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商业中心,地上7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为58000m2,地上部分设置餐饮场所、商场、国际影城、KTV、文化创意馆、亲子游乐场等,地下一层设有超市和特色小吃一条街及消防控制室,地下2~3层为设备用房和汽车库,除5层个别餐饮场所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卡式炉和电加热外,其他餐饮场所均采用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
该商厦为多产权建筑,地下3层至地上3层的所有权归周某所有,地上4层至7层的所有权人为赵某。周某和赵某将自己所有的各个区域进行招商运营并明确了各自区域范围内消防安全管理由各自负责,同时各自与租赁方在合同中明确各方消防安全责任。位于4层的KTV总经理王某为了迎合高端顾客的消费需求,对其内部装修进行升级改造。安排电焊工于某营业期间对豪华包房的钢骨架进行电焊加固。为缩短作业时间,未将施工区域和使用区域做分隔处理。电焊作业发生火花飞溅,改造区域的装饰物迅速被点燃,电焊人员于某见状,及时用放于疏散走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发现灭火剂无法顺利喷出,火势继续增大,继而引燃了旁边堆放的装饰墙板,于某见火势失控,立即拨打“119”报警,随后打电话报告王某。此时该栋建筑内的声光警报器开始报警,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开始喷水灭火。KTV的值班人员和顾客听到警报、发现火情后慌乱逃生。逃生过程中发现疏散通道的一侧堆放了大量的食品包装箱。15分钟后,当地消防队赶到现场,但是由于消防车道被自行车、电动车阻塞,并不能顺利达到建筑底部,经过20分钟的疏通,最终达到现场将火扑灭。
事后进行事故调查,发现夜总会存在诸多火灾隐患。所配置的灭火器并非合格产品,据王某交代,此前消防救援机构检查出不合格的灭火器,责令整改,王某为了节省资金,通过疏通关系,最终灭火器维保检测单位为其出具了虚假检测报告。此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约为150万元,1人伤亡。在进行责任调查时发现,该商厦是当地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当地消防救援机构多次对其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其消防安全责任划分、消防安全管理比较混乱,消防应急预案和疏散演练也不到位,消防档案不完整。多次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要求停业整顿,但该商厦一直违规经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