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背景资料】
医院住院部新建病房楼,进行施工总承包项目公开招标,中标单位所列计价清单中各费用有:分部分项工程费5268万元,措施费743万元,其他项目费247万元,暂列金额120万元。当地规费费率取4.358%,税率取3.410%。工程工期为1年。
双方签订了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开工前建设方向施工方支付合同总价20%的工程预付款,当未完成工程要求的主要材料等价值与备料款相等时起扣预付备料款,材料比重按55.5%计算”。施工单位月度计划与实际工作量如表所示。
施工单位月度计划与实际工作量统计表 |
月份 | 1~7 | 8 | 9 | 10 | 11 | 12 |
实际工作量(万元) | 3 850 | 630 | 735 | 770 | 665 | 525 |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参建各方完成了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按有关规定将工程资料进行了移交和归档。
【问题】1. 本项目合同造价是多少万元?(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合同造价=(5268+743+247)×(1+4.358%)×(1+3.410%)=6753.42(万元)。
[考点]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运用。
2. 工程预付款是多少?预付备料款从哪个月起扣?
工程预付款=6753.42×20%=1350.684(万元)。
预付备料款的起扣点=6753.42-1350.684/0.555=4319.755(万元)。
由于到第8月累计实际工作量3850+630=4480(万元)>4319.755万元,所以预付备料款从第8月起扣。
[考点] 预付款与进度款的计算。
3. 预付款额度的确定除百分比法外,还有什么方法?这种方法根据哪些因素计算?
预付款额度的确定方法除了百分比法外,还有数学计算法。
数学计算法根据的因素有主要材料(含结构件等)占年度承包工程总价的比重、材料储备定额天数和年度施工天数。
[考点] 预付款与进度款的计算。
4. 工程资料移交应符合的规定有哪些?
工程资料移交应符合的规定:①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施工资料。②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各专业承包单位应向施工总承包单位移交施工资料。③监理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监理资料。④工程资料移交时应及时办理相关移交手续,填写工程资料移交书、移交目录。⑤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工程档案,并办理相关手续;有条件时,向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的工程档案应为原件。
[考点] 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
[背景资料]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标准厂房建筑,高2层,无地下室,框架柱柱距7.6m。通过公开招标程序,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部分内容如下:
工程合同总价2100万元,工程价款采用调值公式动态结算;该工程的人工费可调,占工程价款的35%;材料有4种可调:材料1占5%,材料2占15%,材料3占15%,材料4占10%。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向承包商支付合同价的15%预付备料款,主要材料及构配件金额占合同总额的65%。竣工前全部结清。
开工前,施工单位制定了完整的施工方案,采用预拌混凝土,钢筋现场加工,采用覆膜多层板作为结构构件模板,模架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施工工序安排框架柱单独浇筑,第二步梁与板同时浇筑。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结构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设计中有采用HPB235级
12钢筋,间距200mm。由于当地建材市场HPB235级直径12mm钢筋被淘汰,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等强度折算后,用HRB335级直径12mm(间距250mm)的钢筋进行代换,保证整体受力不变,并按此组织实施。
事件二:二层梁板施工阶段天气晴好,气温16~27℃。梁板模板安装并拼接整齐、验收完毕,进行钢筋的安装,且钢筋绑扎经验收符合规范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准仪抄平,保证每一构件底模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无凹凸不平问题,开始浇筑混凝土,并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浇筑完毕20h覆盖并浇水养护。10天后从标准养护室取出一组试件送检试压,其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0%,施工单位认为已超过设计强度75%向监理提出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的申请。
事件三:竣工结算时,统计生成的人工费及材料费价格指数如下表: 费用名称 | 基期代号 | 基期价格指数 | 计算期代号 | 计算期价格指数 |
人工费 | A0 | 130 | A | 140 |
材料1 | B0 | 110 | B | 120 |
材料2 | C0 | 120 | C | 138 |
材料3 | D0 | 125 | D | 145 |
材料4 | E0 | 135 | E | 160 |
施工单位按调值公式法重新计算实际结算价款。
[问题]5. 列式计算该工程预付备料款和起扣点各是多少?
工程预付款:2100×15%=315万元
预付款起扣点:

=1615.38万元。
[解析] 此题考察预付款与进度款的计算。
背景资料中明确给出“开工前建设单位向承包商支付合同价的15%预付备料款”,则预付备料款等于合同总价的15%,这一问很简单。
首先要搞清楚,起扣点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付款金额的概念。
关于起扣点,考试用书中公式是这样的:

其实这个公式大可不必死记硬背,只需记住一条就行了:剩下未完工程所需主要材料和构件的费用,恰好等于前期工程预付款的数额,这个临界点就是起扣点。
6. 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一:按等强度折算后进行钢筋代换;
理由: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不妥二: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按此组织钢筋代换;
理由:钢筋代换时,一定要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解析] 此题考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关于钢筋代换的原则,主要分如下几种情况:
①当构件配筋受强度控制时,按钢筋代换前后强度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②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或同钢号钢筋之间的代换,按钢筋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③当构件受裂缝挠度控制时,代换前后应进行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
根据背景材料的描述,本工程结构设计按最小配筋率配筋考虑,则钢筋代换时,应按代换前后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另,钢筋代换时,一定要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其代换程序才合法。
7. 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和理由分别如下:
不妥一:保证每一构件底模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无凹凸不平问题;
理由: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不妥二:浇筑完毕20h后覆盖并浇水养护;
理由: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终凝前(通常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8~12h内)开始进行养护。
不妥三:从标准养护室取出一组试件送检试压后强度判断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
理由:应该用同条件养护试件试压后强度判断拆除底模与架体支撑。
[解析] 此题考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通常在背景材料中出现施工过程描述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提问不妥之处、并简述理由或给出正确做法,本问题也不例外。
在熟悉背景资料时,应看清楚背景资料中的断句方式,事件二中共有五个句号,即交代了五个方面。每一句话逐个分析。并做好标记针对存在的不妥一一对应作答。
看清楚提问的范围,本例第3问,只针对事件二提问,便不要纠缠于题干中其他问题,仅就事件二进行作答。
事件二的描述中,特意增加了关于天气、气温条件、过程验收等迷惑性表述。真正的问题有三方面:
(1)模板支设完后用水准仪抄平,保证在同一个平面上,那就表示没有起拱。而背景材料中明确交代本工程框架柱柱距为7.6m。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第4.4.6条的要求,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梁、板跨度的1/1000~3/1000。
背景材料没有说明设计是否有要求,在应考时,切不可去假设设计会如何要求,只能按设计无具体要求的情况来作答,即跨度的1/1000~3/1000起拱。
(2)浇筑完毕20h后覆盖并浇水养护是有问题的,通常情况下,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终凝前开始进行养护。
天气晴好,气温较高,混凝土浇筑完毕20h以后,早就因为表面失水产生大量收缩裂缝了。
(3)事件二的第五句话前半句是这样说的:“10d后从标准养护室取出一组试件送检试压,其强度达设计强度的80%”,单看前半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和后半句话放在一起的话,那问题就出来了,而且问题还比较隐蔽,不容易发现。
混凝土试件10d后试压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判断是否可以拆除构件底模和架体支撑。如果明说用标准养护试块来判定是否可以拆除构件底模和架体支撑,估计所有考生都能回答正确,凭常识,应该用同条件养护试块。
但事件二换了一种比较隐蔽的说法来表述,结果就有很多考生把关注点全放在75%上了,框架柱柱距7.6m,证明梁的跨度肯定≤8m,达到设计强度的75%就可以拆了,事件二中描述都达到80%了,提出拆模,做得正确。
8. 列出动态结算调值公式,并按事件三中价格指数计算调价后的实际结算价。
动态结构调值公式及计算过程如下:
先计算不调值部分所占比重1-(0.35+0.05+0.15+0.15+0.1)=0.2

=2100×(0.20+0.38+0.05+0.17+0.17+0.12)
=2289万元(如用科学计算器,计算过程不舍小数位,结果应为:2302.62万元)
[解析] 此题考察工程竣工结算。
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调值公式动态结算。所谓调值公式,其实是一个加权调整的过程,根据价格指数变化的各部分的权重和价格变化幅度,以加权的计算方式计算出来的工程实际结算价款。其公式如下:

P——工程实际结算价款;
P
0——调值前工程价款;
a
0——不调值部分所占比重;
a
1、a
2、a
3、a
4…——调值各部分所占比重;
A、B、C、D…——计算期价格指数;
A
0、B
0、C
0、D
0…——基期价格指数。
本案例中可调整部分共有五项:人工费、材料1、材料2、材料3、材料4,其所占比重分别为0.35、0.05、0.15、0.15、0.1。其实题干中还有一个隐含条件,也就是不调值部分的比重,即1-(0.35+0.05+0.15+0.15+0.1)=0.2。
剩下的计算就简单了,在此不再展开解析。
9. 办公楼上部标准层结构工序安排如下:
工作内容 | 施工准备 | 模板支撑体系搭设 | 模板支设 | 钢筋加工 | 钢筋绑扎 | 管线预埋 | 混凝土浇筑 |
工序编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时间(d) | 1 | 2 | 2 | 2 | 2 | 1 | 1 |
紧后工序 | B、D | C、F | E | E | G | G | / |
【问题】根据标准层结构工序安排表绘制出双代号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并计算上部标准层结构每层工期是多少日历天?
(1)双代号网络图如下:
(2)关键线路为:A→B→C→E→G(①→②→③→④→⑤→⑥)。
(3)上部标准层结构每层工期为:8日历天。
[考点] 网络计划方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0. 设备安装阶段,发现拟安装在屋面的某空调机组重量达到塔吊限载值(额定起重量)的96%,起吊前先进行试吊,即将空调机组吊离地面80cm后停止提升,现场安排专人进行观察与监督。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要求整改,对试吊时的各项检查内容旁站监理。
【问题】指出背景资料中施工单位做法不符合安全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在试吊时,必须进行哪些检查?
(1)不妥之处:试吊时将空调机组吊离地面80cm。
理由:在起吊荷载达到塔吊额定起重量90%及以上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20~50cm进行检查。
(2)试吊时必须检查内容包括:
①机械状况。
②制动性能。
③物件绑扎情况。
[考点] 垂直运输机械安全管理