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1. 有些城市流行“改名风”,但改名字之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促进经济的效果,你怎么看?
当前,有部分城市掀起了“改名风”,希望通过变更城市名字的方式,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更好地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但事实上更改城市名字并没有达成促进经济发展的预期效果,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正确看待。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真正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到底包括哪些呢?我认为应该包括符合科学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高效便捷的行政管理服务以及较高的社会文明程度,这些才是真正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扩大招商引资的因素,显然,“改名风”并不在其中。
一些城市掀起的“改名风”,反映了当地政府千方百计寻求突破,尽快促进城市发展的良苦用心,应该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仅仅依靠“改名字”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统筹兼顾,充分重视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并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大力建设和推进上述几个因素建设,共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改名风”所要达成的目标,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2. 团队中怎么避免相互之间的疑心?
加强沟通,建立多层次交流渠道。这种沟通既包括工作上的交流,也包括工作以外的交流;既包括业务交流,也包括生活、团队交流。积极建设工作中、工作外多种渠道、多种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让团队成员尽快熟悉,相互了解。
明确职责任务,严格奖惩。制定明确的团队成员分工职责方案,确保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每个团队成员工作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工作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树立领导威信;严格奖惩,明确激励机制,工作成绩突出的成员要积极奖励,工作出现差错的成员要严格惩罚,确保奖惩明确,责任具体。
明确晋升机制,严格执行。
3. 空的木桶容易被风吹翻,满的木桶则不容易,你怎么看?
木桶本来都是一样的,有的木桶当中没有多少水,是空的,那么在风吹的时候就有可能翻倒;有的木桶当中水是满的,那么任他狂风卷起,也是一动不动的。这句话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内提素质,外练形象”,只有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升,自己腹中的“水”是满满的时候,才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当前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作为大学生,应该更加注重学习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成为一只“满水的木桶”,在金融危机“狂风”的侵袭下,才能屹立不倒,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4. 工作中有人比较保守,不敢越雷池一步,有的人则喜欢独辟蹊径,你怎么看?
循规蹈矩,是对前辈工作成果的尊重和认可,沿着先前同志们积累的宝贵经验的道路不断前进,工作会顺风顺水,更加容易开展,缺点是创新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
独辟蹊径,是在工作中积极大胆地尝试新的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在新的形势下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手段开展工作,体现了较高的创新能力,缺点是对先前同志们的宝贵经验继承不足,没有很好地实现继往开来。
更好的开展工作,就是要把循规蹈矩和独辟蹊径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重视老同志们的工作成果,把这些工作成果作为我们继续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学习的榜样;另一方面,要努力结合工作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统筹兼顾、继往开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果。
5. 我们的目标是要让群众不说话,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又需要群众说话,请分析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我们的工作目标,那就是千方百计为人民服务,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创新工作体制机制。
我们的目标是要让群众不说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工作的目标就是要让群众真正满意,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满意了,自然也就是“不说话”了。
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又需要群众说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种社会利益矛盾都浮出水面,工作难度很大,我们的工作距离让群众真正满意还有很大的距离,为了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应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专业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让我们的工作真正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阅,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要让群众“说话”,通过这样的途径来不断地完善我们的工作,以群众利益为最高奋斗目标。
只有让群众“说话”,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失误才能更快更好地得到纠正,“让群众不说话”的工作目标才能更快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才能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