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有3~4种选择。但只有一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二、术语解释1. Alu族
Alu族:人类基因组中长度约为300bp的弥散性中度重复序列,每一序列的两端皆有Alu切点。哺乳动物也有类似序列。
2. att位点
att位点:噬菌体和细菌染色体上彼此附着结合的位点,通过噬菌体与细菌的重组,噬菌体便在这些位点处同细菌染色体整合或由此离开细菌染色体。
3. mRNA丰度(abundance)
mRNA丰度(abundance):每一细胞中mRNA分子数目的均值。
4. 顺反试验(cis/trans test)
顺反试验(cis/trans test):分析同一基因(等位基因)两个突变之相对构型对该基因表达影响的试验。
5. DNA不连续复制
DNA不连续复制:在DNA复制中,先合成短片段(冈崎片段),然后这些片段再连成完整的DNA分子,所以复制是不连续的。
6. 交换固定(crossover fixation)
交换固定(crossover fixation):同源染色体两成员之间不均等交换的一种可能结果,即这种交换使得一成员某一串联群的一个突变分布于整个串联群或完全从串联群中消失。
7. C0t1/2
C0t1/2:完成一半DNA复性反应所需的C0t,(C0t是DNA复性反应中DNA浓度与保温时间的乘积。)与复性DNA的长度成正比。
8. 染色质(chromatin)
染色质(chromatin):分裂间期细胞核中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通常指两个子细胞分开之前的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
9. C基因和免疫球蛋白恒定区
C基因和免疫球蛋白恒定区:C基因指编码免疫球蛋白肽链恒定区的基因,所谓恒定区是指变异最小的区段(C端),故可用此来鉴别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0. GT-AG规则
GT-AG规则:核基因内含子首尾各两个核苷酸通常是GT-AG。
11. 溶源性(lysogeny)
溶源性(lysogeny):λ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可以呈环形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也可通过整合酶的作用而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成为原噬菌体状态,并与寄主染色体一起复制并能维持许多代,这种现象称λ噬菌体的溶源性。
12. 渗漏突变(leaky mutation)
渗漏突变(leaky mutation):指能使突变基因仍能部分表达(残余水平)原先活性的突变。
13. RNA驱动杂交(RNA-driven hybridization)
RNA驱动杂交(RNA-driven hybridization):用过量RNA驱使与单链DNA互补区段发生杂交反应。
14.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是催化DNA环的拓扑异构体之间转化的酶,它可催化一个DNA单链或双螺旋链穿过另一个单(双)链。
15. V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可变区
V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可变区:V基因是编码免疫球蛋白可变区(N端)的基因,所谓可变区是指不同球蛋白链(之间)有广泛变异(氨基酸顺序)的区段。
16. hnRNA
hnRNA:核内不均一RNA。基因在核质中最初转录出的RNA比剪接后形成的mRNA要大得多,具有高度顺序复杂性,而且不稳定。由于分子大小的多样性,故叫作杂合状态细胞核RNA。
17. B细胞和T细胞
B细胞和T细胞:B细胞又叫B淋巴细胞,是负责合成抗体的细胞。T细胞是指胸腺依赖的淋巴细胞,含有T细胞受体(TcR),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18. snRNA
snRNA:细胞核小RNA的总称,有些snRNA参与拼接或其他RNA加工反应。
19. 反向调节(retroregulation)
反向调节(retroregulation):指mRNA下游某一区段(如sib序列等)能对其翻译进行调节的能力,因下游区对上游的mRNA进行调节,故称反向调节。
20. topological isomers
topological isomers:拓扑异构体,是指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DNA分子。这些DNA分子在一级和二级结构上完全相同,而它们在拓扑结构上例如螺旋缠绕数、连环数、双链缠绕数、超螺旋数和超螺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三、论述和实验设计1. 以M13mp9am16和M13mp9revΔ86为材料,图示定点诱变的过程。错配校正负菌株为E. coli BMH71-18muts(sup E
+,repair
-),amber校正负菌株为E. coli MK30-3(sup E
-)。
以M13mp9am16和M13mp9revΔ86为材料,图示定点诱变的过程。错配校正负菌株为E. coli BMH71-18mut s(sup E+、repair-),amber校正负菌株为E. coli MK30-3(sup E-)。(见下页图)
2. T4噬菌体32基因可以合成gp32蛋白,此蛋白可以结合ssDNA和mRNA,而且此蛋白一旦合成又会反过来抑制本身的进一步合成(表达的自我调控)。请设计一项实验,以便阐明这种自我调控是转录水平的还是翻译水平的。
T4噬菌体gp32蛋白已证明是翻译调节蛋白,但若假定它的作用尚未确定,我们可以设计下述实验,以确定它是转录调节蛋白还是翻译调节蛋白。在离体表达系统中加入含gp32编码基因的DNA,然后分成几个等分,在每一等分中加入不同量的gp32蛋白,予以温育(动力学试验),再测定每一等分的RNA和蛋白质的量。若。RNA量不因加入gp32蛋白而改变,则说明gp32蛋白不是转录调节蛋白,反之亦然;若RNA量不变、而合成的gp32蛋白量发生变化,则说明gp32蛋白是翻译调节蛋白。
3. 假如某一转座子在染色体内部转座,其转座前的染色体状态和转座位置如箭头左方所示,请图示出在转座以后经过复制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中转座子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