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1. 当代青年干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但是同时他们又特别强调自我价值,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对此你怎么看?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什么建议?
青年干部是继承和发展党的事业的后备力量,是坚持“三个代表”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力军。他们直接肩负着团结、带领和引导广大青年投身改革,振兴一方经济、维护一方稳定、富裕一方百姓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是把青年干部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由于青年干部的成长处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因此他们身上也具有了和老干部不一样的特性。从青年干部的自身情况看,他们身上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国家社会的大环境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经历造就了这一代人的特质,他们既有突出的亮点和优势,又有明显的局限性。
从总体上讲,一方面,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中西文化猛烈碰撞、相互激荡,开阔了青年一代的视野,提高了青年干部的认识辨析能力,进而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和老干部相比,他们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从而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迅速更新知识,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然而,另一方面,受到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竞争意识和社会上个人主义的影响,少数青年干部组织观念、集体观念和纪律性较差,特别强调自我价值。和老干部相比,他们没有经历过革命和改革的洗礼,由于成长顺利、缺乏艰苦生活的锻炼、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青年干部往往承受挫折能力差,思想情绪容易出现反复,更加容易急功近利和心浮气躁。如果不处理好青年干部的这些特点,并扬长避短,将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我国干部队伍的建设。
针对题于中的现象,我认为政府部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
首先,我们要完善相关的青年干部培训和考评机制,尤其要注意对青年干部的选拔。目前我市处在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之下,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而青年干部的培训和考评更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之处。我们要针对目前我市的情形,结合目前我市青年干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对青年干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以端正他们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西部大开发培养所需要的干部人才。在培训和考核机制中,我们尤其要注意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青年干部的选拔机制,在实践中坚持把选拔优秀的青年干部与各地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严格选拔的标准,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注意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干部的理论武装和实践的锻炼;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大胆选用的基础上,选拔素质全面的青年干部来不断充实我们的干部队伍。
其次,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引导和教育。青年干部的创新意识可以为西部开发提供新点子、新思路,但是他们自身的缺陷又往往使各项工作的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在大胆选用青年干部的基础上,要注重对他们的积极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克服自身的缺陷,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优秀的青年干部资源。
我相信通过完善相应的机制以及对青年干部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磨练下,我们一定能帮助青年干部扬长避短,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优秀的青年干部。
2. 某省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根据各县实际推出两个项目:一是选出15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某镇任职三年,费用由财政支出;二是提供专项资金100万元。但由于项目资金有限,每个镇只能选择一个项目。你作为乡镇副职,如何给正职提供参考意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副职,我会结合本地乡镇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明确本乡镇最迫切的需求,给正职提供正确的参考意见,然后让领导做出科学判断。
如果本乡镇的优秀人才资源充足,我会选择100万元专项资金,因为有了资金才能开展更大规模的发展。而且,在这个专项资金的推动下,本乡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这有利于搭建本乡镇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整体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力完善社保和福利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本乡镇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这也会增加本乡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发展。
如果本乡镇缺乏优秀的人才资源,我会选择引进15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本镇任职三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本乡镇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和教育,因此,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3. 每逢“3·15”消费者权益日,有关部门都能解决许多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每年的“3·15”期间,工商、消协、技术监督、商检、卫生等部门纷纷拿出实际行动,或是上街宣传识假辨假知识,或是现场办公接受咨询投诉,或是收缴各种假货,或是开庭审理有关案件,形成打击和讨伐假冒伪劣商品的强大攻势。在多方的关注下,“3·15”解决了许多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重视消费者权益的表现,是让人欣慰的。
之所以有些问题在平时解决不了,是因为我们的商家和某些职能部门还没有把每一天都当作“3·15”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权益还不能得到制度化和长期化的保障。首先,食品检测不完善,监管管理不完善。我国食品市场监管工作比较滞后,处罚力度不够,执法缺乏威慑力,客观上助长了市场交易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其次,法制的不健全。我国现有的法律往往威慑严重的违法行为,没法对所有社会不良现象都加以规范,这就给许多违法经营者在合法和违法之间的灰色地带游走提供了可乘之机。
因此,对于政府职能部门、媒体及各消费者机构,应该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平时也要重视消费者权益,常抓不懈,以最短的时间公正地解决消费纠纷,为买卖营造更公平更诚信的法制环境,不能过了“3·15”就放松了。对于各商家来讲,应该诚信经营,提高自身素质,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侵权事件的发生。同时,作为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诚信无欺的消费环境,让“3·15”成为一种法律精神,把维权效应发挥得有效而持久,随时随地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领导让你组织一个大型征文活动,但是大家积极性不高,你将如何做?
在正式组织征文活动之前,我已经了解到大家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为了办好这次征文活动,我会从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着手。
首先,我会尽快了解大家对征文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通过私下询问、座谈会以及网络问卷等方式获悉。同时,参照以往类似活动的举办经验和教训,认真思考这次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或者可能导致大家积极性不高的地方。
其次,根据从多方获悉的原因,努力寻找提高大家积极性的方法。比如,可以把评委名单、评判原则等内容公开,提高征文活动的透明度和活动结果的公平性;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增加获奖文章的奖励方式和程度,或者可以通过网络公开投票、专家评选等多种方式得出最终的活动结果,使大家踊跃发表意见;在征文的评选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有奖竞猜、小游戏等活动环节,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最后,将调整后的活动方案及原因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报领导审批。根据领导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