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三、简答题1.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设有内部审计部门。根据甲公司的机构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由公司首席执行官任命,并负责向管理层直接定期报告。另外,随着甲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的加深以及公司业务增长的需要,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计划招聘更多的内部审计人员。
要求:
(1)判断甲公司上述有关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是否恰当,并简要说明理由。
(2)假设你是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你在招聘内部审计人员时将从哪些方面考察候选人是否具备所需的要求。
(1)甲公司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做法不恰当。审计活动应保持独立性,这样他们才能够自由且客观地执行他们的工作,他们必须提供公正而无偏见的判断。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主管应由公司审计委员会批准,同时,内部审计师或内部审计的管理者应直接且定期向董事会报告,而甲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由公司首席执行官任命,并负责向管理层直接定期报告,因此,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不恰当。
(2)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招聘内部审计人员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核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①应具备必要的知识、技巧以及训练,以熟练、专业地实施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师的角色不断改变,这需要他们培养分析、技术、决策及沟通技巧。审计人员至少应当具有适当的教育背景或经验,以及与所承担的责任相匹配的组织技巧和技术。
②应该善于口头沟通及书面通信,能够理解会计及审计准则、原则及技术,认识及评估与完善的商业实务的偏离之重要性和重大程度。并能确认现有或潜在的问题,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对程序进行补充。
2. 乙公司为一家已成立两年的玩具生产商,有3名董事。董事们一致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非常重要,应当包括于每年年初为公司编制一个精准的预算,并根据预算制定公司的战略。
要求:
(1)判断乙公司董事的见解是否恰当,并简要说明一个理性的企业战略发展途径。
(2)简述两种编制预算的方法。
(1)乙公司董事的见解不恰当。战略是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对企业长远的规划,而预算则是提供了一个短期目标,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应该是先有战略,后有预算。预算是战略控制的方法,是为实现战略服务的,而并不是根据预算制定公司的战略。
理性的企业战略发展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进行企业评估,评估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内部资源和能力;第二,确定使命和目标;第三,进行差距分析,即将预期业绩与管理层确定的战略目标相对比。如果预期业绩低于既定目标,就需要调整战略;第四,进行战略选择;第五,执行所选择的战略,从公司、业务单位和职能等不同层面上落实所选择的战略。
(2)编制预算最常用的方法有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是指新的预算使用以前期间的预算或者实际业绩作为基础来编制,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内容。资源的分配是基于以前期间的资源分配情况。这种方法并没有考虑具体情况的变化。这种预算关注财务结果,而不是定量的业绩计量,并且和员工的业绩并无联系。
零基预算是指在每一个新的期间必须重新判断所有的费用。零基预算开始于“零基础”,需要分析企业中每个部门的需求和成本。无论这种预算比以前的预算高还是低,都应当根据未来的需求编制预算。
3. 乙公司是一家玩具制造商,为国内上市公司。乙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欧洲拥有众多子公司(占其子公司总数的80%)。乙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中列示的有关负债明细情况如下:
负债:(金额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币种 | 负债总计 | 浮动利率负债 | 固定利率负债 | 加权平均利率 | 加权平均固定利率 | 人民币 | 130 | 130 | | | | 美元 | 40 | 38 | 2 | 5% | 4% | 欧元 | 106 | 60 | 46 | 6% | 4% | 总计 | 276 | 228 | 48 | | | |
假定目前市场利率约为4%。
要求:
(1)评价乙公司市场风险的主要来源(假设不存在可用于对负债套期保值的抵销资产)。
(2)当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均贬值9%时,计算乙公司因负债所面临的交易风险。
(1)乙公司市场风险的主要来源:
①汇率风险。
乙公司大部分债务以外币计量,平均利率高于目前市场利率4%。因此,乙公司外币负债受外汇汇率变动影响。
乙公司拥有众多境外子公司,在交易方面、外币折算方面、经济风险方面受汇率变动影响。
②利率风险。
乙公司大部分债务(228/276=83%)为浮动利率,容易受到利率波动影响。
(2)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均贬值9%时的交易风险。
财务报表中人民币金额将变更为146×(1+ 9%)=159.14(百万元人民币)。
交易风险合计为15914-14600=1314(万元人民币)。
4. 甲公司为一家拟上市的医药生产公司,该公司董事会目前正在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甲公司管理层一直致力于实现最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以使股东对公司的管理层更加有信心,同时提高甲公司的社会信誉。但是最近甲公司的信誉由于内部出现的事件而受到了负面影响。事件的起因是,一种口服药的部分批次所包含的菌群和菌落超出了相关药品安全标准的规定,药品生产质量检验部的一名员工对外进行了披露。该员工曾就此问题向其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反映,但并未得到任何答复,遂向媒体投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员工指出,甲公司一向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此次漠视药品安全标准规定只是公司对待类似问题的一个例子。
要求:
(1)根据我国最近制定的相关内部控制原则,说明甲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有哪些地方不符合相关内控原则的要求。
(2)确定甲公司目前遭受风险的类型,并评价这些风险对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
(1)我国于2008年6月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这个规范借鉴了以美国COSO报告为代表的国际内部控制框架,完善的控制系统应当包括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察。
甲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存在诸多不合规之处。
①甲公司控制环境不完善。员工提出问题被管理层忽视,表明甲公司的文化不支持良好的内部控制。表明甲公司存在管理效率低下问题。
②甲公司缺乏有效的信息与沟通系统。甲公司员工向管理层反映问题的报告程序不健全。
③没有证据表明甲公司存在风险评估系统。没有证据表明甲公司存在旨在减少药品微生物污染风险的控制测试系统。
(2)甲公司遭受的风险类型及其影响。
①甲公司存在信誉风险。甲公司产品不符合外部标准,导致顾客对产品的信心不足。顾客服用甲公司不合格产品,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法律诉讼。还将对公司的财务产生不良影响。
②甲公司存在法律/合规性风险。甲公司因不遵守药物安全标准将面临相关部门的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