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三、计算分析题(本题型共2小题,共计20分,除题目特别说明外,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涉及计算的,要求列出计算步骤。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1.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016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甲公司从2015年1月起为售出产品提供“三包”服务,规定产品出售后一定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负责退换或免费提供修理。甲公司为D产品“三包”确认的预计负债在2016年年初账面余额为8万元,D产品已于2015年7月31日停止生产,D产品的“三包”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日31日。甲公司库存的D产品已于2015年底以前全部售出。2016年第四季度发生的D产品“三包”费用为5万元(均为人工成本),其他各季度均未发生“三包”费用。甲公司2016年会计处理如下:
借:预计负债 5
贷:应付职工薪酬 5
(2)2015年12月与乙公司签订合同,从2016年1月1日采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商业用房年租金100万元,租期4年不得转租,如果提前解除合同应支付200万元违约金。由于该房所处位置不适合商用,甲公司董事会2016年12月作出停止经营的安排,租入的商业用房无其他用途。假设甲公司会计‘政策表明企业在确定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时应当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甲公司本例实际利率5%,已知利率5%、3年期的年金现值系数为2.7232。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272.32
贷:预计负债 272.32
(3)甲公司管理层于2016年11月制定了一项业务重组计划。该业务重组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从2017年1月1日起关闭C产品生产线;从事C产品生产的员工共计200人,除部门主管及技术骨干等30人留用转入其他部门外,其他170人都将被辞退。根据被辞退员工的职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甲公司将一次性给予被辞退员工不同标准的补偿,补偿支出共计200万元,至2016年12月31日上述重组计划未经甲公司董事会批准,员工补偿尚未支付。甲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
要求:根据资料(1)至(3),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更正有关会计差错的会计分录(有关会计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
(1)事项(1)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已对其确认预计负债的产品,如企业不再生产,应在相应的产品质量保征期满后,将“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余额冲销,不留余额。更正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计负债 3
贷:销售赀用 3
(2)事项(2)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公司执行合同发生的损失为272.32万元,不执行合同发生的损失为200万元,甲公司应选择支付违约金方案。更正会计分录:
借:预计负债 72.32
贷:营业外支出 72.32
(3)事项(3)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因重组计划未经甲公司董事会批准,不属于重组义务,不应确认预计负债。更正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 200
贷:管理费用 200
2×14年1月1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其50名高级管理人员签署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①甲公司向5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条件为这些高级管理人员自授予股票期权之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且公司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2%;②符合行权条件后,每份股票期权可以自2×17年1月1日起1年内,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甲公司1股普通股股票,在行权期间内未行权的股票期权将失效。甲公司估计授予日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5元。2×14年至2×17年,甲公司与股票期权有关的资料如下:
(1)2×14年5月,甲公司自市场回购本公司股票500万股,以银行存款支付款项4025万元,作为库存股待员工行权时使用。
(2)2×14年,甲公司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0%。该年年末。甲公司预计未来两年将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2%;该年年末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6元。
(3)2×15年,甲公司没有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4%。该年年末,甲公司预计未来1年将有2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预计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2.5%;该年年末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8元。
(4)2×16年,甲公司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离开公司,本年净利润增长率为15%。该年年末,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为20元。
(5)2×17年3月,48名高级管理人员全部行权,甲公司共收到款项2400万元,相关股权的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成。
要求:
(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3. 计算甲公司2×14年、2×15年、2×16年因股份支付应确认的管理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①2×14年应确认的管理费用金额=(50-1-1)×10×15×1/3=24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24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00
②2×15年应确认的管理费用金额=(50-1-2)×10×15×2/3-2400=23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23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00
③2×16年应确认的管理费用金额=(50-1-1)×10×15-(2400+2300)=25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2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00
4. 编制甲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行权时的相关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24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200
贷:库存股 3864(4025/500×48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