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医学检验专业知识模拟25
一、单选题
1. 肝素的抗凝机制主要是:______
A.阻止凝血酶形成
B.钙离子沉淀
C.有助于血小板聚集
D.纤维蛋白原降解
A
B
C
D
A
[解析] 肝素的抗凝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的作用,从而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且有阻止血小板聚集等多种抗凝作用。
2. 胆红素主要来源于:______
A.肌红蛋白
B.细胞色素
C.血红蛋白
D.过氧化物酶
A
B
C
D
C
[解析] 血浆胆红素有3种:未结合胆红素(UCB)、结合胆红素(CB)和δ-胆红素。成人每日平均产生250~350mg胆红素,其中,约75%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另25%主要来自骨髓内未成熟红细胞的分解及其他非血红蛋白(例如:细胞色素C、肌红蛋白)的血红素分解产物。
3.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______
A.0
B.<0.3×10
9
/L
C.<1.5×10
9
/L
D.<0.5×10
9
/L
A
B
C
D
D
[解析] 白细胞总数低于4.0×10
9
/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中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
9
/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
9
/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4. 手工法白细胞计数,通常加白细胞稀释液的量为:______
A.0.38ml
B.0.25ml
C.1.99ml
D.0.01ml
A
B
C
D
A
[解析] 白细胞计数采血20μL加入0.38mL白细胞稀释液中。红细胞计数时加稀释液2mL。
5. 某人血浆中含抗A、抗B凝集素,此人血型可能为:______
A.A1型
B.O型
C.AB型
D.A2B型
A
B
C
D
B
[解析]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凝集原A与凝集原B的情况而将血液分为4型。凡红细胞只含A凝集原的,即称A型;如存在B凝集原的,称为B型;若A与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称为AB型;这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则称为0型。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各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即不含有对抗他自身红细胞凝集原的凝集素。在A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B型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AB型人的血清中没有抗A和抗B凝集素;而0型人的血清中则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6. 尿沉渣检查一般取______进行检查。
A.随机尿
B.计时尿
C.晨尿
D.无菌尿
A
B
C
D
C
[解析] 晨尿适宜尿中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的检查或早期妊娠试验等。
7. 本-周氏蛋白尿属于:______
A.生理性蛋白尿
B.溢出性蛋白尿
C.肾小球性蛋白尿
D.肾小管性蛋白尿
A
B
C
D
B
[解析] 溢出性蛋白尿:由于血液中出现大量小分子蛋白,可经肾小球滤过,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产生的蛋白尿。如多发性骨髓瘤有Bence-Jones蛋白尿(本周蛋白尿),急性血管内溶血有血红蛋白尿等。
8.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超过:______
A.0.01g/L
B.0.05g/L
C.0.10g/L
D.0.15g/L
A
B
C
D
C
[解析] 尿液中蛋白质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即称为蛋白尿。
9. 摄入未熟透的海产品后引起急性肠胃炎,表现为血水样便,其病原菌最可能是:______
A.霍乱弧菌
B.溶藻弧菌
C.副溶血弧菌
D.福氏志贺菌
A
B
C
D
C
[解析] 副溶血弧菌的临床意义:致病因子有粘附因子(主要为菌毛)、毒素(如耐热性溶血素),所致疾病为食物中毒及急性胃肠炎,常为被污染的海产品及盐腌制品所引起,此菌尚可引起浅表创伤感染、败血症等。
10. 脑脊液呈毛玻璃样浑浊见于:______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神经梅毒
A
B
C
D
B
[解析]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病毒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等由于脑脊液中细胞数仅轻度增加,脑脊液仍清晰透明或微浊;结核性脑膜炎时细胞数中度增加,呈毛玻璃样混浊;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细胞数极度增加,呈乳白色混浊。
11. 患者关节腔积液检测结果为:黄色混浊外观,可见脓细胞,白细胞计数55×10
9
/L,中性粒细胞95%,蛋白50g/L,葡萄糖2.4mmol/L,可初步诊断为:______
A.出血性关节炎
B.外伤性关节炎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化脓性关节炎
A
B
C
D
D
[解析] 正常关节腔内液体为清晰透明。关节腔积液混浊主要与细胞成分、细菌、蛋白质增多有关,多见于炎性积液,炎性病变越重,混浊越明显。关节腔积液中蛋白质增高最明显的是化脓性关节炎,其次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腔液葡萄糖减低,与血糖差值增大,以化脓性关节炎最明显,其次是结核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12. 下列叙述符合骨储生理的是:______
A.黄骨髓具有造血的潜能
B.分为黄骨髓、红骨髓和白骨髓
C.白骨髓主要为支架细胞
D.黄骨髓主要由造血细胞组成
A
B
C
D
A
[解析] 黄骨髓,是含有很多脂肪细胞的黄色骨髓,缺乏造血功能。充满在长骨骨干的骨髓腔内,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已停止造血,但黄骨髓仍保持着造血的潜能,当身体需要时还可转变为红骨髓进行造血。
13. 粒红比增高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______
A.多发性骨髓瘤
B.脾功能亢进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单纯红细胞性再障
A
B
C
D
D
[解析] 单纯红细胞性再障简称纯红再障,系骨髓红细胞系列选择性再障。
14. 细胞呈圆形,胞体直径15~20μm胞核较大,圆形,核染色质纤细,呈疏松网状,核仁1~3个;胞质丰富,里灰蓝色,不透明,边缘不规则。该细胞最可能是:______
A.原始红细胞
B.原始粒细胞
C.原始淋巴细胞
D.原始单核细胞
A
B
C
D
B
[解析] 原始粒细胞:胞体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0~18µm。胞核圆形或类圆形,约占细胞的2/3以上,核染色质呈细粒状,排列均匀,核膜较模糊。核仁2~5个。胞质量少,呈透明的天蓝色,绕于核周,无颗粒。
15. 以下检测结果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的是:______
A.血清铁增多
B.血清铁降低
C.血清铁正常
D.血清铁结合力降低
A
B
C
D
B
[解析] 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检查:①血清铁蛋白(SF)减少,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敏感可靠的方法。②血清铁(SI)减少。③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TS)减低。④转铁蛋白(TF)增高。⑤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增高。
16. 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的疾病是:______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
B
C
D
A
[解析] 只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成熟中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是增高,其余3种疾病均为降低。
17. 临床上最常见的类白血病反应是:______
A.中性粒细胞型
B.淋巴细胞型
C.嗜酸性粒细胞型
D.单核细胞型
A
B
C
D
A
[解析] 临床上最常见的类白血病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型。
18. 下列哪项属于肝素治疗的实验室监测指标:______
A.PT
B.TT
C.APTT
D.BT
A
B
C
D
C
[解析] APTT用于监测肝素用量,一般以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为宜。
19. 下列各项中反应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是:______
A.APTT
B.PT
C.TT
D.ACT
A
B
C
D
B
[解析] APTT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
20. 肝脏和肝外组织都可合成的凝血因子是:______
A.因子I
B.因子II
C.因子VII
D.因子VIII
A
B
C
D
D
[解析] 肝脏和肝外组织都可合成的凝血因子是因子VIII。
21. D-二聚体作为重要诊断依据的疾病是:______
A.肾脏疾病
B.肝脏疾病
C.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D.DIC
A
B
C
D
D
[解析]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继发性纤溶症D-二聚体为阳性或增高,而原发性纤溶症为阴性或不升高,此是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在DIC时,为阳性或增高,是诊断DIC的重要依据。
22. 下列哪一部位骨髓腔大,皮质薄,容易刺入,多被选作骨穿部位:______
A.髂后上棘
B.髂前上棘
C.胫骨外侧
D.胸骨
A
B
C
D
A
[解析] 髂骨后上棘骨皮质薄,骨髓腔大,进针容易,骨髓液丰富,被血液稀释的可能性小,故为临床首选的穿刺部位。
23. 下列疾病中除哪项外,均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______
A.MDS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
B
C
D
D
[解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WBC数明显或极度增高,早期RBC和BPC多正常,晚期可降低。
24. 抗体再次应答的特点之一是:______
A.抗体亲和力低
B.IgG为主
C.抗体持续时间短
D.潜伏期长
A
B
C
D
B
[解析] 再次免疫应答潜伏期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抗体浓度和亲和力均较高,反应主要由IgG介导。
25. 目前已发现的40多种Rh抗原中,抗原性最强,对临床最为重要的是:______
A.D抗原
B.E抗原
C.C抗原
D.e抗原
A
B
C
D
A
[解析] Rh抗原中,抗原性最强,对临床最为重要的是D抗原。
26. 下列有关抗原“反应原性”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抗原物质能与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
B.抗原物质与非相应抗体不发生特异性结合
C.抗原仅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D.半抗原不能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A
B
C
D
C
[解析] 抗原还可与相应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反应原性:抗原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
27. 免疫电泳中电流的作用是:______
A.抑制抗原、抗体的扩散
B.改变抗原的运行方向
C.加速抗原、抗体的运行速度
D.改变抗体的运行方向
A
B
C
D
B
[解析] 电泳时,抗原带上负电荷,定向向阳级移动,随之电泳出一系列条带。
28. 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是:______
A.利用生物分子间的亲和力纯化抗原
B.采用沉淀剂使抗原成分沉淀
C.梯度离心分离不同分子量的颗粒
D.带电离子基团凝胶吸附带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
A
B
C
D
D
[解析] 离子交换层析中,基质是由带有电荷的树脂或纤维素组成。带有正电荷的称之阴离子交换树脂;而带有负电荷的称之阳离子树脂。离子交换层析同样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由于蛋白质也有等电点,当蛋白质处于不同的pH条件下,其带电状况也不同。阴离子交换基质结合带有负电荷的蛋白质,所以这类蛋白质被留在柱子上,然后通过提高洗脱液中的盐浓度等措施,将吸附在柱子上的蛋白质洗脱下来。结合较弱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反之阳离子交换基质结合带有正电荷的蛋白质,结合的蛋白可以通过逐步增加洗脱液中的盐浓度或是提高洗脱液的pH值洗脱下来。
29. 检测血清总ANA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A.放射免疫分析
B.免疫双扩散法
C.间接免疫荧光法
D.ELISA
A
B
C
D
C
[解析] 目前常用间接免疫荧光作为检测血清总ANA的筛选试验。
30. HRP(用于标记)的RZ值大于:______
A.3.0
B.3.1
C.3.2
D.3.3
A
B
C
D
B
[解析] RZ值可以表示酶的纯度,HRP(用于标记)的RZ值大于3.1。
二、多选题
1. 有关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正确的说法:______
A.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
B.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
C.RDW、MCH均正常为正细胞均一性贫血
D.RDW升高,MCV减小为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A
B
C
D
ABD
[解析]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变异系数(RDW-CV)或标准差(RDW-SD)来表示。RDW、MCV均正常为正细胞均一性贫血,选项C有误。
2. 有关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它代表网织红细胞的生成速度相当于正常人的多少倍
B.它反映网织红细胞的生成的相对速度
C.在估计红细胞生成有效性方面,使用RPI较正确
D.溶血性贫血时RPI明显降低
A
B
C
D
ABC
[解析]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反映网织红细胞的生成的相对速度,溶血性贫血时RPI明显升高。RPI=被测Hct/正常人Hct×1/2×被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3.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可见于:______
A.急性化脓性感染
B.支气管哮喘
C.坏死性血管炎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A
B
C
D
BCD
[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①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异体蛋白过敏等。②寄生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可达10%或更多,尤其是钩虫感染时,其增高更为显著,有时可呈现嗜酸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③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④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等。⑤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的急性期。⑥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急性化脓性感染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嗜酸性粒细胞不升高。
4. 质量控制目的是:______
A.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误差
B.控制与分析有关的各个环节
C.特异性
D.防止得出不可靠的结果
A
B
C
D
ABD
[解析] 室内质量控制是各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其目的是检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质量控制与特异性和敏感性无关,特异性和敏感性是试剂或者方法学的评价指标。
5. 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与哪些因素有关:______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肾盂尿渗透压
D.肾小管壁压
A
B
C
D
AB
[解析] 形成原尿的力为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在这三种力中,后两者是阻碍滤过的压力,因此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6. 蛋白尿是指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______
A.50mg/L
B.100mg/L
C.150mg/24h
D.200mg/24h
A
B
C
D
BC
[解析]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定量试验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称为蛋白尿。
7. 肾小管性蛋白尿以什么蛋白增加为主:______
A.α1-微球蛋白
B.β2-微球蛋白
C.γ球蛋白
D.T-H蛋白
A
B
C
D
AB
[解析] 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引起的,以小分子蛋白的增多为主,比如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肾小球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
8. 关于粪便中红细胞数量,下列哪些叙述正确:______
A.正常粪便中可存在少量红细胞
B.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已经破坏
C.细菌性痢疾细胞增多,红细胞少于白细胞
D.阿米巴痢疾细胞增多,红细胞多于白细胞
A
B
C
D
BCD
[解析] 正常粪便中不存在红细胞;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已经破坏;细菌性痢疾,炎症为主,因此红细胞少于白细胞;阿米巴痢疾患者,阿米巴滋养体对肠道的损伤为主,红细胞多于白细胞,红细胞多粘连成堆,并有碎片。
9. 脱落细胞检查背景成分包括:______
A.上皮细胞
B.异物
C.黏液
D.红细胞
A
B
C
D
BCD
[解析] 脱落细胞检查背景成分主要包括:黏液、异物、红细胞、坏死物。
10. 进行浆膜腔穿刺的适应症包括:______
A.原因不明的积液或伴有积液症状
B.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C.新发生的咳黄色黏液痰
D.已有腹腔积液且有突然增多或伴有发热的患者
A
B
C
D
ABD
[解析] 胸腔穿刺适应证为:原因不明的积液或伴有积液症状;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腹腔穿刺的适应证为:新发生的腹腔积液;已有腹腔积液且有突然增多或伴有发热的患者;需进行诊断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心包腔穿刺的适应证为:原因不明的大量心包积液;有心包填塞症状需进行诊断性或治疗性穿刺的患者。
11. 下列不应作为观察骨髓穿刺是否成功的指标有:______
A.可见骨髓小粒及脂肪滴
B.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
C.骨髓杆状核/分叶核小于外周血杆状核/分叶核
D.粒/红比值小于2:1
A
B
C
D
CD
[解析] 骨髓取材满意的指标:抽吸骨髓时患者有特殊的痛感;抽出的骨髓液中有较多的骨髓小粒和脂肪滴;显微镜下涂片有骨髓特有的细胞如:巨核细胞、浆细胞、造骨细胞、破骨细胞、脂肪细胞、肥大细胞、组织细胞、纤维细胞等;骨髓中中性杆状核与分叶核粒细胞之比值大于血片中的比值。
12. 以下关于血细胞染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病变原始粒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可呈阳性反应
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均呈阴性反应
C.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过碘酸-雪夫反应可呈阳性反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NAP积分值明显减低,缓解时NAP积分值上升到正常。
A
B
C
D
ABCD
[解析] 考查骨髓染色,全部为正确选项。
13. 大红细胞可见于:______
A.恶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A
B
C
D
AC
[解析] 恶性贫血是因胃黏膜萎缩、胃液中缺乏内因子,使维生素B12吸收出现障碍而发生的巨幼细胞贫血。AC在细胞形态上都属于大红细胞。
14. 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涂片可见到:______
A.较多的嗜多性红细胞
B.有核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
D.明显的缗钱状形成
A
B
C
D
ABC
[解析] 溶血性贫血属于增生性贫血,会出现嗜多性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
15. 关于M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红血病期,贫血轻重不一,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
B.红白血病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大多由中度到重度减少
C.红血病期,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
D.红白血病期骨髓红系和粒系(或单核系)细胞同时呈恶性增生
A
B
C
D
ABCD
[解析] M6部分原始和幼稚细胞中可见Auer小体。
三、判断题
1. 乳糜尿中主要含有蛋白质。
对
错
B
[解析] 尿液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称乳糜尿,如同时混有血液称乳糜血尿;尿液中出现脂肪小滴则称脂肪尿。
2. 当尿液中出现含铁血黄素则为含铁血黄素尿。
对
错
A
[解析] 含铁血黄素为含有铁质的棕色色素颗粒,是一种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当尿液中出现含铁血黄素则为含铁血黄素尿。
3.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可见于结核性脑膜炎。
对
错
A
[解析] 在结合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关节炎等疾病中,腺苷脱氨酶活性均可升高。
4. 正常关节腔积液清晰透明,黏稠性低。
对
错
B
[解析] 正常关节腔积液清晰透明,因含有丰富的透明质酸而富有高度的黏稠性。
5. 小儿骨髓象淋巴细胞偏高,可达40%,2~4岁降至成人水平。
对
错
B
[解析] 6~7岁降至成人水平。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多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判断题
1
2
3
4
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