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找出恰当的选项。) 三、判断题1. 心肌梗死引发的心力衰竭,主要是右心衰竭。
对 错
B
[解析] 心肌梗死引发的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日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由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
2. 肌内注射时,水溶液比混悬液、油剂吸收快,因而作用发生也较快。
对 错
A
[解析] 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由于吸收量与速度不同,从而影响药效的快慢和强弱。肌内注射时,水溶液比混悬液、油剂吸收快,因而作用发生也较快。
3. 肌力3级的患者,其肢体可以对抗重力,不能对抗外来阻力。
对 错
A
[解析] 肌力一般分为6级。0级:完全瘫痪,肌力完全丧失。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但无肢体活动。2级:肢体可移动位置,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够抬起,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肢体能做对抗阻力的运动,但肌力减弱。5级:肌力正常。
4. 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黏膜呈蚯蚓状或虫蚀样充盈缺损,提示为食管癌。
对 错
B
[解析] 食管静脉曲张者,X线钡餐检查示钡剂在黏膜上分布不均,呈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纵行黏膜皱襞增宽。食管癌患者,食管吞钡双重对比造影:①早期可见食管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小的充盈缺损;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小龛影。②中、晚期有明显的不规则狭窄和充盈缺损,病变段管壁僵硬。③严重狭窄者近端食管扩张。
5. 皮下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是为了防止药液吸收不良。
对 错
B
[解析] 长期皮下注射者,应有计划地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防止局部产生硬结。
6. 碘剂过敏试验方法有皮内注射法和静脉注射法两种。
对 错
B
[解析] 碘剂过敏试验方法包括皮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和口服法。
7. 儿童的呼吸方式以腹式呼吸为主。
对 错
A
[解析] 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8. 污染伤口的处理原则是越早越好,伤后6~8小时是最佳的清创时间。
对 错
A
[解析] 污染伤口的清创时间越早越好,伤后6~8小时是最佳时间,此时清创一般可达到一期缝合。
9. 对于有明显潜伏期的疾病,入院时处于潜伏期的患者属于医院感染。
对 错
B
[解析]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10. 休克代偿期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加快、脉压缩小、尿量减少。
对 错
A
[解析] 休克代偿期的患者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动脉血压变化不大,但脉压缩小;尿量正常或减少。若处理及时,休克可很快得到纠正;否则,病情继续发展,很快进入休克抑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