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定资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8月15日,是“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秀美的西溪湿地,曾经因城市化进程遭受严重破坏,成了杭州人“绕着走”的地方。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启动。2005年,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开园。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如今的西溪湿地,已经是杭州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民俗文化和物产特色商店受到人们青睐,以西溪湿地为中心的大西溪经济圈、文化圈和生活圈正在形成。
陕西省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其种茶史早在唐代就有记载,但多年来乡亲们守着金山却揭不开米锅。
这种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注,他曾指出:“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乘车来到平利县老县镇。当地茶农们一五一十地向总书记讲述自己每年的收成:既有茶园的土地流转费,还参加分红,愿意参加采茶的还有务工费,“采茶季每年有3个月,手快的一天能拿两百多块,少的也有百来块。就像您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原来,这两年在党中央政策引导下,苏陕扶贫协作项目进村,建起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形成“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合作模式,带动100多户困难群众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他高兴地说:“希望乡亲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结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请你以此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1000~1200字。
[范文]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明确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科学论断再次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我们只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坚持绿色发展,保障人民福祉。在雨果看来,“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只因人类与自然依存而生,人类对自然造成的每一次伤害,最终都会伤及自身。纵览人类文明史,玛雅文明因生态破坏而走向衰落,两河流域因过度开发而环境恶化。牺牲环境换取发展,最终只会事与愿违。反观山西朔州右玉县,地处天然风口地带,土地贫瘠农民贫困。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齐心植树造林,终将“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顺利实现脱贫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人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益提升,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保障人民福祉。
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粗放型发展模式拉动经济增长。可如今,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这一模式已难以为继。同时,我国重视绿色文明宣传推广,随着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活动的开展,社会大众对绿色生活、绿色产品心生向往。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理应调整产业结构,走上绿色发展道路,才能跟随市场科学发展。近年来,海信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品能效水平,其节能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更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他们为自身发展打开新路,也为保护生态作出贡献。由此可见,企业应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坚持绿色发展,展现大国担当。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为缓解本国生态压力,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从而加剧全球生态危机。而中国,共享单车“骑”向世界,减少交通拥堵,激发人们绿色出行热情;固体废物禁止进口,带动多国限制,倒逼源头国家回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不会转移污染,而是坚持绿色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上,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全球生态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刀刃向内,淘汰落后产能,将经验出口国外,提供发展标尺,引领全球生态治理,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15年前,“两山”理论诞生在浙江湖州,15年后,湖州余村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余村得到验证。我们要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