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9. 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______。
①月亮绕地球转动
②新陈代谢
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⑧苹果落地
A B C D
D
[解析]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并稳定的联系。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选项中②④⑥⑦属于规律,其他属于现象。故本题选D。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三、综合写作题(本题包括给定材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请仔细阅读给定材料,并按要求完成作答,共28分)1. 给定材料:
古村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每当我们的传统文明受到外来文明冲击时,往往会“礼失求诸野”。“野”就在乡村,人们总会在乡村的历史建筑中找到曾经传承下来的文明。保护古村落,就是留住中华民族的根,传承中华民族的遗产,记住中国人的“乡愁”。
然而现实却很“骨感”,断壁残垣里有历史,窗户门楣雕花里有审美,这种诗意生活的文化传承正在断代。作为历史的遗迹,古村落衰败和消亡的速度远远超出想象。良户古村旅游顾问、上海景域集团助理总裁任国才痛惜地说道:“2000年时,国内有360万个古村落,而到2010年降为270万个。”10年就消失了90万个古村落。目前,古村落正以每天超过上百个的速度加速消亡。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他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201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而如何以传统文化为内容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曾谈道,“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他更是强调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作答要求:
给定材料中提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和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言流畅;1000字左右。
[范文]
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从“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到皮影戏成为印尼的文化遗产,眼下世界各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热情不断高涨,相对来说,我国在这方面做得尚有不足。方言俚语消失、传统工艺断代……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如何让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成为国人的重点课题。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积淀着智慧结晶、浓缩着丰富情感的中华经典著作灿若星河,令人心驰神往;展现农耕、游牧民族勤劳与淳朴,凝聚着力量与美的歌舞戏剧欢快大气,给人美的享受;还有白墙黑瓦的民居、金碧辉煌的宫殿、精巧婉约的园林……无一不在静静讲述着曾经的历史,吸引我们去一一探寻。这些文化遗产展现了我们从哪儿来,又隐隐预示着我们将走向何处。它们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令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所以,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然而,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近年来,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进程却使其日渐消亡。20多年前,木偶戏、皮影戏在我国随处可见,如今却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从来没有欣赏过这样的民间艺术;10多年前,手编竹篓、竹篮还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用具,现在却一一被塑料制品所替代。这些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使我们的民众生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从而也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但是今天,把传统的生活方式全部原样地保存下来却是不可能的。人人都追求现代化的便利生活,我们不能以保护文化遗产的名义要求一部分人生活在交通不便、水电不便的古老村寨里,也不能要求传承人为了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牺牲个人利益。所以,我们保护文化遗产应该既要确保其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要考虑到作为文化遗产传承人个体的切身利益,不能顾此失彼。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我们要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深入发掘民族的、地方的各类文化遗产,制定保护办法,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人文关怀,对珍贵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给予必要的物质资助。要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