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1. 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多有家长护送,导致学校周边旅馆爆满,还有家长露宿操场,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有很多家长护送这种现象确实大量存在,而且被多数人视为一种正常现象,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不足,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怀与溺爱。
为什么大多数家长选择送孩子上学?原因很多。首先,多数家长送孩子到学校,是想亲眼看一看孩子在未来几年会在哪里学习、同什么人交朋友、平时会有什么活动等,以过来人的眼光,为孩子把把关,顺便也可以与老师接触一下。其次,“儿行千里母担忧”,大学新生多是第一次出远门,没有独立生活的经验,做父母的难免不放心,父母护送上学,可以帮助孩子尽快融入新的环境。再次,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有私家车,出行方便。最后,也有些家长是想借孩子上大学的机会,在周边旅游。
实际上,家长陪孩子上学会使大学生更加缺乏自立自强意识,凡事总想依靠他人,没有独立意识,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削弱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不利的。
孩子终究要长大,要独立生活,所以家长给出一定建议之后,还是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搏。另外,如果家长为送孩子浪费大量金钱、时间,甚至影响了工作,那就得不偿失了。
2. 你作为某乡副乡长,如何组织实施本乡的水利设施建设?
水利是民生大计,作为某乡副乡长我会按照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本乡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推进。
首先,对我乡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听取各地工作汇报、座谈讨论、深入各村实地查看、请教水利方面专家等方式,全面了解我乡农村水利设施现状。
其次,在资金投入上应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并积极争取县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只要有利于我乡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和措施,都应大开绿灯,并用好、用足、用活。
再次,坚持以乡政府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做好组织保障工作。采取政策引导、思想辅导、资金扶持、“一事一议”等多种措施,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积极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和支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企业等各方面资源,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我乡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时完成,达到建设目标。
3. 现在某些地方争取到项目资金后,却没有把心思用在项目建设上。你镇得到省里仔猪饲养项目,你怎样将项目建设好?追问:仔猪饲养成功后,价格不理想,农民有怨言,你打算怎么办?
首先,要做好项目评估工作。成立项目评估小组,挑选有调研经验、态度认真负责的人员,经过统一培训,明确调研要求、主旨后,到本地各个地方进行考察,获取第一手资料。在对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整理、分析后,制订可行性计划,向领导汇报,确定项目基地。
其次,要筛选合适的企业和农户。为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效益,要选择省内外的养猪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可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其来本地投资。
再次,要做好项目的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明确投资项目的地点和企业以后,要切实做好相关的排水、场地建设、污水处理系统等,为企业、农户做好相关的配套服务,解决他们投产中遇到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企业、农户面临的困难,在法律框架内,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
最后,除了在实施过程中时刻向领导汇报听取领导指示外,将这个项目总结形成书面文字报告并呈交领导。
追问:
第一,建立生猪市场信息预警系统,做好监测统计和预测指导工作。及时发布生猪市场价格、趋势等信息,消除农户恐慌心理,稳定市场预期,防止大量杀猪、倾销猪肉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和蔓延。
第二,做好宣传和信息普及工作。切实做好生猪生产、供应的调查研究工作,制订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确保预案贯彻落实到位。通过广播,镇、村干部会,院坝会等形式,积极引导村民进行科学的生猪养殖。
第三,进一步加大对养猪农户的补贴和保险力度,加强对生猪防疫的指导和控制。
第四,引导生猪养殖结构调整,促进生猪市场健康发展。逐步淘汰粗放型、小户型养殖模式,大力推行“公司+养殖大户+合作社”的一条龙、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鼓励有养猪经验的农民适时开展规模养殖,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减少成本投入,增加收入。
4. 有的城市城管和小商贩有矛盾,有的城管说:“小商贩是刁民,不理解、不配合城管执法。”有的商贩骂城管:“野蛮粗暴,吃着‘皇粮’,不体谅百姓的生计。”二者矛盾十分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流血事件,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它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
目前我国城管与小商贩之间的冲突不断,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认为城管与小商贩之间矛盾不断,既有城管方面的原因,也有小商贩方面的原因。就城管方面来说,城管人员素质不高,不依法行政,暴力执法现象时有发生;就小商贩方面来说,小商贩大多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法律意识淡薄,对基本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导致他们对于城管的执法工作不配合,也不能通过合法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小商贩文化素质不高,很容易发生“扯皮”现象。
但是无论是城管方面存在问题,还是小商贩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深层次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因此,要将城管与小商贩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较量变为和谐相处、共同维护城市形象的局面,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需要完善城管执法行为的控制机制。现在,城管的收入,很多还是跟罚款挂钩,这种“执法经济”,必将损害执法的态度与公正。说到底,罚款只是手段,维持城市秩序才是目的,首先要改变的是这种可疑的“绩效工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城管执法的监督。
第二,政策路径相对明朗。可以划定区域和时段,对小贩进行疏导,使其有序经营:山东济南城管制作“西瓜地图”,在全城划出四百多处临时经营点让瓜农卖瓜,实行减免费等优惠,既便利了瓜农,又方便了市民,无疑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第三,可以探索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利用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等,让“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这样的口号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