
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B.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C.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D.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E.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A
B
C
D
E
A
[解析] 胸痹: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痰浊闭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心肾阳虚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6.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生脉散合失笑散
B.补中益气汤合当归活血饮
C.四君子汤合复方丹参滴丸
D.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
E.血府逐瘀汤
A
B
C
D
E
E
[解析] 胸痹: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痰浊闭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心肾阳虚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饮。
患者,女,38岁。入睡困难2个月,多梦,胸闷胁胀,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7. 该患者的诊断是
A.不寐心胆气虚证
B.不寐心肾不交证
C.不寐痰热扰心证
D.不寐肝火扰心证
E.不寐心脾两虚证
A
B
C
D
E
D
[解析] 患者入睡困难2个月,诊为不寐。胸闷胁胀,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脉弦数,为肝郁化火的典型表现。故该患者为不寐肝火扰心证。
8. 其治法是
A.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B.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C.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D.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E.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A
B
C
D
E
A
[解析] 不寐: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9.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泻心汤
B.当归龙荟丸
C.龙胆泻肝汤
D.滋水清肝饮
E.礞石滚痰丸
A
B
C
D
E
C
[解析] 不寐: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患者,男,35岁。反复胃脘疼痛6年,近2天胃脘如刀割样疼痛,疼痛持续时间长,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和夜间疼痛加剧,黑便,舌质紫黯,脉涩。
10. 该患者的诊断是
A.胃痛寒邪客胃证
B.胃痛饮食伤胃证
C.胃痛肝气犯胃证
D.胃痛湿热中阻证
E.胃痛瘀血停胃证
A
B
C
D
E
E
[解析] 患者反复胃脘疼痛6年,诊为胃痛。疼痛如刀割样,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和夜间疼痛加剧,黑便,舌质紫黯,脉涩,为瘀血停胃的典型表现。故该患者为胃痛瘀血停胃证。
11.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身痛逐瘀汤
B.复元活血汤
C.血府逐瘀汤
D.失笑散合丹参饮
E.桃核承气汤
A
B
C
D
E
D
[解析] 胃痛瘀血停胃证治宜化瘀通络,理气和胃,代表方为失笑散合丹参饮。
12. 若该患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弱,应当加用
A.延胡索、木香
B.党参、黄芪
C.三七、白及
D.厚朴、枳实
E.黄连、吴茱萸
A
B
C
D
E
B
[解析] 四肢不温,舌质淡,脉弱,为气虚不能行血,应益气活血,加用党参、黄芪。
患者,女,68岁。有健忘病史多年,如今计算力、定向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腰酸骨软,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13. 该患者的证型是
A.脾肾两虚证
B.痰浊蒙窍证
C.髓海不足证
D.肝肾亏虚证
E.心肾亏虚证
A
B
C
D
E
C
[解析] 患者有健忘病史多年,诊为痴呆。计算力、定向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腰酸骨软,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是髓海不足证的典型表现。故该患者为痴呆髓海不足证。
14. 其治法是
A.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B.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C.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D.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E.补益心肾,潜阳安神
A
B
C
D
E
A
[解析] 痴呆:髓海不足证——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痰浊蒙窍证——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脾肾两虚证——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
15.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还少丹
B.七福饮
C.涤痰汤
D.通窍活血汤
E.天王补心丹
A
B
C
D
E
B
[解析] 痴呆:髓海不足证——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痰浊蒙窍证——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脾肾两虚证——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
B1型选择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一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干咳无痰,咽喉干痛,唇鼻干燥
B.干咳,咳声短促,痰中带血丝
C.咳嗽呈阵发性,咽干口苦,胸胁胀痛
D.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平,痰黏腻色白
E.咳嗽痰多,质稠色黄
1. 咳嗽之痰热郁肺证,痰的特点是
A
B
C
D
E
E
[解析] 咳嗽痰热郁肺证痰的特点是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咳嗽痰湿蕴肺证痰的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早晨、食后或进甘甜油腻食物后加重。
2. 咳嗽之痰湿蕴肺证,痰的特点是
A
B
C
D
E
D
A.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
B.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
C.小便频数,淋沥不尽,尿道涩痛,痛引腰腹
D.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
E.小便闭塞,吐逆便秘
3. 癃闭的主症是
A
B
C
D
E
B
[解析] 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淋证是以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症的病证。
4. 淋证的主症是
A
B
C
D
E
C
A.胁腹
B.少腹
C.小腹
D.大腹
E.脐腹
5. 脾胃病证的腹痛部位是
A
B
C
D
E
D
[解析] 脾胃病证的腹痛部位是脐以上大腹,胞宫病证的腹痛部位是脐以下小腹。肝经病证的腹痛部位是少腹。
6. 胞宫病证的腹痛部位是
A
B
C
D
E
C
A.大承气汤
B.《活人》败毒散
C.补中益气汤
D.桃核承气汤
E.芍药汤
7. 根据通因通用法治疗痢疾的方剂是
A
B
C
D
E
E
[解析] 芍药汤具有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通因通用之法。大承气汤使热结得下,气机宣畅,阳气敷布外达而厥逆可回,这种用寒下之法治厥冷之证的方法,亦称为寒因寒用。
8. 根据寒因寒用法治疗热厥的方剂是
A
B
C
D
E
A
A.月经2月一行而身体无病者
B.月经终生不行而能受孕者
C.1年行经1次者
D.月经3月一行而身体无病者
E.受孕之初月经仍少量按月来而无损胎儿者
9. 居经为
A
B
C
D
E
D
[解析] 并月——月经每2个月一行;居经(季经)——月经每3个月一行;避年——1年行经1次;暗经——终生不潮而能受孕;激经——受孕之初月经仍少量按月来而无损胎儿。
10. 激经为
A
B
C
D
E
E
A1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2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3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1型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