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找出恰当的选项。) 三、判断题1. 二级预防又称为临床前期预防,即在临床前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疾病及早治愈或不致加重。
对 错
A
[解析] 二级预防又称为临床前期预防,是指在疾病的临床前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也称为“三早”预防。目的是预防疾病的发展和恶化。对病因不完全明确或致病因素经过长期作用而发生的慢性病,完全做到一级预防比较困难,应以二级预防为重点。
2. 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保护静脉,应有秩序地先小后大,由远心端至近心端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对 错
A
[解析] 对需要长期进行静脉注射的患者,要注意保护静脉血管,应注意有计划地由小到大,由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静脉。
3. 患者出院后,床单位经终末消毒处理后应铺成暂空床,以保持病室整洁。
对 错
B
[解析] 出院患者床单位按要求处理后,铺备用床以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收新患者。传染病患者离院后按传染病终末消毒法进行处理。
4. 轻微肝性脑病患者无性格、行为异常,可正常工作和开车出行。
对 错
B
[解析] 轻微肝性脑病患者无性格、行为异常,无神经系统病理征,脑电图正常,仅在进行心理或智力测试时表现出轻微异常,但其反应常降低,不宜驾车及高空工作。
5. 在压力作用下,人的免疫力降低,可能会出现疾病。
对 错
A
[解析] 现代压力学研究证明,高强度压力是疾病的诱因或病因之一。无论是身体疾患,还是心理及精神疾患,都与压力密切相关。突然而强烈的压力或持久的慢性压力既可以降低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也可以损害人的社会功能,甚至导致躯体或心理疾病。
6. 血红蛋白尿,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
对 错
B
[解析] 血红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新鲜尿沉渣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为镜下血尿。
7. 心包穿刺第一次抽液量不能超过500ml。
对 错
B
[解析] 心包穿刺抽液要缓慢,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000ml,一般第一次抽液量不宜超过200~300ml,若抽出新鲜血液,应立即停止抽吸。
8.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给予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浓度不超过30%。
对 错
B
[解析] 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给予低流量、低浓度(<35%)吸氧。
11. 多根肋骨单处骨折时,会出现反常呼吸运动。
对 错
B
[解析] 多根肋骨单处骨折时,其上、下仍有完整肋骨支撑胸廓,对呼吸功能影响不大;但若尖锐的肋骨断端内移刺破壁层胸膜和肺组织,可产生气胸、血胸、皮下气肿、血痰、咯血等;若刺破肋间血管,尤其是动脉,可引起大量出血,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局部胸壁因失去完整肋骨的支撑而软化,可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12. 门诊护士进行预检分诊的目的是判断疾病的隶属专科。
对 错
A
[解析] 门诊护士询问患者病史,观察病情,根据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初步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和隶属专科,给予合理的分诊,做到先预检分诊,后挂号诊疗。
13.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最常见的病变侵袭部位是肺。
对 错
B
[解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最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内生殖器及其邻近器官的腹膜,故又称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以侵犯卵巢及宫骶韧带者最常见,其次是子宫浆膜、子宫直肠陷凹、子宫后壁下段等,异位内膜也可出现在手术切口、脐、外阴、肺等部位。
14. 发生在青春期的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治疗以止血、调整周期为主。
对 错
A
[解析] 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好发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但也可发生于生育期。本病的一线治疗是药物治疗。青春期以止血、调整周期为主,有生育要求者需促排卵治疗;绝经过渡期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主。
15. 用于器官移植的器官大多采用单纯低温保存法,将供者的器官保存于4℃的生理盐水中直至移植。
对 错
B
[解析] 用于器官移植的器官,目前临床大多采用单纯低温保存法,用特制的0~4℃器官灌注液经血管系统对供者器官进行冷灌洗,使供者器官的中心温度迅速均匀降温,然后将其置于软性容器中,浸没并保存于0~4℃保存液中直至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