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金属冶炼安全技术模拟19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厂内使用表压超过______的油、水、煤气、蒸汽、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设备和管道系统,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并应采用不同颜色的标志,以区别各种阀门处于开或闭的状态。
A.0.15MPa
B.0.13MPa
C.0.1MPa
D.0.2MPa
A
B
C
D
C
[解析] 厂内使用表压超过0.1MPa的油、水、煤气、蒸汽、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设备和管道系统,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并应采用不同颜色的标志,以区别各种阀门处于开或闭的状态。
2. 当焦化加热炉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自动可靠隔断装置,煤气、空气管道应安装______报警装置。
A.超压
B.高压
C.中压
D.低压
A
B
C
D
D
[解析] 当焦化加热炉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自动可靠隔断装置。在空气管道上应设泄爆膜。煤气、空气管道应安装低压报警装置。
3. 下列关于带式输送机设置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支架高度应使输送带最低点距地面不小于1m
B.通廊两侧人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8m
C.单侧人行通道不应小于1.3m
D.沿输送机走向每隔200m应设一个过桥
A
B
C
D
C
[解析] 带式输送机支架高度应使输送带最低点距地面不小于0.4m,通廊两侧人行通道净宽不应小于0.8m,单侧人行通道则不应小于1.3m。AB选项错。C选项正确。
沿输送机走向每隔50~100m应设一个过桥,过桥走台平面的净空高度应不小于1.6m。D选项错。
4. 一般情况下,架空煤气管道与1k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外侧边缘的最小水平净距为______。
A.1.0m
B.1.5m
C.3.0m
D.4.0m
A
B
C
D
B
[解析]
5. 煤气设施着火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煤气设备阀门、法兰喷水冷却,目的是______。
A.灭火
B.防止中毒
C.防止设备烧坏变形
D.防止发生烫伤
A
B
C
D
C
[解析] 煤气设施着火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煤气设备阀门、法兰喷水冷却,防止烧坏变形造成煤气泄漏发生衍生事故。
6. 下列关于焦炉煤气系统安全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焦炉交换传动装置应按照先关煤气,再交换空气、废气,最后开煤气的顺序动作
B.焦炉中控室应配备足够的便携式氧气检测报警器、空气呼吸器、急救用品和灭火器材
C.往焦炉内送煤气时,必须先送煤气后给火源
D.高炉煤气因压力低而停止使用后,在重新使用前,必须把冲压的焦炉煤气保存住
A
B
C
D
A
[解析] 焦妒交换传动装置应按照先关煤气,再交换空气、废气,最后开煤气的顺序动作,交换机应设有手动装置。焦炉中控室应配备足够的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空气呼吸器、急救用品和灭火器材,操作人员要熟悉其性能,并能熟练使用。往焦炉内送煤气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其有一定的负压,必须先给火源后送煤气,严禁先送煤气后给火源,高炉煤气因压力低,停止使用后,在重新使用前,必须把冲压的焦炉煤气放散掉。
7. 斗轮堆取料机两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走行时相距不应小于______。
A.5m
B.4m
C.3m
D.2m
A
B
C
D
A
[解析] 斗轮堆取料机两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走行时相距不应小于5m。
8. 下列关于烧结、球团厂区布置与厂房建筑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新建烧结厂应位于居民区全年盛行风的上风侧
B.新建烧结厂厂区边缘至居民区的距离应大于500m
C.厂区办公设施宜设在烧结机季节盛行风向上风侧100m以外
D.带式输送机通廊净空高度一般不应小于1.9m
A
B
C
D
C
[解析] 新建烧结厂应位于居民区全年盛行风的下风侧。新建烧结厂厂区边缘至居民区的距离应大于1000m。带式输送机通廊净空高度一般不应小2.2m。
9. 高炉炼铁是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并熔化成生铁。下列化学物质属于还原生铁所需还原剂的是______。
A.冶金焦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氧气
A
B
C
D
B
[解析] 在高温条件下,焦炭和喷吹物中的碳及碳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氧分离出来,得到铁,这个过程叫作还原。
10. 下列可燃气体当中,燃烧所需点火能量最小的是______。
A.一氧化碳
B.甲烷
C.乙炔
D.氢气
A
B
C
D
D
[解析] 氢气的点火能极低,发生泄漏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着火。
11. 转炉炼钢的最大出钢量应为公称容量的______倍。
A.1.05-1.10
B.1.05-1.20
C.1.10-1.20
D.1.10-1.30
A
B
C
D
A
[解析] 炼钢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转炉炼钢、电炉炼钢、炉外精炼和连铸。其中,转炉的公称容量应为炉役期的平均出钢量,最大出钢量应为公称容量的1.05-1.10倍,转炉生产宜采用分阶段定量法操作。电炉的公称容量应为其平均出钢量,最大出钢量应为公称容量的1.05~1.20倍,留钢量应根据不同的电炉形式为公称容量的0~50%。
12. 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______自动断电。
A.1.0%
B.2.0%
C.3.0%
D.4.0%
A
B
C
D
B
[解析] 电捕焦油器应设连续式自动氧含量分析仪,并与电捕焦油器电源联锁。煤气含氧量超过1.0%时报警,超过2.0%自动断电。电捕焦油器位于鼓风机后时,应设泄爆装置。电捕焦油器的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屏护。电捕焦油器因故敞开人孔或器内清理油渣时,应及时采取水冷却降温等安全措施,防止氧化剧烈情况下的硫化亚铁自燃。
13. 下列关于高炉富氧安全控制措施,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氧气管道及设备调节装置必须有逆止阀和快速自动切断阀
B.若遇烧穿事故,立即关闭快速切断阀和流量调节阀,先减风后停氧
C.富氧管道及其附件严禁使用不锈钢材质
D.正常送氧,防止氧气外溢,氧气压力应比冷风压力略小
A
B
C
D
A
[解析] 氧气管道及设备的设计、施工、生产、维护,应符合《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16912)的规定。连接富氧鼓风处,应有逆止阀和快速自动切断阀。吹氧系统及吹氧量应能远距离控制。
富氧房应设有通风设施。高炉送氧、停氧,应事先通知富氧操作室,若遇烧穿事故,应果断处理,先停氧后减风。鼓风中含氧浓度超过25%时,如发生热风炉漏风、高炉坐料及风口灌渣(焦炭),应停止送氧。
富氧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等须是不锈钢材质制成。
正常送氧时,氧气压力应比冷风压力大0.1MPa;否则,应通知制氧、输氧单位,立即停止供氧。
14. 在炼铁生产中,高炉炉顶的氮气压力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且应大于炉顶压力______。
A.0.1MPa
B.0.2MPa
C.0.3MPa
D.0.4MPa
A
B
C
D
A
[解析] 在炼铁安全生产过程中,高炉炉顶温度应低于350℃,水冷齿轮箱温度应不高于70℃,阀门箱温度应不高于90℃。炉顶氮气压力应控制在合理范围,而且应大于炉顶压力0.1MPa。应定期检查上、下密封圈的性能,并记入技术档案。
15. 为防止仓壁严重挂料、蓬料、储煤仓(配煤糟)、煤塔要定期清理,清理时的临时照明应采用______的防爆安全灯。
A.24V
B.12V
C.36V
D.16V
A
B
C
D
B
[解析] 为防止仓壁严重挂料、蓬料、储煤仓(配煤糟)、煤塔要定期清理,清理时的临时照明应采用12V的防爆安全灯,并严禁烟火,以防止粉尘爆炸。
16. 下列关于高炉冶炼中液态渣铁水遇水产生爆炸的控制,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加强缺陷风口、直吹管的监视检查
B.提高看水工对风口套破损征兆的判断能力
C.加强炉缸、炉底冷却系统和自动测温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
D.落实炉壳和冷却装置套管的点检制度
A
B
C
D
D
[解析] 冶炼中液态渣铁水遇水产生爆炸的控制措施:
(1)加强缺陷风口、直吹管的监视检查,尽快安排休风更换,避免或减少风口、直吹管烧穿事故。按照规范要求,将风口平台建成内高外低的坡面平台,并砌筑耐火砖,将炉身炉壳和风口、直吹管的喷淋水引流外排。
(2)提高看水工对风口套破损征兆的判断能力,强化风口套破损的处置技能,择机适量减水,力求做到不凝铁、不烧穿、不向炉内大量进水。
(3)加强炉缸、炉底冷却系统和自动测温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保持其完好状态。出现炉底温度升高,看水工和炉内操作人员必须按炉底、炉缸烧穿事故预防与处理的处置方案进行操作控制,尽量避免炉底、炉缸烧穿事故的发生。高炉炉基排水槽应定期维护清理,使其始终保持畅通无积水;定期对炉基周边环境清扫、维护,保持干燥。
17. 下列关于冶金起重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吊运重罐铁水、钢水或液渣,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
B.电炉车间运废钢料篮的加料吊车,应采用双制动系统
C.钢丝绳系统由2根钢丝绳组成,每根钢丝绳均能支承载荷
D.吊物不应从人员头顶和重要设备上方越过
A
B
C
D
C
[解析] 钢丝绳系统由4根钢丝绳组成,每根钢丝绳均能支承载荷
18. 带式输送机通廊净空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2m,热返矿通廊净空高度一般不应小于______m。
A.2.
B.3
C.2.5
D.2.6
A
B
C
D
D
[解析] 带式输送机通廊净空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2m,热返矿通廊净空高度一般不应小于2.6m。
19. 在炼铁生产中,在热风炉内部检修时,应严格检测有毒有害物质和氧含量是否符合要求,以防煤气______。
A.爆燃
B.中毒和窒息
C.泄漏
D.爆炸
A
B
C
D
B
[解析] 在炼铁安全生产过程中,应检修热风炉临时架设的脚手架,检修完毕应立即全部拆除。在炉子、管道、贮气罐、磨机、除尘器或料仓等处的内部检修,应严格检测有毒有害物质和氧含量是否符合要求,以防煤气中毒和窒息。并应派专人核查进出人数,如果出入人数不相符,应立即查找、核实。
20. 煤气设备与管道的附属装置中,放散管口必须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m,离地面不小于______m。
A.10
B.5
C.3
D.2
A
B
C
D
A
[解析] 煤气设备与管道的附属装置中,放散管口必须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m,离地面不小于10m。
二、案例分析题
(案例1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案例2~4为主观题。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背景资料】
A公司共有职工1000人,所属煤气发电厂于2018年9月23日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腔煤气爆炸事故。此锅炉于2017年11月制造。此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9.42万元。
2018年9月23日10时15分,煤气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煤气发电锅炉在点火时发生炉膛煤气爆炸,炉墙被摧毁,炉膛内水冷壁管严重变形,最大变形量为1.5m。钢架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中间两根立柱最大变形量为230mm,部分管道、平台、扶梯遭到破坏,锅炉房操作间门窗严重变形、损坏。锅炉烟道、引风机被彻底摧毁,烟囱发生粉碎性炸毁,砖飞落到直径约80m范围内,砸在屋顶的较大体积烟囱砖块造成锅炉房顶11处孔洞,汽轮发电机房顶13处孔洞,最大面积约15m
2
,锅炉房东墙距屋顶1.5m处有12m长的裂缝。炸飞的烟囱砖块将正在厂房外施工的2人砸死,另造成5人重伤、3人轻伤。爆炸冲击波还使距锅炉房500m范围内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被震坏。
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对死伤人员进行了妥善处置。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事故进行了调查。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积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达到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
1.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等级是______。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A
B
C
D
E
B
[解析]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计算A焦化公司2018年千人重伤率为______。
A.1
B.2
C.3
D.4
E.5
A
B
C
D
E
E
[解析] 千人重伤率=(5/1000)×1000=5。
3.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分类》(GB6441-86),该起事故属于______。
A.瓦斯爆炸
B.容器爆炸
C.火药爆炸
D.锅炉爆炸
E.其他爆炸
A
B
C
D
E
D
[解析] 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在锅炉一系列操作中引发煤气爆炸,应属于锅炉爆炸。
4.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______。
A.事故发生的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B.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C.事故责任单位年度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
D.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E.事故发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专篇
A
B
C
D
E
ABD
[解析] 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5.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A焦化公司应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强化企业预防措施,在制定分级控制度时,针对的对象应包括______。
A.高危工艺
B.高危物品
C.高危岗位
D.高危人群
E.高危场所
A
B
C
D
E
ABCE
[解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二十一)强化企业预防措施。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针对高危工艺、设备、物品、场所和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制定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背景资料】
烧结属于铁前生产工序,主要为高炉生产提供烧结矿和球团矿。C烧结厂共有生产、设备、安全、综合办4个职能科室,第一烧结车间、第二烧结车间、第三烧结车间、第四烧结车间、原料车间、环保车间、仪器车间、维修车间共8个车间;主要生产设备有烧结机5台,烧结点火炉5台,主抽风机9台,各类环保设备30座;有职工1480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1人。
事故发生经过,2015年5月29日16时30分左右,C烧结厂第三烧结车间环冷岗位工卢某发现环冷机北侧5号卸料斗下方地沟处的卸料小车出现故障无法运转,拉闸断电后通知生产主控联系电工检修。仪电车间当班电工张某接到主控电话后,安排在外抄表的仪电车间电工王某(未取得电工特种作业证)前往现场处理。王某到达现场后,先检查主电源开关无问题,合闸送电试车,发现卸料小车仍然不运转,之后到环冷北侧地沟内,站在卸料小车北侧的轨道上检查分控制箱,发现故障是由电源缺相引起的。
16时35分左右,王某准备到轨道南侧检查为卸料小车供电的滑线。因两轨之间有积水,王某从轨道北侧跨步到轨道南侧,由于跨步后重心不稳,失去平衡,王某向前倾倒中伸出双手向前支撑,不慎摸到墙上的带电滑线上,触电倒地。
事故发生后,一旁的卢某立即跑到主电源箱断电,并拨打生产主控电话报告情况,同时呼叫另外两名值班人员一起将倒在地沟里的王某抬到地面空旷处,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电工张某接到主控电话赶到现场参与抢救,随后公司救护车赶到,将王某送往民医院。5月29日17时10分左右,王某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直接接触电击伤害的预防措施。
直接接触电击伤害的预防措施:
(1)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绝缘。
(2)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屏护。
(3)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间距。
(4)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
(5)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安全电压。
(6)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2.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说明C烧结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理由。
C烧结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理由:
(1)火灾,煤气管道泄漏。
(2)爆炸,煤气管道泄漏或煤粉尘超标。
(3)中毒和窒息,煤气管道泄漏或有限空间作业。
(4)灼烫,高温气浪或烧结块。
(5)机械伤害,滚筒检修或小车运行。
(6)起重伤害,物料、油品或备件吊运。
(7)触电,电气设备。
3. C烧结厂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哪几方面费用?
C烧结厂安全生产投入应包括的费用: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入的安全设施)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支出。
(2)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3)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出。
(5)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7)安全生产适用的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推广应用支出。
(8)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4. 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说明C烧结厂新建生产线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
C烧结厂新建生产线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
(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3)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5)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6)评价机构资质证明文件。
(7)安全专篇。
【背景资料】
2017年5月26日8时30分,E炼钢厂的项目经理甲带领两名工人进入连铸车间水泵房的除盐水池进行池壁渗漏修复作业,除盐水池长20m、宽4.6m、高3.65m、容积约320m
3
。事先E炼钢厂已将水池水位降至溢流最低点。当日13时45分,甲等两人先后下到池底,相继晕倒。由于水泵房的电路需要维修,E炼钢厂派具有相应资质的电工进行维修,电工乙等两人到水泵房后闻讯下池救人,也晕倒在除盐水池内。电工丙顺爬梯下到水池一半高度时,发现池内已有4人倒地,感觉情况异常便顺爬梯回到池上。管道安装工段长丁带人赶至事故现场,误以为是触电导致下池人员晕倒,在断电后让管道工戌下池救人,导致戊缺氧窒息倒在池内。至此,除盐水池内共5人晕倒,最终送医院后均医治无效死亡。事后调查发现,事故是由于除盐水池底部的氮气管道破裂,氮气进入除盐水池内,造成池内氮气含量超标、严重缺氧,导致作业人员下池后窒息死亡。事故发生后,E炼钢厂安排相关人员对氮气管道进行检修,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5. 作为一名电工,应具备哪些条件?
作为一名电工,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6. 该事故的调査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
该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7. 在进行氮气管道检修作业之前,E炼钢厂应先做好哪些工作?
在进行氮气管道检修作业之前,E炼钢厂必须先制定详细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方案必须包括联系、确认、挂牌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并确定作业安全责任人,比较重大的检修项目,经公司主管部门批准,方能实施。
8.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此类事故,E炼钢厂应采取哪些安全防范措施?
E炼钢厂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有:(1)含有氮气的管道不应敷设在通行地沟内。(2)各种使用氮气的场所,应定期监测大气中氧含量,氧含量不应低于19.5%。(3)氮气宜高空排放。(4)氮气排放口附近应挂警示牌,对地坑排放应设置警戒线,并悬挂“禁止入内”标志牌。
9. 如果在炼钢作业时发生氢气大量泄漏事故,E炼钢厂应采取什么措施?
氢气发生大量泄漏时,E炼钢厂应采取以下措施:(1)应及时切断气源,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2)对泄漏污染区进行通风,对已泄漏的氢气进行稀释。若不能及时切断时,应采用蒸汽进行稀释,防止氢气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3)若泄漏发生在室内,宜使用吸风系统或将泄漏的气瓶移至室外,以避免泄漏的氢气四处扩散。(4)将事故中的窒息人员及时移至良好通风处,进行人工呼吸,并迅速送往医院。
B炼铁厂设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2016年6月5日15时,在1号高炉炉顶起重作业时,由于工人操作不慎,发生衬板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
2017年11月14日9时15分,随着一声闷响,B炼铁厂1号高炉在生产运行中发生爆炸。高炉托盘以上炉壳被崩裂,大面积炉壳趋于展开。瞬间,部分炉壳、高炉冷却设备及炉内炉料被抛向不同方向,炉身支柱被推倒,炉顶设备连同上升管、下降管及上料斜桥等全部倾倒、塌落。出铁场屋顶被塌落物压毁两跨。炉内喷出的红焦四散飞落,将卷扬机室内的液压站、主卷扬机、控制机等设备全部烧毁。上料皮带系统也严重损坏。由于红焦和热浪的灼烫、倒塌物的打击及煤气的毒害,造成19名工人死亡、1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120万元。
经过反复调查和大量技术分析论证认为,这是一起由于高炉内部爆炸,炉壳脆性断裂,推倒炉身支柱,导致炉体坍塌的重大事故。据事故现场勘查、分析,高炉发生炉内爆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炉壳断裂是由23处长短不等的预存裂纹同时起裂所致。
(2)风口的损坏导致向炉内漏水,造成炉内区域性不活跃现象,形成呆滞区。
(3)炉顶温度升高,两次打水降温,在一定程度上粉化了炉料,造成透气性差。
事故前的1号高炉炉况恶化,已承受不了突发的高载荷,主要表现在:
(1)冷却壁大量损坏。风口带冷却壁损坏2块,炉腹冷却壁损坏32块,占冷却壁总数的80.7%,留有安全隐患。为了维持生产,采用了外部高压喷水冷却,加剧了炉壳的恶化。
(2)炉壳频繁开裂、开焊。炉壳出现了开裂、开焊,并且日益加剧。到事故前,共发现并修复裂纹总长度28.5m,但由于条件所限,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炉壳恶化状况,使高炉已承受不了炉内突发的高载荷,在炉内爆炸瞬间,炉壳多处脆性断裂、崩开,推倒炉身支柱,整个炉体坍塌。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0.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该衬板坠落事故的类别是什么?
该衬板坠落事故的类别是起重伤害。
11. 在1号高炉炉顶起重作业时应遵守哪些要求?
在1号高炉炉顶起重作业时应遵守的要求:
(1)起重机械应标明起重吨位,应装设卷扬限制器、起重量控制器、行程限制器、缓冲装置和自动联锁装置以及启动、事故、超载的信号装置。
(2)起重工具不应拴挂在高炉场棚钢梁上。
(3)起重机工作,不应斜拉歪吊;人员不应站在吊运的物体上,也不应在起重钩下逗留、通过。
(4)起重机夜晚工作时,作业区应有良好的照明。
12. 1号高炉爆炸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如何进行事故报告?
1号高炉爆炸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13. 1号高炉炉壳开裂时,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
1号高炉炉壳开裂时,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放炮、中毒和窒息、灼烫、其他伤害。
14. 为了避免1号高炉炉体的冷却壁大量损坏,B炼铁厂应采取哪些安全防范措施?
B炼铁厂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有:
(1)高炉内衬耐火材料、填料、泥浆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低于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2)保证冷却水水温差、热流强度控制在允许范围。
(3)加强操作,避免因悬料、结瘤出现被迫座料和洗炉操作,并以此减少对炉壁的冲刷、摩擦和侵蚀,以期实现对冷却壁的保护作用。
(4)使用炉墙厚度超声波在线监测技术和喷补技术,对炉衬侵蚀情况进行定量实时监测,对出现的缺陷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冷却壁防护。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案例分析题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