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符考试题库B12
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晒成绩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汽车房工艺设计
1. 下图属于
。
A.背压式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B.抽汽背压式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C.单轴抽汽凝汽式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D.双轴抽汽凝汽式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A
B
C
D
D
2. 关于主蒸汽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蒸汽系统是由锅炉至汽轮机进口的蒸汽系统,并包括至各辅助设备(减压减温器、汽封等)的支管系统、疏水系统等
B.主蒸汽管道系统有母管制系统和单元制系统,大机组基本上都采用单元制系统,中小机组基本上采用母管制系统
C.母管制有切换母管制和分段母管制,当锅炉台数多于汽机台数时,一般用切换母管制;当机炉台数一一对应时,一般采用分段母管制
D.蒸汽系统具有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方便性的特点
A
B
C
D
C
3. 单母管制系统的特点是
。
A.安全可靠性高,但阀门较多、系统复杂、耗钢材、投资大,适用于中、低压机组的容量发电厂
B.有足够的可靠性,运行灵活
C.系统简单,投资省,适合大型发电机组
D.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合高压供热式机组的发电厂
A
B
C
D
A
4. 单元制系统的特点是
。
A.安全可靠性高,但阀门较多、系统复杂、耗钢材、投资大,适用于中、低压机组的容量发电厂
B.有足够的可靠性,运行灵活
C.系统简单,投资省,适合大型发电机组
D.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合高压供热式机组的发电厂
A
B
C
D
C
5. 对于小型发电机组,给水管道采用母管制系统,并应符合一定的要求,下列要求中说法不正确是
。
A.给水泵吸入侧的低压给水母管,宜采用分段单母管制系统,其管径应比给水箱出水管径大1~2级,给水箱之间的水平衡管的设置,可根据机组的台数和给水箱间的距离等因素综合确定
B.给水泵出口的压力母管,当给水泵的出力与锅炉容量不匹配时,宜采用切换母管制系统;当给水泵出力与锅炉容量匹配时,宜采用分段单母管制系统,给水泵的出口处,应设有给水再循环管和再循环母管
C.备用给水泵的吸水管,宜位于低压给水母管两个分段阀门之间;出口的压力管,宜位于分段压力母管两个分段阀门之间或接至切换母管上
D.高压加热器后的锅炉给水母管,当高压加热器出力与锅炉容量不匹配时,宜采用分段单母管制系统;当高压加热器出力与锅炉容量匹配时,宜采用切换母管制系统
A
B
C
D
B
6. 回热系统中,除氧器的作用是
。
A.除氧和加热
B.加热和补水
C.补水和加压
D.加压和除氧
A
B
C
D
A
7. 回热系统中机组运行时有部分汽水损失,需及时补充水分,补充水可补到
中。
A.除氧器或警报器
B.警报器或换热器
C.换热器或汽机凝汽器
D.汽机凝汽器或除氧器
A
B
C
D
D
8. 除氧器的汽压通过
来进行控制。
A.调整加热蒸汽的进汽量
B.调整加热蒸汽的出汽量
C.调整水箱高度
D.调整液压温度
A
B
C
D
A
9. 与汽网相比,水网的特点是
。
A.对热用户适应性强,可满足各种热负荷的需要
B.输送蒸汽的能耗小,比水网输送热水的耗电量低得多
C.蒸汽密度小,因地形变化而形成的静压小,汽网的泄漏量较水网小20~40倍
D.利用供热式汽轮机的调节抽汽,在表面式热网加热器中凝结放热,将水加热并作为载热质通过管网对外供热,蒸汽凝结水可全部收回热电厂,回水率为100%
A
B
C
D
D
10. 我国对发展热电联产的总热效率要求年平均大于
。
A.25%
B.45%
C.75%
D.99%
A
B
C
D
B
11.
应采用对焊法兰的方式。
A.在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设计温度不大于200℃的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上
B.设计温度300℃及以下且PN≤2.5MPa的管道
C.设计温度大于300℃或PN≥4.0MPa的管道
D.设计温度大于2000℃或PN≥6.3MPa的管道
A
B
C
D
C
12. 中压除氧器的布置高度应不低于
。
A.1~2m
B.3~4m
C.6~7m
D.11~13m
A
B
C
D
D
13. 根据有关规定,总热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
A.总热效率=[(供热量+供电量×360)/(燃烧总消耗量×燃烧单位低位热值)]×100%
B.总热效率=[(供热×360+供电量×360)/(燃烧总消耗量×燃烧单位低位热值)]×100%
C.总热效率=[(供热×360+供电量)/(燃烧总消耗量×燃烧单位低位热值)]×100%
D.总热效率=[(供热×360+供电量)/(燃烧总消耗量×燃烧单位低位热值×365)]×100%
A
B
C
D
A
14. 弯管椭圆度是指
。
A.弯管弯曲部分同一截面上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
B.弯管弯曲部分同一截面上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和
C.弯管弯曲部分同一截面上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与共称外径之比
D.弯管弯曲部分同一截面上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和与共称外径之比
A
B
C
D
C
15. 弯管的弯曲半径宜为外径的4~5倍,弯管椭圆度不得大于
。
A.1%
B.3%
C.5%
D.10%
A
B
C
D
C
16.
应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
A.在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设计温度不大手200℃的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上
B.设计温度300℃及以下且PN≤2.5的管道
C.设计温度大于300℃或PN≥4.0的管道
D.设计温度大于2000℃或PN≥6.3的管道
A
B
C
D
A
17.
应采用平焊法兰的方式。
A.在设计压力不大于1.6MPa、设计温度不大于200℃的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上
B.设计温度300℃及以下且PN≤2.5的管道
C.设计温度大于300℃或PN≥4.0的管道
D.设计温度大于2000℃或PN≥6.3的管道
A
B
C
D
B
18. 大气式除氧器的布置高度应不低于
。
A.1~2m
B.3~4m
C.6~7m
D.11~13m
A
B
C
D
C
19. 旋启式止回阀宜安装于
。
A.水平管道上
B.垂直管道上
C.管道交叉处
D.坡度管道内
A
B
C
D
A
20. 换向器万向接头最大变换方向为
度。
A.30
B.60
C.90
D.135
A
B
C
D
A
21. 齿轮(蜗轮)换向器最大变换方向为
度。
A.30
B.60
C.90
D.135
A
B
C
D
C
22. 抽汽管道如果是两根管道,一般在汽轮机引出后对称布置,并于适当位置设固定支架,其补偿方式多为利用
。
A.蒸汽补偿与自然补偿相结合
B.自然补偿或与波纹补偿器相结合
C.波纹补偿器或温度补偿器
D.温度补偿器和压差补偿器相结合
A
B
C
D
B
23. 任何直接操作的阀门手轮边缘,其周围至少应保持有
的净空距离。
A.50mm
B.100mm
C.150mm
D.250mm
A
B
C
D
C
24. 平台外侧直接操作的阀门,操作手轮中心或手轮平面离开平台的距离不宜
。
A.小于100mm
B.小于400mm
C.大于300mm
D.大于500mm
A
B
C
D
C
25. 固定支架适用于
。
A.管道上不允许有任何方向的线位移和角位移的支承点
B.管道上不允许有任何方向的垂直位移的支吊点
C.管道上不允许有任何方向的水平位移的支撑点
D.管道上不允许有垂直位移且需减少摩擦力的支撑点
A
B
C
D
A
26. 滚动支架适用于
。
A.管道上不允许有任何方向的线位移和角位移的支承点
B.管道上不允许有任何方向的垂直位移的支吊点
C.管道上不允许有任何方向的水平位移的支撑点
D.管道上不允许有垂直位移且需减少摩擦力的支撑点
A
B
C
D
D
27. 水平90°弯管两端支吊架间的管道展开长度,不应
。
A.大于水平直管道上允许支吊架的最大间距的0.73倍
B.大于垂直直管道上允许支吊架的最大间距的0.73倍
C.小于水平直管道上允许支吊架的最大间距的0.95倍
D.小于垂直直管道上允许支吊架的最大间距的0.95倍
A
B
C
D
A
28. 下列关于外煤仓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锅炉烟道较长,灰沟引出不便
B.输煤栈桥进入主厂房较方便,距离最短
C.附属设备布置靠近厂用电间,动力电缆较长
D.采光、通风等工作环境最好
A
B
C
D
C
29. 内煤仓布置的优点是
。
A.锅炉烟道较长
B.输煤栈桥进入主厂房较方便,距离最短
C.附属设备布置靠近厂用电间,动力电缆较短,并便于连接
D.炉前采光好
A
B
C
D
C
30. 除氧间
。
A.一般分为二层,即零米层和管道层
B.一般分为三层,即零米层、管道层和运转层
C.一般分为四层,即零米层、管道层、运转层和除氧层
D.一般分为五层,即零米层、管道层、运转层、除氧层和消声层
A
B
C
D
C
31. 下列
不属于除氧层的设备。
A.连续排污扩容器
B.除氧器
C.软水加热器
D.疏排水母管
A
B
C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