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一1. 某总承包企业拟开拓国内某大城市工程承包市场。经调查该市目前有A、B两个BOT项目将要招标。两个项目建成后经营期限均为15年。
为了顺利进行投标,企业经营部将在该市投标全过程按先后顺序分解为以下几项工作: (1)投标申请;(2)接受资格审查;(3)领取招标文件;(4)参加投标预备会;(5)参加现场踏勘;(6)编制投标文件;(7)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8)投送投标文件;(9)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10)参加开标会议;(11)签订合同。
经进一步调研,收集和整理出A、B两个项目投资与收益数据,见表7-1。
表7-1 A、B项目投资与收益数据 项 目 名 称 | 初始投资/万元 | 运营期每年收益/万元 |
1~5年 | 6~10年 | 11~15年 |
A项目 | 10000 | 2000 | 2500 | 3000 |
B项目 | 7000 | 1500 | 2000 | 2500 |
基准折现率为6%,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见表7-2。
表7-2 资金时间价值系数 n | 5 | 10 | 15 |
(P/F,6%,n) | 0.7474 | 0.5584 | 0.4173 |
(P/A,6%,n) | 4.2123 | 7.3601 | 9.7122 |
问题
1.经营部拟定的各项投标工作的先后顺序有何不妥?
2.不考虑建设期的影响,分别列式计算A、B两个项目总收益的净现值。
3.据估计:投A项目中标概率为0.7,不中标费用损失80万元;投B项目中标概率为0.65,不中标费用损失100万元。若投B项目中标并建成经营5年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扩建,如果扩建,其扩建投资4000万元,扩建后B项目每年运营收益增加1000万元。
按以下步骤求解该问题:
(1)计算B项目扩建后总收益的净现值。
(2)将各方案总收益净现值和不中标费用损失作为损益值,绘制投标决策树。
(3)判断B项目在5年后是否扩建?计算各机会点期望值,并作出投标决策。
(计算结果均保留二位小数。)
1.不妥之处有:
(1)参加投标预备会不应在参加现场踏勘之前。
(2)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不应在编制投标文件之后。
(3)投标文件内容说明与陈述不应在参加开标会议之前。
2.各项目总收益净现值计算:
A项目:
PV
A=[-10000+2000(P/A,6%,5)+2500(P/A,6%,5)(P/F,6%,5)+3000(P/A,6%,5)
(P/F,6%,10)]万元
=(-10000+2000×4.2123+2500×4.2123×0.7474+3000×4.2123×0.5584)万元
=(-10000+8424.60+7870.68+7056.44)万元
=13351.72万元
B项目:
PV
B=[-7000+1500(P/A,6%,5)+2000(P/A,6%,5)(P/F,6%,5)+2500(P/A,6%,5)
(P/F,6%,10)]万元
=(-7000+1500×4.2123+2000×4.2123×0.7474+2500×4.2123×0.5584)万元
=(-7000+6318.45+6296.55+5880.37)万元
=11495.37万元
3.(1)B项目扩建后总收益净现值
PV
B={11495.37+[1000(P/A,6%,10)-4000](P/F,6%,5))万元
=[11495.37+(1000×7.3601-4000)×0.7474]万元
=(11495.37+3360.10×0.7474)万元
=14006.71万元
(2)绘制决策树(见图7-1)

(3)5年后应该扩建。
计算各机会点期望值并作出投标决策:
点①:0.7×13351.72万元+0.3×(-80)万元=9322.20万元。
点②:0.65×14006.71万元+0.35×(-100)万元=9069.36万元。
所以,应投A项目。
试题二1. 某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人3月1日在指定媒体上发布了招标公告,3月6日~3月12日发售了招标文件,共有A、B、C、D四家投标人购买了招标文件。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日(4月5日)前,四家投标人都递交了投标文件。开标时投标人D因其投标文件的签署人没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而被招标管理机构宣布为无效投标。
该工程评标委员会于4月15日经评标确定投标人A为中标人,并于4月26日向中标人和其他投标人分别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结果通知,同时通知了招标人。
发包人与承包人A于5月10日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约定的不含税合同价为6948万元,工期为300天;合同价中的间接费以直接费为计算基数,间接费率为12%,利润率为5%。
在施工过程中,该工程的关键线路上发生了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
(1)由于发包人原因,设计变更后新增一项工程于7月28日~8月7日施工(新增工程款为160万元);另一分项工程的图样延误导致承包人于8月27日~9月12日停工。
(2)由于承包人原因,原计划于8月5日晨到场的施工机械直到8月26日晨才到场。
(3)由于天气原因,连续多日高温造成供电紧张,该工程所在地区于8月3日~8月5日停电,另外,该地区于8月24日晨~8月28日晚下了特大暴雨。
在发生上述工期延误事件后,承包人A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向发包人提出了索赔要求。经双方协商一致,除特大暴雨造成的工期延误之外,对其他应予补偿的工期延误事件,既补偿直接费又补偿间接费,间接费补偿按合同工期每天平均分摊的间接费计算。
问题
1.指出该工程在招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多少天?应予批准的工期延长时间为多少天?分别说明每个工期延误事件应批准的延长时间及其原因。
3.图样延误应予补偿间接费为多少?
4.该工程所在地市政府规定,高温期间施工企业每日工作时间减少1h,企业必须给职工每人每天10元高温津贴。若某分项工程的计划工效为1.50m
2/h,计划工日单价为50元,高温期间的实际工效降低10%,则高温期间该分项工程每平方米人工费比原计划增加多少元?
(费用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招标管理机构宣布无效投标不妥。应由招标人宣布。
评标委员会确定中标人并发出中标通知书和中标结果通知不妥,应由招标人发出。
2.该工程的实际工期延误为47天,应批准的工期延长为32天。其中,新增工程属于业主应承担的责任,应批准工期延长11天(7月28日~8月7日)。
图样延误属于业主应承担的责任,应批准延长工期为15天(8月29日~9月12日)。
停电属于业主应承担的责任,应批准工期延长为3天。
施工机构延误属于承包商责任,不予批准延长工期。
特大暴雨造成的工期延误属于业主应承担的风险范围,但8月24日~8月25日属于承包商机械未到场延误在先,不予索赔,应批准工期延长3天(8月26日~8月28日)。
3.合同价中的间接费为6948×

万元=708.98万元。
所以,合同价中每天的间接费:708.98/300万元/天=2.36万元/天。
图样延误应补偿的间接费:15×2.36万元=35.40万元。
4.计划的单方人工费:[50/(8×1.5)]元/m
2=4.17元/m
2。
实际的单方人工费:{(50+10)/17×(1-10%)×1.5)}元/m
2=6.35元/m
2。
则,单方人工费的增加额为(6.35-4.17)元/m
2=2.18元/m
2。
试题三1. 某空军部队,拟在与蒙古接壤的二连浩特市建设一雷达生产厂,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开始对本项目筹集资金和施工图设计。该项目资金由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两部分组成,自筹资金已全部到位,银行贷款预计在2004年7月30日到位,2004年3月18日设计单位完成了初步设计图样,于3月20日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预计5月8日完成施工图设计。该空军部队考虑到该项目要在年底前竣工,遂决定于3月19日进行施工招标。施工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并于3月20日向与其合作过的施工单位中选择了两家发出了投标邀请书。
问题
1.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2.本项目在上述条件下是否可以进行工程施工招标?为什么?
3.在何种情况下,经批准可以采取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
4.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必备条件有:
(1)招标人已经依法成立。
(2)初步设计及概算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的,已经批准。
(3)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等应当履行核准手续的,已经核准。
(4)有相应资金或资金来源已经落实。
(5)有招标所需的设计图样及技术资料。
2.本项目在上述条件下不可以进行工程施工招标。因为该项目还不具备施工招标的必备条件。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进行邀请招标:
(1)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的。
(2)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的。
(3)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者抢险救灾,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的。
(4)拟公开招标的费用与项目的价值相比,不值得的。
(5)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招标的。
4.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和理由:
(1)不妥之处:招标人于2004年3月19日进行施工招标。
理由:该项目建设资金没有全部落实、不具备施工招标所需的设计图样。
(2)不妥之处:招标人向两家施工单位发出了投标邀请书。
理由:《招标投标法》规定,进行邀请招标时,必须向不少于3家的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
试题四1. 某工程项目确定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监理单位在招标前经测算确定该工程标底为4000万元,定额工期为40个月,经研究、考察确定邀请4家具备承包该工程项目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参加投标。招标小组研究确定采用如下综合评分法评标的原则。
(1)评价的项目中各项评分的权重分别为:报价占40%,工期占20%,施工组织设计占 20%,企业信誉占10%,施工经验占10%。
(2)各单项评分时,满分均按100分计,计算分数值时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3)“报价”项的评分原则是:以标底±5%(标底)值为合理报价,超过此范围则认为是不合理报价。计分是以标底标价为100分,标价每偏差-1%扣10分,偏差+1%扣15分。
(4)“工期”项的评分原则是:以额定工期为准,提前15%为满分100分,依次每延后5%扣10分,超过额定工期者被淘汰。
(5)“企业信誉”项的评分原则是:以企业近3年工程优良率为准,优良率100%为满分 100分,90%为90分,依此类推。
(6)“施工经验”项的评分原则是:按企业近3年承建类似工程与全部承建工程项目的百分率计,100%为满分100分。
(7)“施工组织设计”由专家评分决定。
经审查,四家投标的施工企业的上述5项指标汇总见表7-3。
表7-3 指标汇总 投标单位 | 报价/万元 | 工期/月 | 近3年工程优良率(%) | 近3年承建 类似工程(%) | 施工组织设 计的专家打分 |
A | 3960 | 36 | 50 | 30 | 95 |
B | 4040 | 37 | 40 | 30 | 87 |
C | 3920 | 34 | 55 | 40 | 93 |
D | 4080 | 38 | 40 | 50 | 85 |
问题
1.根据上述评分原则和各投标单位情况,对各投标单位的各评价项目推算出各项指标的应得分。
2.按综合评分法确定各投标单位的综合分数值。
3.优选出综合条件最好的投标单位作为中标单位。
1.根据评分原则,确定各企业各项评价指标的应得分。
(1)“报价”得分
施工企业A:偏离标底值

-1%,应得分为(100-10)分=90分。
施工企业B:偏离标底值

+1%,应得分(100-15)分=85分:
施工企业C:偏离标底值

-2%,应得分(100-20)分=80分。
施工企业D:偏离标底值

+2%,应得分(100-30)分=70分。
(2)“工期”得分
施工企业A:偏离额定工期

10%,比15%延后5%,得分(100-10)分=90分。
施工企业B:偏离额定工期

7.5%,比15%延后7.5%,得分(100-15)分=85分。
施工企业C:偏离额定工期

15%,与满分标准相同,得分(100-0)分=100分。
施工企业D:偏离额定工期

5%,比15%延后10%,得分(100-20)分=80分。
(3)“企业信誉”得分
当企业近3年的工程优良率为N%,则企业的信誉得分为N分,因此各企业的“企业信誉”得分见表7-5。
表7-5“企业信誉”得分
企 业 |
A |
B |
C |
D |
“企业信誉”得分 |
50 |
40 |
55 |
40 |
(4)“施工经验”得分。若近3年企业承建与本工程项目类似的工程占全部工程总数比例为M%,则得分为M,各企业的“施工经验”得分见表7-6。
表7-6“施工经验”得分
企 业 |
A |
B |
C |
D |
“施工经验”得分 |
30 |
30 |
40 |
50 |
2.按综合评分法确定各投标的企业所获得加权综合评分计算见表7-7(或不列表计算也可)。
3.根据表7-7的计算,选出综合分值最高的企业为中标单位,即企业A。
表7-7 加权综合评分计算
|
各项加权得分计算式 |
企业A |
企业B |
企业C |
企业D |
(1) |
“报价”得分×权重40% |
90×0.4=36 |
85×0.4=34 |
80×0.4=32 |
70×0.4=28 |
(2) |
“工期”得分×权重20% |
90×0.2=18 |
85×0.2=17 |
100×0.2=20 |
80×0.2=16 |
(3) |
“信誉”得分×权重10% |
50×0.1=5 |
40×0.1=4 |
55×0.1=5.5 |
40×0.1=4 |
(4) |
“施工经验”得分×权重10% |
30×0.1=3 |
30×0.1=3 |
40×0.1=4 |
50×0.1=5 |
(5) |
“施工组织设计”得分×权重20% |
95×0.2=19 |
87×0.2=1734 |
93×0.2=18.6 |
85×0.2=17 |
(6) |
评标综合得分 |
∑=81 |
∑=75.4 |
∑=80.1 |
∑=70 |
试题五1. 某市越江隧道工程全部由政府投资。该项目为该市建设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且已列入地方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设计概算已经主管部门批准,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该项目拟采用BOT方式建设,市政府正在与有意向的BOT项目公司洽谈。为赶工期政府方出面决定对该项目进行施工招标,因估计除本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外,还可能有外省市施工企业参加投标,故招标人委托咨询单位编制了两个标底,准备分别用于对本市和外省市施工企业投标价的评定。招标过程中,招标人对投标人就招标文件所提出的所有问题统一作了书面答复,并以备忘录的形式分发给各投标人,为简明起见,采用表格形式见表7-4。
表7-4 质疑答复备忘录 序 号 | 问 题 | 提 问 单 位 | 提 问 时 间 | 答 复 |
1 | | | | |
… | | | | |
n | | | | |
在书面答复投标人的提问后,招标人组织各投标人进行了施工现场踏勘。在投标截止日期前10天,招标人书面通知各投标人,由于市政府有关部门已从当天开始取消所有市内交通项目的收费,因此决定将收费站工程从原招标范围内删除。
问题
1.该项目的标底应采用什么方法编制?简述其理由。
2.该项目施工招标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或不当之处?请逐一说明。
3.如果在评标过程中才决定删除收费站工程,应如何处理?
由于该项目的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齐全,因而其标底可采用单价法进行编制。
2.该项目施工招标存在五方面问题(或不当之处),分述如下:
(1)本项目尚处在与BOT项目公司谈判阶段,项目的实际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方或实质的招标人未确定,说明资金尚未落实。项目施工招标人应该是政府通过合法的程序选择的实际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方,政府方对项目施工招标有监督的权利。因而不具备施工招标的必要条件,尚不能进行施工招标。
(2)不应编制两个标底。根据规定,一个工程只能编制一个标底,不能对不同的投标单位采用不同的标底进行评标。
(3)招标人对投标人的提问只能针对具体问题作出明确答复,但不应提及具体的提问单位 (投标人),也不必提及提问的时间(这一点可不答)。根据《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4)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若招标人需改变招标范围或变更招标文件,应在投标截止日期至少15天(而不是10天)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若迟于这一时限发出变更招标文件的通知,则应将原定的投标截止日期适当延长,以便投标单位有足够的时间充分考虑这种变更对报价的影响,并将其在投标文件中反映出来。本案例背景资料未说明投标截止日期已相应延长。
(5)现场踏勘应安排在书面答复投标单位提问之前,因为投标人对施工现场条件也可能提出问题。
3.如果在评标过程中才决定删除收费站工程,则在对投标报价的评审中,应将各投标人的总报价减去其收费站工程的报价后再按原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进行评审;而在对技术标等其他评审中,应将所有与收费站相关评分因素的评分去掉后进行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