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9. 下列变化过程中包含化学反应的有:______
①鬼火
②光合作用
③水垢形成
④高粱酿酒
⑤舞台云雾的生成
A B C D
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常识的科技部分
第二步,判断一种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的标准是看有无新物质的产生。如果有新物质的产生则是属于化学反应,如果没有,则属于其他反应。题中舞台云雾的生成现象中,是干冰升华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雾所形成。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所以不属于化学反应。
因此,选择D选项。
一、选词填空请根据题意,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 二、阅读理解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10. ①获得相对的自由,从而充分地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②“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③人只有满足自己和社会的需要才能达到“善”
④“善”侧重于掌握人的需要
⑤而“美”则侧重于在“真”“善”的前提下,超越二者的局限性
⑥“真”侧重于人掌握客观规律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 A.⑥④⑤③②①
- B.④③⑥⑤①②
- C.②④③⑤⑥①
- D.②⑥④③⑤①
A B C D
D
[解析] 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④⑥均可做首句,无法排除。
第二步,寻找其他突破口。⑤句说“美”侧重于在“真”“善”的前提下,超越二者的局限性。因此关于“真”“善”的表述③④⑥都应该在⑤之前,排除A项和C项。
第三步,对比B项和D项。②的位置不同,②是给“美”下定义,不适合做尾句,排除B项。
因此,选择D选项。
11. 近日,由中国、意大利、美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未来,将可用于药物筛选或植入大脑帮助治疗脑部疾病,该碳神经支架由我国率先提出并完成材料制备。科学家______。科研人员发现,相比在二维的培养皿中观察、培养神经细胞,三维支架更接近脑部实际环境。
将下列四个句子重新排列,填入划横线处,语序正确的是:______
①把体内正常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细小的碳纳米管中
②用石墨烯模拟大脑内部四通八达的三维框架
③从而构建出一个“互联互通”的人造神经网络
④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
A B C D
D
[解析] 第一步,分析前文语境。前文介绍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一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划线处是描述了这一网络支架的制作过程。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是把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碳纳米管中,②用石墨烯模拟大脑内部的三维框架。应该是先搭建框架然后移植细胞,因此②在①前面,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对比B项和D项。④①的顺序不同,①是移植神经干细胞,④是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根据后文“相比在二维的培养皿中观察、培养神经细胞,三维支架更接近脑部实际环境”可知,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是在移植之后,在三维支架中进行。
因此,选择D选项。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请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3. 大江两岸有两个正面相对的码头,可供客轮往返。如右图所示,根据河流水文情况,“幸福号”客轮星期一沿着河岸60度夹角方向前行,刚好到达对岸码头,星期二“幸福号”准备返回时,发现河流水文情况发生变化,船长调整航向,沿河岸30度夹角方向返回,顺利到达码头。假设客轮往返速度均是v千米/小时,且行驶过程中河水流速是恒定的,问返程时河水流速是去程时的多少倍:______
A.

B.

C.

D.2
A B C D
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
第二步,星期一,客轮速度是v千米/小时即线段DF,∠EDF= 30°,去程时水速EF为DF的一半,即

;星期二,客轮速度是v千米/小时即线段AC,∠ACB= 30°,AB为AC的一半即

,返程时水速CB为

。返程时河水流速是去程时

倍。
因此,选择C选项。
6. 某商场为了促销,进行掷飞镖游戏。每位参与人员投掷一次,假设掷出的飞镖均扎在飞镖板上且位置完全随机,扎中中间阴影部分区域(含边线)即为中奖。该商场预设中奖概率约为60%,仅考虑中奖概率的前提下,以下四幅图形(图中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均与圆外切或内接)最适合作为飞镖板的是:______
A.

B.

C.

D.

A B C D
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
第二步,A选项,赋值圆的半径为1,则圆形面积=π,阴影部分按正三角形算,面积=

,则占比

第三步,B选项,赋值正三角形边长为2,面积=

,阴影部分面积=

,则占比=

第四步,C选项,赋值圆的半径为2,则圆形面积=4π,阴影部分面积=8,则占比=

第五步,D选项,赋值正方形边长为2,则面积=4,阴影部分圆的面积=兀,则占比=

因此,选择B选项。
8. 如下图1所示,在一个金字塔造型(底面为正方形,侧面为四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的铸造件内部挖空一个圆柱。现沿铸造件顶点A且垂直底面的方向切开,切开后的截面如下图2所示,已知DE、GF为圆柱的高,BC=

分米,DE=2分米,AO=4分米,那么挖后铸造件的体积是:______
- A.128-4π立方分米
- B.128/3-4π立方分米
- C.64/3-4π立方分米
- D.64-4π立方分米
A B C D
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
第二步,根据图2知BC=

,对应在图1当中可以是底面正方形的边长,挖空的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

,圆柱体的高为2,则圆柱体体积为π×

×2=4π(立方分米)。
第三步,金字塔造型底面为边长是

的正方形,高为4,则体积为×

×4=(立方分米),那么挖后铸造件的体积为

立方分米。
因此,选择B选项。
9. 我国一支工兵部队在非洲某国执行维和任务,负责道路抢修工作。某天,该部队负责的道路被炮弹炸出一个球面形状的大坑。经测量,弹坑直径16m,深4m。现需用车辆运送混凝土填充弹坑,铺平道路,假设每车次可运输10m
3的混凝土,问抢修道路至少需要出动运输车多少车次:(球缺体积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球体半径,h为球缺高,V为球缺体积)______
A B C D
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
第二步,题目中给出球缺体积公式,只需要计算出球体半径即可求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B
2=OP
2+PB
2。设球的半径为R那么OB=r,OP=r-4,PB=8,可列方程:r
2=(r-4)
2+8
2,解得r=10。代入题目中给出的球缺体积公式,可得V=3.14×4×(3×10
2+4
2)÷6≈661.5(立方米)。
第三步,每辆车能运送混凝土10m
3,则需要661.5÷10=66.15(次),即至少需要出动67车次。
因此,选择C选项。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题目要求作答。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三、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四、逻辑推理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从陈述中直接推出。4. 吴老师、张老师、孙老师、苏老师都是某校教师,每位只教授语文、生物、物理、化学中的一门课程。
已知:
①如果吴老师教语文,那么张老师不教生物
②或者孙老师教语文,或者吴老师教语文
③如果张老师不教生物,那么苏老师也不教物理
④或者吴老师不教化学,或者苏老师教物理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可以推出孙老师教语文:______
- A.吴老师教语文
- B.张老师不教生物
- C.吴老师教化学
- D.苏老师不教物理
A B C D
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吴语文→

张生物
②孙语文或吴语文
③

张生物→

苏物理
④

吴化学或苏物理
第三步,进行推理。
如果要得到“孙老师教语文”,需要否定②的“吴老师教语文”;如果要得到“吴老师不教语文”,需要否定①的“

张生物”;如果要得到“张老师教生物”,需要否定③的后半句“

苏物理”;如果要得到“苏老师教物理”,需要否定④“

吴化学”,即“吴老师教化学”;
因此,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