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2. 我们党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了多种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下列各精神按其形成的大致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______
①红岩精神
②红船精神
③西迁精神
④大庆精神
⑤抗美援朝精神
- A.①③②④⑤
- B.①⑤②④③
- C.②①⑤③④
- D.②③①⑤④
A B C D
C
[解析] ①红岩精神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1931—1945年)及解放战争初期的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
②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后称“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中诞生这一伟大革命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被称为“红船精神”。
③“西迁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④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抗美援朝战争是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期间,中国人民组建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而进行的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形成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综上,各精神按其形成的大致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①⑤③④。
故本题选C。
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仓廪实,天下安。夏收小麦面积增加300多万亩,夏粮单产实现连续三年增产,主产区病穗率控制在3%以内,多数主产区机收损耗比往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夏至刚过,我国夏粮再获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①
满满的获得感,更是十足的安全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就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立足粮食基本自给,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才能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③
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当前,各地正抓紧开展夏种夏管。一方面,必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另一方面,______。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创新经营方式,努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钱挣。④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5. 某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通过向若干只狒狒提供不限量的香蕉和香肠以研究其食性。结果表明,90%的狒狒有进食,其中吃香蕉的狒狒数量是吃香肠的狒狒的3倍,而两种食物都吃的狒狒数量是只吃香肠的狒狒的

,则未进食的狒狒数量是只吃香蕉的狒狒的:______
A.

B.

C.

D.

A B C D
C
[解析] 设只吃香肠的狒狒数量为3。两种食物都吃的狒狒是只吃香肠的狒狒数量的

,则两种食物都吃的狒狒数量为

,吃香肠的狒狒数量为3+2=5。吃香蕉的狒狒是吃香肠的狒狒数量的3倍,则吃香蕉的狒狒数量为5×3=15,只吃香蕉的狒狒数量为15-2=13。
90%的狒狒有进食,则未进食的狒狒数量占进食狒狒数量的

。进食的狒狒数量为5+13=18,则未进食的狒狒数量为

。
所求为

。故本题选C。
二、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三、类比推理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四、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4. 高考结束后,A、B、C、D、E五人被甲、乙、丙三所大学录取。已知:
(1)A、B、C这三人分别被三所不同的大学录取。
(2)乙大学录取了两个人。
(3)C和D被不同的大学录取了。
(4)如果A、E中的一个人被甲大学录取了,那么另一个人也一定被甲大学录取。
下列选项中能准确地列出A、B、C、D、E这五个人分别考取的大学的是:______
- A.乙、丙、甲、乙、甲
- B.甲、丙、乙、乙、甲
- C.乙、丙、甲、乙、丙
- D.甲、乙、乙、丙、甲
A B C D
C
[解析] 根据(1)可知,A、B、C被不同的大学录取,据此可排除D;根据(3)可知,C和D被不同的大学录取,据此可排除B;根据(4)可知,A和E如果有一人被甲大学录取,那么另一人也被甲大学录取,据此可排除A。C项符合所有条件。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